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窖

泉州窖

泉州窖,盛產與福建泉州,生產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已有大量印紋陶出現,主要代表有青瓷、青白瓷、醬釉瓷,其特徵外壁多刻蓮瓣紋。泉州民窯青花包括德化、安溪、永春等窯口生產的青花瓷,尤以德化窯最具特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窖
  • 地址:泉州
  • 主要代表:青瓷、青白瓷、醬釉瓷
  • 特點:外壁多刻蓮瓣紋
簡介,考古發現,重要作用,主要特徵,泉州民窯,

簡介

泉州窯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已有大量印紋陶出現,晉江溪口山也曾發現南朝窯址。唐代,隨著海外貿易航線的開通,泉州陶瓷業驟然興起。宋元時期,由於泉州港的興盛,海上絲綢(瓷)之路開始形成,中外文化互動日益頻繁,泉州陶瓷業一片繁榮,泉州窯青瓷、青白瓷、醬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銷,並承接海外的訂貨,專門生產外銷瓷器。  明清時期,隨著青花釉下彩繪技術的傳入,泉州民窯青花異軍突起,產品品質優良,成為海上絲綢(瓷)之路的暢銷商品,大量銷往東南亞、歐洲和非洲地區。

考古發現

泉州窯發展的歷史脈絡清晰,從整理考古調查採集的資料發現:商周時期首先在德化建窯燒制青瓷,泉州窯業從此誕生。漢晉時期,中原移民帶來了先進的窯業技術,為泉州窯業的興起提供了技術保證,這一時期的窯場主要在沿海地區。隋、唐、五代泉州窯業興起。宋元時期,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興盛,泉州窯業達到鼎盛時期,泉州境內晉江、南安、安溪、永春、德化四處窯火照天,為海上絲綢之路提供了大宗商品。明清時期,朝廷實行海禁,人員內遷,泉州沿海地區窯場大多停燒,轉向安溪、永春、德化發展,為山區白瓷、青花瓷煉製技術的改進創造了穩定的社會環境。從整體上看,泉州窯業呈由沿海向山區發展的態勢。

重要作用

從海外交通貿易的航線上看,泉州出發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主要有兩條,一條是走東洋,一條是走南洋。前者從泉州港北上,經東海至山東,橫過渤海,沿朝鮮西海岸,到達九洲;或過舟山群島,沿江蘇海岸,橫渡東中國海,進入朝鮮,後沿朝鮮西海岸北上開城或轉口日本諸島。後者從泉州港出發,經澎湖轉運,或南下,到東南亞諸國,後沿印度半島到波斯灣,穿過紅海到達埃及和非洲地區。  泉州窯不僅生產國內外都使用的日常產品,還生產專供外銷的來樣加工產品,以滿足海外市場的需求。泉州窯是中國古代外銷瓷生產的大窯場,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和繁榮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促進了歐洲及世界陶瓷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主要特徵

在今福建泉州市,故名。共發現碗窯鄉、磁灶、童子山等窯址十一處,主要燒青白瓷、青瓷和黑瓷,時代均在宋元時期。其特徵和鑑定要領是:  (1)青白瓷產品以碗、盤、洗為主。碗外壁多刻蓮瓣紋。盤類以折沿大盤居多,盤心留有疊燒粘結的條形支具痕。洗類器皿胎薄釉潤,採用覆燒法,口邊無釉,與景德鎮同類器物相比,口緣較厚;器內心印有花卉紋飾。  (2)青瓷產品中的壺胎較薄,器形很小,與其它地區不同。  (3)黑瓷產品以碗為主,兼燒長流曲柄壺。另有黑釉、綠釉軍持,主要外銷菲律賓等國。  (4)童子山窯專燒青黃釉褐色彩繪大盆,有直口與折沿兩種造型,器內多畫折枝花卉紋,有寫壽山福海或其它詩句的。日本福岡曾出土該窯所燒制的彩繪盆。

