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在2001年12月由國土資源部批准為河北省首批三個國家地質公園之一。公園主要由白石山大理岩構造峰林、十瀑峽花崗岩瀑布群及拒馬源群組成。園區內植被茂密,動植物種類繁多,是華北地區的物種多樣性中心區之一。公園附近還分布有遼代閣院寺、唐代興文閣、明代長城等重要的歷史文物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 地理位置:河北
  • 氣候類型:溫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60平方公里
公園簡介,特色景點,歷史淵源,具體景點,公園評價,

公園簡介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河北省淶源縣的南部,它包括淶源縣的拒馬源泉域及白石山,面積60平方公里。地質公園以白石山白雲質大理岩構造峰林為特徵,輔以十瀑峽花崗岩瀑布群和拒馬源構造泉群等地質遺蹟

特色景點

白石山下部為肉紅色的花崗岩基座,中部為白色大理岩的圍腰,上部為灰色塔形山峰,紅、白、灰三色一體,景觀獨特。白石山主峰高2096米,鬼見愁高2057米,觀日台高2091米,峰多成叢、壁峭、形異。峰壁大都直上直下,有稜有角,陡直壁立,似刀削斧劈。山峰形態各異,有的峰上大下小,有的傾而不倒,有的狀如疊塊,有的深不可測。在花崗岩分布區又是一種景觀,山體渾園雄偉,怪石參天,千姿百態,妙趣橫生。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白石山的白雲質大理岩是白雲岩經岩漿熾烤變質而成。白石山即因山體多白色大理石而得名。白石山上部的白雲岩蓋層形成於10億年前的海洋環境;地殼運動使這塊白雲質大理岩產生了兩組以上的垂直節理,在後來億萬年漫長的歲月里,風化作用使垂直裂隙不斷擴大,岩層變成了根根柱立的奇峰;而且,這些柱立如林的奇峰又正好佇立在穩固的花崗岩基座上,使得這些又奇又險的峰林在不斷的地質運動中能夠被保留下來。大自然的種種巧合,造就出了白石山雄、奇、險、幻的地貌景觀
白石山十瀑峽中溪水流淌4000米,穿行於山石之間,十瀑連疊不斷,瀑上有潭,潭泄成瀑,瀑布水花飛濺。飛龍瀑落差48米,瀑面寬3米,如銀河倒掛,聲宏如雷,氣勢雄偉雙龍瀑分兩級跌下,落差60米,落差大。乾旱時,水流細,顯的非常秀氣;豐水期,銀簾高懸,景色誘人。連疊不斷的瀑布溪水,在綠色蒼鬱的植被襯托下,更顯出生機勃勃,使遊人流連忘返。 “魚鱗坡”為花崗岩的節理,在風化時呈層形剝落,形似魚鱗,谷中溪水漫流,晶瑩誘人。

歷史淵源

距今11億年前形成的中元古代薊縣紀霧迷山期白雲岩曾經受區域變質作用的影響。到中生代燕山期(距今約1.4億年)花崗岩的侵入,使白雲岩變質,愈靠近花崗岩,變質作用愈強,褪色形成了白色白雲質大理岩,局部形成接觸變質礦物—放射狀矽灰石。這是造就了白石山峰林地貌的物質基礎,白石山便由此得名。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白雲質大理岩的產狀平緩,近水平的地層層面奠定了峰體岩層垂直疊置的穩定性。以後的構造作用使白雲質大理岩發育的兩組垂直節理,控制著岩峰壁立危岩的發展,在長期地表水侵蝕、重力坍塌和風化作用下,遂形成了今日的大理石峰林地貌奇觀。
十瀑峽的水源來自海拔1400米處的龍虎泉,它是花崗岩體內的裂隙水,是順著岩體內的節理流出的。白石山的花崗岩有多組節理髮育,但與十瀑峽的形成有密切關係是三組原生節理,產生瀑布並有落差是由於該處層節理髮育。十瀑峽的形成是起源於高山上的泉水,在下瀉過程中,花崗岩體的三組原生節理控制了流水的方向,又由於局部某一組節理特別發育,形成台階式的小河底面,在漫長的過程中,由於局部有落差形成了多個瀑布,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十瀑峽景觀。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拒馬源泉群包括淶水源、易水源和拒馬河源,形成於距今約1.4億年燕山運動後,為受構造斷裂控制的上升泉。此泉出水量大,流量穩定,泉眼多,成為千百年來“盡日滔滔涌不休”的拒馬泉群,是華北地區的又一“泉城”。
河北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集變質岩峰林、地貌、礦產資源、泉水景觀、生態系統、人文歷史等諸多旅遊資源為一體。交通方便,景觀集中。

具體景點

總體有七大景色可以欣賞
1、峰林 2、雲霧 3、彩林 4、佛光 5、雲市蜃樓 6、怪石 7、雲盤

公園評價

淶源白石山國家地質公園 不僅是天然的地學、生態學科研科普的大課堂,也是重要的人文遺蹟的科考基地。建設地質公園,不僅是有效保護地質遺蹟的一種新方式,還進一步提高了旅遊的科學內涵和品位,更為重要的是為山區人民脫貧致富、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建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