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由河南省委編委批准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核增事業編制30名,用於加強夏文化研究,主要負責開展夏文化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項目有關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成果傳播、普及和國際交流等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
- 性質:事業單位
- 批准單位:河南省委編委
- 所屬部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由河南省委編委批准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核增事業編制30名,用於加強夏文化研究,主要負責開展夏文化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項目有關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成果傳播、普及和國際交流等工作。
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由河南省委編委批准成立,掛靠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核增事業編制30名,用於加強夏文化研究,主要負責開展夏文化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重大課題項目有關工作;承擔夏文化研究成果傳播、普...
《夏文化考古文獻存目》是一本2022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以往眾多夏文化考古資料和相關研究成果存目進行系統性的收集和梳理,能夠幫助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了解和認識夏文化有關學術研究的整個發展歷程,為深入開展夏文化研究提供文獻線索。本書即...
2013年定為現名,2020年設立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2022年河南省委常委會批准編制500人,機構規格相當於副廳級。單位概況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立於1952年,是全國最早的文物考古研究院所之一,承擔著河南省地下文物的調查、發掘、保護和科學研究等任務。事業編制162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136人。全院設有17個科室:綜合...
2021年3月12日,“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項目2021年度啟動會議在河南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召開。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夏文化研究課題組組長陳星燦主持。各省考古研究機構及項目負責人分別就各自省份的2021年夏文化研究項目情況向與會專家領導進行了補充說明。河南省文物局相關負責人從加強夏文化研究課題...
此次論壇的指導單位為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河南省文物局,主辦單位為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河南省文物考古學會、鄭州嵩山文明研究院。承辦單位為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發展歷史 夏文化探索是一項重大課題,是研究整箇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進程中的關鍵課題,...
2022年夏文化論壇是於2022年6月下旬在河南省禹州市舉行的論壇。2022年6月25日、26日,“2022夏文化論壇——多學科視野下的夏文化探索”在河南禹州舉行。舉辦背景 夏文化研究是中華文明探源研究的重大課題、關鍵環節,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還存在著大量的空白點。夏文化研究要取得新突破,除了考古發掘之外,還需要多...
研究方向 早期中國研究中心依託二里頭遺址,聯合國內外相關領域一流的專家學者,深入研究中國早期國家出現的時間、地域、進程、基礎、動力機制、主要特徵及與周邊地區文明的關係等重要問題,總結中國早期國家形成及發展的理論。發展歷史 2020年6月13日,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在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會場——二里頭夏都...
二、中國古代都城背景下的河南古都研究 三、中國古代都城背景下的河南古都的範圍與重點 章 夏代都城與中國早期文明 節 夏文化的探索與夏代都城 一、歷史上的夏王朝 二、夏文化探索中都城研究的重要作用 三、考古發現的夏代都城遺址 第二節 禹都陽城與登封王城崗遺址 一、“禹都陽城”的文獻依據 二、...
夏人活動區域內夏王朝時期的居民留下來的物質文化遺存叫夏文化。夏文化的探索,是從早於商代的非商文化中去尋找。多數學者認為二里頭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是主要研究對象。以偃師二里頭遺址命名的二里頭文化包括四期遺存,不少學者指出:第三或第四期遺存中有商文化因素出現,已進入商代紀年,應屬商文化範疇。大家對第一...
。該實驗室以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黃河文化遺產為使命,以文字文獻文學、文物建築、考古遺址等為重點,以環境考古、地理信息系統、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套用為手段。2023年8月25日,二里頭夏文化研究院合作共建簽約暨揭牌儀式舉行,二里頭夏文化研究院在洛陽二里頭夏都遺址 博物館揭牌。二里頭夏文化研究院由河南大學、二里頭夏都...
二里崗下層早段分布範圍比較小,主要分布於河南省中西部的鄭州—伊洛一線,兼及晉西南和陝西的關中東部地區。前面說過,河南省中西部是二里頭夏文化的中心分布區,早商文化在形成之初即占據這一帶,很可能說明滅夏之後的一段時間裡,商王朝是將經略的重點放在有夏之居的範圍內。而此時位於二里頭遺址附近的偃師商城,很...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為新石器時代和夏商考古。主持或參與主持河南靈寶澗口遺址、鄭州站馬屯遺址、登封王城崗遺址、禹州瓦店遺址、香港沙下遺址考古發掘與研究、登封禹州潁河兩岸聚落考古調查等田野考古工作。主要成就 主持國家科研課題八項:“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計畫“夏商周斷代工程——夏代年代學研究——早期夏文化研究...
歷史學系始建於1958年,是鄭州大學建校之初建立的七個系之一,已有近五十年的發展歷程。1976年,設定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是河南省高校中考古學專業,也是全國高校中為數不多的同類專業之一。1980年以來又陸續成立了歷史研究所、殷商文化研究所、考古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積極開展古代歷史文化研究。2001年,為適應學科...
從地層關係上可以清楚地判斷出這種文化的年代晚於人們熟悉的河南龍山文化,又早於商代,這種文化的特點及其所處的時代,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注意。1959年起在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進行科學發掘以後,發現二里頭遺址更加具有典型性,故將這種類型的遺存命名為二里頭文化。考古調查 1959年夏,徐旭生率隊在傳說中夏人活動的中心...
