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48年12月1日徐州解放。
泉山區夜景1983年,江蘇撤銷地區專員公署,實行市管縣的建制。徐州市下轄5區(
雲龍、
鼓樓、郊區、
賈汪、礦區)6縣(豐縣、沛縣、邳縣、銅山、睢寧、新沂縣)。
1993年,調整市區行政區劃,將雲龍區的王陵、永安、西關和湖濱4個街道辦事處劃歸郊區管轄;將鼓樓區的夾河、和平2個街道辦事處及銅沛、牌樓2個街道辦事處位於中山北路以西的居委會劃歸郊區管轄,將徐州市郊區更名為泉山區。
行政區劃
泉山區面積110平方公里,轄永安、王陵、湖濱、和平、奎山、段莊、翟山、泰山、金山、七里溝、火花、蘇山、桃園、龐莊等14個街道,下設114個社區居委會。
街道辦事處 | 面積(km2) | 人口(人) | 下轄社區(村委會) | 街道辦駐地 |
---|
翟山街道 | 6 | 79592 | 翟山、翟北、銅文、牛頭山、管道、十里、姚莊、南苑
| 翟山社區 |
金山街道 | 21.5 | 9536 | 金山、茶棚、大山頭、屯裡 | 金山社區 |
王陵街道 | 1.95 | 73044 | 二眼井、王陵、中樞、新光、海鄭里、醒獅、富國、 光明、小北門
| 民有里21號 |
泰山街道 | 10 | 13844 | 泰山、雲龍、侯山窩、文昌、興泰、風華園、康居、 塔南
| 金山東路 |
湖濱街道 | 7.3 | 36210 | 湖濱東、湖濱西、杏山子、韓山、劉場 | 湖濱新村 |
和平街道 | 4.7 | 76141 | 黃河新村南、黃河新村北、事業、工程、礦機、 苑南、苑東、和平新村、合群、民樂、民建、 民安、民康
| 黃河新村65號 |
段莊街道 | 2.95 | 29906 | 城西、榴園、法苑、礦山、礦東、段莊、紡西、興南
| 淮海西路 |
七里溝街道 | 5 | 3957 | 七里溝、三官廟 | 徐淮路 |
永安街道 | 4.1 | 80685 | 西南村、永安、西村、蘇園、紡東、建南、建煤、 余窯、北村、紡南、銀湖、關莊、吳莊、榮景
| 王陵路118號 |
奎山街道 | 2.2 | 24037 | 奎西、奎東、奎果、奎園 | 解放南路 |
龐莊街道 | 21.2 | 35140 | 昕昕、和苑、張小樓、張莊、新建、劉馬路、龐莊 | 昕昕社區 |
桃園街道 | 8.58 | 15503 | 東村、南村、西村、臨黃、陳莊 | 夾河礦工人村 |
火花街道 | 12.5 | 26857 | 自立、火炬、新北、風景、新南、臥牛、火花、 群英、史莊
| 大彭路 |
蘇山街道 | 7.85 | 17607 | 康馨、杉杉、蘇山、王新莊、丁樓 | 蘇山村 |
地理環境
位置
泉山區位於徐州市城區南西北部,東接
雲龍區,北接
鼓樓區,南西與
銅山區相鄰,全區總面積110平方公里。雲龍湖、雲龍山,淮海路、中山路橫貫泉山區。
地貌
泉山區集低山、丘陵、平原、崗地、河流為一體。金山街道、翟山街道、蘇山街道、火花街道等街道辦事處為低山、丘陵區,其他為平原、崗地。泉山區除
雲龍山以及
泰山、韓山、大山頭等山脈外,區內大部分地形為平原。
氣候
泉山區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濕潤和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具有春溫秋暖,冬寒夏熱的特點,年平均氣溫14.5度,年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0度的天數為59天,年日照時數為2280-2440小時,年無霜期約為210天,年降水量在802.4mm左右。
泉山區夜晚的街道水文
泉山區境內
故黃河、丁萬河、拾屯河、拾新河等河流縱橫交錯,另有排灌溝渠和橋、函、閘等設施,為泉山區的水產養殖產業提供了充沛的水源和良好的排灌條件。泉山區水域養殖總面積340公頃。
南湖景色人口
2018年,泉山區戶籍人口56.85萬人,常住人口73.23萬人,面積100平方公里。
政治
經濟
2018年,泉山區地區生產總值624.56億元,同比增長6.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79 億元,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4.42億元,增長5.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2%。
俯瞰泉山區2018年,泉山區服務業增加值完成541.8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86.8%。
2018年,泉山區成功舉辦徐州大數據峰會、“四新經濟”合作懇談會等招商活動,簽約落地3億元以上工業項目、億元以上現代服務業項目25個;新增“四新經濟”項目367個;協定利用外資1.4億美元,實際到賬註冊外資8012萬美元;掛牌出讓土地10宗413.5畝。總投資71億元的徐州鐵路物流園、總投資49億元的3D曲面玻璃蓋板項目、總投資10億元的智慧型雷射設備製造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成功簽約。
泉山區高樓交通
泉山區北望
京杭大運河,南接
徐州觀音國際機場,隴海、京瀘兩大鐵路幹線穿境而過,外連京瀘、京福、連霍三條高速公路,內扼魯寧輸油管道的樞紐,形成了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管道五通流的立交通路。 隴海、京瀘兩大鐵路幹線穿境而過,泉山區就近火車站──徐州火車站。徐州站是京滬、隴海鐵路交會點,客運特等站,是全路較大客運站之一,擔負著徐州及周邊地區每年600多萬人次的旅客運輸任務。
