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

河洛文化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之一,是指起源於河洛地區的區域性文化,是中華民族主流文化。河洛文化以洛陽為中心,西至潼關華陰,東至滎陽、開封,南至汝穎,北跨黃河至晉南、濟源一帶。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關於“河洛文化”一詞,漢夫著《河洛文化史綱》概述較為明確和翔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洛文化
  • 中心:洛陽
  • 西至潼關、華陰
  • 東至滎陽、開封
  • 南至:汝穎
  • 北至:晉南、濟源
地理位置,河圖洛書,歷史依據,早期文化,夏代,商代,歷史地位,文物古蹟,甲骨文,遺址,閩台粵瓊,

地理位置

河洛文化指的是中國古代河洛地區的文化。河洛地區指的黃河中游潼關至鄭州段的南岸,洛水、伊水及嵩山周圍地區,包括潁水上游登封等地,大致包括北緯34°至35°、東經110°至114°之間的地區,概言之就是今天河南省的西部地區。河洛地區南為外方山、伏牛山山脈,北為黃河,西為秦嶺與關中平原,東為豫東大平原,北通幽燕,南達江淮,在古代雄踞於中原,為“天下之中”(《史記·周本記》),即所謂“中國”(西周何尊銘文),是古代中國東西南北的交通中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
河洛文化代表人物河洛文化代表人物

河圖洛書

文字的產生是人類古代社會進入文明時代最重要的標誌。河圖洛書是中華文明之始。易經繫辭上說:“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論語》上講:“鳳鳥不至,河不出圖。”《竹書紀年》里講:黃帝在河洛修壇沉璧,受龍圖龜書。
太極圖是河洛交會的自然現象,這是因為太極圖很像是黃河洛河交匯形成的旋渦,通過這個自然現象觸發靈感,人族伏羲才創造出太極和八卦。

歷史依據

華夏文明的主體是黃河文明,黃河文明的中心在中原地區,黃河文明的核心在河洛文化圈內。河洛文化最大的特點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國都文化連綿不斷。黃河文明形成期的五帝邦國時代,黃帝都有熊,顓頊都帝丘,堯都平陽,舜都蒲坂;黃河文明發展期的夏商周王國時代,夏都陽城、陽翟、斟鄩、老丘,商都亳、隞、相、殷,周都豐鎬、洛邑;黃河文明興盛期的帝國時代,西漢至北宋一直建都在西安、洛陽和開封。上述都城均在河洛文化圈內,幾千年的建都歷史,形成了具有極大影響的國都文化。這是河洛文化最突出的特點。第二,樹大根深的根文化是河洛文化又一特點,有許多文明源頭都在這一地區。如最早出現的國家在這裡,由於歷史上各種原因,中原人口大量向四方播遷,甚至播遷到海外。據姓氏專家研究,中國一百大姓中有七十多姓的祖根或一支祖根源於中原。民族基因。善於吸收、包融、開放、凝聚的民族個性,在河洛文化中都有充分的體現,但最突出的還是大一統的民族基因,從邦國、王國到帝國的幾千年中,人們為維護國家的統一強大,反對分裂,一直進行著不懈的鬥爭,並且取得了輝煌的成就。這一優秀的傳統現已成為整箇中華民族堅如磐石的凝聚力和靈魂。
河洛地區的夏商王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早期王國。在同時期的當今中國範圍之內,各地沒有比夏商王國對以後中國古代歷史發展影響更大、更為重要的王國。尋找直接產生夏商王國文明的考古學文化,是實施中國古代文明“探源工程”的關鍵。田野考古揭示,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就是夏文化的母體文化。
學術界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研究中,由於遼西紅山文化、江浙等地良渚文化的考古新發現,一種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多地區、“多元”學說比較流行,而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關鍵性作用卻被忽視。我認為,考古學文化與古代文明在學術概念上不是等同的,不能因各地考古學文化的不同就推導出古代文明起源與形成的“多元”。有的考古學文化的發展反映出從史前向“文明”的過渡,甚至從中還能看到文明的形成、國家的出現,但大多數考古學文化則是伴隨著社會歷史的“文明化”進程發展,被先進的考古學文化所“同化”、“融化”,也有極少數考古學文化的發展趨於“石化”,近代的民族學資料可以提供這方面的許多生動例證。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的歷史道路,也基本上遵循著上述歷史發展過程。
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文明化”過程中,在不同地區的不同考古學文化社會群體,基本在相同時期或稍有先後進入“文明”時代,形成“萬邦”、“萬國”的局面。但是這些“萬邦”、“萬國”,是否即真正具有科學意義上的、數以“萬”計的“國家”,這還是個需要進一步研究的重大學術課題。作為科學常識而言,這些“萬邦”、“萬國”對以夏商王國為代表的華夏文明的影響不可能是等同的,進而言之,即使當時的“萬邦”、“萬國”文化對河洛地區的夏文化產生影響,形成於河洛地區的夏文化及華夏文明也不可能是河洛地區以外的“文明”所造就的。這是因為,不斷發現的考古新資料說明,夏文化產生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也就是說夏文化基本上是河洛地區“土生土長”的考古學文化。我們承認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對同時期及其後的中原地區、河洛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源頭,只能是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而不是紅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其它考古學文化。因此,我們以為,從探索中國古代文明形成源頭來說,夏文化直接淵源於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從對夏王朝以後的中國古代歷史發展而言,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夏文化是孕育華夏文明、中華民族文化、漢文化的核心文化。