我們承認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都對同時期及其後的中原地區、河洛地區考古學文化的發展產生過程度不同的作用,但是河洛地區古代文明的形成與早期發展的源頭,只能是河洛地區的河南龍山文化,而不是紅山文化或良渚文化,更不是中原地區以外的其它考古學文化。因此,我們以為,從探索中國古代文明形成源頭來說,夏文化直接淵源於...
顓頊‘乘龍” 之事發生在其所都的帝丘,由此可知,遠古帝丘同龍文化的密切關係。帝丘成為影響深遠,享譽天下的千古帝都。帝顓頊的都城帝丘即今河南濮陽的高城遺址。在顓頊建都帝丘時代,天文非常先進在帝丘出現了中國第一部天文曆法——顓頊曆,把一年定為366天。帝丘是早期鑄銅工業的中心。夏朝的諸侯國昆吾人擅長...
如潁川郡,乃以潁水而得名;河南省乃以其方位在黃河之南而得名。河南古稱豫州,乃以此地上古之時多有大象而得名;禹州古稱櫟邑,乃以其多櫟林而得名……凡此種種,舉不勝舉。後來,隨著時間推移,各地之歷史積澱日益深厚,於是以歷史文化特徵而命名的現象亦日漸增多。如登封以古代帝王屢次登上中嶽嵩山,舉行...
2020年10月,受聘為河南省夏文化研究中心學術顧問。學術活動 參加和主持過河南偃師二里頭、安陽小屯殷墟、山西曲沃晉侯墓地等多處遺址的發掘。人物成就 李伯謙主要從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青銅時代考古、古代青銅文化結構體系等的教學與研究。1996年起出任“九五”國家科技攻關重大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
於是,黃河中游的河南龍山文化仍正常地向前發展,從而最早進入文明時代,出現了夏王朝。”通過王城崗遺址探索夏文化信息。自50多年前王城崗遺址發現以來,中國學術界以探索夏文化為目的,對王城崗遺址所進行的幾次重要的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 根據文獻記載,夏人活動的中心區域在以嵩山為中心的伊洛河和潁河上游一...
瓦店遺址,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瓦店村東部和西北部的台地上,占地100萬平方米,是1979年發現的一處新石器時代遺址。是河南省內的一處夏代早期重要都邑性遺址,先後被納入“夏商周斷代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國·夏文化研究”等重大考古項目。瓦店遺址主要包含有龍山文化的早、中、晚期遺存,並以晚期遺存為...
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Erlitou Site Museum Of the Xia Capital),國家一級博物館,始建於2017年6月11日,建成於2019年10月19日,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偃師區斟鄩大道1號,占地面積246畝,建築面積3.2萬平方米。包括公共區域、業務區域、行政區域及早期中國研究中心四個部分。是全國大遺址保護、展示和利用示範區,...
2021年12月,二里頭遺址考古又有了最新發現,在遺址宮城區的西南角附近清理出多座骨料、角料坑,對以後研究二里頭文化骨器、角器的加工流程、加工工藝、城市布局、規劃理念等更多問題,提供了重要資料。2022年9月16日,國家文物局“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工作進展會在北京發布河南洛陽二里頭遺址考古發掘新成果。經過...
另外,南窪遺址處於潁河谷地和洛陽盆地之間,屬於文獻記載和考古發掘資料證實的夏人活動的中心區域,該遺址發現的二里頭一至四期文化遺存是研究夏文化,中華文明探源的主要實物資料,同時對進一步探索二里頭文化的形成與演變過程都具有重要價值。遺址保護 2006年6月,南窪遺址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四批河南省文物保護...
同年,在偃師召開的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上,他又重申了上述觀點,並得到了鄭亳說與西亳說雙方的讚賞。從此,爭論了相當長時期的焦點問題,又有了一個新的較為合理的解釋。 作為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理事、河南省炎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許先生近年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炎黃文化的研究上,這期間他積極參與籌劃了新鄭“炎黃...
南陽楊官寺漢墓等數十處大型古遺址古墓葬。還主持參加了密縣和登封古瓷窯址、丹江庫區、潁河上游等許多地方的考古調查。安金槐先生所取得的學術成就是多方面的,可以鄭州商城遺址的發現與隞都說的提出、原始瓷器起源於商代說、登封王城崗的發掘與夏文化探索等作為代表。新中國河南考古第一人——安金槐 ...
張凌超,1941年生,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山水畫研究班,中國藝術學院教授、國家一級美術師、河南省滎陽書畫院院長。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並多次獲獎又被多家收藏。人物簡介 中國畫《黃河魂》、《山靜松聲遠 秋清泉氣香》分別被中南海和國家博物館收藏;《幽境泉聲》被俄羅斯國家藝術博物館收藏;《胡楊魂》被...
《淮河流域大汶口文化的族屬》,《中原文物》2018年第2期,獨著 《河南輝縣孫村遺址發掘簡報》,《中原文物》2008年第1期,第二作者 《試論鄭州人民公園期商代遺存與盤庚復亳問題》,《中原文物》2005年第2期,第三作者 《從夏、夷、商三族關係看夏文化》,《中原文化研究》2017年第3期,獨著,此文被《中國...
關於西河之地望歷來說法不一,較多說法是在河水之東的晉南或河水之西的陝西韓城一帶,還有河南安陽附近的內黃說等。以在晉南河汾之間的可能性最大,關於夏文化的考古發現、研究成果也為晉南說提供較多的證明。後人評價 啟稟承天命,贊繼大禹之道,順利地實現從禪讓走向世襲,實在是眾望所歸,啟無疑是歷史一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