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坊(宣講教化的地方)

宣化坊(宣講教化的地方)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宣化就是宣講教化的意思舊時,每月的初一、十五,知縣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講聖諭,教化老百姓。在明代,宣講的內容是朱元璋的《聖諭六言》,在清代宣講的是康熙大帝頒布的《聖諭十六條》,主要內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宣講聖諭》表演、團結鄉里、守法交稅等。內鄉縣衙根據縣誌記載編排了大型實景節目《宣講聖諭》,再現了舊時知縣宣傳、教化之場景,周六、周日和節假日在宣化坊下免費演出,該項目已被確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化坊
  • 作用:宣講聖諭,教化老百姓
  • 所屬地區:河南
宣化坊面南書“菊潭古治”四個大字,內鄉古稱菊潭,隋朝曾設菊潭縣,“古治”意思是說,這裡是歷史上治理百姓的權力機構之所在。面北書“宣化”二字,宣化就是宣講教化的意思。舊時,每月的初一、十五,知縣都要在宣化坊下宣講聖諭,教化老百姓。在明代,宣講的內容是朱元璋的《聖諭六言》,在清代宣講的是康熙大帝頒布的《聖諭十六條》,主要內容都是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宣講聖諭》表演、團結鄉里、守法交稅等。知縣不但要教化老百姓以忠義之士、孝子節婦為榜樣,而且本縣有了典型,還要上報朝廷建坊立傳予以表彰。據清代內鄉縣誌記載,僅節婦一項,縣誌立傳褒揚就達五十七人,立牌坊九座。歷代官員對老百姓不斷進行倫理教化,為維護統治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內鄉縣衙根據縣誌記載編排了大型實景節目《宣講聖諭》,再現了舊時知縣宣傳、教化之場景,周六、周日和節假日在宣化坊下免費演出,該項目已被確定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知識連結:內鄉縣名由來
內鄉在歷史上更名頻繁,地域屢變。可簡要概括為內鄉縣名源於春秋析邑,秦統一全國後將析邑改為中鄉縣(因地處南鄉與北鄉之間而故名),與酈縣並存。隋朝因避諱文帝父楊忠之名諱,改中鄉縣為內鄉縣。因酈縣是藥用菊花發源地,改酈縣為菊潭縣。金代時將內鄉縣治由西峽口遷移至今內鄉縣城。元朝撤銷周邊菊潭、丹水等縣併入內鄉,內鄉管轄今淅川、西峽、內鄉三縣境域,是縣境最大的時期。明朝重建淅川縣,新中國成立後分設西峽縣至今。
牌坊的起源牌坊是古代官方的稱呼,我們老百姓俗稱它為牌樓。作為中華文化的一個象徵,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考證,牌坊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詩經》編成於春秋時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衡門是什麼呢?當時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樑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牌坊的老祖宗。
牌坊在古時候其實就是一個門的稱謂,但是到什麼時候確定它為牌坊,還要從唐代說起。唐代,我國城市都採用里坊制,城內被縱橫交錯的棋盤式道路劃分成若干塊方形居民區,這些居民區,唐代稱為“坊”。坊是居民居住區的基本單位,“坊”與“坊”之間有牆相隔,坊牆中央設有門,以便通行,稱為坊門。後來因為門沒有太大的作用,所以就只剩下現在這種形式,於是老百姓逐漸地稱這種坊門為牌坊。
牌坊的種類 從建築樣式和風格上分,牌坊大體分南、北兩大派。南派牌坊秀麗精巧,尤其是徽式、蘇式、桂式牌樓,高挑的檐角顯得淑女氣十足;北派牌坊則受京城皇族影響,大多為宮廷建築,顯得凝重粗獷;從材質上分,牌坊分為四大類:石坊、磚坊、木坊、水泥坊;從名稱上分,有功德牌坊、忠正牌坊、功名牌坊、官宦名門牌坊、孝子牌坊、貞節牌坊、仁義慈善牌坊、百歲壽慶牌坊、歷史紀念牌坊、學宮書院牌坊、文廟武廟牌坊、衙署府第牌坊、地名牌坊、會館商肆牌坊、陵墓祠廟牌坊、寺廟牌坊、名勝古蹟牌坊等。這些牌坊主要起著褒獎教育、炫耀標榜、紀念追思、風俗展示、裝飾美化、標識引導等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