早期文化

河洛文化,顧名思義,是指存在於黃河中游洛河流域,以伊洛盆地(亦稱為洛陽盆地或洛陽平原)為中心的區域性古代文化。由於該地區在我國歷史上十三朝古都的歷史地位,所以自古夏代開始,河洛文化長期是我國古代歷史上久負盛名的京都文化、王畿文化,是我國5000年華夏文明的源泉與主脈。
黃河中游的洛河,發源於陝西省洛南縣洛源鄉木岔溝,先後流經河南省盧氏縣、洛寧縣、宜陽縣、洛陽市區,在洛陽市區瞿家屯、下園分別與澗河、瀍河相會後繼續東流,在偃師市楊樹村與伊河匯流後經鞏義市神堤注入黃河,全長410.1公里。伊河,發源於河南欒川縣陶灣鄉三合村悶頓嶺,先後流經嵩縣、伊川縣、洛陽區、偃師市注入洛河,全長268公里。洛河支流繁多,除伊河外,在河南省境內長度在3公里以上的有105條,其中10公里以上的有61條,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條。這些支流南北錯開,均勻注入,為其下游流經的伊洛盆地提供了豐足的水量和優越的生態環境。
根據古環境學的研究,在距今大約8500-3000年之間,在地球上最後一個冰期結束之後,出現了世界性氣候回暖,稱為“全球世溫暖期”2。1972年,我國著名學者竺可楨先生在研究中國近5000年氣候變遷時就指出:“在近5000年中最初2000年,即從仰韶文化到安陽殷墟,大部分時間的年平均溫度高於現在2℃左右,一月份溫度大約比現在高3℃-5℃。”3當時黃河中游的河洛地區溫暖濕潤,洛陽皂角樹遺址考古發掘所獲的古環境資料表明,約距今4000-3600年,河洛地區降水量近1000毫米,以其疏鬆易耕而富含肥力的黃土,充足的日照,以及全新世溫暖期所帶來的適宜農作物生長的溫濕度等氣候條件,成為我國農業起源與發展的中心區域。在洛陽皂角樹、二里頭文化遺址中,發現粟、黍、大豆、小麥、稻等農作物籽實,說明在距今4000年前的夏代已經栽培多種農作物5。河洛地區先進的農業,發達的手工業,為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政權—夏國的建立,亦為河洛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照實的經濟基礎。
二里頭文化有發達的經濟。根據考古資料,當時的農業雖然使用的木耒、石斧、石鏟、骨鏟、穿也石刀、陶刀、石鐮、蚌鐮等傳統的原始工具,但種植的黍、粟、大豆、小麥、稻等農作物,與《周禮·職方氏》鄭玄注中的“五穀”即“黍、稷、菽、麥、稻相符,說明夏代河洛地區已是文獻所說的“五穀豐登”。當時的畜牧業亦屬發達,據洛陽皂角樹遺址提供的鑑定資料,豬、牛、狗都屬家畜,其數量占鑑定動物總數的52%,依據這個比例可以推測當時人們肉食以家畜為主要來源6。洛陽皂角樹遺址中出土的鯉魚、蚌、鱉、雞、鼠、兔、豬獾、梅花鹿、小型鹿科動物骨骸以及骨鏃、刮削器,二里頭遺址出土多種漁獵工具,如骨鏃、陶彈丸、蚌鏃、骨魚鉤、蚌魚鉤、銅魚鉤、骨魚鏢、陶網墜和骨網墜等等7。都說明當時人們經常捕捉野生動物以補充食物不足,採集和狩獵依然還是重要的輔助經濟。
二里頭作為夏代都城,有許多門類的王室手工業。依據考古發掘資料,可以確認的有青銅冶鑄業、制陶業、制玉(石)業、制骨業、制與髹漆業、制車業、紡織業、釀酒業等且都非常發達、現依據《中國考古學·夏商卷》一書所歸納的考古資料略舉二三,予以論述8。
在二里頭遺址的南部發現銅渣、熔爐碎塊、陶范等青銅冶鑄作坊的遺物。其中在遺址東南部的冶鑄作坊遺址,估計面積近萬平方米,經發掘發現了由幾座東西向的長方形建築,南北排列組成青銅器澆鑄現場,在其工作面上發現紅燒土硬面、銅液潑撒形成的銅渣層和散落在地的熔爐碎片、銅渣、小銅塊等遺物。在遺址範圍內還發現被推測為燒(烘)陶范的窯和可能用於預熱陶范的房子。在遺址內發現大量與青銅器冶鑄有關的遺物,如陶范、石范、熔爐碎片、銅渣、銅礦石(孔雀石)、木炭和小件銅器。出土陶范,多為破碎外范,均系細泥製作經培燒濤工藝,如澆鑄工藝,如澆鑄一件銅爵需用外范5塊,一件銅盉需用外范7塊以上,一件銅斝至少需要12塊外范等等。此外根據二里頭出土銅器成分的測定數據,當時鑄造的青銅器主要是銅、錫合金(鉛占微量),也有銅、鉛合金(錫占微量)和銅、錫、鉛三元合金。
二里頭遺址的制玉產品,主要有刀、璋、鉞、圭、戈、柄形飾、鈴舌、鏃、鏟、鑿、環、鐲、紡輪、墜飾等玉器和綠松石質料的墜飾、串珠和鑲嵌物。據專家研究認為,當時的玉工不僅善於製造長度可達40-60厘米大型的禮器,如玉刀、玉璋、玉戈等,還發明了先進的工具,用旋轉的“砣子”來雕刻玉器上的花紋,其紋樣線條筆直,非常規整。此外,他們還運用高超的鑲嵌技術,在玉器或銅器上鑲嵌綠松石。如1987年VI區M57出土的獸形銅牌飾,出土時綠松石片還懸空鑲嵌在銅牌上,完整地保持原來的圖案,鑲嵌工藝可謂精美絕倫。
古代文獻記載夏代以絲綢為衣飾,如《管子·輕重篇》說:“昔者桀之時,女樂三萬人……無不服文繡衣裳者。”在二里頭遺址里發現麻和絲製品一般都附著在玉戈、玉刀、銅鈴、銅表面。據觀測,麻製品,麻製品每平方厘米經緯線各8根或各10根;絲製品每平方厘米的經緯線為32-36根,最細的可織到50X50根。專家認為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紡織品以平紋為主,個別織物是斜紋,似是“絞經”。
洛陽四周環山,地勢險要。它背負邙山,南眺龍門,左控函谷,右握虎牢。猶如東漢傅毅《東都賦》所描述的:“被崑崙之洪流,據伊洛之雙川,狹成皋之嚴陰,扶二崤之崇山。”在當時人們所知道的地理概念中,洛陽地處崤(崤山)函(函谷關)古道,為東西之中;位黃河、淮河之間的交通要衝,居南北之中。夏人背過黃河可到河北平原和唐堯汾河谷地,南經伊闕、軒轅關可下南陽以致三苗江漢平原,西過崤山、函谷送可通后稷關中盆地和甘青地區,東出虎牢關可抵東夷江淮平原乃至太湖流域。洛陽居中央而應四方,可謂“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史記·周本紀》)。陝西寶雞出土的西周亦正是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裴駰《史記集解》)。正因為此,洛陽作為王朝理想的建都之地,夏代為之都,商、周襲之,以至於“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史記·封神書》)。中國歷代王朝“言必稱三代”,一直被封建帝王視為古之聖人明君,今之為君者的楷模。由此,洛陽為“三代之居”,“天下之中”的理念,“崤函有帝皇之宅,河洛之王者之里”(左思《三都賦》)的思想,一直在封建社會延續,根深蒂固,成為後世諸多王朝定都的主要根由。“自古河洛帝王洲”。從夏代開始,洛陽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含武周)、後梁、後唐、後晉13個朝代在這裡建都,建都歷史累計1500餘年,是我國建都時間最早、最長,建都王朝最多的城市。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中,大約近三分之一的時期,洛陽是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的中心。其歷史地位猶如宋代史學家司馬光所說的:“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這種洛陽居“天下之中”的地理優勢,“河山控戴,形勝甲天下”(《讀史方輿紀要·河南府》)的居險制險的戰略地位,以及洛陽自夏代以來繁榮的社會經濟和建都1500年的歷史,賦予河洛文化豐富的文化內涵,賦予它中國古代正統文化的歷史地位。應該認為,這就是河洛陽文化形成和發展的自然條件、經濟基礎以及歷史淵源。統河洛文化發展史,我們以為,夏商周三代是河洛文化的早期,並對爾後的河洛文化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

