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燈節,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燈節
- 性質: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河燈節,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河燈節,是一種漢族民間祭祀及宗教活動,放河燈用以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常在每月初一、十五和逝世忌日進行。道教、佛教等宗教活動常在農七月十五舉行。節日介紹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河燈節。由“盂蘭節”...
河燈節 河燈節,內蒙古自治區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中元節(資源河燈節),廣西壯族自治區資源縣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資源河燈節源起於資江水道的航運,由中元節而來,是祭祀先祖的一種儀式,也是對遇難河工、水手、放排工的獨特悼念行為。它記錄了資源縣人們的生活方式,記載著資江水道河工的生存狀況,也記載了這條水道的航運史,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
河曲河燈會是流傳於晉西北地區黃河岸邊河曲縣並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舉行的一項古老的民俗活動。河燈會,老百姓稱為放河燈。放河燈源於佛教佛事儀式中盂蘭盆會的“照冥荷花燈”,其目的是普渡落水鬼魂或其他孤魂野鬼。河曲河燈會賦予了獨具地方特色的內涵。河曲位於九曲黃河拐入晉境之處、晉陝蒙三省區交界的黃河東岸口。
瑞昌范鎮河燈節,中國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民俗,江西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簡介 范鎮荷燈節,俗稱“送船”,是瑞昌沿瀼溪岸邊鄉鎮特有的民間傳統節日。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流傳於范鎮、南義等鄉村。每年的農曆五月十八日,各地鄉民會邀請遠嫁的姑娘、姊妹回鄉聚集,先組織唱“孝親歌”,以此教導人人行孝敬老...
黑龍江饒河中華赫哲族河燈文化節 黑龍江饒河中華赫哲族河燈文化節是黑龍江省饒河縣的文化節日。活動起源 河燈節是赫哲族的傳統節日,饒河縣於2002年9月舉辦了黑龍江饒河中華赫哲族首屆河燈文化節。活動內容 開幕式、文藝演出、篝火晚會、煙火晚會、放河燈、民族舞蹈表演、傳統體育表演、參觀遊覽民族風情園、閉幕式等。
盂縣河燈節 盂縣河燈節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內蒙古包頭南海河燈節 內蒙古包頭南海河燈節是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文化節日。活動起源 在內蒙古包頭市“鹿城之夏”旅遊節期間舉辦,並作為其活動內容之一。活動內容 開幕式、放河燈、煙火晚會、禮花晚會等。
本屆河燈文化節將以松花江為依託,在寬闊的江面上展出25組巨型彩燈,施放數萬盞形態各異的精美河燈,無論是河燈總數量,還是巨型彩燈組數量、單體彩燈體積、水面覆蓋面積都將創造中國河燈展覽之最。同時,圍繞河燈主題還將舉辦系列文化活動。活動概況 2011年7月9日20時許,吉林市人民政府南門、市政府前廣場上演一場...
四排赫哲族風情園是位於黑龍江省雙鴨山市饒河縣境內的國家AAA級景區。四排赫哲族風情園占地1.2公頃,園內主要建有赫哲族文史館、民族工藝坊,傳統居民建築等。設有赫哲族傳統舞蹈、民族體育項目和赫哲說唱“伊瑪堪”表演等。每年7月中旬都會在這裡舉辦“赫哲族河燈節”,四排赫哲族風情園已成為一座橋樑,一條紐帶,使...
資源縣文化館 資源縣文化館是資源縣境內文化館,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資源縣文化館獲得中元節(資源河燈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1年11月,被文化和旅遊部公共服務司納入第五次全國文化館評估定級擬命名三級文化館名單並予以公示。
明永樂年間有戴、崔、祖三姓農民遷來在馬頰河渡口建村,其中戴姓人口較多,故叫戴家口村名。戴家口村位於平原縣城西北12公里處,緊靠馬頰河西岸。歷史沿革 明永樂年間有戴、崔、祖三姓農民遷來在馬頰河渡口建村,其中戴姓人口較多,故叫戴家口村名。戴家口河燈節保持了500餘年歷史。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放河燈的...
八里秦淮旅遊區 八里秦淮旅遊區,規模約35萬平米,主要規劃建設內容包括八里秦淮河道兩岸設定鹽商文化體驗中心、民居村落體驗、沿河遊船觀光、節假日河燈節,旭水河夜景觀賞等。
20年來,該縣文化事業也蓬勃發展,“七月半”河燈歌節已成全區乃至全國的知名文化品牌,被列為“中國百姓生活游”十大主題活動之一,2014年“河燈節”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名錄。曉錦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2014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苗族和瑤族山歌調被列為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多姿多彩的民眾...
二郎鎮有煤炭企業2家,發電企業3家。交通運輸 2011年,二郎鎮有仁習赤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13千米,雙向4車道,有上二郎壩1個出口。有縣鄉(鎮)級公路1條,總長14千米。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二郎鎮因鄉人民政府駐二郎壩得名。非物質文化 二郎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二郎傳統河燈節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放河燈——神聖的祭奠(三)音樂祭獻——二人台與其它民間藝術、流行音樂的在場(四)河燈節儀式活動與音樂——神聖與世俗的混合載體下篇結語結論參考文獻英文參考文獻中譯文文獻(按作者漢譯名拼音排序)中文參考文獻索引圖表索引圖片索引譜例索引地圖索引圖集 當代社會變遷中的二人台研究:河曲...
