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11年7月經河南省編委(豫編辦[2011]104號)檔案批准設立,於2011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民眾藝術館正式掛牌成立,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 組織:實施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
- 地點: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花園路
- 字號:(豫編辦[2011]104號)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11年7月經河南省編委(豫編辦[2011]104號)檔案批准設立,於2011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民眾藝術館正式掛牌成立,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11年7月經河南省編委(豫編辦[2011]104號)檔案批准設立,於2011年12月31日在河南省民眾藝術館正式掛牌成立,是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的前身河南師範大學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由我校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美術學等多個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及外聘兼職...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8年6月經福建省編辦批准成立,在福建省藝術館加掛“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牌子。 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具體承擔...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6年9月14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掛牌成立。該機構是經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中心承擔...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隸屬於黑龍江省文化廳,於2005年成立,2014年6月18日經省編辦批准正式獨立,為公益一類正處級事業單位,現辦公地址為哈爾濱市南崗區花園...
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6年12月經山西省編制委員會批准成立,編制為15人,正處級建制。2007年5月8日,山西省文化廳任命趙中悅為主任,孫文生為副主任。...
廣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7年2月13日在廣州市文化館正式掛牌成立。該中心是經廣州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穗編字[2006]188號)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
2016年7月20日,民政部公布第十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其中,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位列名單。 ...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汝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汝瓷燒制技藝”保護單位資格。 ...
2019年11月12日,延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中秋節(秋夕)、朝鮮族花甲禮、朝鮮族傳統婚禮、朝鮮族服飾、...
機構簡介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並確定在2010年開工建設的省級重點公益性文化設施項目,是四川省實現文化跨越,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2005年經重慶市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成立的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專業機構,與重慶市文化藝術研究院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2003年12月經省編辦批准成立,2004年7月正式掛牌運轉,為省文化廳直屬處級事業單位,編制8人。為加強組織領導,保證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根據國家、省、市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精神,在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的領導下,推動全市的“非遺”保護工作...
2019年11月12日,吉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滿族說部、東北二人轉”的保護資格。 ...
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於2006年12月成立,與公文處合署辦公。2012年7月由自治區編委正式批覆明確為自治區文化廳管理的獨立法人正處級財政全額撥款事業...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濟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孟姜女傳說、皮影戲(濟南皮影戲)和錫雕”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南樂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目連戲(南樂目連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同江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赫哲族魚皮製作技藝和婚俗(赫哲族婚俗)”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19年11月12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潮州市文化館(潮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茶藝(潮州功夫茶藝)、潮州音樂、歌冊(...
2019年11月12日,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彩扎(鳳凰紙紮)、藍印花布印染技藝、苗醫藥(癲癇症療法)”的保護資格。 ...
2019年11月12日,遼寧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滿族民間故事、遼寧鼓樂”的保護資格。 ...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西和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七夕節(乞巧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
2019年11月12日,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獲得對“燈彩(泉州花燈)、元宵節(泉州鬧元宵習俗)、南音”的保護...
11日是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揭牌成立。... 11日是中國第六個文化遺產日,龍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揭牌成立。中文名 龍巖市非...
鞍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2008年2月經鞍山市機構編制委員會批准正式成立,是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門工作機構,在遼寧省率先獨立設定,人員編制7名,主要負責全市...
金華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是金華市文廣新局直屬單位,貫徹落實國家、省、市有關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法規政策和工作部署;指導和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成果後繼...
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屬於自治區文化廳直屬處級事業單位,於2009年1月經自治區編辦批准成立,2009年3月正式掛牌,中心設四個部室,編制25人。中心主要承擔...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臨夏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河州平弦、賢孝(河州賢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
所獲榮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哈密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被文化和旅遊部認定為傳統音樂“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哈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