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元朝時期,明朝時期,清朝時期,民國時期,現代狀況,建築形制,建築規模,建築造型,建築布局,主要建築,縣衙三堂,縣衙六房,外衙建築,楹聯匾額,文物收藏,總體館藏,經典藏品,保護措施,景點價值,建築價值,學術價值,旅遊信息,門票設定,開放時間,縣衙標識,遊客服務中心,特色活動,交通信息,全景圖,
歷史沿革
元朝時期
元初經略
南宋,始作內鄉縣治所,此前為渚陽鎮巡檢司所在。元移治後,於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利用原渚陽鎮(今
城關鎮)巡檢司故址創建。元初移治時確定下來的縣署在以後的時代沒有改動。
明朝時期
明代的縣衙明初按國家所“頒定製”葺修故址,在元代的廢墟上重建。初形制並不完備,
洪武七年(1374年),縣令史惟一在任時方葺修略備。此後,內鄉縣衙
景泰二年(1451年)曾重修,
天順六年(1462年)鼎建後堂,對
正統年間的布局稍事增設。
成化十五年(1479年)沃頰到任,經此歷時14個月的重建,縣衙“規模寬廣、制度大勝於前”。
清朝時期
明清易代之時,縣衙同樣遭兵燹不能完存。清初在“芒嫖之餘”的舊址逐漸恢復。
順治十八年(1661年)知縣張鳳翼修縣署,
康熙五年(1666年)知縣馬萬里修大堂、戒石坊、寅賓館等,房舍 達300餘間。康熙十九年(1680年)知縣
高以永重修二堂及左右夾房,並改“思補”為“琴治”。到康熙中葉,恢復工作仍在進行。因恢復建完全利用了明代遺留的廢墟,明代的布局在清初仍延續並被修志者記錄,其後嘉慶、道光年間俱有修葺。此後到鹹豐年間,衙署布局建置,包括圮毀的廢墟基本維持原狀。
鹹豐七年(1857年)二月十七日,捻軍由湖北奔襲內鄉,縣衙遭焚毀;其後35年,歷12任知縣都未修復縣衙,一直借察院辦公。
光緒十八年(1892年)欽加同知銜(正五品)章炳燾知內鄉縣事,在任九年,得以專心修築,經過兩年籌備,於光緒二十年(1894年)全面展開了對內鄉縣衙的修建,歷時3年得以恢復重建,並得以保存。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內鄉縣衙作為內鄉縣最高行政公署辦公場所。
現代狀況
民國後到1968年,舊衙門仍被用作內鄉縣最高行政機關。1968年,內鄉縣政府機關搬遷後,部分職能部門繼續使用。1983年,才作為“珍貴歷史遺蹟”在河南省文物普查中被重新發現。
1985年底前,占用原大堂、二堂、三堂及各堂廂房的文化局、教育局、司法局、公安局、供銷社等機構實施搬遷。
1985年底全國最早的官署博物館“內鄉縣清代縣衙博物館”成立。1996年11月20日,內鄉縣衙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始,內鄉縣人民政府決定恢復縣衙全貌,至1997年歲末,修建了寅賓館、後花園等。
1998年秋到2000年4月底,逐步拆除了328間原包圍衙署遺蹟的建築,陸續修建了標為縣丞衙、主薄衙、儀門、戒石坊、三班院、衙神、獄神、土地祠、吏舍的建築總計116間,重新以石條鋪砌了甬道,重建了照壁等。
2012年採取“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模式籌資6.9 億元圍繞內鄉縣衙建設縣衙歷史文化街區,現已初步形成集旅遊、購物、住宿、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旅遊服務業集群。
2016年1月4日,寶天曼生態文化旅遊區經國家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評定委員會專家評審,被列入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預備名單,內鄉縣衙國家5A級景區創建進入最後的百米衝刺階段。