泉州民窯

泉州民窯青花包括德化、安溪、永春等窯口生產的青花瓷,尤以德化窯最具特色。從田野考古資料分析,泉州民窯青花瓷始燒於明代,其生產技術的傳播有一個自安溪向永春、德化傳播的走勢,並憑藉泉州及周邊港口的自然優勢,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大宗商品,遠銷世界各地。其中德化採用獨有的傳統工藝和陶瓷原料燒造的獨具特色的德化民窯青花瓷享譽世界。田野考古獲取的資料泉州窯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在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已有大量印紋陶出現,晉江溪口山也曾發現南朝窯址。唐代.隨著海外貿易航線的開通,泉州陶瓷業驟然興起。宋元時期,由於泉州港的興盛,海上絲綢(瓷)之路開始形成,中外文化互動日益頻繁,泉州陶瓷業一片繁榮,泉州窯青瓷、青白瓷、醬釉瓷、黑釉瓷大量外銷,並承接海外的訂貨,專門生產外銷瓷器。  明清時期,隨著青花釉下彩繪技術的傳入,泉州民窯青花異軍突起,產品品質優良,成為海上絲綢(瓷)之路的暢銷商品,大量銷往東南亞、歐洲和非洲地區。  1.安溪青花瓷  安溪居泉州西北部,距泉州58公里,在晉江西溪上游,順溪水而下可直抵泉州港;西南通九龍江支流,匯入漳州港,水、陸交通便捷,是古代閩南陶瓷貿易商品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安溪古陶瓷生產窯址達160多處,其中五代、宋、元時期窯址36處,明清時期126處,瓷種有青瓷、青白瓷、哥釉瓷、青花瓷等,產品種類繁多。  明代早期是安溪青花瓷的創燒時期,安溪魁斗鎮的草北窯和尾溪深埯仔窯是這一時期的典型代表。兩窯由宋元時期的青瓷發展到明代早期的釉下彩繪青花,在窯址採集的標本中發現,裝飾有釉下彩青花排點紋、卷草紋、單字紋(一、十、米、福、祿、壽、元、玉等字)、火焰紋等器物保留有宋元風格,即器物敞口、淺腹、矮圈足、足底露胎、足心乳凸,最顯著的特徵是圈足刀法向內傾斜呈“倒梯形”。到明代中晚期,安溪青花瓷已進入興盛階段,青花紋飾除新出現的蕉葉紋、荷葉紋、菊瓣紋及單字款外,又增加了各式各樣的山水人物、花鳥、符咒及詩詞文字等,而器形也有了新變化。嘉靖五年(1526年)紀年墓考古發掘出土的瓷器中就有安溪青花瓷。  明清時期安溪生產青花的窯址主要分布城廂、魁斗、蓬萊、尚卿、金谷、長坑、藍田、龍門、大坪、龍涓等11個鄉鎮的40個行政村。明代窯址主要分布在縣城周邊地區,以魁斗村的草北窯、尾溪村的深埯仔窯和翰苑村的上山窯為代表。明代中期主要分布在與漳州華安縣交界的龍涓地區,以珠塔村的內窯和莊灶村的莊灶窯為代表。明代晚期主要分布在邊遠的長坑地區,以月眉村的月眉窯為代表。清代是安溪青花瓷的全盛時期,發現的窯址追及全縣,早期主要以翰苑村的雙溪窯、灶坪村的下尾水窯、銀坑村的葫蘆侖窯、科洋村的琵琶侖窯、科名村的宮仔尾窯等為代表,中期以科洋村的琵琶侖窯、科名村的宮仔尾窯、翰苑村的雙溪窯、雲集村的雲集窯、扶地村的扶地窯為代表,晚期以翰苑村的雙溪窯、銀坑村的葫蘆侖窯為代表。  安溪青花瓷主要器型有碗、盤、杯、碟、瓶、爐、燈盞、壺、罐、匙等,胎白或灰白或灰色,釉色白中微泛青或青白。青花裝飾豐富,裝飾圖案主要有松、竹、梅、牽牛花、菊花、草葉、卷草、獅、鹿、纏枝牡丹、雙喜纏枝花、蝙蝠、石榴、“福”“祿”“壽”,以及單句和整段詩詞等。青花堂號、商號款有“協盛”“阮玉”“尚玉”“泉玉”“瑞玉”“合源”等。  安溪青花瓷自明初開始資音經歷了一個不斷發展、提高的過程,器型從單一發展到多樣,釉下彩繪青花裝飾從單一的圖形、文字發展到圖案豐富多彩的山水人物等,裝飾工藝也從手繪發展到提高生產效率的印青花。  2.永春青花瓷  永春在泉州的東北面,北與瓷都德化交界,南與南安相接,西與安溪比鄰,東與仙遊交接。水陸交通便捷,南下入晉江直達泉州。