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歷史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在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安排部署下,在海西州委州政府、烏蘭縣委縣政府的支持配合下,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青海省海西州民族博物館和烏蘭縣文體旅遊廣電局聯合對該墓葬進行了發掘。
出土文物
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杯。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出土文物,珍藏於墓葬內設定密封的暗格木箱內。
墓葬特徵
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吐蕃時期壁畫墓,
彩繪漆棺也是迄今為止青藏高原首次發現的獨特葬具裝飾形式。
泉溝墓地一號墓葬建於一座獨立山丘的斜坡之上。泉溝一號墓形制為帶墓道的長方形磚木混合結構多室墓。墓道東向,長約11米。墓壙平面大致為方形,長10米,寬8米,深10米。墓坑填土中埋葬有一殉葬武士,唐代文獻中稱之為“共命人”。墓室由前室、後室和兩個側室組成。前室為磚室,後室及兩側室為柏木砌成,頂部用柏木封頂,墓頂上堆積大量石塊,防盜措施嚴密。前室和後室均繪壁畫,內容有武士牽馬迎賓、宴飲舞樂、狩獵放牧、宮室帳居、山水花卉等內容。墓頂繪有各類珍禽異獸、祥龍飛鶴、日月星辰等圖像。前後室內中央各立一根八棱彩繪蓮花紋立柱。後室內發現大量
彩繪漆棺構件,應該為雙棺,棺表髤黑漆,再施彩繪,內容有騎馬行進人物、獸面、飛鳥、花卉、雲團及幾何圖案等內容。人骨堆積散亂,可見至少2具骨骸,推測應為夫妻合葬墓。隨葬品有絲織物殘片、金銀帶飾、銅筷、銅飾件、鐵器殘塊、漆木盤、陶罐殘片、玻璃珠、糧食種子和動物骨骼等。
在後室西側木槨外墓底坑壁上,發現一處封藏的暗格,內置一長方形木箱,箱內端放一件珍珠冕旒龍鳳獅紋鎏金王冠和一件鑲嵌綠松石四曲鋬指金杯,木箱下鋪有糧食種子。鎏金王冠前後各飾一對翼龍,兩側各飾一立鳳,後側護頸飾雙獅,周身鑲嵌綠松石、藍寶石、玻璃珠等,冠前檐綴以珍珠冕旒。供奉和珍藏的意味突出,可見是墓主人最為珍視的、兼具神聖性的重要物品。鋬指金杯有四曲杯體和方形圈足,裝飾富麗,技藝精湛,融合唐朝、中亞和吐蕃之風於一體,以往出土的同類器物中無出其右者。
所獲榮譽
2020年5月5日,入選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