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

《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在2013.11.29由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
  • 頒布時間:2013年11月29日
  • 實施時間:2014年01月01日
  • 頒布單位: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發布信息,條例內容,解讀,

發布信息

《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在2013.11.29由河南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頒布。

條例內容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範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行為,維護職工和企業雙方的合法權益,促進勞動關係的和諧穩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的企業與職工進行工資集體協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工資集體協商,是指職工方與企業方依法就企業工資分配製度、工資分配形式、工資收入水平等勞動報酬事項進行平等協商,在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籤訂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的行為。
第四條 工資集體協商應當遵循合法、合理、公開、平等、誠信的原則,兼顧職工和企業雙方利益,保障職工實際工資水平與企業勞動生產率、經濟效益相適應。
第五條 企業應當依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職工方應當在工會組織指導下與企業方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由上一級工會指導職工民主推選的代表與企業方開展工資集體協商。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通過貫徹實施法律和政策指導等方式推進工資集體協商。
第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勞動行政部門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進行指導,依法對工資專項集體契約進行審查,並對履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地方工會、產業工會對職工方開展工資集體協商進行幫助和指導,對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的簽訂和履行進行監督。
企業聯合會、工商業聯合會、行業協會等企業代表組織,應當引導、支持、幫助或者參與企業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
勞動行政部門、工會和企業代表組織應當通過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共同研究處理工資集體協商中的重大問題。
第二章 協商代表
第八條 職工方首席代表由企業工會主席擔任;工會主席因故不能參加協商的,可以書面委託本方其他協商代表代理。工會主席空缺的,首席代表由工會負責人擔任。職工方其他協商代表的產生,由工會提名或者組織職工提名,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職工(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可以經職工代表團組長、專門委員會或者專門小組負責人聯席會議通過。
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方協商代表的產生由上一級工會指導企業職工民主推選,並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其首席代表從協商代表中推舉產生。
職工方協商代表中一線崗位職工的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企業女職工人數達到本企業總人數百分之十以上的,職工方協商代表中應當有相應比例的女職工代表。
企業殘疾人職工人數達到本企業總人數百分之十以上的,職工方協商代表中應當有相應比例的殘疾人職工代表。
職工方協商代表缺額的,應當按照本條規定進行補選。
第九條 企業方首席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書面指定的協商代表擔任;企業方協商代表由企業法定代表人書面指定。
第十條 雙方協商代表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遵紀守法,公道正派;
(二)熟悉本企業的基本情況;
(三)了解相關法律政策,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協調能力。
第十一條 協商雙方可以書面委託本企業以外的專業人員作為本方協商代表。委託人數不得超過本方代表數的三分之一。
第十二條 職工方和企業方協商代表人數應當對等,每方人數為三人以上。
第十三條 協商代表產生後,應當於三個工作日內在本單位公布。協商雙方無正當理由不得隨意更換本方的協商代表。確需更換的,應當遵守本條例規定的協商代表產生程式。
第十四條 工會工作人員不得擔任企業方的協商代表;企業的負責人、出資人、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及其親屬不得擔任職工方的協商代表。
第十五條 協商代表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參加工資集體協商;
(二)及時向本方人員通報協商情況,並徵求意見、接受詢問;
(三)提供與工資集體協商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四)代表本方參加工資集體協商爭議的處理;
(五)監督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的履行;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六條 協商代表應當保守在工資集體協商過程中知悉的企業商業秘密,維護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
第十七條 企業應當為協商代表提供開展工資集體協商所必需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時間。
協商代表參加工資集體協商,其工資和福利等不受影響。
職工方協商代表在履行職責期間,企業確因工作需要調整其工作崗位的,應當事先徵求企業工會或者上一級工會的意見,並徵得本人同意。除法律、法規規定的情形外,不得解除職工方協商代表的勞動契約。
第三章 協商內容
第十八條 企業方和職工方代表就本企業下列事項進行集體協商:
(一)工資分配製度和工資分配形式;
(二)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
(三)最低工資標準;
(四)工資支付辦法、支付時間;
(五)津貼、補貼標準;
(六)獎金和效益工資分配辦法;
(七)計時工資、計件單價、勞動定額標準;
(八)加班工資計算辦法;
(九)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的期限、變更、解除或者終止條件、違約責任;
(十)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工資、福利待遇;
(十一)雙方認為應當協商的與工資有關的其他事項;
(十二)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應當進行協商的事項。
第十九條 協商雙方協商確定的勞動定額標準,應當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職工在正常條件下和法定工作時間或者勞動契約約定的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工作量。
第二十條 企業應當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雙方協商確定工資調整幅度應當綜合考慮下列因素:
(一)地區、行業、企業的勞動力成本;