徐州西三環高架快速路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泉山區有國中1所、九年一貫制學校2所、國小25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幼稚園73所。2018年建成並投入使用學校3所,新建幼稚園2所,改擴建校舍1.45萬平方米;建成省教育現代化學校29所、省優質幼稚園53所,連續五年在省教育現代化考核中位居江北城區前列。
泉山區泉山區又是徐州市文化大區和高教集中地,
徐州大學城位於其中。境內駐有480多個部、省、市屬企事業單位,有
中國礦業大學、
江蘇師範大學(原徐州師範大學)、
徐州工程學院、
空軍勤務學院、
徐州醫學院、徐州電大、徐州技校等20多所大中專院校。泉山區的少華街國小為徐州市模範國小和優秀實驗國小、江蘇省大改試點學校、全國桌球重點學校,是徐州市與國際接軌的現代化視窗學校,與日本半田市宮池國小結為姊妹校以來,不斷開展友好往來與合作。
科技事業
2018年,泉山區加快推動江蘇淮海科技城打造“科創之芯”。以徐州軟體園為核心,以規劃面積6平方公里的江蘇淮海科技城為平台,主動對接國內外優質科創資源,統籌中國礦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2.5產業園招商建設,加快形成協同創新體系,推進園區、城區、校區“三區融合”。
雲龍公園醫療衛生
2018年,泉山區推進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養老機構“醫養結合”實現全覆蓋,新建、改造標準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9個、街道日間照料中心4家、老年中央廚房2家、助餐點23個,博濟老年康復醫院入選省級安寧療護試點。
泉山區
社會保障
2018年,泉山區發放各類補貼、救助2836.8萬元,提供經濟適用房218套、公租房41套,籌集1.816億元為2424名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提供養老保障。健全完善“救急難”工作機制,設立1000萬元大病醫療救助基金,精準救助困難民眾3362人。“春雨童心”智慧媽媽工程、流動人口一站式服務平台上線運行。開展助殘活動,“殘疾人之家”實現全覆蓋。
旅遊
泉山區背倚
雲龍山,懷抱
雲龍湖,青山翠擁,碧水環繞,這就是泉山。泉山區,因境內
泉山國家森林公園而得名,泉山,古韻悠悠,新姿疊秀。泉山國家森林公園、雲龍山、雲龍湖、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拉犁山漢墓、
漢畫像石藝術館等自然人文景觀。
橋中亭泉山國家森林公園
泉山森林公園總面積3500餘畝,前身為泉山植物園,譽稱“天然氧吧”,相繼被確定為省級環保教育、科普教育基地和省級風景示範點,後又入選徐州新八景。公園內有鳥悅園、滑草場等旅遊景點。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
淮海戰役烈士紀念塔(館)位於江蘇省徐州市南郊鳳凰山麓。1959年籌建,1965年11月開放。占地79萬平方米。後又陸續建設了淮海戰役總前委群雕、淮海戰役碑林、徐州國防教育館、徐州抗日戰爭紀念館等紀念建築。2007年7月,經中共中央辦公廳批准建設的淮海戰役紀念館新館、淮海戰役全景畫館建成開放。新館建築面積2.56萬平方米,陳展面積1.2萬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圖表近3000件,復原場景9個。
漢畫像石藝術館
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座落在雲龍湖風景區內。是一座陳列、收藏、研究漢畫像石的專題性博物館,徐州畫像石題材包括神話傳說、歷史故事、現實生活等內容,包含了漢代的政治、經濟、思想、文化、民俗等各個方面。漢畫像石館占地面積2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由北館、南館兩部分組成。
特產
蜜制蜂糕
泉山區 蜜制蜂糕是徐州名特糕點之一,可直接食用,亦可開水沖飲,是秋冬季節止咳潤肺的滋補佳品,尤為老年人的喜愛。
蜜三刀
徐州市泰康回民食品店生產的
蜜三刀,由於選料考究,傳統工藝,保持了蜜三刀油潤金黃,香甜可口的特色,已經成為外地遊客來徐遊覽時首選的名特產品。
大王集香腸
大王集香腸乃蘇北特產,百年歷史,精選新鮮豬裡脊肉,經現代科技深加工,輔以創說秘方,精製而成,享有“王集香腸,香辣之王”之美譽。
榮譽
泉山區先後被江蘇省、徐州市評為“擁軍優屬先進單位”和“雙擁模範區”;奎山鄉敬老院連續三年被江蘇省政府命名為“文明敬老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連續3年被評為全市先進單位,並受到江蘇省委、江蘇省政府的表彰,區公安分局連續兩次被評為全國優秀公安分局。泉山區政府分別被評為江蘇省、徐州市再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泉山區春景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