良好的自然資源為永春瓷業的繁盛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永春青花瓷始燒於明代早期,是在唐、宋、元青瓷、青白瓷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窯場大多分布在與德化交界的介福、蘇坑、湖洋等鄉鎮,其產品器形、裝飾等方面對德化青花瓷的燒造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湖洋碗芸窯和碗窯坑是明代永春青花瓷生產的代表性窯址。湖洋碗芸窯是在元代青釉瓷的基礎上改燒青花瓷的,從該窯採集的青花瓷標本看,保留有明顯的元代製作工藝特徵。碗芸窯燒制青花瓷比碗窯坑要早。  碗芸窯青花瓷的器型以碗為主,碗敞口、淺腹、圈足、胎灰,質地堅硬。釉青白,時有泛綠。足底有乳突,不施釉。外壁釉下繪青花,紋飾有點狀紋、卷枝草葉紋、纏枝紋、折枝花果。內底釉下雙圈,在圈內草書“福”“祿”“壽”“花”“三”“大”“叄”“天”“玉”“杉”“井”“仁”“東”等字或繪一些小草紋狀的圖案。碗窯坑窯青花器亦以碗為主,兼有杯、碟、罐等。碗:敞口、淺腹、圈足,胎灰白質堅;施白釉,圈足內外露胎,足底有乳突,釉下青花紋飾有卷草紋、點狀紋、葉紋等。  清代永春青花瓷主要分布在介福、蘇坑、東平、湖洋4個鄉鎮。窯址有介福的陳蘭窯、黑壩窯、外窯、長壠窯、風流嶺嶺頭窯、過路溪窯、白格窯、南社嶺腳窯,蘇坑的瓷窯埯窯、窯後山窯、聖人格窯,東平的石蔗山窯,湖洋的碗窯侖窯等。青花瓷的器型有碗、盤、杯、碟、盆、匙、瓶、罐、爐等,尤以碗、盤最多。胎呈白或灰白,質堅,施白釉,釉面瑩亮。青花色澤濃重,淡雅有致。紋飾主要有卷草紋、雲龍紋、折枝花果紋、牽牛花紋、飛鳳紋、牡丹紋、圈點紋、纏枝花紋、纏枝蝴蝶紋、纏枝“喜”字紋、“壽”字紋、佛手紋、詩句、山水人物等,以及隨意性極強的小草、小動物、小花、小水滴、小火焰等各種細小的裝飾紋飾。青花款識主要有元月記、成、吉、永、寶珍、雙、開源、合珍、成化年制等堂號、商號及吉祥底款。  3.德化青花資  德化在泉州的北部,距泉州120多公里。東與莆田市的仙遊、福州市的永泰縣毗鄰,北與三明市的尤溪縣交界,西與三明市的大田縣接壤,南與永春縣相連。昔時水路往東經過大樟溪入閩江到福州,陸路向南翻山到永春後經水路運輸兩日可達泉州,交通便捷。憑藉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德化自唐代建窯燒制瓷器井始,歷代陶瓷窯業生產技術不斷發展、創新。宋元明清,德化陶瓷以其優良的品質和精湛的工藝在世界瓷壇贏得盛譽。  德化青花瓷始燒於明代中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陳素軒墓出土的墓志銘已採用釉下青花色料撰寫銘文。  德化青花瓷的燒造可分為初創期、興盛期、全盛期和衰退期。初創期自明代中期至清初順治時期,這一時期處於試燒階段,主要窯場分布在靠近永春的潯中、三班鎮和與尤溪縣交界的葛坑鎮,窯址以潯中的東頭窯、龍潯的屈斗宮窯、葛坑的下倉尾窯、石坊窯、雙溪口窯和蘇田窯為代表。興盛期為清早期,自康熙至乾隆時期。這一時期朝廷實行海禁,居民內遷,人才、資金內流,促進了德化陶瓷業的發展。查閱民間族譜發現,城關及周邊鄉鎮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人從事瓷業,農忙務農,農閒務瓷,亦農亦瓷。全盛期為清代中晚期,自嘉慶至道光時期。這一時期青花瓷占主導地位,窯場遍及全縣的大部分鄉村,產量大,品質優,裝飾圖案題材豐富。衰退期為清末至民國時期,這一時期青花發色明顯淡化,構圖層次感差,器物造型粗笨,開始出現印青花及其他色釉瓷種。窯場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代表性窯址有潯中的前歐窯、茶林埯窯、東頭窯、嶺兜窯,三班的上寮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