2016年12月29日,
河南省旅遊局向
國家旅遊局遞交了寶天曼生態文化旅遊區的申請評定報告書,正在等待近期國家局組織的5A級專家暗訪驗收工作。
建築形制
建築規模
內鄉縣衙始建於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
光緒年間,章炳燾(字厚甫,浙江會稽人)受命知內鄉縣事,重建了縣衙。經不斷擴建修葺,內鄉縣衙占地面積47000多平方米,有大小院落18進,房舍260餘間。
建築造型
內鄉縣衙前部建築,當時建築造型要求宏偉壯麗,庭院明朗開闊,象徵封建政權至高無上,後部內堂卻要求深邃、緊湊,因此東西自成一體,各有宮門宮牆,相對排列,秩序井然。
建築布局
內鄉縣衙嚴格地按《
明史》、《
清會典》所載的“坐北朝南、左文右武、前堂後邸、監獄居南”的建築規制完全一致,分別比附北京故宮的太和、中和、寶和三大殿而建,同時又受其地理位置和其主持營建者、工部下派官員浙江人章炳燾的影響,融長江南北的建築風格於一體,整個縣衙,在建築布置上,用形體變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組合成一個整體。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同時達到左右均衡和形體變化的藝術效果。
內鄉縣衙中軸線上排列著主體建築大門、大堂、二堂、迎賓廳、三堂,兩側建有庭院和東西賬房等,共6組四合院,85間房屋,均為清代建築。整個建築布局對稱、合理、緊湊,主次分明,高低錯落,井然有序,渾然一體。
縣衙作為封建社會基層代表,是知縣行使權力,也是衙門裡官差辦公的地方。所謂“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舉,官非署不立”之識,統治階級十分重視對衙署的設定,且有一定的規制:“各省衙署治事之堂為大堂、二堂,外有大門和儀門,宴息之所為內室、群室,吏攢辦事之所為科房”。按照明清時期衙署的建築規制,內鄉縣衙總平面布局沿中軸線呈“一心三帶二區”的空間結構。
● 一心
“一心”即大堂。以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先定中軸線設立大堂,再以大堂為中心,向前後左右展開其他建築,從而形成一個嚴謹有序的建築群。
● 三帶
“三帶”即寅賓館、衙神廟、土地祠、皂壯快三班門、典史衙、架閣庫、縣丞衙、銀局、東花廳為輔的東輔帶;照壁、大門、儀門、大堂、二堂、三堂為主的中心帶;膳館、監獄、承發房、主簿衙、稅庫、西花廳為輔的西輔帶。
● 二區
“二區”即用於擊鼓鳴冤、接待賓客、關押犯人、職能機構、審理案件等為主的辦公區域和以收儲檔案、收支稅銀、縣丞及知縣辦公起居為主的住宅區域,每個區域均採用院落式組群布局,庭院環環相扣,規模龐大,等級森嚴,主從有序。
內鄉縣衙在功能布局上嚴格按照地方官署規制,表現為:①坐北朝南,縣衙的主要建築均分布在中軸線上,呈南北向,對稱式布局;②左文右武,大堂前六房的位置按左右各三房排列,分別為東列:吏、戶、禮和西列:兵、刑、工,同時吏(文)、兵(武)二房在前列;④前朝後寢,即前衙後邱,功能分區明確。縣衙的大堂、二堂為知縣行使權力、預審案件的治事之所,而二堂之後的三堂及東西花廳則為知縣內宅和其家眷起居之所;④獄房居南,內鄉縣衙的監獄設在大堂西南儀門之外,主要以中國傳統八卦方點陣圖為依據,八卦西南為坤位,即死穴位,故監獄多放於此。
主要建築
縣衙三堂
內鄉縣衙建築總平面布局分為三路,中路建築為主體建築。正中的一串院落是整個建築群的中軸線。從南到北依次為大門院落、大堂院落、二堂院落、三堂院落、內衙院落。其中大堂院落占地面積最大,集中了衙門的職務處理功能,是整個衙建築群的中心。