夏代

第一階段
夏代是早期河洛文化的第一階段,在這時,河洛文化的內涵就是夏文化,二里頭遺址就是當時河洛文化的核心載體。
考古研究表明,在距今約5000-3500年期間,生活在中原地區,具體地講生活在河南省中、西部地區的先民們,創造了被稱為是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王灣三期文化、新砦期文化和二里頭文化的考古學文化。這幾種文化在考古學地層上先後疊壓,在文化內涵上一脈相承。這些考古學文化主要分布在嵩山南北,集中在黃河及其支流伊河、洛河,淮河支流汝河、潁河的中上游。根據考古研究成果,當時我國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可以分為既同時並存又相互影響的6個文化區:中原文化區、山東文化區、燕遼文化區、甘青文化區、長江中游文化區和江浙文化區9。中原文化區位居中央,與四鄰的5個文化區密切聯繫,其地域優勢使它汲取四鄰文化精粹,迅速發展自身文化,在諸區域文化中起著核心、主導作用,最終率先跨入文明社會。這個研究成果與文獻記載是吻合的,根據古代文獻記載,在距今5000-3500年期間,該區域就是古代傳說中的黃帝及其後裔與夏族活動的中心區域。根據文獻記載,夏代建國之初禹都陽城、陽翟,啟都夏邑,地域在穎河上游的現鄭州市所轄的登封、新密、禹州一帶,距洛陽僅百里之遙。啟子太康繼位,就把都城遷到斟X,以後的夏桀也定都斟X,如《竹書紀年》:“太康居斟X,羿亦居之,桀又居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了戰國時期軍事家吳起對魏文侯說的一段話:“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在這裡,“河濟”指濟水入黃河處,在今滎陽以北;“泰華”即華山,今陝西華陰縣;“伊闕”為洛陽南的分水闕口;“羊腸”指黃河北岸太行山上的崎嶇羊腸小道;“夏桀之居”的地理位置無疑就是洛陽,就是伊洛盆地。
1959年四五月份,著名考古學家徐旭先生率領的中國科學院考古所考古隊在河南省西部進行以探索夏文化為目的的考古調查,在今洛陽偃師二里頭村發現了一處大型遺址,命名為“二里頭遺址
根據考古發掘,結合文獻資料,確認生活在嵩山南北的伊、洛汝、穎河流域的河南龍山晚期文化和二里頭文化就是歷史上的夏文化。根據《竹書紀年》記載,夏代“自禹到桀十七世,有王與無王,用歲四百七十一年”。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紀年估定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二里頭文化的年代 範圍推定為公元前19世紀中葉至前16世紀中葉,約300年。
夏代是我國第一奴隸制國家,奴隸制經濟的繁榮為國家的強盛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伊洛盆地已發現二里頭文化遺址50餘處,形成了以都城為中心,村落星羅棋布的聚落群。在二里頭都城遺址內,中部是宮城,宮城北面和西北一帶是祭祀區, 中型建築基址主要分布在宮城的東北與西北,小型建築基址則分散在宮城以外的四周。都城與村落,王室、貴族、平民與奴隸,階級分化、等級森嚴,這就構成了夏代的王畿社會。
在二里頭遺址的中部是宮城,宮城呈長方形,四周圍以夯土城牆。東、西、南、北城牆復原長度分別為378米、359米、295米、292米,面積約10.8萬平方米。宮牆牆體上寬1.8-2.3米,底寬可達3米。東牆上發現宮門2處。宮牆外均發現平行於城牆的大道,如東牆外的大道已探出近700米,寬度可達20米。宮牆內分布著數十座夯土基址,已探明的有34座。一般的長寬為40-50米,最大的長、寬各100米,最小的僅20-30米10。其中最大的兩座宮殿(宗廟)基址已經發掘。
1號宮殿基址是一座大型夯土台基,形狀略呈正方形,方向352度。台基高出當時地面0.8米,東西、南北長寬各約100米,總面積達9585平方米。台基夯土純淨,夯印密集,質地堅硬。台基之上建有主體殿堂,南面大門,四周迴廊。長方形主體殿堂建築位於台基中部偏北處,夯土殿基高出台基面0.1-0.2米,東西長36米,南北寬25米,面積為900平方米。殿堂由木骨牆築成宮室,根據殿基柱洞保存情況推測,宮室面闊8間,進深3間,應為四面坡頂重檐式建築,也就是《周禮·考工記》所記載的“四阿重屋”。主殿之南為寬敞的庭院,與主殿建築正南相對的宮殿正門位於台基南端,門道下有長方形的夯土基座,東西長28米,南北寬約13米。門道基座上3個門道,在門道間建有塾房,3個門道上都還保留有厚0.1厘米、寬3米左右的南北向的路土。路土一直向南延伸形成一片開闊呈緩坡狀路土面,無疑是出入宮殿建築的大道。環繞台基四周設圍牆、迴廊,迴廊為廊廡式建築,西宮牆內側寬6米,北、東、南宮牆內、外側各寬3米。在北圍牆東部和東圍牆北部各有一道缺口,為宮殿的東、北側門,寬2.9米。整個宮殿建築形成以殿堂為中心,門廳、廊廡為屏障的建築群。布局合理,結構嚴謹,規模宏偉,它已經完全具備我國帝王宮殿建築的規模和特徵11。
