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壩河鄉

沙壩河鄉

沙壩河鄉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距縣城62公里,東與牛郎、盤信兩鎮比鄰,南與江口縣桃映鄉接壤,西鄰普覺鎮,北接平頭鄉。全鄉總人口14405人,轄10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境內居民以苗、漢兩族為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壩河鄉
  • 行政區類別:鄉
  • 所屬地區: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
  • 地理位置:貴州省銅仁地區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西南邊陲
  • 面積:64.5平方公里
  • 人口:14405
  • 方言:黔東苗語、西南官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老寨第一家、界牌苗寨、九溪十六寨
  • 機場:銅仁鳳凰機場
  • 火車站:沙壩河鄉小站
  • 車牌代碼:貴D
  • 海拔面積:390米
  • 特色美食鍋巴粉、蒿菜粑、社飯
  • 教育機構:松桃沙壩河中學
  • 主要民族:苗族、漢族等
鄉鎮簡介,人口民族,地勢氣候,歷史沿革,發展思路,經濟發展,礦產資源,行政區劃,

鄉鎮簡介

沙壩河鄉位於松桃縣的西南邊陲,東與盤信、牛郎毗鄰,南與江口縣桃映鄉接壤,西與普覺鎮梁洪村毗鄰,北
沙壩河鄉芭蕉灣沙壩河鄉芭蕉灣
與平頭鄉毗鄰:距縣城62公里,海拔390土面積6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7506畝,人均占有耕地0.45畝。全鄉轄10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居住有苗、漢、土家、侗族、仡佬等民族15637人;全鄉有退耕還林3709.8畝,其中:楊樹1380畝,杉木2265.6畝,經果林55,2畝:人均產糧380公斤,年人均純收入4570元,糧食總產量0.62萬噸,人口自然增長7.5‰:境內交通十分方便渝懷鐵路和大興至普覺油路從境內穿越而過;境內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英石、釩礦等,其中猶以石英石得天獨厚,其質量居全國第二位,且儲量大、品位高;主產水稻玉米、紅薯;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為主。重點以調整產業結構為主,主要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

人口民族

沙壩河鄉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的西南邊陲,東與牛郎、盤信兩鎮毗鄰,南與江口縣桃映鄉接壤,西與普覺鎮梁洪村相鄰,北與平頭鄉相接;距縣城62公里,耕地面積7506畝,其中:田3501畝,土4005畝;位於東經109°28′至109°12′,北緯27°52′至27°59′之間。全鄉轄10個行政村,92個村民組,3941戶,14405人,境內居住有、土家、、仡老、六個民族,漢族主要居住在沙壩、涼風、泡木、桐木、紅沙五個行政村;土家、侗、仡老、羌族雜居在漢族村寨中。少數民族以苗族最多,有7504人,主要集中居住在王家普、界牌、茅坪、半河、天星五個村。全鄉有姓氏42個,最多的姓氏是姓,有4065人,最少的姓氏是姓,有4人。

地勢氣候

境內群山起伏,地勢高低懸殊,屬典型的山地地形,整個地勢是四周高,中間低;山脈走向呈北高南低形態,最高山峰在與牛郎鎮交界的風水山;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春暖秋涼,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5℃,年降雨量1400毫米,年均日照時數為1168小時,無霜期295天,適合農業生產;土壤以沙土為主,有少量紅土。適合花生油菜紅薯、油桐、杉樹生長;境內氣候溫和,動植物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主要礦產資源有石英石、釩礦、礦等,其中猶以石英石得天獨厚,其質量和儲量居全國第二位。

歷史沿革

沙壩河鄉在1992年以前,屬於小鄉,名叫沙壩鄉,1992年撤區並鄉後,沙壩鄉成為獨立,上升為科級單位,並改名為沙壩河鄉,因境內沙壩河貫穿全境而得名。沙壩鄉在1956年前屬於銅仁縣管轄,1956年12月松桃成立苗族自治縣,沙壩劃歸松桃管轄。

發展思路

沙壩河鄉歷屆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和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團結協作,勤奮工作,搶抓機遇,按照“強農穩鄉,生態畜牧業富鄉,勞務經濟活鄉”的發展思路,帶領全鄉黨員幹部民眾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頑強拼搏,全鄉經濟得到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完成了上級分解的目標任務

經濟發展

截止2015年6月20日,完成地方生產總值5000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0萬元,同比增長38.9%;農業生產總值完成1630萬元,同比增長31.3%;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570元,同期增收345元,同比增長26.5%。
農業是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基礎。沙壩河鄉始終堅持農業基礎地位不動搖,大力推進“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邁出可喜步伐,農村經濟穩步發展。全鄉從山區農業特點出發,採取多種經營,綜合發展,因地制宜,突出重點的方針,穩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已初步形成了界牌村、天星村、涼風村以優質辣椒西瓜種植為主的示範區;以仔豬生產為主的紅沙村畜牧生豬養殖小區。茅坪、桐木、泡木三村以發展畜牧業,家禽飼養為主的生態農業示範區。沙壩、半河、王普三村以農產品加工為主的手工作坊區。此外,還在沙壩村種植蜜柚100畝,美國黑李100畝,茅坪村種植蜜柚50畝,紅沙村種植獼猴桃200畝,臍橙55.2畝。全鄉退耕還林5000畝,勞務輸出11000人。這些調整,推動了全鄉經濟的健康發展。

礦產資源

英礦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矽(SiO2). 許多含石英的岩石,經過風化地質作用就會被水流的長途搬運,最後在流速緩慢處沉積下來堆積起來;或直接搬運入海,在海浪的長年沖刷分選作用下,在海灘上也能不斷地沉積堆積起來。這種石英砂礦,往往純度較高,開採比較方便,也是二氧化矽資源的主要來源。
沙壩河鄉位於松桃苗族自治縣西南,主要礦產資源有石英礦、釩礦磷礦等。其中尤以石英石得天獨厚,質量一流,儲量豐富。經鐵道部第二設計院勘探,中鐵四局開採,為渝懷鐵路提供道渣60萬方。

行政區劃

沙壩河鄉下轄10個行政村。
10個行政村為:沙壩村、天星村、涼風村、泡木村、桐木村、王普村、半河村、紅沙村、界牌村、茅坪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