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

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

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傳統技藝,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紅邊茶是沙縣獨有茶葉品種,屬閩北烏龍與閩南烏龍之間的一個地域產品,其製作技藝始於清鹹豐年間的沙縣大洛鎮陳山村白水漈。紅邊茶製作過程須日曬,成品外形條索壯實、色澤烏砂油潤,猶如“蜻蜓頭、青蛙腹”,內質香氣濃郁芬芳,頗似蘭花。沖泡後湯色紅艷明亮,葉底柔軟,紅邊顯著,入口醇厚之餘甘爽回味。

2018年2月28日,“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入選沙縣第四批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7月,“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入選三明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1月29日,“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被列入福建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2年1月29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沙縣
  • 保護單位:沙縣夏茂茶葉協會
歷史淵源,資源環境,發展歷史,工藝特徵,工藝流程,主要工具,製作流程,傳承保護,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資源環境

沙縣茶葉資源豐富,境內的富口蘿蔔岩楠木自然保護區內,以及大洛、湖源、南霞、南陽等鄉鎮的邊遠山區,擁有多處適制紅邊茶的野生茶樹群落,發展紅邊茶生產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發展歷史

紅邊茶在沙縣的產出時間與鼎盛期脈絡清晰。清鹹豐二年(1852年),閩浙總督福建巡撫王懿德上奏朝廷的摺子中即已提到“延平府屬之沙縣,產茶日盛”。1857年,施鴻保所著《閩雜記》載道:“近來則尚沙縣所出一名烏龍,謂在名種之上,若雀舌、蓮心之類。”其時紅邊茶已從原產地白水漈的第一代茶農傳播到大洛、南霞、南陽、湖源、鎮頭、富口、夏茂等多個鄉鎮,步入鼎盛時期,並於清光緒年間達到高峰。
史料有載,紅邊茶通過洋行買辦出口歐美,清同治末年(1874年),紅邊茶出口量1.8萬餘箱(每箱40斤)約360多噸;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紅邊茶出口量創最高紀錄達6萬箱約1200噸。紅邊茶原產地白水漈產出的高質量茶品,價格高於普通烏龍茶一至兩倍,“裝箱運銷口外,為吾沙出產品一大宗”,在茶葉界地位突出。
清末民初,歐戰爆發,海運受阻,閩茶莊接連倒閉,沙縣茶業也進入蕭條期,延至民國十七年(1928年)後,紅邊茶几乎絕跡。
2006年,沙縣恢複試制紅邊茶,3年後獲得成功,開始批量投入市場。

工藝特徵

紅邊茶成品具備外形緊結壯實、色澤烏潤,蘭花香氣濃郁,湯色橙紅亮,滋味柔和厚實、甘醇,葉底肥軟明亮,綠葉紅邊較明顯等品質,沖泡後呈現“三分紅七分綠”特徵,葉緣有“綠葉紅鑲邊”明顯標誌。

