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聚集帶

油氣聚集帶

含油氣盆地內的同一構造帶(一般是二級構造帶)或地層岩相變化帶中,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氣田的總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油氣聚集帶
  • 外文名:Oil and gas accumulation zone
  • 聚集成帶:油氣分布的客觀現象
介紹,概念的產生,其他定義,形成條件,代表性分類,分類發展,意義,

介紹

油氣區與油氣聚集帶的劃分
H.M.古勃金(1934)提出油氣聚集帶的概念,標誌著人們開始認識到油氣資源在空間上的不均勻分布規律,並從理論上加以總結。油氣聚集帶的理論對石油勘探產生了巨大影響。A.A.巴基洛夫(1959)繼承並發展了H.M.古勃金的觀點,充分考慮含油氣區和油氣聚集帶的大地構造聯繫,採用以構造原則為基礎的分類方法,將油氣聚集的空間單元巨觀上從大到小分為6個級別與層次:
含油氣省、含油氣大區、含油氣區、油氣聚集帶、油氣田、油氣藏。對油氣聚集帶給予明確定義,它是一個重要單元,是一組相鄰的、地質構造相似的油氣田,這些油氣田屬於相互聯繫的統一的局部圈閉群。這一以構造單元為基礎的油氣聚集空間單元劃分方案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並在石油地質普查與勘探中得到套用。這種思想對我國的石油勘探有深刻影響。
1973年前蘇聯科學院油氣生成間題科學委員會和古勃金油氣工業科技協會進一步明確,必須將以下兩項原則作為石油地質分區的基礎:
①大地構造原則,在研究的區域內劃分出與區域性含油氣區可能有關的大地構造單元;
②沉積分區原則,根據沉積旋迴的特徵對沉積盆地進行分區,以便將盆地劃分為古沉積構造、古地理、古水文、古地溫等地質條件不同的部分。
勘探開始階段由於資料所限,側重構造分區,但隨著勘探認識的深入必須充分考慮沉積因素,兩者結合進行分區的更新,重新確定遠景區。一成不變的構造格局分區只具有地理位置意義。

概念的產生

人類發現石油的歷史很早。但是,石油地質學作為一門科學是在本世紀才逐漸發展完善起來的,對於油氣聚集規律的認識經歷了早期背斜說、科學的背斜說及非背斜油氣田,最終導致圈閉概念和圈閉分類方案的提出。比較科學的圈閉分類方案到30年代已基本形成,油氣藏的概念被同時提出。圈閉概念的產生必然導致對圈閉成因和成藏條件的研究,圈閉的形成與一系列構造帶的形成演化有密切關係,油氣田成群成帶的分布特徵明顯受控於一定的構造帶,油氣聚集帶是油氣分布的客觀現象。
H.M.古勃金在本世紀30年代首先提出油氣聚集帶的概念,認為構造帶控制油氣聚集,並一直被後來的石油地質學家提倡和繼承。50年代油氣聚集帶得到極大充實。

其他定義

油氣聚集帶——指受一定區域地質條件(包括構造和沉積)控制的油氣田帶(群),其中各油氣田具有相似的地質構造特徵或相似的沉積條件和油氣藏形成條件(陳榮書等,1994)。
油氣聚集帶——指成因聯繫緊密、演化相近、氣源基本相同、橫向上彼此毗鄰、受相似地質因素控制的若干油氣田的組合體(戴金星等,1997)。
油氣聚集帶——同一個二級構造帶中,互有成因聯繫、油氣聚集條件相似的一系列油氣田的總和(張厚福等,1999)。