(二)地區、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三)當地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
(四)本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五)企業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
(六)上年度企業職工工資總額和職工平均工資水平;
(七)企業長遠發展的需求;
(八)企業運營市場環境等。
第四章 協商程式
第二十一條 職工方和企業方均可以提出工資集體協商要約,被要約方應當自收到要約書之日起十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覆。被要約方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協商。要約和答覆應當採用書面形式,明確協商時間、地點、內容、本方協商代表,並且對本方主張作出說明。
第二十二條 工資集體協商一般採用協商會議的形式。
第二十三條 在工資集體協商會議召開五個工作日前,協商雙方應當向對方提供協商方案以及與協商方案相關的信息和資料。
企業方應當提供的信息和資料包括本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薪酬分配狀況及企業發展目標等。
第二十四條 工資集體協商會議由協商雙方首席代表輪流主持。首次會議由要約方首席代表主持,可以按下列程式進行:
(一)宣布議程和會議紀律;
(二)一方首席代表提出協商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另一方首席代表就對方的要求作出回應;
(三)協商雙方就商談事項發表各自意見,開展充分討論;
(四)雙方首席代表歸納意見。
第二十五條 每次集體協商會議均應當由協商雙方共同確定一名非協商代表擔任記錄員。記錄員應當如實、客觀記錄,保守記錄過程中知悉的商業秘密。會議記錄由全體與會協商代表簽字確認。
第二十六條 工資集體協商期限為被要約方收到要約之日起兩個月。工資集體協商期間遇不可抗力導致協商無法繼續進行的,協商可以中止,待不可抗力情形消除後繼續協商。中止期間不計入工資集體協商期限。
第二十七條 協商雙方達成一致的,應當形成工資專項集體契約草案,由雙方首席代表簽字。
工資專項集體契約草案,應當提交企業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草案通過後,應當製作工資專項集體契約文本,經雙方首席代表簽字蓋章。
工資專項集體契約應當載明契約主體、內容、期限、變更或終止條件、違約責任等事項。草案未通過的,應當重新協商。
第二十八條 企業應當在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簽訂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下列資料報送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
(一)要約書、答覆書;
(二)工資專項集體契約;
(三)雙方協商代表名單及資格證明;
(四)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的決議。
第二十九條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企業報送的相關資料之日起十五日內,進行合法性審查、出具意見書並且通知企業。
勞動行政部門的審查意見書對工資專項集體契約提出異議的,雙方對異議部分再行協商並重新報送。
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工資專項集體契約之日起十五日內未提出異議的,工資專項集體契約即行生效。
第三十條 企業應當自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生效之日起五日內以適當方式向全體職工公布;企業工會應當及時將契約文本等相關資料報送上一級工會。
第三十一條 依法訂立的工資專項集體契約對企業方和本企業職工具有約束力,雙方應當履行。
工資專項集體契約有效期限為一至三年,由雙方協商確定。期滿前兩個月內,雙方應當依照本條例規定的程式重新協商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契約。
第三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工資專項集體契約:
(一)雙方協商一致的;
(二)企業因被兼併、解散、破產等原因,致使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無法履行的;(三)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無法履行或者部分無法履行的;
(四)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約定的變更、解除或者終止條件出現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變更、解除或者終止工資專項集體契約適用本條例規定的工資集體協商程式。
第五章 行業性和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
第三十三條 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築業、採礦業、餐飲業、休閒娛樂服務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代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訂立行業性或者區域性工資專項集體契約。
第三十四條 行業性、區域性工資集體協商內容應當包括本行業或者本區域的企業最低工資標準、工資調整幅度、勞動定額、工資支付辦法、工資支付時間等相關事項。
第三十五條 職工方協商代表由行業工會組織或者區域內的工會組織選派。首席代表由工會主席擔任。
企業方協商代表可以由行業、區域內的企業代表組織直接選派,或者由行業、區域內企業經民主推選、授權委託等方式產生。首席代表由企業方的協商代表推舉產生。
第三十六條 經協商一致依法簽訂的行業性、區域性工資專項集體契約,應當向本行業、本區域內企業、職工公布,對本行業、本區域的企業和職工具有約束力。
第六章 爭議處理
第三十七條 工資集體協商在本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的期限內達不成一致但確有協商意願的,雙方均可以自期滿之日起十五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雙方在十五日之內未提出申請的,本次協商終止。
第三十八條 勞動行政部門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自行或者會同同級工會、企業代表組織進行協調處理。
勞動行政部門應當在三十日內完成協調處理工作。爭議複雜需要延期的,延長期限不得超過十五日。經協調處理達成一致的,雙方簽訂協定;達不成一致的,本次協商終止。
第三十九條 企業拒絕或者故意拖延工資集體協商,阻撓上級工會指導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不提供或者不按時、不如實提供工資集體協商所需資料,或者無正當理由始終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場排斥職工方合理意見和主張,致使工資集體協商無法正常進行,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將其記入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容並向社會公布。
第四十條 企業違法解除職工方協商代表勞動契約,扣發、降低職工方協商代表的工資、福利等勞動報酬,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契約法》處理。
第四十一條 職工方無正當理由始終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場排斥企業方合理意見和主張,上級工會應當協調處理。
第四十二條 因履行工資專項集體契約發生的爭議,雙方經協商、調解,達不成一致的,爭議雙方可以依法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七章 附則
第四十三條 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參照本條例進行工資集體協商。
第四十四條 本條例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地方性法規(類別)