三堂 | 簡介 | 圖片 |
---|
| 正堂(大堂)是知縣公開審理案犯、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大堂兩側的東西牆叫序,序外有房日堂;東為堂事房,西為招房,這是用來記錄犯人口供的地方;大堂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九架,單檐硬山式建築,五架梁九檁式結構,無斗拱,前有月台。平面中間三間堂呈開敞式,以木柵欄維護,大堂徹上明造,用料簡樸,有原木樑檁。堂中央置一暖閣,設知縣公堂,上懸“明鏡高懸”匾額,三尺公案擺放文房四寶、驚堂木、法令簽等審案用物。正面屏風繪有“海水朝日圖”,象徵清似海水,明如開月,此屏風可供開肩的隔扇,供知縣上任或重大禮儀活動時官員穿堂而過之用。閣前地坪上珍存兩塊跪石,東為原告石,長0.87米,寬0.80米,西為被告石,長0.135米,寬0.80米,這是訴訟烈方過堂是所跪之處。大堂位於整個建築群的中心,陰陽合瓦屋面,正脊垂脊有獸,且正脊明顯上翹。建築外觀顯示出強烈的地方特色,特別是立面“明三暗五”因柱額而尤為突出。 | |
| 二堂又稱“琴治堂”,建在直壁式台基上,明、次間無前牆,是縣衙主體建築之一。是知縣審理一般民事案件、大案要案預審的地方,同時也是大堂審案時退思、小憩的場所。面闊五間,總長20.30米,進深三間七架,前有三間檐廊,呈開敞式,總面積209平方米。和大堂不同,額枋穿柱出,梁架和牆體共同承重。其外部裝飾簡潔樸素,灰瓦頂,青磚牆;樑柱上施有綠色旋子彩畫、無斗拱;五加粱施彩畫,其餘都畫仿木紋路的花紋;柱子上全黑色,柱基為覆盆式;左右次間陳列有板杖之類的刑具,東西梢間為茶房和招房;前牆開欄窗,比大堂開窗尺寸大,窗扇有菱形花紋裝飾。二堂與周圍廂房(5間)、宅門組成內署,構成二堂院。其建築和大堂基本一致,只是威嚴與大堂相去甚遠,給人以寬鬆的感覺。 | |
| 三堂面闊五間,總長21.35米,進深三間七架,前有檐廊,結構同於大堂、二堂,一脈相承。正面高聳花欄磚牆,前後均設廊,正中開門,為內宅門,且三堂與周圍廂房、廊蕪聯繫緊密,形成天井式的中庭院落。同時也是知縣正常辦公議政和接待上級官員的地方,同時也有一些涉及機密、隱私等不宜公開的案件在此審理。 | |
縣衙六房
六房是縣衙的職能辦事機構,有書吏在此辦理公務。大堂前為吏、戶、禮、兵、刑、工六房。自北向南,東列為吏、戶、禮,西列為兵、刑、工。
六房 | 簡介 | 圖片 |
---|
| 吏房相當於組織、人事部門。舊時,吏房掌管縣域所屬官吏的升遷調補、下委任狀、縣署人事考勤、登記縣域進士舉人、官吏鄉紳、丁憂以及本縣在外做官人員出身、成分、任職等事宜。門上有其楹文:“選官擢吏賢而舉;考政核績廉以衡。” | |
| 相當於民政、財政、稅務、土地等部門。舊時,戶房掌管縣域賦稅、財政、戶口、勸農等事宜。戶房有下設戶南房和戶北房,戶南房掌管內鄉東南八保,戶北房掌管內鄉西北十保,每保設一保長,分管各保徵稅納糧工作。門上有其楹文:“編戶方田勤並慎;征賦斂財公亦平。” | |
| 相當於宣傳、教育、文化等部門。舊時,禮房掌管科舉、禮儀、學校(黌學、鄉學)、縣試、祭祀、節慶等事宜。禮房下設簡房,掌管知縣的信件、帖子,並負責傘夫、扇夫、轎夫等,負責知縣外出事宜,同時還負責出示縣諭、辦理請柬等。 | |
| 相當於人武部門。舊時,兵房掌管縣域兵事、民壯、考試武舉、驛傳等事宜,同時還駐守縣域城防、剿匪等。 | |
| 相當於公、檢、法、司等部門。舊時,刑房掌管枷殺、賊盜、刑獄等事件,同時協助知縣受理案件、破案偵緝、堂事筆錄、擬寫案牘、管理刑獄等。 | |
| 相當於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門。舊時,工房掌管縣域工程營造、興修水利等事項,同時修築衙署、城池、倉庫、橋樑、祀廟、鑄造銀兩、槍械等。 | |