形成條件

總結世界範圍內已發現的油氣聚集帶,按照因果論的思路,定性地建立條件與結果的聯繫,油氣聚集帶或油氣富集區的形成與以下基本地質條件關係密切。
(1)古大地構造條件:研究區是古坳陷,且大部分地區穩定坳陷幅度不小於1000m。
(2)古地理和古地球化學條件:沉積岩堆積在缺氧的地球化學環境中,有利的表現是沉積發生在水介質的覆蓋下。除了海相建造外,陸相含煤建造也可成為含氣建造。
(3)形成區域性含油氣組合的必要指標:在研究的沉積岩剖面中具有以下必要條件,存在潛在的生油母岩和有效的生油氣岩系,具有一定變質程度的腐泥型或腐泥一腐殖型沉積有機物且具有一定的含量,在有機物中富含瀝青和微烴。具有高孔隙度和高滲透性儲集岩層。在含油氣組合之上有廣泛的不滲透性蓋層。
(4)古地溫條件:研究區有較高的古地溫梯度,區域上有高地熱流背景。
(5)古水文地質條件:盆地中的這一地區是以沉積為主的古水文地質旋迴,水交換受阻,古構造條件促使地下水、裂隙水和水中溶解的烴類向區域圈閉方向運動。
(6)適度的構造條件:研究區鄰近大型凹陷,隆起幅度大,繼承性發育且在發育過程中能保持構造的封閉性。有區域性溝通多層系的斷裂,有滲透層尖滅帶或削截帶並被不滲透層覆蓋,大型生物礁建造群,大型泥丘或鹽丘穿刺構造群,埋藏深度合適且有一定構造背景的大型古三角洲。
(7)保存條件:沉積岩剖面中發育有區域性分布的蓋層,並覆蓋在主要含油氣岩系之上,在油氣聚集帶形成之後沒有大規模的強烈構造運動嚴重破壞構造帶的封閉性,地下水的交換運動不活躍,廣泛分布的塑性鹽岩層在保存條件中有重要意義。

代表性分類

A.佩羅東的油氣聚集帶稱作油氣區,分為3大類:
①地台型油氣區(包括穩定地台油氣區、較不穩定或複雜的油氣區、碳酸鹽岩和礁油氣區);
②斷陷型油氣區(包括裂谷型油氣區、被動邊緣油氣區、三角洲油氣區);
③造山帶油氣區(包括山間型油氣區、走滑斷層上的油氣區、板塊聚合帶油氣區。
這裡的油氣區在規模上與盆地基本一致,有時也相當於一個凹陷及其附近地區或一個特定的二級構造帶,但其油氣區定義與沉積盆地不同,油氣區由以下3方面限定:①地理標誌,尤其是已證實的有效沉積面積或體積;②地質標誌,以構造分類為基礎並與具體地區的沉積類型相結合;③油氣標誌,油氣藏類型、數目和一定規模的占某一區域相對多數的儲量閉。
顯然,這些油氣區的分類特徵有時是交叉的,某一具體實例往往具有幾個亞類的某些特徵,劃分它們是根據其主要特徵進行的,A.佩羅東80年代在分析分類方案的地質成因條件時,提出了含油體系的概念,並將含油體系和油氣區的概念交叉在一起討論問題。
A.A.巴基洛夫提出的油氣聚集帶比較強調構造級別的一致性。油氣聚集帶是油氣區下的一個具體規模級別,是石油勘探中的現實評價地區,是油氣聚集與分布規律研究的基本地質單元。在實際套用中由於勘探程度不同,存在已被證實的油氣聚集帶和潛在的油氣聚集帶。通過研究世界上已發現的油氣聚集帶的分布規律和形成原因,然後用以預測新的潛在油氣聚集帶是油氣聚集帶理論的意義所在。與A.佩羅東的劃分方案相比,A.A.巴基洛夫提出的油氣聚集帶規模較小,按成因劃分為5大類:
構造類油氣聚集帶
在世界上分布最廣泛,包括地台區線性延伸的長垣隆起式油氣聚集帶、地台區的等軸育窿隆起式油氣聚集帶、褶皺區線性延伸隆起式復背斜油氣聚集帶、區域斷裂油氣聚集帶、鹽丘(泥丘)構造油氣聚集帶、區域性構造裂縫和沉積裂縫發育區的油氣聚集帶;
生物礁油氣聚集帶
是一類特殊的油氣藏分布形式,多數油氣藏產能巨大;
岩性類油氣聚集帶
多分布在古隆起的邊緣和區域性坳陷的斜坡上,與古海岸線、古河道、三角洲等沉積相變有關;
地層類油氣聚集帶
形成於區域性角度不整合面下,不整合面上有良好的蓋層,往往需要一定的構造背景,有時也與同沉積的火山岩系有關,與構造類油氣聚集帶關係密切,我國的古潛山複式油氣聚集帶,可理解為典型實例;
岩性地層複合類油氣聚集帶
其形成過程中岩性與地層因素起到了幾乎相等的作用,它的原始沉積背景往往是砂岩尖滅帶,後期受到剝蝕削截,並被不滲透層再次沉積覆蓋,此類聚集帶經常出現在地台隆起的斜坡或結晶基底侵蝕凸起的附近。
A.A.巴基洛夫的油氣聚集帶分類方案比較具體實用,幾乎概括了世界上已發現的各種油氣聚集帶類型,但是由於油氣聚集帶的形成和控制因素十分複雜,經常出現一些複雜的組合類型及特殊表現形式,具有幾種類型的某些特徵。這並不明顯影響油氣聚集帶概念在實際中的使用。這一方案為石油地質工作者研究油氣聚集規律提供了空間形態模式。

