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河(泄水)

汲河

泄水一般指本詞條

汲河,古稱泄水,又名氵戎河或氵戎水,因貫穿安徽省霍邱縣城東湖(古稱氵戎湖)而得名,發源於大別山北側外山區,有東、西兩源,於霍邱縣固鎮鎮匯合北流,注入城東湖,在溜子口入淮。幹流流經金寨、六安、霍邱3縣的9區,全長160公里,流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 。

汲河、城東湖:是霍邱縣東部、六安縣西部水運航線。汲河是水害較多的河流,主要是澇災嚴重,沿岸建有堤防。城東湖是淮河中游主要蓄洪區之一,對淮河的治洪起著重要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汲河
  • 古稱:泄水,又名氵戎河或氵戎水
  • 所屬水系:淮河支流
  • 流經地:金寨、六安、霍邱
  • 河口:溜子口
  • 全長:160公里
  • 流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
  • 平均比降:1.9‰ 
幹流概況,流域地理,支流水體,航道航運,流域治理,

幹流概況

汲河
汲河
汲河,稱泄水,又名氵戎河或氵戎水,因貫穿安徽省霍邱縣城東湖(古稱氵戎湖)而得名,發源於大別山北側外山區,有東、西兩源,於霍邱縣固鎮鎮匯合北流,注入城東湖,在溜子口入淮。全長160公里,流域面積2200平方公里,平均比降1.9‰。
主源西汲河:源出大別山裕安區境內的三仙山、紅石埂,其源流處稱沙灣溪,河槽狹窄,卵石河床。曲折東北流,會黃澗河,北流經石婆店、駱家庵,此段河槽平直穩定。再往北經沙嘴子,穿過汲東乾渠吳家岸渠下涵至資聖寺,成為六安、霍邱兩縣的界河,此段河床不穩定、較彎曲,洪水不能及時下泄,常有3公里的積水區。北流經戴王廟,有漫流河(源出金寨奶奶廟)自西來匯,過六霍(邱)公路橋,經何家堰至洪集,又有頭道河、二道河(源出金寨縣九棵樹)匯入。此段河槽呈高坎深溝,溝深4~5米,沖涮嚴重,無堤。過洪集後,折向東北經儲渡口,油坊河匯入。自此以下至固鎮三岔,兩岸有堤,堤距300~500米,河槽寬20~50米,水探2—5米。西汲河全長102公里,流域面積864平方公里。
支源東汲河:又名丁集河。源出六安縣獨山錢家店的瓦崗沖,向北過康家埠,折東經荷葉堰、熊家橋至石門坎,有源出橫河嶺及界牌石的坡水匯入,穿過汲東乾渠大關橋涵曲折北流,經大步口,過六霍(邱)公路橋,經寶應寺、丁集車渡,於固鎮三岔與西汲河匯合。東汲河全長82公里,流域面積469平方公里。
東西汲河匯合後稱汲河,入霍邱縣境。汲河東北流,經磚洪集、老三流集,於五里超注入城東湖;城東湖因地勢低洼,河道擴大形成,五里超以上有13公里長的河湖不分地段,枯水季節,河槽出露,湖區南北長25公里;東北流,經泥泊渡,於唐家老莊東穿東湖閘,至溜子口注入淮河,河口稱汲河口。汲河從固鎮三岔至溜子口入淮,全長58公里。
城東湖,古稱氵戌湖,也作溶湖、榮湖,由汲河河水向兩岸漫溢而成。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邱縣城東。湖區範圍:東起羅家崗,向南經汪咀子、黃泊渡、胡家埠、孟集,然後向西越汲河至三流集,再向北經曹墩子、滕橋、茅橋、趙咀子至唐家沖。地形狹長,東西平均寬度5~6公里,南北平均長度30公里,面積約180平方公里。建國後,城東湖多年平均水位為海拔20米,相應面積139.2平方公里,蓄水2.86億立方米;蓄洪水位達25.5米時,相應面積376.4平方公里,蓄水15.98億立方米。經實測東西寬(陳郢子至龍泉寺)5公里,南北長(磚洪集至唐老莊)38.5公里。

