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資源河燈節是資源民間的傳統節日。據歷史記載,這一節俗起源於唐宋年間。唐、宋至清代,貫穿資源南北全境的
資水是桂北與湖南的交通、經濟大動脈,所有貿易與商業流通都靠水路運輸,資江沿岸日漸繁榮。當地居民與湖南商人為了祭祀行船中遇難的水中亡靈而放河燈,同時又以河燈祈禱自身平安順利,寄託天下太平、五穀豐登、國泰民安等良好的心愿,經過幾百餘年的傳承,相沿成俗。
主要活動
活動內容
農曆七月十四日為資源縣人們漂放河燈的日子。節日來臨,資江兩岸充滿歌聲,內容大都是緬懷先人、訴說人間世事、歌頌愛情、讚美生活等。節慶期間,資源縣都要舉行盛大的集會,各鄉的舞獅隊、舞龍隊、河燈隊、藝術表演隊都要匯集到城裡表演,舉行頂竹竿、舞獅、舞龍、大象拔河、鬥雞、斗鳥等民間體育、娛樂活動,民族氣息十分濃厚。地方特產、民間小吃琳琅滿目。隨著節日規模不斷擴大,參加人數逐漸增多,除了祭祀儀式和山歌表演外,添加了趣味競技比賽、土特產銷售以及一系列商貿活動,使河燈歌節不僅含有文化傳承性更具有世俗娛樂性。到了晚上,漢族、瑤族、苗族各族人民就將自己製作的河燈點亮,一起放到江中漂走,來進行祈福。還會將文藝表演、民族山歌對唱與河燈漂放活動結合,使活動更具觀賞性。
活動用品
初始的河燈燈型主要有敬神燈(頭燈)、蓮花燈、粽子燈三種。敬神燈以四根燈柱為骨架,紮成燈型框架後,四面用薄而透光力強的小皮紙糊好,四邊燈柱以紅色或綠色彩紙相襯托,然後用金、銀紙剪下天下太平、五穀豐登或國泰民安中的任意一個詞貼在四面。漂放時,以牛油燭或以小杯盛菜油加上燈芯,點亮燭或燈,就可漂放。蓮花燈是以一個寬口的瓷碗為主體,周圍以彩紙剪成蓮花狀,糊貼瓷碗四周,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然後以融化的乳香將碗底固定在一塊木板上,作為漂托瓷碗的道具,在碗裡點上牛油燭,便是蓮花燈了。“粽子燈”用料比上述兩款要奇特些。人們先從山上採集松樹脂,用凝成固體的松脂碎渣為燃料,然後用一張粗硬的禾蔸紙將碎渣包好,包成上尖下圓,形同粽子狀,以融化的乳香固定在木板上,像個小寶塔。漂放時點燃塔尖,因為“粽子”上尖下圓,剛點燃時光亮較小,當燃至“粽子”包著的乾燥油脂時,火借風勢,越燃越亮,就成了在水上跳躍的支支火炬。如龍鳳燈、走馬燈、羅漢燈、八角燈、宮燈及花、鳥、蟲、魚、山水風景等花樣河燈。1995年資源縣政府集中舉辦河燈節後,河燈製作均以竹篾或鐵線做支撐材料。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中元節豐富多元的儀式風俗,能歷千年而不衰,得以在民間傳承發揚,源於其緬懷先祖、照冥拯孤、樂善好施的博愛精神,得益於其勸善懲惡、道德自律的文化價值,是中國民眾在歷史發展中形成的獨特文化符號。河燈節具有節令性、民族性、地域性的特點,節日相關文化活動,推動了資源縣民族文化的繁榮,加強了各民族團結,促進了社會和諧,為研究傳統宗教、民俗和地域文化提供了材料。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資源縣文化館獲得“中元節(資源河燈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中元節(資源河燈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源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1995年,資源縣政府集中舉辦首屆河燈節。
2014年8月9日,廣西資源第二十屆河燈歌節在資源縣舉行。
2015年8月27日,資源縣第二十一屆民族傳統河燈歌節舉行大型文藝演出及祈福儀式。
2016年8月14日,廣西資源縣第二十二屆民族傳統河燈節暨第五屆丹霞文化旅遊節正式舉行。
2018年8月24日,資源縣舉行第二十四屆民族傳統河燈歌節。
2019年8月10日,桂林市資源縣第二十五屆民族傳統河燈歌節暨第八屆丹霞文化旅遊節在資源縣城國家AAAA景區資江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