外衙建築
建築 | 簡介 | 圖片 |
---|
| 也叫影壁牆,在中國古代建築理論和風水學中,照壁具有阻擋內外視線交織和聚氣、聚財的作用。在這裡具有特殊的功能:整頓吏治、警戒官員。(照壁圖案是一形似麒麟的怪獸叫“貪”,它是神話傳說中的貪婪之獸,傳說中能吞吃金銀財寶。畫面中可以看出,它的四周和腳下都是寶物,但是還不滿足,妄想吞吃天上的太陽,結果太陽沒吃到,落得粉身碎骨。)此照壁旨在警示官員要以“貪”為戒,切莫貪得無厭。 | |
| 宣化坊,是內鄉縣衙的標誌性建築,為四柱三門廡殿式木牌樓建築。面南書“菊潭古治”四個大字,內鄉古稱菊潭,隋朝曾設菊潭縣,“古治”意思是,這裡歷史上治理百姓的權力機構所在。面北書“宣化坊”二字,宣化就是宣講教化的意思,舊時每月的初一、十五,知縣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講聖喻,教化百姓。在明代宣講 朱元璋的《聖喻六言》,在清代宣講 康熙頒布的《聖喻十六條》,主要內容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團結鄉里等。內鄉縣衙根據縣誌記載編排了大型實景演出《宣講聖喻》,再現了舊時知縣宣傳、教化之場景,星期日和節假日對外免費演出,該項目已被確定為南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 |
| 儀門是縣衙的禮儀之門。儀門平時關閉不開,只有新官到任的第一天或迎接高官到來時方可打開,並且規定“文官到此下轎,武官到此下馬”,新官到任的第一天要舉行拜儀門儀式。另外大堂若舉行盛大慶典儀式或公開審理重大案件,儀門也要打開,可讓百姓從中門進入。從儀門東西兩側還分設一道小門,東門稱“生門”或“人門”,過去是供人們日常出入的;西門則稱為“死門”或“鬼門”,平時關閉不開,只有案犯在大堂被宣判時,方可從西門拉出去送去監獄或是斬首。 | |
| 公生明牌坊位於縣衙正堂前面正中位置上,為三門四柱石牌坊,高約5.2米,寬6.35米,選用南陽獨山石灰石。南面刻有“公生明”三字,北面刻有“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十六字。這就是官箴建築戒石銘。在衙門大堂前力戒石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寓意,它已成為內鄉縣衙的標誌性廉政建築。 | |
楹聯匾額
內鄉縣衙現有群體建築門前楹聯30餘幅,其中最有影響的楹聯為三堂楹聯。這些楹聯匾額,是衙門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把中國古老傳統文化中的辭賦、詩文、書法、鐫刻、官衙建築藝術融為一體,集衙門建築、衙門文化、衙門楹聯為之大成,它以凝鍊的文句、精湛的書法、深遠的寓意,傳承著古老的文化、古老的藝術。
位置 | 簡介 | 圖片 |
---|
| 內鄉縣衙大門其聯為:“治菊潭一柱擎天頭勢重;愛酈民十年踏地腳跟牢。”此聯是光緒十八年(1892年)營建內鄉縣衙現存建築的知縣章炳燾所撰。這副對聯中的菊潭和酈都是內鄉的古稱,對聯大意為:身為治理菊潭的地方官,上受皇命,下系百姓,責任重大,如一柱擎天;必須腳踏實地幹上十年八載,勤政為民,造福一方。章炳燾將此幅對聯刻在縣衙大門兩側,用以標榜為官務實。 | |
| 儀門對聯為:“東襟白水西帶丹江商聖故里;北接嵩邙南通襄楚酈邑菊源。”此聯介紹了內鄉縣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徵。上聯意思是說,內鄉東依歷史文化名城南陽,白水指南陽的 白河,西邊連著南水北調的源頭丹江以及湖北郇陽,內鄉是商聖 范蠡的故鄉;下聯意思是說,內鄉北邊連著嵩縣、邙山,南邊通往湖北荊州和襄陽,內鄉是酈縣故址,藥用菊花的發源地。李時珍《 本草綱目》第二卷載,藥用菊花南陽酈縣最多, 菊潭縣最佳,飲菊潭水可延年益壽。 | |
