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府城遺址

延安府城遺址

隋大業三年(公元617年)設定膚施縣,至宋慶曆五年(公元1045年)因洪澇致使縣城被毀,縣治移步府城之內,形成府城與縣城合二為一,一直發展至明清年間,逐步形成“三山二水五城”的城建格局。

延安府城至民國二年(1913),一直是延安府的所在地,亦是膚施縣縣城,金元兩代曾是陝北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民國初年後,逐漸拆毀,今僅存遺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延安府城遺址
  • 地理位置:延安市區中心及鳳凰山、清涼山和寶塔山 
  • 所處時代北宋~明清
  • 占地面積:約 516000 m
地方志,史書記載,歷史沿革,“三山二水五城”,府城興建,府城形制規模,府城修繕沿革,府城官衙布設格局,明代官衙機構分布,清代官衙機構分布,府城街道布局及居民居住情況,街道布局,居民居住,府城城牆拆除和復建,

地方志

延安府城,又名西城。位於今市區中心,延河與南川河匯合處,也即東、南、北三條大川交叉的古驛要道上。城牆西依鳳凰山綿延上下,東臨延河水順岸伸展。山上城段,斬土為壑,陡峭險阻,截至2023年,保留在鳳凰山上的略呈梯形的土質城牆部分仍較完好,清楚得見。城內平地部分呈船形,占地面積約為5.16萬平方米,城牆則全部為巨塊面石壘砌而成,內部填土夯實,城牆截面呈梯形。破壞嚴重,存留少許。僅在靠延河邊保存一段長約1000餘米的東城牆殘段。
延安府城的結構形狀及其規模,有關文獻記載為:“周九里,高三丈,池深二丈。門三,東曰東勝(門)、南曰順陽(門)、北曰安定(門),上建重樓,又有小東門曰津陽(門)。西面依山,上建鎮西樓。”延安城由於受其所處地形位置所限,無法修筑西門,只在北城門角向西處留一寬約2米左右的券式拱洞,稱其為“小西門”,與西溝相通,可供人們步行出入。

史書記載

《讀史方輿紀要·陝西》載:“延安府: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屬上郡。漢初屬翟國,尋屬上郡。後漢亦為上郡地。晉為雍州塞外地。後魏延昌二年,置東夏州。西魏改為延州「取延水為名」。隋初因之。大業初,改為延安郡。唐復為延州。天寶初,亦曰延安郡。乾元初,復為延州。中和三年,置保塞軍節度。光化初,改曰寧塞軍。朱梁改為忠義軍。後唐曰彰武軍。宋仍曰延州(亦曰延安郡彰武軍)。元祐四年,升為延安府。金因之(亦曰彰武軍)。元改延安路。明初復曰延安府,領州三,縣十六。今仍曰延安府。”“延安城,在府東五里。”
《延安府志·公署》載 “膚施縣‚舊在城北一里許‚洪武六年知縣張著改置城 內東隅‚去府一百六十步。” 有據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方輿彙編 ·職方典》第534卷 《延安府城池考》載 “膚施縣 ‚舊以東郭為城。今俱沖紀‚衙舍倉庫俱移府城內。”
《宋志》載“延安有東西二城,其中限以深淵。五代漢天福十二年,彰武軍亂,攻其帥周密。密保東城,眾推州將高允權為留後,據西城,是也。宋嘉定十四年,蒙古將木華黎攻金延安。延安將合達軍於城東,木華黎潛令軍士伏於城東兩谷中,誘金兵來追,伏發,大敗之。合達入城固守。木華黎以城池堅深,猝不可拔,乃南攻坊,留軍圍之。沈括曰:延安有五城。說者謂舊有東西二城,夾河對立,高萬典郡,始展南北東三關城。按杜甫詩: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是天寶中已有五城也。今舊址已廢。城周九里有奇,有東南北三門,即故城改築。
《大元大一統志》載:“延安故城,按《後魏志》以東夏州為延州。在延水東,蓋以管內延水為名也。至宋慶曆五年,改卜延水西,今路城是。與舊城相直,人呼故城為東川。”
元志中記載的故城就是今清涼山上的古城遺址,歷史上延安有五座古城,分別為清涼山膚施縣古城,東關高奴城,鳳凰山延安府城,北關北衛城和寶塔山南衛城。

