法與農村社會變遷

法與農村社會變遷

《法與農村社會變遷》是2007年4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德友、翟印禮。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法與農村社會變遷》主要介紹了法治與農村市場經濟、法治分析的理論根源、農村社會的法治困惑、農村社會法治構成、保障農民權利、規範農業市場等內容。
《法與農村社會變遷》運用新制度經濟學及其派生的法經濟學基本原理,以制度特別是法律制度的供求關係為核心,把農民權利的實現和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全部問題的根本,剖析了法對農村經濟社會變遷的促進意義和二者的互動關係,以及我國農村市場經濟體制建立和完善過程中的法治困惑、法治構成與法治意義,提供了保障農民權利、規範農業市場、創新農村制度、轉化農民工身份的基本主張和構想,以呼喚社會為農民權利與幸福投入火熱的人類情懷。作者良苦用心躍然紙上。

作者簡介

張德友,吉林省長春市人。1999年畢業於吉林大學法學院,獲法律碩士學位、教授。著有《不能犯——刑事上的法外空間》、《獲罪形態研究精要》(副主編)。分別在社會學法學等報刊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在國內各處獲獎。先後就職於長春市公安局、吉林省人民檢察院、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政府,現任吉林省白山市人民政府法制局局長。

圖書目錄

導論
一、法治分析的必要性
(一)法治是農村小康社會的重要指標
(二)法治是農村市場經濟的基本需要
(三)法治是農村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
二、法治分析的可能性
(一)法治分析的基礎
(二)法治分析的空間
三、研究路徑與方法
(一)法律的經濟分析
(二)經濟的法律分析
第一章 法治與農村市場經濟
一、法治與法制
二、法治與民主
三、法治與市場經濟
四、法治與農村市場經濟
第二章 法治分析的理論根源
一、馬克思貿易理論
二、斯密“經濟人”假設
三、新制度經濟學
第三章 農村社會的法治困惑
一、法治介入的艱難
(一)有限的法律認知
(二)匱乏的物質基礎
(三)落後的文化傳統
(四)老化的權力模式
(五)政策與法律的錯位
二、非法行政的慣性
三、司法救濟的短缺
第四章 農村社會法治構成
一、法律信仰:權威與境界
(一)法律信仰及其形成的主體要素
(二)農村法律信仰危機及其危害
(三)構建農村法律信仰的途徑
二、法律意識:語境與思維
(一)農民的法律意識及其能動作用
(二)傳統農村落後的法律觀及其後果
(三)農民傳統法律意識與現代法治的衝突
三、法律規範:立法與守法
(一)涉農立法歷史演進
(二)涉農立法亟待加強
(三)涉農守法必須自覺
四、法律實現:司法與執法
(一)農村執法司法運作方式及其影響
(二)農村執法司法的法理闡釋
(三)農村執法司法展望
第五章 保障農民權利
一、農民權利的基本內涵
(一)產權
(二)民主權
(三)市場主體平等權
(四)市場信息對稱權
二、農民權利的當前狀態
三、農民權利的救濟途徑
(一)農民權利的公力救濟
(二)農民權利的私力救濟
第六章 規範農業市場
一、農業市場法律需求
(一)農民產權法律需求--保障農民的土地使用權
(二)農村建設法律需求--保障農業基礎地位
(三)農業市場法律需求--規範農產品市場秩序
二、農業法律成本構成
三、農業法律成本節儉
第七章 創新農村制度
一、完善土地制度:建立農民的土地財產權
(一)農村土地制度現狀
(二)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背景
(三)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發展
二、改革戶籍制度:發展農民的平等公民權
(一)戶籍制度的負面效應
(二)戶籍制度的變遷背景
三、規範鄉村行政:強化農民的自主發展權
(一)村民自治背景下的鄉鎮政府角色
(二)鄉鎮政府的角色衝突與整治
(三)政策替代向依法行政的變遷
四、創新政治體制:鞏固農民的民主自治權
(一)村民自治的障礙
(二)村民自治的不足
(三)村民自治的推進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