2號宮殿基址被認為是王室宗廟建築基址。基址為南北長72.8米,東西寬57.5-58米,方向354度的長方形夯土台基,總面積約4000平方米,是由一座大墓、一座主體殿堂、東南西三面的廊廡和四面圍牆、南面的門廳及庭院組成的一座完整的宮殿建築。主體殿堂位於台基的中間偏北處,其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33米,南北寬約12.5米;殿堂由木骨牆築宮窒,面闊3間。宮室四周置有迴廊。主體殿堂之南為寬敞庭院,正南為大門。大門建築為面闊3間的小型屋室,左右二室呈方形,為塾房,中室較寬,為出入宮殿的主要通道。台基四周築有宮牆。東、西兩宮牆內側築有迴廊,廊長各約60米,寬約5米;南宮牆兩側均築迴廊,廊寬均在3米左右;北宮牆呂段內側築有長約3米、寬約2.5米的短廊式建築。在2號宮殿的主體之北與北宮牆之間,整個宮殿建築群的中軸線約5.3米、寬約4.3米,底部長1.85米、寬1.3米。墓葬早期被盜,未見隨葬品及人骨12。
在二里頭遺址宮城北側的東西二三百米範圍內,發現東西方向排成一線的建築基址群,建築基址或為圓形,或為長方形。平面呈圓形者,直徑在5米以內,高出地表,其上布列一圈或二圈圓形“土墩”,四周平整乾淨,上下都發現路土;平面呈長方形者為半地穴式,可分小型和大型,或長寬各數米,或長達二三十米,在淺穴內鋪墊層層淨土,並有路土面和燒土面。在這些或圓形或長方形建築物的附近往往發現一座或數座排列整齊的墓葬,隨葬銅器、玉器、漆器和精美陶器或硃砂。有學者根據《禮記·祭法》鄭玄注“封土曰壇,除地曰土單”的記載,認為地面上的圓形建築是“壇”,半地穴式的長方形建築是“土單”之類的祭祀建築遺存13。
《左傳》莊公二十八年記載,“凡邑,有宗廟先君之主曰都”;《禮記·祭法》“天下有王,分地建國,置都立邑,設廟、桃、壇、土單、而祭之”。宮城的發現,宮殿、宗廟、壇、土單的發掘,無疑可以確認二里頭遺址是夏代的都城。
二里頭遺址宗廟、壇、土單的發現,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祖先崇拜”;在該遺址發現製作精良、形象逼真的石祖,反映了他們的“生殖崇拜”;該遺址發現的陶龍、陶蟾蜍、陶龜、陶鴞藝術品,陶尊和銅牌上的饕餮紋,即龍或虎的藝術形象等,透露了當時人們的宗教信仰。《夏書》曰:“官占,惟能蔽志,昆命於元龜。”二里頭遺址出土的卜骨,證實當時社會流行占卜。這一切集中到一點,說明當時人們存在著萬物(包括人類自己)有靈的宗教觀念和迷信行為,自然,其中最首要的是表現對人類祖先崇拜。根據文獻記載,宗廟、壇、土單是我國古代都邑中常見的崇拜祖先的祭祀場所,二里頭遺址出土的的陶鼓形扁壺、漆鼓、銅鈴、石磬、陶塤等,都應該是當時都邑舉行祭祀或其地禮儀活動時使用的樂器14。
文字的發明,是人類由野蠻社會進入文明社會的重要標殷墟甲骨文,被認為是處於定型了的漢字的初期文字,並不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在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陶器上,發現了許多“刻畫符號”,有學者認為,這些“符號”中確實有早期文字,分別表述數字、植物以及自然景象。如,一(十)、二、三、六、七、八、木、禾、矢、菔、並、墉(或亞?)、山、射、竹(或冉),等等,這些字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均可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15。如李學勤先生認為:“我們知道商代是有竹本簡的,但簡的實物迄今未能發現。夏代的情況也許正是這樣,儘管有文字,卻沒有多少能傳留至今。”16
二里頭文化的墓葬布局,反映出當時是聚族而葬。當時的大型墓,僅發現一座,墓室面積在20平方米以上,由於被盜,隨葬品不詳。當時的中型墓,隨葬品中以陶器最多,其次是玉器、銅器,另外有石器、漆器、骨器,等等。陶器以酒器居多,是以爵為核心的爵、鬹,或爵、盉的基本組合;銅器亦以酒器為多,主要是爵,另有斝、盉和個別銅鼎。除此之外,有銅鈴、鑲綠松石的銅牌飾、銅鉞等;隨葬玉器除柄形飾外還有圭、璋、鉞、戈、戚、刀各種禮儀用器,隨葬漆器主要是觚。在此特別要提出的是,在夏代晚期即二里頭三、四期,隨葬器物群中青銅禮器的出現。二里頭青銅禮器數理少,往往是青銅禮器與其他質料禮器(主要是陶質禮器、漆器)搭配成禮器群,這就是二里頭夏文化禮器制度17。我們必須看到,夏代青銅禮器的出現並以後逐漸取代陶禮器,最終在商周時期形成了以青銅禮器為主體的禮器群。其意義重大在於,以“天子九鼎八簋”為首的青銅禮器,構成了我國青銅時代以王權為核心的奴隸制禮樂制度的物質載體。