工藝流程

主要工具

紅邊茶傳統制茶工具主要有竹篩、烘籠、鐵鍋、竹籮、竹蓆等;現代機械制茶,有綜合做青機、殺青機、揉茶機、整形機、烘乾機、抖篩機、風選機、揀梗機、烘培機等相應設備。

製作流程

紅邊茶傳統工藝細膩,程式如下:鮮葉採摘→曬青(萎凋)→晾青→做青→發酵→炒青→揉捻→烘焙。成品需經篩選、風選、色選到烘焙,根據不同規格、等級拼配勻堆包裝,經評茶師品鑑方可出廠。生產流程中的涼青、做青是形成紅邊茶“三紅七綠”和特有茶香的關鍵。
從鮮葉採摘開始,製作紅邊茶先後要歷經10多道工序,每天要花二十幾個小時,一季做下來,要連續十幾、二十天。部分工序的具體方式為:
一、鮮葉採摘
沙縣紅邊茶一般於每年春秋兩季採摘,其中春茶於穀雨前後開採,秋茶一般在寒露前開採。鮮葉採摘的要求是不能太嫩,也不能太老,一般要求採摘小開面到中開面兩三片葉,鮮葉葉色深綠,葉質柔軟肥厚,芽葉肥壯。
二、萎凋
萎凋是第一道工序,也叫曬青,其目的是蒸發鮮葉水分,去除青草氣,促進酶的活化和葉內成分的化學反應,為做青製造條件。傳統紅邊茶萎凋工藝以日光萎凋(曬青)為主。但對下午四、五點以後進廠的鮮葉,或陰雨天無法曬青的鮮葉,則必須採用加溫萎凋。
三、晾青、做青
萎凋結束後,隨即進行晾青。在晾青過程中,由於茶梗、葉柄、葉脈中的水分向葉面細胞組織滲透,葉片由萎凋狀態至略有舒張(俗稱“還陽”),並緩慢地蒸發水分,繼續萎凋,晾青時間以熱散失為主。晾青結束即移入做青間進行做青。做青是形成紅邊茶“三分紅、七分綠”及其特有香味的關鍵性工序。
四、殺青
做青結束後進行適當堆悶,以利發酵。利用高溫破壞做青葉中酶的活性,抑制多酚類化合物氧化的方法叫殺青。這一步驟進一步逸散青氣,發展香氣;蒸發水分,使葉質變軟,便於揉捻。殺青方法有機械殺青和手工殺青兩種,目前以機械殺青為主。機械殺青適於大批量的生產,只需一次炒、揉。手工殺青分初炒和復炒兩次。初炒,鍋溫為240℃~260℃,投葉量在0.8千克左右。青葉下鍋,先燜炒,待葉溫上升,即揚炒。採取多悶少揚,炒勻炒透的原則。翻炒的快慢,視葉子受熱程度靈活掌握,做到看青炒青。含水量較少,葉片較薄的奇種以燜炒為宜,火溫宜低,時間宜短些。葉子肥大含水量較高的水仙應採取高溫及燜揚結合的方法,時間宜長些。一般趁熱揉捻,揉後進行第二次殺青,又叫復炒。復炒鍋溫為200℃~240℃。將初揉葉撒在鍋內燜炒十幾秒鐘,炒到燙手時起鍋,進行復揉。殺青到葉子變軟,富有黏性,葉色轉暗,散發清香,無青臭氣,失水約15%~22%時,即為適度。
五、揉捻
揉捻可進一步破壞葉細胞,擠出茶汁,以形成紅邊茶的壯結外形和增進茶的滋味。傳統紅邊茶手工揉捻法採取二炒二揉,炒揉交替進行的方法。第一次揉捻叫初揉,第二次稱復揉。初揉,就是把初炒後的葉子放在編有十字形棱骨的竹盤上,趁熱用力揉二十幾下,解塊抖散;再揉二十幾下,時間2~3分鐘,揉至葉汁流出,卷轉成條,即可解塊,再進行第二次炒揉。機械揉捻法是用炒茶機和揉捻機炒揉,使用小型揉捻機,投葉量為5~7千克,轉速為60~65轉/分,掌握熱揉,短時重壓,再快揉的原則。揉捻時間:嫩葉4~8分鐘,老葉20分鐘左右。揉至葉細胞破壞,茶汁流出,葉片捲成條索,即為適度。
六、乾燥
紅邊茶的傳統乾燥法包括毛火(初焙)、足火(復焙)、吃火3道工序。茶場機械化生產,只進行毛火、足火(含水量在5%左右)。吃火放到精製進行。紅邊茶毛茶烘乾後要進行好、中、次歸堆包裝入庫,再進行包裝上市。

傳承保護

傳承人物

林忠平,1962 年11月出生於沙縣夏茂鎮,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三明市第三批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林忠平1979年到福建建甌茶廠學習烏龍茶初、精製加工技術,師從原建甌茶廠高級工程師,國家高級評茶師葉興渭。1980年6月回沙縣夏茂茶廠任技術員,從茶葉收購、加工、拼配等工作。2003年自己開發種植適合加工沙縣紅邊茶的品種,期間通過走訪老茶人、尋找沙縣古茶樹、探索試製沙縣紅邊茶的加工工藝,通過幾年時間的反覆試製,沙縣紅邊茶於2010年正式面市。
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
林忠平

保護措施

沙縣夏茂茶葉協會為“沙縣紅邊茶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
2021年8月2日—3日,《沙縣紅邊茶》系列團體標準審定在沙縣區召開。專家組一行在聽取標準編制說明及徵求意見情況匯報後,對標準送審稿進行認真審查和質詢,提出修改意見,一致同意《沙縣紅邊茶》系列團體標準通過審定。 此次《沙縣紅邊茶》系列團體標準的審定通過,填補了沙縣紅邊茶栽培技術標準、加工技術標準、產品標準和沖泡與品鑑方法的空白。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0年,沙縣紅邊茶在上海世博會“名茶評優”中獲得烏龍茶類金獎。
主要展覽
2022年,第十七屆海峽兩岸(三明)林業博覽會暨投資貿易洽談會舉行,展會期間,展出有沙縣紅邊茶等產品。
衍生作品
2022年6月17日,沙縣區虬江幼稚園舉行以“趣時光、遇未來” 為主題的文藝匯演,將沙縣小吃、紅色文化、傳統文化有機融合在節目中,具有《紅邊茶的故事》等節目表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