歷史沿革

隋大業三年(607)置膚施縣,沿用漢代膚施縣名,併兼設延安郡,郡治膚施,領膚施、豐林、臨真、延川等11縣;
唐武德元年(618)延安郡改為延安總管府,領膚施、豐林、延川三縣;
天寶元年(742)復改延州為延安郡;
乾元元年(758)再復改延州,安史之亂後,延州隸屬鄜坊節度使;
五代十國時期,境內縣名及延州所屬並未發生改變,北宋初年,設路轄州;
北宋
康定二年(1041) ‚分陝西路置鄜延路;
慶曆五年(1045),膚施縣治與府城合二為一;
熙寧五年(1089),升延州為延安府,府治仍為膚施;
南宋
建炎二年(1128),金軍攻克延安府,府治不變,轄區擴大;
至元二年(1255),廢除臨真縣,轄區併入甘泉縣,本境所置縣唯膚施縣;
至元十一年(1264),改舊鄜延路,置延安路,治所膚施,領膚施、甘泉等縣及鄜州、綏德州等三州,三州之下又設8縣;
至元十二年(1265),分陝西四川行中書省,置陝西等處行中書省,延安路隸屬於陝西等處行中書省;
洪武二年(1369),改延安路為延安府,治所膚施縣;
洪武九年(1376),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隸屬陝西承宣布政使司;
清實行四級行政建制省、道、府、縣。膚施縣仍為延安府治,延安府領膚施縣、甘泉等縣,隸屬陝西省延榆綏道。
民國至今
民國2年(1913),撤府、州、屬縣改隸榆林道。
民國9年(1920),道治遷置膚施城。
民國22年(1933),廢道,諸縣由省直轄。
民國23年(1934 年)建立陝甘邊和陝北兩個蘇區。
1937年1月中共中央由保全(今志丹縣)進駐膚施縣,當月以城區設立延安市,2月膚施縣(原膚甘縣)併入延安縣,直屬陝甘寧邊區政府領導,縣政府駐川口,9月6日,改稱陝甘寧邊區,11月10日改稱陝甘寧特區。
1938年1月,復稱陝甘寧邊區。
建國後,1950年5月改設陝西省延安分區,成立陝西省延安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之後逐步在延安府城的基礎上,拆除城牆,發展現代城市。

“三山二水五城”

“三山"即指清涼、鳳凰、嘉嶺(寶塔);“二水”則指的是南川(小南)與延;“五城”指的是延安城建歷史上的五座城市,即延安府、東關、南關、北關、高奴城。
現延安主城區寶塔區主要轄境就基本包括了延安府城位置。

府城興建

府城形制規模

延安府城依託鳳凰山而建,城牆修築於鳳凰山東部山坡以及山畔上,目前,山上保存有鎮西樓、鳳凰閣、文昌閣、六郎寨、狄青寨等。沿山勢而建的古城牆據考證始建於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是延安城防建設最早、規模最大、目前保留最完整的一座城池。
嘉慶年所重修的《大清一統志·延安府一城池》記載“延安府城,周九里有奇。門四,池深二丈。明弘治初因唐舊制增建。”,所以延安府城最早的城牆應當修建於唐朝,弘治年間對唐朝所置城牆進行了增建。弘治《延安府志》記載“府城西攬高山‚餘三面築土。包石為城 ‚因延水、南河為池。門有三‚東曰東勝‚南曰順陽‚北曰安定‚各建層樓。”
據嘉慶年間《延安府志》記載“府城‚周九里‚高三丈‚池深二丈”

府城修繕沿革

民間傳說尉遲恭對延安府進行過監修。
北宋年間,由於所處宋夏交界,多經歷戰亂,范仲淹、龐籍任宣撫經略時對其多次加以修補。
明代城垣樓閣均被破壞,損毀嚴重,弘治年間,延安知府崔陞對其進行了修補;據弘治《延安府志》載“府城外二水為眾川所會,舊由山麓遠,莫為害。近年漸徒西南,崩頹民居,城郭軍民恆慮水患。知府王彥奇甫自臨政督役築堤。改二河於故道,鴻匠鞭石,瓮城百丈,屹為一方之保障,自是軍民得以稍安。”
順治十二年(1655),知府陳培基同進士趙廷錫重建府城樓閣及部分建築;順治十六年(1669),洪災沖沒東城門垣,知府牛天宿又加以修葺;康熙十四年(1675),發生叛亂,府城遭到嚴重毀壞,知府楊宗澤復修。
乾隆二十年(1755)下旨重修府城,知縣陳德星遵旨督理經營,大加修築‚“垣捧女牆巍然幸新‚城外沿堤悉種楊柳。” 十九年後(1774),知府楊衍嗣以樓及神像剝落,捐資補修,城垣得到重新整修;
乾隆五十二年( 1787),南川河泛濫,大水沖塌城身一十九長八尺五寸,石堤一百四丈八尺,發生了 “水推半個延安城 ” 的嚴重洪災,知府洪蕙率同膚施縣知縣章廷楓請努補修。
嘉慶元年(1796),大水再次沖塌東門北面城身一十七丈,知府洪蕙捐廉三百餘金補修。道光年,知府吳岱再修。鹹豐年,知府何柄動補修東門以北城身十丈有餘。
光緒二十二年(1896),知府馬紹訓知縣魏振邦補修城身百丈有奇‚三十年(1904)知府劉樹德以南城被水沖沒‚請努銀四千兩以巡防屯軍及延安制兵助工築堤防,縮小城址二十四丈有餘。
多次修補造成了延安府城城垣越來越小,清末在東門又增加了一個瓮城,在施工時順帶為城牆進行了補修和樓閣重建,這也是延安府城歷史上最後一次修繕。