瑞昌有國家級非遺項目瑞昌剪紙、瑞昌竹編2項,省級非遺項目瑞昌採茶戲、瑞昌秧號、瑞昌范鎮河燈節3項,九江市級非遺項目瑞昌地盤舞、瑞昌絲弦鑼、瑞昌笛蕭製作技藝、瑞昌胡氏正骨醫術、瑞昌牛歌、瑞昌戲曲盔頭製作技藝、瑞昌岳家拳、瑞昌長江四大家魚魚苗捕撈與選育、瑞昌跑馬燈、瑞昌木雕、呂公井酒釀造技藝11項。瑞昌剪紙...
八里秦淮旅遊區,規模約35萬平米,主要規劃建設內容包括八里秦淮河道兩岸設定鹽商文化體驗中心、民居村落體驗、沿河遊船觀光、節假日河燈節,旭水河夜景觀賞等。規模體量 建設總規模約為200萬平方米,規模約50萬平方米,歷史背景 在自貢市貢井區的大公井旁,有一條百米長的古街道,至今仍保留著清末民初的風貌,這裡就...
河燈節 桃花魚 龍王廟 “小禮溪”和“大禮溪”香溪 香溪免潮 紫竹園與搖錢樹 盼女亭 白馬救昭君 錦囊 鴿子花 百日還鄉 明妃廟 駱駝峰和梳子洞 三熟地 王字崖 胭脂柚 香腸魚 高桂英傳說 大馬河 高家坡 高家城 高家洞 繡花鞋 麂子洞 八段錦 朝天吼 野豬嶺 信猴石 李來亨傳說 從百里城到百羊寨 百羊寨的...
且日漸沉淪於垃圾污水之中,老牌坊面臨新危機!2007年9月1日(農曆七月十五河燈節期間)在河曲縣城橋兒街牌樓前舉行了“老爺廟牌坊”修繕竣工剪彩。國家投資20餘萬元,把古老的牌坊修繕一新,改善了牌坊基座附近的排水及周邊環境。牌坊上的牌子也換成了藍底金字的“乾坤正氣”和“亘古一人”。
漁火節,河燈節,百姓同歌同戲;桃花節,山水節,賓主載舞載欣。社區文化,多演山歌彩調;藝術之宮,常練書畫棋琴。每當晨昏節假,男女老少,或練功于山邊,或漫步於江濱;或聚會於洲島,或歌舞於園林。各適所好,怡性陶情。此中佳趣,令人痴醉。陳毅詩云:“願做桂林人,不願做神仙。”妙哉斯言!歌曰:...
河燈節與王昭君 “合心飯”的傳說 絕代王昭君 有別與歷史的昭君出塞 和親壯舉成千年佳話 昭君文化必將發揚光大 第六章 昭君出塞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 昭君文化及其意義 “昭君文化”的概念 昭君和親成功的意義 昭君文化節 昭君出塞的雁北傳說 東勝店中琵琶聲 耍孩兒源於昭君腔 牡羊古城搭氈帳 蹄窟嶺上踏馬蹄 飲馬...
野三坡開山節是每年野三坡旅遊的開始,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野三坡旅遊盛典即將拉開大幕,開山節期間大家可以免費暢遊野三坡百里峽門票90元。活動意義 有利提升野三坡知名度,野三坡每年節活動。繼開山節過後,野三坡還將陸續舉辦清明踏青、端午河燈節、七月盛夏音樂會、八月海棠花會、九月金秋紅葉節等大型活動。野三坡開山節的...
梧桐紫粉 《梧桐紫粉》是連載於17K小說網的一部都市言情類網路小說,作者是黑夜不白。內容簡介 初得人心未有緣,再見總是有羈絆。本想與君同攜手,哪料戰火紛亂天。作品目錄 梧桐紫粉 時光飛逝 初見 羈絆 送硯台 河燈節
八岔赫哲族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魚皮衣、獸皮衣、河燈節、赫哲族魚骨;民間文化以依瑪堪、說胡力為代表;民歌以嫁闊令、赫尼娜為代表;樂器以口弦琴、單面手鼓為代表;舞蹈以薩滿、神杖舞為代表。2011年末,八岔赫哲族鄉20%的村屯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教育事業 2011年,八岔赫哲族鄉...
街津口赫哲族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魚皮衣、河燈節、赫哲族魚骨,其中赫哲族魚骨獲得“中國首屆文物仿製品暨民間工藝品展”金獎和“中華一絕”大賽銀獎。2011年末,街津口赫哲族鄉有66.6%的村屯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8%。教育事業 2011年末,街津口赫哲族鄉有主要學校有街津口赫哲族學校...
中國民族民間龍舟公開賽(宣恩站)、貢水河水上運動會、七夕河燈節等活動享譽全國,每年吸引全國參賽選手和遊客紛至沓來。新春燈展藝術節、中秋摸魚節等活動,成為四方賓朋的休閒玩趣之處。2019年10月,仙山貢水旅遊區榮獲“中國文旅融合創新獎”。2021年10月,恩施州仙山貢水旅遊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綜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