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清真寺是
伊斯蘭教寺院,也叫作清淨寺或禮拜寺,我國的伊斯蘭教是由外國傳入的,隨著該教的傳播,清真寺也在各地興起,現存最早的清真寺是
福建泉州的清淨寺。
泉州艾蘇哈卜清真寺(意為聖友寺),簡稱清真寺,又名清淨寺、麒麟寺。位於
福建省
泉州市塗門街。創建於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
伊斯蘭曆400年。元至大三年(1310年),波斯國
設拉子城(今
伊朗南海岸)人艾哈默德·本·穆罕默德·賈德斯重修擴建。據中文石碑記,元
至正十年(1350年)、明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兩次重修。是一座我國現存最早,獨具古
阿拉伯伊斯蘭建築風格的清真古寺,今又列為
中國的十大名寺之一。是國內
惟一用花崗石和輝綠石建造的典型
阿拉伯中亞風格的清真寺。現存建築主要有寺門、奉天壇和
明善堂。
寺名含義
該寺名具有兩個含義:
①指南宋清淨寺,據吳鑒1350年撰《清淨寺記》,宋紹興元年(1131)撒那威(
伊朗西拉夫)富商納只卜·穆茲喜魯丁在
泉州城南部創建該寺。元
至正九年(1349)
泉州伊斯蘭教長布爾罕丁主持,金阿里捐資重修(參見《清淨寺記》)。一些考證認為,該寺和元代
泉州其它清真寺一樣,已毀於元末的戰亂之中。②指
北宋泉州艾蘇哈卜寺(參見該條)。元末明初,
泉州港遭受嚴重破壞,
泉州清真寺僅存艾蘇哈卜寺1座。15世紀中葉,
泉州穆斯林在恢復該寺時,趙榮立“清淨寺”匾於寺額,明正德二年(1507)教長夏彥高募捐重刻吳鑒《清淨寺記》碑,立於艾蘇哈卜寺內,致使艾蘇哈卜寺享有清淨寺之名稱和歷史。而後的漢文文獻相率引載,歷代相傳。20世紀以來,經過中外學者研究,特別是對艾蘇哈卜寺保存的
阿拉伯文紀念碑的考證,艾蘇哈卜寺非清淨寺的歷史事實已昭然於世。但是,人們仍約定俗成地以清淨寺之名稱呼艾蘇哈卜寺。
規模建制
寺門南向,臨街,通高約13米,寬6.6米,用花崗石和輝綠石砌成,分外中里3層,外中層上部均用輝綠石作圓形穹頂尖拱門,裡層上部作白色圓穹頂。頂部望月樓和塔,早已倒塌。現存月台,為
伊斯蘭教徒望月決定封齋、啟齋日期之用。台3面築“回”字形垛子,頗顯威嚴。祝聖亭在寺門東側,只存台基。亭壁刻有元
至正十年吳鑒、明
萬曆三十七年李光縉撰重修碑記。奉天台在寺門西側,東西長24.6米,南北寬24.3米,僅存牆體部分,但大量文物仍保存下來。東牆壁有一尖頂拱型正門,門楣上方刻古阿拉伯文《
古蘭經》句,西牆中部向外突出一講經壇,壇正中一尖拱型大壁龕。南牆外壁及壇內大小壁龕,均鑲嵌古
阿拉伯文《
古蘭經》句石刻,保存完好。
明善堂,原址已廢棄,現為兩進式,磚木結構,是穆斯林的禮拜堂。
寺內保存明
永樂五年(1407年)所頒保護清真寺及
伊斯蘭教的石刻《上諭》一方。
清真寺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三大教寺之一,是
泉州發展海外交通貿易的重要史跡,是
中國與
阿拉伯各國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也是旅遊景點,亦被列為世界
回教學術界研究的對象,迄今仍是
泉州回教徒用做禮拜, 或是嫁娶婚禮舉行之處。
建築特點
寺門門樓
臨街的寺門為典型的中亞風格,由一面立牆和一個帶有雙凹半穹頂的門廊,以及連線的有半穹頂的甬道構成。原通高13米以上,後由於路面抬高約1.5米,故地面到寺頂通高僅11.4米,門寬6.6米。門樓高聳挺拔,全部用加工嚴整的花崗石和綠輝石砌疊而成。
門頂由四大拱門構成內、中、外三層。門頂成穹廬向上尖拱,桃尖形曲線,拱門內半穹窿以放射線及蜂巢狀圖案裝飾,與我國古代建築的“藻井”石 雕圖案類似。頂蓋採用
中國傳統的蓮花圖案,表示
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
寺門內有一塊明·
永樂五年(1407年)刻有《永樂上諭》的石刻,是明成祖朱埭頒發保護
伊斯蘭教寺院的文告,至今完好無損也嵌置於寺北的牆壁上。諭令:“所在官員軍民一應人等,毋得慢侮欺凌,取有故違……以罪罪之”。從皇帝的“敕諭”來看,當時
阿拉伯人的宗教信仰在
泉州是頗受尊重的。
寺門北面第三中門門楣上,鐫有兩塊橫列古體
阿拉伯文石刻。
門樓正額橫嵌