商代

第二個階段
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伐夏,建立商朝。據古代文獻記載,湯滅夏之後都西亳,其地望在河南偃師。如《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質文》:“湯受命而王,應天變夏作殷號……作宮邑於下洛之陽。”《漢書·地理志》中“河南郡偃師縣”,下班固自註:“屍鄉,殷湯所都。”《尚書·立政》:“三亳阪尹。”孔疏引皇甫謐曰:“三處之地皆名亳……偃師為西亳。”1983年,考古學家在二里頭遺址(夏都斟鄩)西北6公里的洛河北岸一處被稱為“屍鄉溝”的地方,發現了大型商代早期都城遺址,命名為“偃師商城”。

歷史地位

  • 華夏文化的搖籃
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
河洛地區先民們創造的河洛文化是以中原文化為代表的黃河文明的核心和發祥地,河洛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搖籃文化,是數千年來的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因而河洛文化在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少林拳少林拳
河洛地區文化積澱厚重,歷代名家輩出。這裡是河圖洛書的發源地,研究易經的人尋根拜祖,哪個不到河洛匯流處?這裡是少林拳,太極拳,軌跡拳,萇家拳的發源地,欲學武術真功的人,舍此何求?
我們依託資源的優勢,開設河洛講壇,傳承文明,開拓創新!
中華民族的核心文化
大量考古發現資料和古代文獻記載說明,華夏文化是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母體文化。華夏文化主要源自中國古代早期國家夏商文化及其更為久遠的河南龍山文化,多年來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已經證實,河南龍山文化是夏文化形成的直接源頭。河洛地區是河南龍山文化的重要分布地區,就這點而言,河洛地區可以說是夏文化、華夏文化的發源地及其形成、發展的核心地區,也可以說是以後漢文化、中華民族文化的發源地。
  • 炎黃文化之根
概述
千百年來,中華民族自豪地稱自己為“炎黃子孫”,而炎黃與河洛有何關係?走進深邃的歷史,凝眸河洛文化,我們就會發現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炎黃二帝的主要活動區域,是炎黃文化的肇興之地。
炎黃文化
相傳,黃帝是有熊國國君,“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史記·五帝本紀》集解引皇甫謐曰)新鄭歷來被稱為“軒轅故里”;在洛陽以西的靈寶,有鑄鼎原,傳說是黃帝鑄鼎之處,此外,還有黃帝陵以及與黃帝、嫘祖、蚩尤很多故事相關的全套地名。新鄭在洛陽之東,靈寶在洛陽之西,中間是黃帝的活動區域是很顯然的。其活動範圍以河洛為主,也應是肯定無疑的。炎黃部族是華夏族的母體,他們結盟後在河洛地區發展壯大,並從這裡向外發散,形成了華夏民族歷史上獨具特色的文化體系之一,即炎黃文化。
兩者關係
炎黃文化與河洛文化的密切關係已被越來越多的考古發現所證實。從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到二里頭文化的一系列重大考古發掘,都印證了炎黃時代的文化成就大多在河洛地區,河洛一帶僅仰韶文化遺址就有500多處,且出土有大量的鼎。鼎是遠古先民的主要炊具,與傳說中的黃帝鑄鼎之說極為吻合。在靈寶鑄鼎原周圍近300平方公里的範圍內,發現有29處仰韶文化遺址,其中的超大型遺址———北陽平遺址,足夠視為仰韶文化的中心地位。陽平逢山是炎黃母族所居之地,新鄭為黃帝父祖生活之所,而且在洛陽地區有許多與炎黃有關的考古發現,尤其是偃師二里頭遺址一個重大發現———宮殿遺址,據戴逸先生考,很可能是5000年以前政權中心的所在地,而此時正好是炎黃活動的時代。這一發現與黃帝作城的歷史記載有驚人的一致。炎黃二帝是部族時代的傑出代表,他們在河洛地區帶領四方人民披荊斬棘,篳路藍縷,開啟了華夏民族的文明之路,並使河洛地區成為華夏民族的搖籃。
仰韶文化遺址仰韶文化遺址
華夏文明
炎黃在開闢生存地域的同時,創建了早期的華夏文明。《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時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旁羅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勞勤心力耳目,節用水土財物”,“修德振兵,治五氣,藝五穀,撫萬民”,炎帝“始教天下耕種五穀而食之,以省殺生”(《帝王世紀》)。他們君臨天下,撫化萬民的功績,為後世百姓所敬仰,以致成為歷代帝王的楷模。他們把洪荒遠古建成了當時民眾期望的美好社會,“古者黃帝治天下……別男女,異雌雄,明上下,等貴賤,使強不掩弱,眾不暴寡,人民保命而不夭,歲時孰而不凶,百官正而無私,上下調而無尤,法令明而不暗,輔佐公而不阿,田者不侵畔,漁者不爭隈,市不豫賈,城郭不關,邑無盜賊……(《淮南子》)黃帝部落發明的文字、衣冠和若干社會制度,炎帝部落對原始農業的發展、陶器的發明等,標誌著中國歷史開始進入文明時代,因此炎帝、黃帝成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生命之根
“厥美帝功,萬世載之”。在廣袤豐厚的河洛大地上,炎黃二帝用他們的聰明睿智,譜寫了華夏燦爛文明的第一樂章,從而使炎黃文化成為中華文化中最具凝聚力的核心部分,炎黃二帝成為華夏子孫的共同祖先。他們身上所體現的自強不息、奮發進取的精神已成為整箇中華民族團結向上、蓬勃發展的永久動力。鍾靈毓秀的河洛大地,曾養育了我們的偉大先人。河洛文化,炎黃大業,將永遠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命之根!
  • 中華姓氏的重要源頭
據初步統計,在《中華姓氏大辭典》所列11969個姓氏中,有4925個未註明姓氏來源,有2224個系少數民族姓氏,二者合計7149個,占11969的59.7%,下餘4820個為漢族姓氏
根據大量的古代文獻資料,對這4820個姓氏逐一進行研究,得出的結果為: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1834個,占4820的38%。但是,僅有姓氏數量,尚不足以說明問題,因為每個姓氏擁有人口數大不相同。為了進一步弄清河南在中華姓氏中所占的重要地位,筆者又根據該書提供的姓氏擁有人口資料,對我國最常見的漢族姓氏逐一進行了考證。當今按人口多少排列的前120大姓共占漢族人口的90.11%,也就是說13億人中有11.7億人姓這120個姓。在這120大姓中,全源於河南的姓氏有52個,即李、張、陳、黃、周、林、何、宋、鄭、謝、馮、於、袁、鄧、許、傅、蘇、蔣、葉、閻、潘、戴、夏、范、方、石、姚、廖、孔、康、江、史、邵、段、雷、湯、尹、武、賴、樊、蘭、殷、陶、翟、安、倪、嚴、牛、溫、蘆、俞、葛,部分源頭在河南的姓氏有45個,即王、劉、趙、吳、徐、孫、胡、朱、高、郭、羅、梁、韓、唐、董、蕭、程、沈、呂、盧、蔡、丁、魏、薛、杜、鍾、姜、熊、陸、白、毛、邱、秦、顧、侯、孟、龍、黎、常、賀、龔、文、施、洪、季;兩項合計,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共有97個,占120大姓的80.8%,占全國漢族人口的79.49% 。如果減去一些多源的姓氏中源於河南以外的成分,人口百分率會有所下降,但起源於河南的姓氏總數是1834個,減去97個,還有1737個,加上這些姓氏,起源於河南的姓氏占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率仍在80%以上。

文物古蹟

甲骨文

20世紀初河南安陽殷墟出土了大量甲骨,以王國維為代表的一批學者,通過艱辛努力,釋讀了甲骨文,利用地下出土文物與古代歷史文獻相結合的“二重證據法”,證明了殷墟確實屬於商代晚期都城,證實了司馬遷《史記·殷本紀》關於有商一代歷史的基本可信。