| 縣衙大堂其聯為:“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負民即負國何忍負之。”這幅對聯是清朝御史 魏象樞所書。此聯把欺人與欺天負民與負國有機結合起來,體現了封建統治者“天人合一”的政治理念和愛民自警的民本思想。此副對聯把損害人民利益提高到欺天負國的高度,可謂擲地有聲。 | |
| 二堂楹聯為:“法行無親,令行無故;賞疑唯重,罰疑唯輕。”上聯意思是為官者在執法中,要不分親疏遠近,不徇私情,做到公正執法;下聯意為在辦理重大或疑難案件時,對舉報者重獎,而對於一些因證據不足,一時還不能查明真相的疑難案件,處理時要留有餘地,以免冤枉了好人,從而做到愛護百姓。 | |
| 三堂楹聯是較有影響力的楹聯匾額,其聯為:“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此幅楹聯為清朝康熙年間內鄉知縣 高以永所撰寫,具有深刻哲理意義。 | |
| 主簿衙楹聯為“與百姓有緣,才來此地;期寸心無愧,不鄙斯民。”這幅楹聯為清朝三防縣(今廣西省融水縣)主簿余小霞所撰,語言樸實真誠,他把來內鄉做官當做是與百姓的一種緣分,一定要盡心盡力做事,做到心中無愧,不做對不起百姓的事。諄諄箴言,堪為當今為政者鑒。 | |
| 主簿衙正廳楹聯為“立定腳跟豎起背;展開眼界放平心。”這幅楹聯意思是縣丞作為知縣的佐貳官,要挺起腰桿,大膽履行自己的責任,目光要遠大,擺正自己的位置,平心靜氣地做好一個優秀的配角,當好副職。橫匾上書“勤補拙”,則是提醒工作能力差的下屬官員,注意用勤政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 |
| 東花廳楹聯為“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此聯意為要以正常心態看待職務的變動,做到寵辱不驚;獎勵、升遷、處罰、貶謫、調動或留任都是正常想像,不要看得太重。 | |
| 內鄉縣衙西花廳的楹聯,其聯為:“忙裡有餘閒,登山臨水觴詠;身外無長物,布衣蔬食琴書。”其聯大意為:要淡泊金錢名利,身外沒有多餘的東西,只有琴書相伴。閒暇時,登山臨水飲酒賦詩,過著清淡而瀟灑的生活。 | |
| 東賬房楹聯:“廉不言貧,勤不言苦;尊其所聞,行其所知。”這幅楹聯意思是說,真正廉潔的人,不會講自己如何清貧;真正勤政的人,不會抱怨自己如何辛苦;重視傾聽到民間傳聞,努力實踐自己認識到的理論,實現人生理想。 | |
| 西賬房楹聯:“一絲一栗,我之名節;一釐一毫,民之脂膏。”這幅楹聯意思是說,這裡的金錢財物,一釐一毫都是百姓的血汗錢,要廉潔奉公,取合法收入,如果索取了不該得到的財物,哪怕是一絲一栗,也會敗壞自己的名聲和氣節。此聯體現了封建官員嚴以修身的道德操守。 | |
| 在內鄉縣衙二堂相對的屏門有一幅巨匾,上書“天理國法人情”,意為施政辦案都要順應天理,執行國法,合乎人情。知縣在二堂審理辦案時,舉目可見,以示警戒和提醒。 | |
文物收藏
總體館藏
內鄉縣衙通過民間收集和景區內挖掘,已保存1200多件文物,其中級以上文物458件,反映了古代衙門的官員生活、生產和辦案情況,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經典藏品
●石碑
在內鄉縣衙大門口外東側,矗立著一通明代
萬曆年間的石碑,這是內鄉縣衙的鎮館之寶之一:《三院禁約碑》。此碑高2.96米,寬0.91米,兩側刻有花紋,碑文字型為楷書,分五段,共1400餘字。絕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辨。這通石碑是1985年在
