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水利水電學院是河海大學的骨幹學院。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水力發電系、水工結構系和水利土壤改良系,1954年,水力發電系和水工結構系合併為河川系,1958年,水利土壤改良系改名為農田水利工程系,1985年,河川系改名水力發電工程系。1995年,學校機構調整,以水力發電工程系、農田水利工程系、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等系所為基礎組建成立了水利水電工程學院,2009年,根據學科發展需要學院更名為水利水電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海大學水利水電學院
  • 創辦時間:1952
  • 類別:公立大學
  • 學校類型:水利水電
  • 所屬地區:江蘇
  • 主管部門:河海大學
學院簡介,現任領導,師資隊伍,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研項目,

學院簡介

水利水電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建立的水力發電系、水工結構系和水利土壤改良系,1954年,水力發電系和水工結構系合併為河川系,1958年,水利土壤改良系改名為農田水利工程系,1983年,河川系改名水力發電工程系。1995年,學校機構調整,以水力發電工程系、農田水利工程系、水利水電科學研究所等系所為基礎組建成立了水利水電工程學院。2009年,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學院更名為水利水電學院,學院設有水利水電工程系和農業水利工程系。
學院現有教職工143人,其中專職教師115人。專職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24人,教授41人,副教授43人。同時,學院還聘請雙聘院士3人,兼職博導6人,兼職教授33人。目前,學院有本科生1400餘人、碩士生800多人、博士生200餘人、在職工程碩士600多人。
學院有“國家千人計畫”2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突出貢獻獎2人,江蘇省“333工程”培養對象第一層次1人、第二層次3人、第三層次3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培養對象3人,霍英東教育基金會高等院校青年教師獎1人。
學院現有水利工程和農業工程2個一級博士點學科,擁有二級博士點學科7個、碩士點學科8個和本科專業3個。博士點學科包括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水災害與水安全、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管理、農業水土工程和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等,其中,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和水利水電工程均為水利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中的二級學科;碩士點學科除了上述7個博士點學科以外,還有土壤學學科;學院還招收攻讀水利工程領域、農業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本科專業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等。同時,學院還設有水利工程博士後流動站,教育部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南方地區高效灌排與農業水土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及南京市土工合成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均掛靠我院。本學院也是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水資源高效利用與工程安全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主要建設學院。
學院已為國家培養了1萬多名畢業生,其中有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8人,還有10多人擔任了省、部級領導幹部,更多的人已成為生產、科研和教學第一線的業務骨幹,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我國水利水電建設和管理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和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已成為國內頗具影響的品牌專業。學院國際合作交流成效顯著,為亞、非地區的開發中國家培養了大批的留學生。同時,長期聘用外籍老師,經常舉辦國際和國內學術會議。
近年來,學院發揮綜合優勢,先後承接了三峽、向家壩、龍灘、二灘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鶴灘小灣小浪底水布埡、雙江口、兩河口南水北調等遍及全國各地的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項目,研究經費超3億元,取得了大量成果,發表論文20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80餘部。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70餘項。

現任領導

院長
顧沖時
黨委書記
任旭華
副院長
陳菁、肖洋、沈振中
黨委副書記
戴玉珍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教職工134人,其中,專任教師103人。專任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人,河海學者特聘教授2人,博士生導師24人,教授35人,副教授33人,具高級職稱人員占專任教師的65%。學院還聘有雙聘院士3人,兼職博導6人,兼職教授33人。2009年,學院有本科生1385人、碩士生645人、博士生206人、工程碩士389人、留學生25人。學院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2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科技領軍人才2人;中青年科學技術帶頭人6人;江蘇省“青藍工程”學術帶頭人2人;青年骨幹教師3人。學院各學科形成了以具有博士學位的中青年專家為主體的學科梯隊,並與美國Akron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合作培養博士研究生,積極推進研究生培養模式的國際化。

學科建設

學院學科覆蓋面廣。學院現有博士點學科6個、碩士點學科9個和本科專業3個。博士點學科有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水災害與水安全、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管理和農業水土工程等,其中,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和水利水電工程均為國家重點學科;碩士點學科有水工結構工程、水力學及河流動力學、水利水電工程、水災害與水安全、防災減災工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管理、農業水土工程、農業生物環境與能源工程和土壤學;本科專業有水利水電工程、農業水利工程、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分屬水利水電工程系、農業水利工程系。同時,學院還設有水利博士後流動站。水利部水工金屬結構安全檢測中心、教育部水利水電工程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和南方地區高效灌排與農業水土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均掛靠本院。
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創建於1952年,具有50多年的辦學歷史,是我國同類專業中建立最早、培養學生最多的專業。該專業創建初期為河川樞紐與水電站水工建築專業,以後先後改名為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和水利水電建築工程專業。1998年根據教育部新的專業目錄規定,調整為水利水電工程專業。目前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涵蓋了水利水電樞紐及河道整治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運行及管理等領域,並進一步向水資源規劃、工程建設監理、安全管理等寬知識面和加強能力培養方面拓展。本專業2002年被評為河海大學品牌專業,2003年被評為江蘇省品牌專業。
農業水利工程專業是我校的傳統優勢專業。該專業傳承五十餘年辦學的優良傳統,依託河海大學水利、岩土、力學等國家重點學科,堅持為水利、農業等部門基層單位培養高級技術人才的專業定位,培養從事灌溉、排水工程(含水資源開發利用、灌溉排水系統、水工建築物、水泵站、水電站等)的勘測、規劃、設計、施工、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併兼顧城鎮規劃、工業民用建築、鄉鎮供水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本專業畢業生具有“基礎紮實、知識面寬、適應性強”的特點,在國內享有很高聲譽,總體水平國內一流。
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專業創建於2003年,是國內高校中最早設立並招收本科生的專業,也是迄今唯一授予畢業生工學學士學位的專業。該專業培養具備在可控環境條件下的農業生產領域從事科學研究與工程建設等方面工作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能在設施農業建築與環境控制、工廠化農業生產系統、城鎮規劃、設施栽培灌排技術等方面從事規劃設計、裝備開發與集成、經營與管理、教學與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人才。經過多年的建設,本專業在國內設施農業科學與工程人才培養、科研生產等方面確立了領先地位。

人才培養

50多年來,水利水電學院為國家培養了1萬多名畢業生,其中有許多人已成為所屬專業領域頗具建樹的專家、教授,包括以鄭守仁、吳中如、沈珠江、陸佑楣、茆智等兩院院士為代表的傑出人才,還有10多人擔任了省、部級領導幹部,更多的人已成為生產、科研和教學第一線的業務骨幹,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為我國水利水電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經過數十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的水利水電工程專業和農業水利工程專業已成為國內頗具影響的品牌專業。學院還為亞、非地區的開發中國家培養了大批的留學生。學院國際合作交流成效顯著,先後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荷蘭Dlfut科技大學、法國里爾大學等聯合培養 研究生(訪問學者),並長期聘有外籍老師,經常舉辦國際學術會議。

科研項目

近年來,學院發揮綜合優勢,先後承接了三峽、向家壩、龍灘、二灘、錦屏、拉西瓦、溪洛渡、白鶴灘、小灣、南水北調、小浪底、水布埡、雙江口、兩河口、淠史杭灌區等遍及全國各地的重大水利水電工程的科研項目,研究經費超過1億元,取得了大量成果,發表論文2000餘篇,出版教材、專著80餘部。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等80餘項,國家發明專利16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