阿拉伯文浮雕石刻,寫道:“真主秉公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眾天神和一般學者,也這樣作證,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萬能的,是至睿的,真主所喜悅的宗教,確是
伊斯蘭教。”
門樓後牆上兩行
阿拉伯文石刻,上面記載著清淨寺的創建年代重修時間以及最早的名稱。
寺門的屋頂作平台,名“望月台”,是
伊斯蘭教“齋月”前,阿訇登此望月決定起齋日期的地方,可惜元末明初毀於戰火。台的周圍三面環築成回字形的垛子,似城堞,樓上至今仍有“月台”二字。平台上原來還有望月樓和尖塔,清朝初年倒坍了。
進大門經甬道,就達一花園式的露庭。
宣禮塔遺址
當年,宣禮塔塔形如柱,高聳奇偉,可與廣州懷聖寺的光塔媲美,均屬於伊斯蘭式的建築風格。十六世紀的中文文獻讚美其:“一柱千雲,並紫帽峰而作對;七級凌日,參開元塔以為三”。
古時,穆斯林宣禮員登上塔尖,-呼百應,夜間塔頂舉火,為商舶導航,方圓百里,一目了然。每屆秋冬,滿戴絲、瓷、茶的商船揚帆離去;或值春秋,裝運香料、
藥村的海舶駛來
泉州港,
阿拉伯穆斯林齊聚寺內、沐浴更衣,登塔眺望,誦讀《
古蘭經》,祈求並贊感萬能的阿拉賜福穆斯林船隊一路平安。寺宣禮塔初建為石砌,後圮;十六世紀初為木塔,公元1687年又被颶風摧塌。
奉天壇
寺門門樓後西側為奉天壇,又稱禮拜殿,占地面積約六百平方米。
殿的門楣部分,雕刻是
阿拉伯文《
古蘭經》。大殿四壁都是花崗岩石砌成,巨大的窗戶遍布各牆。
大殿上面原來罩著巨大的圓頂。明·李光縉《重修清淨寺募緣疏》描述
泉州清淨寺大殿:“門以南為向,堂以西為尊。疊疊重重,規制異人間之廟宇;昂昂噲噲,翬革仿天上之樓台。”大殿圓頂在1607年
泉州的一次8.1級大地震中坍記,迄今未能恢復,僅餘12根石柱礎及9根殘柱。殿內的設施和圓頂遺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致使大殿現有地面增高了一米多。
殿西牆朝向伊斯蘭聖地
麥加,牆上橫嵌長列的
阿拉伯文石刻,牆中部凹入為“拜壇”,稱“米哈拉布”,習稱“壁龕”,壁龕中浮雕著阿拉伯文《
古蘭經》經句,為講經之所。拜壇兩側有6個尖拱寶蓋狀石龕,亦均 浮雕
阿拉伯文;殿南牆長23米,高6米,中開8個大窗,使奉天壇更顯得開闊、雄偉。從 “壁龕”(即拜壇)等建築規制看,它仍保留著
伊斯蘭教徒虔誠的宗教習俗。
明善堂
由於無法復建主禮拜大殿的圓頂,公元1609年穆斯林在寺內增建一間小禮拜殿,即明善堂。
明善堂在奉天壇的北面,是現在講經的地方。
明善堂屢建屢塌,現存建築系近代改建,是一座東西向二進三開張傳統
中國民居式的磚木結構建築。
因為殿屋狹小,只能容納三十人祈禱,以致穆斯林常在露天的古大殿內舉行主瑪禮拜。伊斯蘭崇簡清淨,崇拜西天,不設偶像,遵照
伊斯蘭教義,至高無上的安拉無所不在,不論在什麼位置,教徒只要面向聖地
麥加克爾白的方向祈禱,都是同樣能獲得安拉的喜悅(目前,居住在
泉州的穆斯林後裔有3萬多人)。泉州的
阿拉伯後裔並非不懂的這一點,但是,他們卻寧願頭頂烈日,披風戴雨,為能在那千年古大殿內祈禱而感到滿足。
堂前矗立著一個精雕的宋代“出水蓮花”石香爐,原是奉天壇的舊物,後來奉天壇無法蔽風雨,教徒們便移到
明善堂作禮拜,香爐也移置於此。 石香爐高約1米,直徑約35厘米,以葉蠟石(壽山石)雕制而成。上部是一朵盛開的大蓮花,花心略為下凹,大蓮花周圍再圍繞一圈小蓮花。往下是永不凋謝而各有特色與靈氣的蓮蓬或含苞待放的花朵。其真意為“清淨”與“潔白”。蓮花雖為佛教敬仰之物,而
伊斯蘭教尊而敬之,並不奇怪,因為埃及也是伊斯蘭教國家,她在500年前就被譽為蓮花之國。
伊斯蘭教忌燒香祈禱,其如香爐兩旁大立柱上聯對所云:“悔則淨心但頂禮而無供養,宣則同調即異齋可以合鳴。”所以它是為眾多穆斯林聚在一起舉行禮拜時,將檀香末放置在香爐頂端下凹處焚燒,藉以淨化空氣,減少或避免因人多空氣污染而影響信徒健康,頗符合
伊斯蘭教徒酷愛衛生的觀念特色。
祝聖亭
寺門及露庭的東側有祝聖亭。亭壁嵌立兩塊巨碑。一方是明初翻刻元
至正十年(1350年)三山吳鑒撰寫的《重建清淨寺碑記》;另一方是是
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的李光縉《重修清淨寺碑記》。尤以前者重要,它記敘了元時“泉造禮拜寺增為六、七”,說明當時的穆斯林在
泉州人數眾多以及他們的宗教活動情況。碑文還記敘了“宋·紹興元年(1131年),有納只卜·穆茲喜魯丁自撒那威從商船來泉,創茲寺於
泉州之城南”等。
地理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