菊潭公園出土的,出土時碑首刻有“三院禁約”四個大字,所以稱之為“三院禁約碑”,所反映的內容堪稱“刻在石頭上的反腐宣言”。
●石器
在內鄉縣衙博物館的戶房展室內珍存著一方石質斗,它長94厘米,寬35厘米,高31.6厘米,內口長69厘米,寬35厘米,深16厘米,正面右側30厘米處,鑿有一直徑約5厘米的圓孔,供糧食退出時使用,總容積38640立方厘米,左側一長方形平面內鑿刻有銘文。經實際測量,該石斗能容小麥29.4公斤,這方石斗經專業計量人員考證,是清代內鄉縣糧行貿易中所用的50斤小麥覆核斗。據《內鄉縣誌》記載,這方石斗是道光十六年內鄉知縣熊廷基下令製作的。
●銅鏡
內鄉縣衙博物館通過考古挖掘出土、或徵集、或揀選於古玩市場,館藏的銅鏡多達數十面,其時代自漢、唐、宋、金乃至明清,造型紛繁,紋飾各異,銘文豐富。
保護措施
內鄉縣衙博物館秉承保護與開發並重、文化與旅遊同行的發展理念,堅持把發展衙署文化與打造城市品牌形象相結合,創新盤活衙署文化資源。2012年編寫了《內鄉縣衙文物保護規劃》,投資1000餘萬元加大縣衙搶修保護力度,投資130萬元更換了安防系統,投資620萬元採用聲、光、電等現代展陳方式,不斷豐富展陳形式、更新升級陳列展覽,並建設智慧博物館系統。
為確保文化旅遊投資項目的順利實施,2015年註冊資金5000萬元成立了內鄉縣文化旅遊投資有限公司,2015年內鄉縣衙遊客中心和地下停車場建設工程項目由投資公司投資,投資公司對文化旅遊產業及服務業起到了巨大的拉動和引領作用。另外,一系列建設積極申請項目資金,近年來先後申請古建維修保護、古建築群保護、防雷工程和消防工程等各類項目資金1050萬元。以投資公司投資和項目資金申請相結合形式,有效確保了內鄉縣衙一系列建設的順利實施。
景點價值
建築價值
內鄉縣衙作為中國傳統建築的一個典型,來了解古代建築的基本特徵。它不僅有實用價值,還有很強的社會文化價值。通過內鄉縣衙和其建築藝術,更進一步探求其古建築的發展過程與存在價值。
學術價值
內鄉縣衙是一座非常寶貴的建築歷史文化遺產,不僅具有重要的建築文化價值,而且對於研究古代衙署機構職能設定、監獄形制、司法審判都有非常高的歷史價值。內鄉縣衙中的戒石銘文化、對聯文化,實乃為衙門政治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解讀它的歷史淵源,借鑑它的歷史文化,仍具有非常高的學術意義。
旅遊信息
門票設定
據內鄉縣衙官網發布,內鄉縣衙門票75元、講解費100元/場次;現役軍人、殘疾人、60歲以上老人持有效證件及1.4米以下兒童免費;學生持有效證件享受半價優惠。
開放時間
●春夏
8:00-18:30
●秋冬
8:00-18:00
縣衙標識
內鄉縣衙博物館為更好弘揚、傳播內鄉縣衙優秀文化和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先後註冊“內鄉古衙”“內鄉縣衙”“內鄉縣衙宣化坊”等16個商標,並在不斷開發中形成了自己的獨特品牌。
遊客服務中心
內鄉縣衙旅遊服務中心位於內鄉縣衙景區對面縣衙文化廣場,是一個兼具地下車輛停放、辦理景區票務、旅遊接待諮詢、景區展示、酒店預訂、導遊服務、投訴接待、旅遊購物、餐飲休閒、信息監控為一體的旅遊綜合服務中心。
特色活動
內鄉縣衙直觀生動地按照讓歷史“活”過來,使文化“動”起來的理念,先後推出《鼓樂迎賓》、《知縣審案》、《品茶聽戲》、《宣講聖諭》、《三院禁約碑揭碑儀式》、《官民同樂》、《知縣巡衙》、《知縣招婿》、《縣試》等特色節目,同時另有“搖轆打水”、“推盤碾磨”、“格格織布”等互動項目。
交通信息
內鄉城區乘坐1路、2路、3路到“縣衙(文化)廣場站”下車即到。
全景圖
https://720yun.com/t/c7e21qOvye6?scene_id=1078334內鄉縣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