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亂安危,讀音zhì luàn ān wēi,漢語詞語,指治理亂世、安定危局,出自《呂氏春秋·不苟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亂安危
- 讀音:zhì luàn ān wēi
- 釋義:治理亂世,安定危局
- 出處:《呂氏春秋·不苟論》
治亂安危,讀音zhì luàn ān wēi,漢語詞語,指治理亂世、安定危局,出自《呂氏春秋·不苟論》。
治亂安危,讀音zhì luàn ān wēi,漢語詞語,指治理亂世、安定危局,出自《呂氏春秋·不苟論》。...
” ③《前漢書平話》卷上:“陛下聖文神武,治亂[1] 安危。”參考資料 1. 治亂 .百度漢語[引用日期2016-09-15] 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然則如之何?曰:得才且賢者用之;若猶未也,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不猶愈乎?[注]厥jué :其稽:考察 牧:治理 不猶愈乎:不還好一些嗎吏道譯文 ...
若此,則亂者可使治,而危者可使安矣。若以為不然,昔者桀之所亂,湯治之;紂之所亂,武王治之。此世不渝而民不改,上變政而民易教,其在湯、武則治,其在桀...
夫賢路當廣而不當狹,言路當開而不當塞,治亂安危,莫不由此。又言:“敬天命,伸士氣。”時帝移御清燕殿,行簡奏“願加畏謹”,且言:“群賢方集,願勿因...
千王治亂之蹤,百代安危之跡,興衰禍福之數,得失成敗之機,固亦包吞心府之中,循環目圍之內,乃宸衷之久察23,無假一二言焉。唯恐知之非難,行之不易,志驕於...
書言求治於未亂之時,保護邦國於未危之際,正是治亂求安,願陛下遠佞人,親賢德。宋務光的建言無一不切中要害,治國方針也正確可行。但唐中宗時,韋後篡權,武...
又以命為有,貧富壽夭、治亂安危有極矣,不可損益也。為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行之,必不從事矣。此足以喪天下。”程子曰:“甚矣,先生之毀儒也!”...
強調心”的絕對作用,“心之所存治亂安危得失成敗所自生也”。要求保持“心\"之“真”而不受外物的影響,“凡物之形於外者,常有以泄吾之真,吾逆知其形而...
曰:得才且賢者用之;若猶未也,廢有司,去縣令,聽天下自為治亂安危,不猶愈乎?史道譯文 編輯 與人主共同治理天下的人,是官吏。朝廷之內(即中央政權機構)有九卿...
方今幅員數萬里,生齒至夥,治亂安危之要,系執政數人而已;既有過咎,台官不得言,諫署不得奏,朝廷其如何哉!伏望念祖宗大業而謹重之,無使威賞二柄盡假於下...
以古準今(24),則天下安危治亂,尚可以有為。有為之時,莫急於今日,過今日,則臣恐亦有無所及之悔矣。然則,以至誠詢考而眾建賢才,以至誠講求而大明法度,...
國家也自是以還創業者無所因襲守成者無所持循而廟堂之籌策侍從之論思遂為治亂安危之本其不可忽也明矣然歴代簡策所存忠言嘉謨曷可勝紀當其時或見用或用之...
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君臣合契,古來所重。...
臣聞治亂安危之機,在乎審所用心。蓋受命之王務在創業垂統傳之無窮,繼體之君心存於承宣先王之德而褒大其功。昔者成王之嗣位,思述文、武之道以養其心,休...
《輔弼嘉謨》說,帝王的心“為萬事之主”,是“用人行政之得失”的原因,“天下之治亂安危系之此”。帝王心正,則天下事沒有不正的;心不正則不會有正的。他...
此足以喪天下;又弦歌鼓舞,習為聲樂,此足以喪天下;又以命為有貧富壽夭、治亂安危,有極矣,不可損益也,為上者行之,必不聽治矣,為下者地之,必不從事矣,此...
而連茹繼進,此尤正邪消長之機,治亂安危之本也。一曰申章疏入告之禮。夫古來文章有體,有要況於奏對尤貴疏明,昔先臣戶部尚書韓文屬部郎李夢陽具疏草而囑...
我國唐代著名理財家楊炎把稅賦稱為財賦者,邦國之大事,而生人之喉命,天下治亂輕重系焉,認為稅收是國家的根本,就像人的咽喉那么重要,是關係到天下治亂和安危的...
凡所奏請,均關治亂安危之大者。卒,贈太師,謚正獻。 龔茂良,字實之,莆田縣荔城人,宋紹興八年(1138)進士。淳熙元年(1174)宋孝宗詔茂良以禮部侍郎升參知...
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藉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鑑。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鬥爭。[3] 作品目錄 1.《周紀》,五卷 9...
貞觀三年,太宗謂侍臣曰:“君臣本同治亂,共安危,若主納忠諫,臣進直言,斯故...上下相疑,則不可以言至治矣。當今群臣之內,遠在一方,流言三至而不投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