流域地理

汲河流域,東界淠河,西鄰灃河,北抵淮河,南依丘陵。1958年,建淠史杭灌溉工程,汲東乾渠由西往東,將南北流向的汲河流域分割為兩部分,乾渠以南屬淺山、高丘山,以北屬坡地、平原圩畈區。
城東湖城東湖
流域面積2170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區占63.2%,山區占10.1%,平原區占12.6%,湖泊占14.1%;河道全長160公里,基本東北向流,平均比降1.91‰。淠、史、杭灌區開發後,流域內西承灃東乾渠以東來水,東納汲東乾渠以西來水,南與西淠河分水界相鄰,北部抵淮河,流域南北狹長,平均長約95公里,寬約23公里。
上游油坊河口至固鎮三岔,有堤防,堤距300~500米,河寬20~50米,水深2~5米。三岔以下,河寬56~74米,至六安、霍邱界,堤距為350~150米,最窄處磚洪集不足100米。磚洪集以下至官莊入湖河段,堤距為600~1000米。城東湖湖底高程16.8米,低水位18.8米,1950年最高水位達24.81米,蓄洪量14.0億立方米,相應水面積327平方公里;1954年潰決,7月27日最高水位26.58米,蓄洪量20.4億立方米,相應水面積476平方公里,是淮河中游主要蓄洪區之一。
汲河幹流,一般河寬20~30米。總落差254米,平均比降為1.91‰。汲河自六葉公路橋至城東湖關莊一段,河道曲折,磚洪以下,兩岸堤渠大小不到100米,城東湖底過高,洪水宣洩不易,澇災嚴重。

支流水體

汲河支流有頭道河、二道河、油坊河、洪城河。幹流流經湖泊有城東湖
道河,源出大顧店鄉羅家大堰,經洪集鄉朱大堰、黃樹嶺、紅石橋,至石佛寺入汲河。全長15.5公里,流域面積46平方公里,總落差23米,平均比降1.48‰。
二道河,舊名楊興水,源出平崗鄉堯嶺東麓老凹一帶,經戴老橋到大顧店鄉三口塘,匯大顧店西南部來水。東流至吳上莊,竇北樓,匯荒十八、新苗集一帶來水。折北流至大橋鄉西寨匯荒八石以西來水,後經橋頭集在洪集鄉蔣大莊入汲河。全長30.5公里,流域面積121平方公里,總落差49米,平均比降1.6‰。
油坊河,舊名陡溝水,源出孫崗鄉侯堰頭東部崗地,經西皋鄉王小畈、樟樹園、金家樓、燈籠樹匯西皋店以南和五里崗以北來水,出老橋經洪集鄉油坊橋,在蛤蟆潭匯曹廟鄉南部來水與汲河幹流平行,在吳陽集東匯曹廟以北來水,再東北至儲家渡入汲河。全長38.2公里,流域面積201平方公里,總落差29.2米,平均比降1.03‰。
洪城河,又名馬子澗,源出眾興集東部崗地,經鄭堰頭、城墩寺、太平橋,在馬子澗橋匯長集、錢店以東來水。出馬子澗經洪城子、周店在老三流集入汲河,全長24.5公里,流域面積130平方公里,總落差30.5米,比降1.24‰。

航道航運

汲河、城東湖:是霍邱縣東部、六安縣西部水運航線。洪集以上不能通航。洪集至固縣寺,航程55公里,可季節性通航小木船。固縣寺至三流集,航程46公里,河底寬35米,河道多彎曲,可季節性通航5—15噸級木船。三流集至溜子口為城東湖航道,航程67公里,可季節性通航30噸以下木船。其中劉台孜至四馬套,有淺灘長約10公里,枯水期水深0.1米,航槽寬2米,只能通航3—5噸小船。

流域治理

汲河河道曲折,河床窄小,西汲河儲渡口以下右岸築堤,東汲河丁集以下兩岸築堤,幹流在磚洪集兩岸以下河灘圈圩,與河爭地,堤距不足100米,並在灘內堆建莊台,致使渲泄不暢,加上堤身低矮單薄,抗洪能力很低,豐水年幾乎都要成災,成災面積多達30萬畝。1952年專區治淮指揮部派員調查踏勘,提出綜合治理意見,未獲實施。1953年霍邱縣加固培修三流集至棗林圩堤。1958年,六安、霍邱兩縣從洪集至官莊沿河先後修築圩堤。六安縣圈羅集、固鎮、佛庵、錢集、丁集和華祖6處大圩。一般地面高程25—22米,堤頂高程30—27米,堤圩長49700米,保護面積9.63萬畝;霍邱縣圈三流、磚洪、黃沖、中心、劉李和花園6處大圩。一般地面高程23—21米,堤頂高程26—24米,圩堤長47300米,圩區面積約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7.8萬畝。在12處大圩口中,僅固鎮圩建排灌站和排澇涵閘等配套設施,其餘圩口大多未建固定排灌設施。洪水年份汛期破圩,汛後復堤。
城西湖水利工程城西湖水利工程
1972年,地區水利電力局對治理汲河提出詳細規劃和實施意見,因上下游矛盾多,未獲實施。1984年秋,霍邱縣對磚洪集以下河道提出整治意見,同年冬施工,共清除和退建圩埂7處,完成自孫家老套至官莊入湖口25000米的河段中,退建圩堤長5700米,退耕還河5019畝,河道拓寬300—400米,基本打開下游泄洪通道。1985年六安行署決定,中下遊河段統一規劃,從清障著手,結合退建堤防進行全面治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