遺址

  • 二里崗
20世紀50年代,河南省考古工作者在鄭州市發現了屬於商代早期的二里崗遺址,幾十年來的田野考古工作證實,二里崗遺址是一座商代早期大型城址,其中有規模巨大的城牆、數量眾多的宮殿建築遺址,有重要的手工業作坊遺址,還有一些“重器”——大型青銅禮器的出土。這就說明該遺址不是一般的大型城址,而應該是商代早期都城遺址之一。80年代初,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在配合首陽山電廠基本建設時,在偃師縣城和塔莊一帶發現了一座保存較好的商代早期城址。
二里崗遺址二里崗遺址
此後,考古發現了這座城址的宮城遺址及其中多座宮殿建築遺址,勘探了“小城”和“大城”城牆與範圍,發掘了城門遺址、庫房遺址和一些手工業遺址,清理了同時期的若干墓葬。通過對這些豐富考古資料的深入、全面、系統的考古學研究,證明偃師商城遺址與鄭州商城遺址同樣是一座商代早期的都城遺址,而且偃師商城還是目前我們所知道的保存著宮城與郭城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都城遺址。鄭州商城和偃師商城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從考古學上解決了早期商代王朝的存在問題,從而使安陽殷墟的商代晚期文明在河洛地區找到源頭。
  • 二里頭
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考古學家在河南偃師二里頭村找到了早於安陽殷墟商代遺址、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大型建築遺址。其後,這裡又發現了數十座大型夯土建築遺址,考古工作者全面發掘了其中的第一、二號大型建築遺址及其它宮殿建築遺址。研究表明,這是目前所知時代最早的中國古代宮殿建築遺址。除此之外,二里頭遺址還發現了圍繞這一大型夯土建築群遺址的圍牆遺蹟,初步研究確認這是宮殿建築群周圍的宮城遺蹟。在二里頭遺址範圍之內還發現了制銅手工業作坊遺址、貴族墓葬、重要的青銅禮器、玉器等遺物。上述一系列考古發現證實,晚於河南龍山文化的二里頭遺址,不但早於安陽殷墟遺址,也早於鄭州商城遺址和偃師商城遺址。據此,學術界一般認為以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二里頭遺址不但是一處重要的、典型的“二里頭文化”遺址,還是一座夏王朝的都城遺址,即歷史文獻所說的“夏墟”。正是由於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不但確定了夏代後期的都城遺址,而且使河洛地區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形成與早期發展中的歷史地位更為突出。
二里頭遺址二里頭遺址

