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越劇團

前身是新嵊、群樂越劇團。1951年由班主盧俊川組成一個演出團體,在建甌縣、南平市、永安縣、沙縣等地演出,後在沙縣落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縣越劇團
  • 前身:新嵊、群樂越劇團
  • 創辦時間:1951年
  • 落戶地:沙縣
發展歷程,創作作品,

發展歷程

1953年,部分演員受聘於永安,爾後改組為長汀縣越劇團,新嵊、群樂越劇團隨即解體。同年9月,盧俊川受沙縣縣委委託,重新聘請演員,正式建立沙縣越劇團。盧俊川任團長,王傳奎任副團長。1961年至1963年,劇團曾到廣東汕頭、江西南昌及上海、杭州等地演出。1961年冬,國務院副總理鄧子恢在閩視察時,觀看劇團青年演員演出的《劉海戲金蟾》、《喬太守亂點鴛鴦譜》。1963年1月,劇團移植莆仙戲優秀劇目《春草闖堂》赴上海演出,以後又到杭州公演,連滿38場,浙江省廣播電台曾播放演出實況。京劇表演藝術家蓋叫天還邀請全團演員到他家作客,講授技藝。

創作作品

黨的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劇團先後創作演出了古代戲《剷平王》(楊占春、梁中秋編劇)、《狀元謎》、《文珠覆舟》、《賣花女》(梁中秋編劇)及現代劇《賣兒記》(李鐵華編劇)、《芙蓉鎮》(梁中秋改編)等。1979年前後,劇團陸續在浙江省、福建省三明市等地招收學員31名,並排演了《碧玉簪》、《小姑賢》、《打鑾駕》等。1979年9月,文化部部長黃鎮在建寧觀看學員隊演出。1981年,《賣花女》參加福建省創作劇目調演。1982年初,福建省人民廣播電台錄製了黃振、賈潔清、黃春燕的唱段,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推薦向全國播放。同年8月,劇團據閩劇《曲判記》改編為越劇《洞庭浪》赴上海演出。尹桂芳、秦瘦鷗等藝術家曾在《新民晚報》發表評論文章,上海電視台播放了全劇演出錄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