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煙樹圖

沙汀煙樹圖

《沙汀煙樹圖》是北宋僧侶畫家惠崇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藏於遼寧省博物館。

此圖畫沙汀煙樹迷離的早春景色。江南水鄉的初春,楊柳剛吐新綠,春溪滿溢,潺潺流淌,河岸水草隨風搖曳,成群的水鳥在水上棲止飛翔,隔岸叢樹掩映在一片雲煙之中,若隱若現,具有濃郁的抒情色彩,在表現微妙迷惘的感覺上獲得了成功。取景立意似南方畫派,但畫法上又不似南方畫那樣輕淡圓潤,山石樹木用墨較濃,用筆也較方硬。雜草用筆點簇而成,柳樹以方直線條勾出老乾,然後再塗染色彩,遠山用淡墨平畫,很雅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沙汀煙樹圖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惠崇
  • 規格:縱24cm,橫25cm
  • 材質:絹本
  • 畫作類型:設色畫
  • 現收藏地:遼寧省博物館
畫作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構圖,名家點評,研究價值,歷史傳承,作者簡介,

畫作內容

沙汀煙樹圖
此圖為小幅山水小景,近景為寬闊河床的對岸,遠處煙雲迷漫,排排的叢樹,高矮不一,參落有致,掩映在一片雲煙之中,隱現可見,造成了朦朧的空間效果,雖只有咫尺之幅,卻給人以深遠之感。中部為浩瀚的江水和寬曠的河床及河岸,河間渚汀橫臥河中,汀渚處雜草叢生,一片綠茵茵,河溪滿溢,潺潺流淌著,在微風吹拂下,微波蕩漾。成群的水鳥在水上棲息或飛翔;近處河岸漫長,坡堤上花草密布,點綴著河岸和大地。河岸處樹木叢生,相互交錯,枝葉穿插,柳樹剛吐新綠,一陣陣和暖春風吹來,河岸水草隨風搖曳。
該幅圖上有鑑藏印章五方,其中有“太上皇帝之寶”印。畫幅左側有清帝乾隆題詩一首:“小景由來稱惠崇,沙汀煙樹望無窮。不知何處吹漁笛,驚起水禽飛破空。”
畫心無作者款印,畫前裱工有清梁清標題簽“釋惠崇沙汀煙樹”。

創作背景

“小景”的含義,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有云:“鋪舒為宏圖而無餘,消縮為小景而不少。”而《宣和畫譜》對此解釋為“布景運思,不盈咫尺而萬里可論”。從現在傳世的小景畫作品來看,小景主要突出在“小”字上,《沙汀煙樹圖》就是“小景”畫之一。
江湖小景雖然產生於五代末宋初,但是其技法根源卻是在唐代。到了宋代,蘇軾引導了北宋文人畫理論的潮流。北宋小景山水往往選取最具有詩意的部分,表現的多為近景的湖水,遠處的坡地和林湖。北宋中後期,江南有善為汀渚沙坡、溪橋煙樹的小景山水畫家惠崇,北方有描繪京洛間尋常湖光山色平遠景致的趙令穰。惠崇的《沙汀煙樹圖》中霧的表現可能受到董源“煙景”的一些影響。

藝術鑑賞

主題

作者在題材的選取上,是以生活中常見的平凡風景為對象,不是名川大山,引不起人們的驚奇,但在畫家筆下,力求表現景物的內在生命和形象的韻律,景物的具體、周詳。在這平凡的景色中,畫家卻表現得很精緻,具有變平凡事物為美麗景色的藝術效果。
畫面上沒有高山大河,長松飛瀑,而是貌不驚人的叢樹、春溪、水草和群鳥。畫家從這些小景物中,感受到萬物復甦的歡欣,執筆揮就,以筆情墨趣,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生動地展現了江南早春二月的明媚風光。

構圖

圖中表現了一水橫流,上下兩岸,沙汀平鋪,有水草荇萍點綴岸邊,左邊水中似有兩水鳥在撲翅。構圖簡練,小中見大,用筆工致。取一江兩岸式布局,近岸一角柳蔭成林枝葉茂密;水中浮萍點點,對岸遠樹密集成林,遠景煙靄茫茫,水草叢生,水面上飛鳥成行;該是春末夏初的情景,整幅畫著墨不多,讓人感覺蕭疏荒漠。

名家點評

上海博物館書畫研究部副主任單國霖:圖上無款,繪柳汀沙渚,水禽翔集,煙靄迷漫於樹叢, 虛和的水墨拖染,畫法師承北宋趙大年,應為宋間高手所為江南水鄉之景,境界虛曠。樹石筆法簡潔勁利,沙渚用虛和的水墨渲染。

研究價值

惠崇作品傳世稀少,《沙汀煙樹圖》可作為了解其畫風的參考。

歷史傳承

曾經《石渠寶笈·續編》著錄,原為《唐宋元集繪冊》第12幅。

作者簡介

惠崇,生卒年不詳。北宋畫家。僧人。建陽(今屬福建省)人。一作淮南人。擅畫江南春色、煙雨水禽,以小景名世,有“惠崇小景”之稱。善詩,為宋初“九詩僧”之一。因其善詩,故植詩境於畫,情景如乳水交融,清麗可愛,頗得文人學士青睞,王安石詩讚云:“畫史紛紛何足道貌岸然,惠崇晚年吾最許”;蘇軾題其畫:“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為千古絕唱,可知畫之妙趣。存世作品有《秋浦雙鴛圖》、《沙汀煙樹圖》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