閩台粵瓊

河洛人南遷
閩南人也稱為河洛人,為中原河洛南遷移民後裔。在漳州閩南族群(河洛族群)和客家族群混居的地方,閩南人以河洛人自稱跟客家人以作區別。現今閩南語和閩南的概念是20世紀50年代之後才形成的。早期閩南人(河洛人)為了把自己的語言同客家人區分開來,稱自己的母語為河洛語。
行走在閩南的土地上,無論在寧靜的鄉村或繁華的市鎮,無論是綺麗堂皇的民居樓房亦或莊嚴肅穆的家族祠堂,門楣的匾額上,隨處可見鑲刻著這些醒目的大字:“西河衍派”、“太原衍派”、“清河衍派”、“隴西衍派”、”“天水堂”等等。這些郡望都表明了姓氏的源頭,追溯著祖先曾經生活過的地方。西河是林姓郡望,即今河南濬縣、滑縣及其迤南迤北一帶。清河郡是張氏郡望,在今河北東南。太原郡是王氏郡望,在今山西南部。隴西郡為李氏郡望,在今甘肅。在閩南地區,家家戶戶都有一本族譜,如同戶口本。一部部族譜,就是一部部家族南遷的血淚史。許多族譜開篇就是“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士族南遷......”.雖早已落籍千年,也早已經是這片土地的主人,“根”文化穿越千年,融入了閩南人的文化基因,代代傳承。
西晉末年,中原戰亂,北方漢人紛紛南下尋找避亂之所,於是便有了“八姓入閩”的傳說,史稱:“晉永嘉二年(308年) 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陳、黃、鄭、詹、邱、何、胡是也。”南朝蕭梁末年,發生了侯景之亂,江東遭到嚴重破壞,千里無人煙。未遭殺戮的人民被迫四處逃難,福建地近江東,自然成了避亂之所,由今浙東、浙南移入閩地的人很多。
唐初福建九龍江流域爆發了所謂“蠻獠”的“嘯亂”,唐高宗總章二年(669年),唐派陳政統率府兵3600名入閩平亂。陳元光以鷹揚衛將軍的身份,隨父陳政領軍入閩。初戰失利,唐朝廷又令陳政的兩位兄弟陳敏、陳敷再率府兵3000共58姓前來支援。 平叛後,這些府兵將士及其家屬就在漳州一帶定居,這是中原士民遷居入閩的第二次高潮。
唐代後期,中原戰亂紛擾,軍閥各據一方,民不聊生,北方士民再次南遷,形成了漢人入閩的又一次高潮,其中尤以王潮、王審知兄弟率部入閩的數量最大。王潮、王審知原為河南光州固始縣的農民,乘黃巢起義之機組織鄉兵渡江南下,光啟元年(885年),王氏軍隊進入閩西、閩南,次年八月占領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入占福州,後來審知被封為閩王,建都福州。 閩王審知執政,保境安民,發展經濟文化,眾多北方的政客、文人、僧侶、商賈及一般貧民入閩定居。
閩台片閩南文化
福建閩南文化
閩南指福建南部廈漳泉三市,處於九龍江和晉江流域。永嘉之亂,是閩南族群形成的起點。閩南家家戶戶都有族譜,一本本族譜就是一部部南遷的血淚史。“先祖世居河南光州固始,永嘉之亂,五胡亂華,中原板蕩,衣冠南渡……”。晉江流域是閩南最早開發的地區。由於對故土的思念,便把新住地的江稱為晉江。中原人進駐閩南以後,便把其成熟的語言,先進的文字書寫、禮儀、服飾、民間信仰、建築風格在閩南傳播。來自中原的河洛語與當地閩越族語言融合,泉州話在此時開始形成。
唐總章二年,閩南蠻獠嘯亂,陳政陳元光父子率固始府兵平叛。陳元光奏請設立漳州。由於此次移民是政府組織的,因此漳州的河洛人獲得了絕對的優勢,當地閩越族要么接受同化,在“唐化里”定居,要么遁入閩西深山。漳州的設立標誌著閩南族群的形成。當地百越稱這些中原移民為“唐人”,這些開漳將士也以唐人自居。隨著閩南人遷移台灣和南洋,台灣和海外華人便以“唐山”代稱故土,海外華人聚居區便稱為唐人區。
建置漳州以後,陳元光“乃率眾闢地置屯,招來流亡,營農積粟,通商惠工,奏立行台於四境,時巡邏焉”。從這時起,“從距泉興,南逾潮惠、西抵汀贛,東接諸島嶼,方數千里,無烽火之驚,號稱樂土。”(見《雲霄縣誌.名宦》)
陳政早年曾隨唐軍出征臨汾、上黨(今山西長治市)等郡,對當地清漳河印象頗為深刻。當他入閩後,屯兵中營西林(今雲霄縣境內)江邊時,便借舊喻新以激勵士氣說:“此水如上黨之清漳”,遂名西林溪為“漳江”。西林傍江而立,陳元光建州時又為州治,便命州名為漳州。