府城官衙布設格局

明代官衙機構分布

明代延安城內行政建制是以府署為中心‚包括了布政分司、按察分院、察院、延安衛、稅課司、僧綱司、道紀司、養濟院、馬政院等。
府署,在城東南隅,前代為軍、州、路建制不一‚作為府治則創自洪武間知府徐武。之後,知府周以中加以修葺,歲久頹蔽,弘治間知府崔隆又加以增飾,經他整修過的府署,內列經歷司、照磨所、六房、四科,外立儀門、郡 門‚郡門之座右建司獄、司架閣、豐潤庫,外之座右建族善、申明亭、陰陽、醫學、承流、宣化坊,規制完備。
布政分司,在府治西一百三十步。
馬政院,在城南一百步許,與預備倉臨,舊無。
按察分院,在府治南一百步。
察院,在府治北三百十步。
延安衛,在府治北二百十八步,洪武年置。
稅課司,在紫極宮前,弘治間知府李延壽改於此。
僧綱司,在城東萬佛寺,洪武間置。
道紀司,在城東一里紫極宮,洪武間置。
養濟院,在城南一里余,弘治間知府崔隆建。
膚施縣署,舊在城北一里許。
陰陽學,在府治東,洪武間開設。
醫學,在府治西,與陰陽學並洪武間開設。

清代官衙機構分布

在明代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裁撤,大體結構變化不大。
雍正《陝西通志·卷十五·公署》載“督學行署在北門內街西;馬政院在府城南,雍正期間廢;參將署、中軍守備署均在府城內;延安衛署在鼓樓街東,順治十四年裁;照磨所在府署右,後毀,移駐經歷司舊廨;管糧廳在府署左;理刑廳在府署右,缺,裁。”
延安府署行政機關變化較大,清代對明代進行了大量裁撤和廢棄,並對部分進行重修。

府城街道布局及居民居住情況

街道布局

據弘治 《延安府志》記載 ,城內主要有南北正街三道、東西街三道、南關正街一道、北關街一道、東關正街三道。
到了清代城市道路街道數量增加很多。街指大街 、中心街 、北關街 、南關街、東關街 、七里舖街和二道街。 路是東川路、北川路、南河路 、杜甫川路、大東門路、小東門路、西溝路、寶塔路、南一路、中心巷路等。 巷是北一巷、北二巷 、寨 門巷、石門巷 、大禮堂巷。

居民居住

人口密集或聚居區域多立坊,所以根據坊位置,就可以大致判斷人口居住的稠密區。
據弘治 《延安府志 ·街坊》載明代延安城有十二坊,分別為 “承流宣化坊,外安定坊,在城北門外,俱弘治間知府崔隆修奎光坊,在城內,為辛酉舉人曹葵立聚奎坊,在東關,為甲子舉人李森立魷化坊,在南關,為丁卯舉人昆寵立東官坊,在東關縣學左,為南京工部員外郎李泰立,俱弘治正德間知府王彥奇建業桂坊,在鼓樓南,舊無,正德間知府王彥奇因國朝以來科甲坊碑俱廢,艱於悉舉,乃建此坊,總列名次於上用昭不朽,名曰業桂。”
據嘉慶 《延安府志》卷三十七 《禮略三·坊表》記載明時在南關有陳七兒孝義之門坊、在南街有為張氏立的賢孝坊。
清代新增十九坊,分別是兩個進士坊,一為張世烈立,一為張廷玉立,為府學舉人昆聰等八十五人立的從桂坊;
為舉人李森等立的聚奎坊;
為趙瑤、趙仕、王評等立的兄弟同科坊;
為太傅‚尚書趙彥立的管樞酞茂坊;
為姚衍中立的丹桂坊;
為楊宗氣立的名臣坊;
為李學易、李學詩等立的世科坊;
為御史楊本深、郎中楊本源、監軍楊正芯等立的祖孫 、父子、兄弟名世坊;
為楊宗氣和楊兆立所立的兩個總督坊以及四部元臣坊、宮保尚書坊、開府名臣坊、父子經元坊、亞元坊、冬官坊、眉壽五封坊、文武名家坊、經筵侍講坊、兄弟三令尹坊、大中壓坊。

府城城牆拆除和復建

建國以後,延安府城城牆歷經炸毀和損壞,城牆樓閣基本不存,後因城市發展需求,對城牆進行逐步拆壞,現存府城城牆小段為從延大附院後面的農業生產資料總公司家屬院,經過北濱路市政養護處,一直延伸到菜市場(約300米,由畢醒世先生髮現),樓房的夾縫裡一段由大塊方形石頭壘砌的、呈斜坡面的牆體夾雜其中,周邊的房子或挨著“城牆”修,或直接修在牆頭上,同一角度,無法看到“城牆”全貌,粗略估算,殘存牆體高度應在4米以上。
府城城牆現已經重建南門並補修南門周邊小段城牆,作為廣場公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