解讀

11月29日,記者從省總工會獲悉,省人大常委會剛剛通過的《河南省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實施。
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建莊介紹,制定《條例》,是我省貫徹實施《勞動法》、《勞動契約法》的地方性法規,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舉措,是建立健全職工工資共決機制、正常增長機制和支付保障機制,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的重要保障。
我省自2008年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截至目前,已建立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企業達到18.9萬家,占企業總數的81%,覆蓋職工1500多萬人。但也存在部分企業經營者“不願談”、部分職工和工會幹部“不敢談”、協商雙方“不會談”等問題。由於《勞動法》、《勞動契約法》等對工資集體協商只有原則性規定,尤其是對平等協商的程式未作具體規定,缺乏操作性。因此,迫切需要制定與之配套的地方性法規。
《企業工資集體協商條例》是規範工資集體協商的程式性法規,主要解決“誰去協商、協商什麼、怎么協商”的問題。
誰去協商:職工方代表一線崗位職工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工資集體協商代表由誰來確定?職工方首席代表由企業工會主席擔任,其他協商代表的產生,由工會提名或者組織職工提名,經職工(代表)大會通過;尚未建立工會的企業,職工方協商代表的產生由上一級工會指導企業職工民主推選,並經半數以上職工同意。職工方協商代表中,一線崗位職工的代表比例不得低於三分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工會工作人員不得擔任企業方的協商代表;企業的負責人、出資人、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及其親屬不得擔任職工方的協商代表。
此外,在縣級以下區域內,建築業、採礦業、餐飲業、休閒娛樂業等行業可以由工會與企業方代表進行工資集體協商,訂立行業性或者區域性工資專項集體契約。
協商什麼:工資、獎金、加班工資都可集體協商
《條例》規定,工資集體協商應包括:工資分配製度和工資分配形式;職工年度平均工資水平及其調整幅度;最低工資標準;工資支付辦法、支付時間;津貼、補貼標準;獎金和效益工資分配辦法;加班工資計算辦法;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工資、福利待遇等。
《條例》規定,企業應當建立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雙方協商確定工資調整幅度應當綜合考慮地區、行業、企業的勞動力成本;地區、行業的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當地政府發布的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指導價位;本地區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
怎么協商:發生爭議,雙方提請勞動行政部門協調
職工和企業任何一方均可提出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要求,提出方應當向另一方發出協商意向書,收到意向書的一方,要在十個工作日內給予答覆。工資集體協商發生爭議,雙方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協調處理申請。
企業拒絕或者故意拖延工資集體協商,阻撓上級工會指導職工開展工資集體協商,不提供或者不按時、不如實提供工資集體協商所需資料,或者無正當理由始終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場排斥職工方合理意見和主張,致使工資集體協商無法正常進行,勞動行政部門可以約談企業負責人,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通報批評,將其記入企業勞動保障守法誠信檔案,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內容並向社會公布。
職工方無正當理由始終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場排斥企業方合理意見和主張,上級工會應當協調處理。
為解決職工方不敢談的問題,《條例》規定,企業違法解除職工方協商代表勞動契約、扣發、降低職工方協商代表的工資、福利等勞動報酬,按照勞動契約法處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