沔城回族鎮

沔城回族鎮

沔城回族鎮地處仙桃市西南,北依浩浩排湖岸邊,南臨悠悠東荊河畔,是湖北省唯一的回族鎮。建鎮二十年來,在歷屆黨委和政府的努力下,獲得國家、省部委表彰達十多項,特別是在城鎮建設和精神文明方面,先後獲得“全國文明鎮”、“全國民族團結進步鄉鎮”、兩屆城鎮建設與管理“楚天杯”等。

全鎮版圖面積38平方公里,人口2.5萬(其中回族5000人),耕地面2.4萬畝,鎮轄江北村、七紅村、二羊村、洲嶺村、黃金村、城郊村、古柏門村、邵沈渡村、王河村、上官村、袁剅村、南橋村12個村。

2018年9月,沔城回族鎮入選農業產業強鎮示範建設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沔城回族鎮
  • 外文名稱:Miancheng
  • 別名:沔陽城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湖北仙桃市
  • 電話區號:0728
  • 郵政區碼:433014
  • 地理位置:仙桃市西南部
  • 面積:38平方公里
  • 人口:2.5萬
  • 方言:沔城話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沔陽古城、陳友諒故居、東沼紅蓮、普佛寺、東嶽廟、清真寺等
  • 火車站:仙桃西站、天門南站
  • 車牌代碼:鄂M
  • 特產:沔陽三蒸、沔城蓮藕、沔城牛肉餅
簡介,沿革,郵編,所轄村及代碼,旅遊,工業,農業,領導分工,

簡介

沔城[Miǎn Chéng]回族鎮位於仙桃市南部,距市區35千米。面積36.09平方千米,人口25586人(2004年),其中回族3080人。轄沔城社區,洲嶺、黃金、袁剅、邵沈渡、王河、上關、南橋、古柏門、城郊、江北、七紅、二羊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沔城。仙(桃)監(利)公路橫貫東西。古蹟有沔城古城遺址,元末著名農民起義領袖陳友諒故居和行宮遺址。

沿革

沔城即舊沔陽城,古時稱沔陽城,現簡稱沔城。1952年以前是郡、府、路、州、縣所在地。1953年—1983年屬通海口轄。1984年由沔陽縣政府批准為縣轄鎮,1987年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沔城回族鎮。1997年,面積36平方千米,人口2.5萬,轄洲嶺、黃金、袁剅、王河、邵沈渡、上關、南橋、古柏門、城郊、七紅、江北、二羊12個村委會和沔城居委會。
沔城沔城

郵編

433014

所轄村及代碼

429004112:~001沔城居委會 ~200洲嶺村 ~201黃金村 ~202袁婁村 ~203江北村 ~204二羊村 ~205古柏門村 ~206七紅村 ~207南橋村 ~208上關村 ~209王河村 ~210邵沈渡村 ~211城郊村
沔城龍舟節沔城龍舟節

旅遊

沔城旅遊資源優勢豐富。沔城是一座具有15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從南北朝西魏至建國初期,一直是郡、道、州、府、縣的治地,更是沔陽紅色革命的發源地,沔陽縣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在這裡誕生,賀龍元帥曾率領紅軍駐紮紅花堤,建立了沔陽縣蘇維埃政權。這裡人傑地靈,英才輩出——走出了“金箭女神”楊剛、“新聞巨子”楊棗等一大批名人志士;這裡名勝古蹟眾多,人文景觀獨特——素有“四十八古井、四十八牌坊、四十八寺廟”之稱,較著名的有大漢陳友諒故居、諸葛亮讀書台、狄仁傑問政處;這裡文化底蘊厚重,民俗風情濃郁――佛教的普佛寺、道教的玄妙觀、伊斯蘭教的清真寺、儒教的文聖廟,一年一度的文化廟會、龍舟賽會、清真開齋節、荷花藝術節等民俗活動盛況空前;這裡自然風景秀麗,水鄉神韻奇異――千畝東沼紅蓮池,碧波蕩漾,荷花飄香,是休閒度假的理想處所。每年到沔城的遊客達10萬人次,旅遊收入近300萬。
沔城東門城樓沔城東門城樓

工業

沔城工業發展後勁實足。全鎮規模以上企業25家,固定資產達5.1億元。2005年工業實現現價產值4.7億元,銷售收入4.3億元。鎮內企業實現集群式發展,初步形成了以民華機電為支撐的機電產品出口企業,以綠色家園為支撐的環保化工企業,以湖北奧源蛋品為支撐的農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逐步向產業鏈條化發展。今年招商引資取得較大突破,共招引項目7個,協定引資1.26億元,實際到位3600萬元。不斷加強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形成“鞏巢引鳳”之勢。先後投資500多萬元對工業園區水、電、路進行改造和上檔升級,初步形成道路縱橫貫通,下水網管齊全占地面積達1000畝的高標準現代化工業園,基本實現了民族工業園“三年成規模”的目標。目前投資3000萬元的武漢舒居科技、投資1500萬元的綠色家園二期生產線、投資1000萬元的忠平精鑄、投資500萬元的奧源蛋品紛紛在園區落戶投產。全面推進老企業技改擴規,使老企業煥發新活力。鎮委充分認識技改擴規是提升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組織專班為企業跑市場、找信息、促融資,使黃朝飲品、神峰木業、宏翔皮革、三幫公司等一批老企業煥發新活力,銷售收入直線上升,利潤成倍增長。
沔城龍舟賽沔城龍舟賽
沔城龍舟賽沔城龍舟賽

農業

沔城特色農業亮點紛呈。沔城有一定的區位優勢,省級仙監公路從腹地而過,有效促進了該鎮農產品的流通,推動了沔城蔬菜產業的發展。2000年七紅蔬菜專業村被市政府授予 “全市十大精品村”稱號。2005年全鎮實現農業總產值786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478元,比去年增210元。特別是今年以來,鎮委、鎮政府在農業結構調整上提出“兩主四化”目標要求後(即種植業以蔬菜為主,養殖業以養鴨為主,實現白田蔬菜化、蔬菜品牌化、水面立體化、養鴨產業化),初步形成了以“三線”、“三垸”為重點的特色農業生產帶,“三線”即仙監公路、城邵公路沿線依託七紅、上關兩村蔬菜優勢產業,實現沿線白田蔬菜化,形成蔬菜產業化面積達6000畝;東荊河沿線依託東荊河內垸的場地、林地和水資源優勢,實現養鴨達40萬隻。“三垸”即紅郝垸、麻思垸、七里垸依託南橋村蓮藕種植優勢產業,形成優質生態蓮藕面積達5000畝,逐步使農業生產向規模化、產業化邁進。
沔城龍舟賽沔城龍舟賽
沔城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中國小素質教育全面推行,中考過重點高中分數達100人,高考更是捷報頻傳;嚴格落實計畫生育政策,嚴把人口數量關,控制性別比;文化衛生設施條件不斷改善,社會治安連年評優,城鄉居民安居樂業。
沔城沔城

領導分工

張致學 黨委書記
魏永豐 黨委副書記、鎮長
鄧 雲 人大主席
石 濤 黨委副書記
魏國權 黨委副書記
李修竹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汪愛華 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副鎮長
榮衛華 黨委組織委員
許 沖 黨委委員、副鎮長
王國琴 黨委宣傳委員、統戰委員、副鎮長
馮蘭枝 工會主席
丁勝華 派出所所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