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考古

田野考古

田野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的名稱,是20世紀初正式提出來的。但當時的田野考古學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遺蹟和遺物,依靠地圖進行調查,有時則要根據調查結果,測繪地圖,作為記錄的附屬檔案。以後,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轉入以發掘為中心,並擴大調查的對象和範圍,方法逐漸完善,技術快速進步。各種自然科學的手段相繼被採用,許多機械設備被用作調查發掘的工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田野考古
  • 外文名:field archaeology
  • 包括類型:考古調查、考古發掘與室內整理
  • 提出時間:20世紀初
  • 方法: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
  • 重要論著:《梁思永考古論文集》
簡介,名稱由來,考古調查,考古發掘,室內整理,基本方法,重要論著,

簡介

田野考古
field archaeology
考古學中獲取實物資料以供研究的工作階段。包括考古調查、考古發掘與室內整理。是近代考古學的基礎,也是考古學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田野考古田野考古

名稱由來

田野考古學“田野考古學”的名稱,是20世紀初正式提出來的。但當時的田野考古學主要是勘察地面上的遺蹟和遺物,依靠地圖進行調查,有時則要根據調查結果,測繪地圖,作為記錄的附屬檔案。以後,世界各地的田野考古轉入以發掘為中心,並擴大調查的對象和範圍,方法逐漸完善,技術快速進步。各種自然科學的手段相繼被採用,許多機械設備被用作調查發掘的工具。利用航空照像和衛星照像、磁力探察和地抗力探察等方法以發現遺蹟和遺物,用紅外線攝影和用其他各種特殊的攝影技術測量和製圖,為進行花粉分析和各種物理化學斷代而取樣,以及將發掘出來的遺蹟保存於現場等等,都使得田野考古學的工作面擴大,技術性加強。調查發掘的對象也由一般的居住址和墓葬等擴大到道路、橋樑、溝渠、運河、農田、都市、港口、窯群和礦場等各種大面積的遺址,從而使得考古工作者必須與各有關學科的專家協作,才能完成全面的、綜合性的研究任務。

考古調查

主要是為選擇發掘對象及選定地點並確定發掘的方法或者為了解一定範圍內文物的情況而進行的調查研究,同時也是一種主要的考古學研究方法。分為:全國文物普查、專題性調查、重點性複查。通過事先查閱文獻資料,利用地圖、地名學成果及航空或衛星照片等遙感材料,取得遺蹟、遺物的線索。在實地踏查中則通過觀察地形及地面現象,走訪當地民眾,利用各種自然斷面尋找遺蹟和遺物,了解地面遺存,並借用探鏟、使用物理探測、化學探測、遙感等科學技術了解地下情況。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試掘,要對調查過程發現的各種遺蹟遺物進行記錄。

考古發掘

在考古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發掘。分為:因為盜墓、工程建設而進行的搶救性發掘,為解決某課題而進行的主動發掘。發掘通常採用開掘探溝或探方的方法,依據地層學原理,依照遺址中文化層的層次作井然有序的發掘,以正確判斷遺存間的相對早晚關係(見考古年代學)。對於墓葬,則注意清理有無封土、葬具、屍骨和隨葬品,近些年特別注意有無埋葬過程的遺蹟現象。對房址,根據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主要則是注意清理房屋面向、柱洞、有無夯築、灶台、周圍有無散水以及能否根據屋內殘跡推斷出梁架結構等。窯址的發掘和房址近似。發掘中用照相、測繪、文字記錄等各種方法記錄文化層堆積情況和遺蹟、遺物狀況,並全面收集、登記出土物。發掘的原則全面收集遺物記錄遺蹟現象,是要能夠根據記錄和出土物恢復遺址和墓葬的原貌,並照顧好遺址為今後的進一步發掘作準備。對重要遺址有時還製作模型,或建立遺址博物館保存現場。
田野考古

室內整理

是對考古調查、考古發掘資料進行系統分類,運用地層學和類型學的方法制定各種遺物的相互關係及相對年代,分析各類遺物的用途和製作技術,對樣品進行測年以及成分研究,並進行其他方面的初步研究。在此基礎上編寫出田野考古報告。
田野考古是考古學形成的關鍵 ,20世紀田野考古向水域延伸,又形成新的分支水下考古學

基本方法

田野發掘是田野考古最重要和最常見的基本方法。發掘之前,要根據發掘目的與相關學科的工作人員一道設計技術路線,使學術目的明確、方案切實可行。最常見的田野發掘有遺址發掘和墓葬發掘兩大類。遺址的具體發掘方法為“探方”法,即把發掘區劃分為若干相等的正方格———“探方”,探方內的土層以土質(松、軟、硬),土色(各種顏色)和結構(含沙量等)劃分為不同的文化層,按照先上後下的順序依次發掘。探方中每層下出現的各類遺蹟如灰坑、房基、窖穴、道路等,按照從晚到早的原則逐一清理。發掘時對各種遺物如石器、骨器、陶器、蚌器、石頭、人類遺骸和動物骨骼以及測年的木炭樣品等都要收集。墓葬發掘,首先確認墓葬被埋在哪層土層之下,弄清墓葬的形制、結構,仔細清理葬具、屍骨和隨葬品。
室內整理是運用地層學和類型學方法,對獲取的實物資料進行分類、修復和統計及初步研究的過程。其中,最主重的是對遺物的類型學研究。按照類型學原理,對遺存進行詳細分類和形制演變的研究,判斷各單位的相對年代和絕對年代。

重要論著

考古學家個人的重要論著、論文集有《梁思永考古論文集》、尹達《中國新石器時代》、夏鼐《考古學論文集》及《考古學和科技史》、《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賈蘭坡舊石器時代考古論文選》 、安志敏《 中國新石器時代論集》、鄒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於省吾《甲骨文字釋林》、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等;專著有北京大學考古教研室《商周考古》、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王仲殊《漢代考古學概說》、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及郭寶鈞的《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等。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集體編著的《新中國的田野考古考古收穫》和《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二書,以及文物編輯委員會彙編的《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中國考古學研究進行了簡要的全面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