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是我國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奉行“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宗旨,力主培養水利工程人才,興建水利建立的。當時國內大學設有土木工科者尚寥若晨星,而能注意於水利專科者尚屬空白,因此國內水利人才異常缺乏。

時任北洋政府實業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張謇創辦一所專門培養高級河海工程專門人才的工程學校,以彌補這一缺憾,經過多方呼籲、親自聯絡、籌措經費、商定校址、聘請教師、審定辦學方案等大量工作,1915年3月15日,河海工程專門學校正式開學。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的高等學府,學校隸屬於中華民國全國水利局,並由全國水利局轉咨教育部立案照準。學校成立後,凡歷14年,1928年併入中央大學而改組為工學院。該校歷年所造就的專門人才共400多人,為我國諸多水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 隸屬:全國水利局
  • 創辦地點:南京
  • 創辦時間:1915年
  • 創辦人張謇
  • 定位:公立河海大學校史
歷史沿革
鴉片戰爭後,我國內憂外患交相危害,國貧民弱,眾多水利工程年久失修,公共工程建設事業廢弛,洪旱災害貧乏。尤其是原本富庶的黃淮海平原,由於歷史上黃河多次決口改道,嚴重破壞了水系,幾乎無年無地不遭水患。清末民初,社會各界治水的呼聲日益高漲,以導淮為中心的水利建設問題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同時,面對列強的侵略和國家民族的危亡,許多懷抱救國救民理想的志士仁人力主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富國強民,紛紛興學校,辦教育,開民智,培養各種專業人才的實用教育也開始興起。
張謇張謇
這一時期,近代著名實業家、教育家張謇先生奉行“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宗旨,力主培養人才。在任北洋政府實業總長、兼全國水利局總裁的1914年,即著手創建一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的學校,其多方呼籲,親自聯絡,籌措經費,商定校址,聘請教師,審定辦學方案。當時,辦學經費問題是首要難題,張謇數次呈文申請財政撥款均無答覆,於是他提出一個解決燃眉之急的折中辦法,即由國家承擔開辦之初應急資金2萬元,每年的經常費用3萬元則先由江蘇、浙江、山東、河北四省均攤,四省選送的學生可免交學費,並可優先接受學校畢業生;待中央財政好轉後再給學校撥款。呈文獲準後,張謇又親自出面與四省當局商定具體辦法。但實際上中央財政一直未見好轉,各省也往往不能如約撥款,致使學校經費經常窘迫拮据。
黃炎培黃炎培
為節省開辦費用,儘快招生開學,張謇決定臨時借用校舍,並利用曾任江蘇省咨議局議長的影響,借下了江蘇省咨議局(即現湖南路南京警備司令部)的房屋,解決了校舍問題。
張謇先後聘請著名教育家、時任江蘇省教育司司長的黃炎培和前都督府秘書沈恩孚為學校籌備正、副主任(開學後仍任評議),聘請留美歸來的許肇南為校長,並聘任了李儀祉、楊孝述、沈祖偉、顧維精、劉夢錫、伏金門等一批教職員,其中多為留學歐美大學的工科畢業生,不少是蜚聲我國教育界、科技界、水利界的前輩和名流。
江蘇咨議局舊址江蘇咨議局舊址
1915年3月15日,河海工程專門學校隆重舉行開學典禮,張謇專程從北京趕到南京參加典禮。這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培養水利技術人才的高等學府,是辛亥革命後南京地區第一所招生開課的高校,學校隸屬全國水利局,並由全國水利局轉咨教育部立案照準。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在建校之初首先確定了三條教育方針,作為學校各項工作的依據和準繩:(1)注重學生道德思想,以養成高尚之人格;(2)注重學生身體健康,以養成勤勉耐勞之習慣;(3)教授河海工程必需之學理技術,注重自學輔導、實地練習,以養成切實套用之知識。對教師和教學工作的要求是:(1)聘請富有工程經驗而熱心教學者為師;(2)注重教學方法,使學生能活用理論,而不專致力於記誦;(3)廣儲儀器設備,以供學生實驗;(4)組織參觀工程以資感發,派遣實習以增閱歷。對於學生,則強調兩點:(1)必自問志願,實有從事河海工程事業之決心然後來學;(2)必自審體格,足勝從事河海工程事業之勞苦然後來學。學校還請著名文學家柳詒徵創作了校歌:
河海工程專門學校
李儀祉李儀祉
鐘靈毓秀石頭城,人才蒸蔚起。
河疏湖蓄水利興,工學昌明時。
橫流浩劫永斷絕,拯救數兆黎。
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負邦人期。
普下利物沐群生,智者惟樂水。
乘輦山行乘橇泥,祖述神禹績。
天下有溺猶己溺,此志毋稍弛。
大哉河海奔前程,毋負邦人期。
因歌詞辭義深奧,學生不易理解,故學生進校後首先對校歌及意義作講解,以進行愛學校、愛水利專業的教育。
河海建校第一年共招收中學畢業生80人,編為兩個班,學制四年。為應導淮急需,選擇其中數學、英文成績較好者辦了一期特科,學制兩年,“授於切要功課,冀急可致用”。以後歷年在校學生約200人左右。學校設有教務部、事務部、進德部、出版部、註冊處、圖書館等部門,建有水力實驗室、材料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測量儀器室、模型陳列室、地質標本室等教學單位,開設了國文、英文、圖畫、數學、物理、化學、測量、地質、力學、機械、路工、結構、水工、經濟、管理、體育等42門課程,採用的多為美國教材。學校每學期及暑假期間都組織學生到水利工地進行實習實踐,到江河湖海開展調查研究;還經常應政府和社會要求選派師生支援各地水利建設和抗洪救災,屢獲表彰並有數十人被授予“河工獎章”。當時的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因師資力量強、學生管理嚴、教學質量高,形成了團結、愛國、謹嚴、樸實的校風,而深得社會好評,成為國內工科院校的佼佼者。
1924年,東南大學工科併入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學校更名為河海工科大學,仍隸屬全國水利局,由著名工程
學家、教育家茅以升任校長。1927年至1937年期間,學校建制多次調整,1937年成為中央大學水利系,1949年成為南京大學水利系。
茅以升茅以升
從併入國立中央大學之前的14年裡,該校歷年所造就的專門人才共400多人,為我國諸多水利事業作出重要貢獻。其中湧現出了沈百先、汪胡楨、須愷等近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大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成為國立南京大學水利系、南京大學水利系。1952年,由南京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以及華東水利專科學校的水利系科合併成立“華東水利學院”。1985年,恢復傳統校名“河海大學”,鄧小平同志題寫校名。
1995年,河海大學80周年校慶江澤民李鵬李嵐清錢正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為學校題詞。
2005年,河海大學90周年校慶,溫家寶同志親赴學校指導視察並演講,對廣大師生提出了“獻身、求實、負責”的要求,並引經據典地闡述了6個字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意義;2009年5月3日,溫總理在視察清華大學時談到,自己講得最好的演講有兩次,其中一次就是2005年在河海大學的講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