分類發展

陳榮書(1994)提出的油氣聚集帶概念和分類方案與A.A.巴基洛夫的方案基本相似。潛山型油氣聚集帶是根據我國的勘探實踐提出的具體類型,屬於地層類油氣聚集帶中的一種類型閣。任丘潛山一披覆構造帶油氣聚集帶同時具有潛山、披覆背斜,斷塊和地層尖滅的複合特徵。這種具有複合特徵的油氣聚集帶在我國十分普遍的。
80年代中後期,我國學者根據渤海灣盆地的勘探經驗和已發現的油氣藏分布規律,總結提出了複式油氣聚集帶的概念:在含油氣斷陷盆地中,由於斷塊活動強烈,斷層十分發育,岩性岩相變化大,地層超覆和沉積間斷多,在二級構造帶的背景上有利於多種類型圈閉的形成,在此背景下不僅發育背斜構造和斷塊圈閉,還在不同層系中廣泛發育多種類型的地層岩性圈閉,這些儲油圈閉具有一定的地質成因聯繫,有相同的油氣運移和聚集過程,形成了以一種油氣藏類型為主,其它類型為輔的多種油氣藏類型群,且具有成群成帶分布的特點,在平面上構成不同層系,不同類型油氣藏疊置連片的含油氣帶閉。這是盆地範圍內的油氣聚集帶,是斷陷盆地內油氣聚集帶的特殊表現形式,它反映了油氣在地質體中的不均勻分布規律,它的重要意義就在於“預測一帶,抓住一個,帶動一片”。複式油氣聚集帶的形成受二級構造帶的控制,儘管多種因素對複式油氣聚集帶的形成起控制作用,但其中某一種因素在油氣聚集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並常常以一種油氣藏類型為主,其它油氣藏類型為輔。根據其主要特徵,分為如下類型:
①逆牽引背斜帶;②擠壓構造帶、底辟隆起;③披覆構造;④地層超覆;⑤地層超覆不整合基岩塊體;⑥地層不整合;⑦砂岩上傾尖滅帶。

意義

油氣聚集帶客觀存在,是反映油氣在地殼空間中不均勻聚集和分布規律的科學概念。油氣聚集帶理論在我國的勘探實踐中具有廣泛的影響和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圈閉是油氣聚集並相對穩定存在的地質空間,是由地層和流體在空間上的有效配置而形成的閉合。油氣聚集帶由特定構造背景下的一系列相似的或有成因聯繫的圈閉構成。由於油氣生成和聚集還決定於許多其它的重要因素,顯然以構造特徵為基礎的油氣聚集帶概念與分類並不能在成因上完整地描述油氣的分布規律。必須研究油氣聚集帶的成因和分布規律。具體劃分並確定一個油氣聚集帶並不單純是一個理論間題,更重要的是一個實踐問題。油氣聚集帶的成因研究導致含油氣系統概念的產生和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