陳元光子孫六代人任漳州刺史,推行中原文化。陳元光是移民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詩人,著有一部詩集----《龍湖集》。陳元光之子陳珦創辦了松洲書院,是福建首家官辦書院,同時也是中國第一家官辦書院。《中國教育史》一書曾稱,書院之名“始於唐代麗正書院”,依史料記載,薌城浦南松洲書院比麗正書院還要早十年建立。
閩南文化在台灣的傳播
閩南文化在台灣的傳播,始於鄭成功。鄭成功自閩南率軍收復台灣,其部屬約有37000人,多為泉、漳籍貫。鄭成功為把台灣建成反清復明的基地,政治上勵精圖治,經濟上實施屯墾,寓兵於農,共開拓良田千百畝,後人口漸繁,遂成部落。明鄭亡後,就多成為閩南聚居的村落。明鄭的屯墾,實際是閩南人對台灣的開發。鄭經繼位之後,採納陳永華之策,仍然實行屯墾,開發地區有鳳山北部平原、水沙蓮地方(斗六至林圯埔之間)、半線地方(今彰化市附近)、竹塹地方(今新竹市)。接著開發北台,一是開拓淡水河沿岸的台北平原;二是開拓雞籠(今基隆市)地方。後者由王錫祺召集漳、泉流民開拓。明鄭開拓台灣,主要依靠原籍大陸漳、泉一帶的文武官員和士卒,還有從漳、泉一帶招來的人民。開拓的田園成了個人的永業,傳之子孫,人口繁衍,或聚族而居,或分衍各地,於是閩南人的人口占了台灣總人口的絕對優勢。
清朝康熙二十三年(1684)雖允許大陸人民出海貿易、捕魚,但規定:內地欲往台者,必須取得原籍照單,經分巡台廈兵備道稽查,由台灣海防同知審驗後方許之。乾隆十一年(1746)始準許在台有業良民,可各回原籍接眷過台。乾隆十三年(1748)又停發搬眷來台執照。乾隆二十五年(1760)再開接眷入台之禁,移民渡台者更多。而台灣人口也迅速增加。當時閩南人已占在台漢人總數百分之八十以上。
由於閩南籍的人口在台灣人口中占大多數,閩南話也就成了台灣同胞語言交流中流行最廣,影響最大的漢語方言。福建閩南話在台灣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了台灣式的閩南話,也就是在台灣大眾傳媒中使用的所謂“台灣話”。閩南地區民間信仰繁多,主要有媽祖信仰、廣澤尊王信仰、清水祖師信仰、保生大帝信仰、關帝信仰、城隍信仰、陳元光(開漳聖王)信仰、青山王信仰等。這些民間信仰,隨著閩南人移居台灣,而帶到了台灣予以傳播,也就形成了台灣同胞的民間信仰。其中,媽祖信仰在台灣傳播最廣,影響最大。歌仔戲為台灣最流行的劇種。歌仔戲起源迄今約有百餘年歷史,相傳歌仔戲是由福建漳州地區的“歌仔”(錦歌),結合車鼓小戲之身段與地方歌謠小調在宜蘭發展而成。
廣東海南泛閩南文化
漳州的設立,標誌著閩南中原南下的人口超過了當地的閩越人口,成為了主體民族。靖康之亂以後,宋朝只剩下了半壁江山,之前荒蠻的福建,一下子成為了南宋的經濟文化重鎮。南宋末年泉州超越廣州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明朝中期漳州月港成為了中國唯一一個對外通商口岸,這都促進了閩南的經濟發展和人口繁殖。閩南地區也由人口輸入地區成為了人口輸出地區。
閩南人多地少,臨近的廣東潮州惠州粵西雷州和瓊州就成了吸收閩南過剩人口的區域。“潮州人,福建祖”,這是一句在潮汕廣為流行的俗語。它給我們傳遞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歷史信息———潮汕人的先祖大部分是從福建移民而來的。正因為如此,潮汕人又稱福佬人。明代中後期的王士性對潮州的文化地域歸屬有一段精采的論述,今已廣為人知,雲“潮州為閩越地,自秦始皇屬南海郡至今,以形勝風俗所宜,則隸閩者為是。……其俗之繁華既與漳同,而其語言又與漳、泉二郡通,蓋惠作廣音而潮作閩音,故曰潮隸閩為是。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