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煉(沈鍊)

沈煉(明朝中期名臣、錦衣衛)

沈鍊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沈煉(1507年10月13日—1557年11月7日),字純甫,號青霞山人,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人,祖籍浙江處州府麗水縣(今浙江省麗水市),明朝中期名臣、錦衣衛。

嘉靖十七年(1538年)進士,歷任溧陽、茌平、清豐三地縣令,後因事左遷為錦衣衛經歷,得到陸炳的賞識。沈煉為人剛直,嫉惡如仇,曾以“十罪疏”彈劾嚴嵩,被處以杖刑,謫居保全州為民。沈煉在塞外,卻仍以詈罵嚴嵩父子為樂,嚴嵩得知大怒,想盡辦法除掉沈煉。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嚴世蕃遣巡按御史路楷和宣大總督楊順設計誅除沈煉。恰逢白蓮教教徒閻浩等人被捕,招供多名嫌犯,於是列上沈煉的名字。沈煉終因被誣為謀反而遭到殺害,享年五十一歲。萬曆年間,追謚忠愍。

概述圖來源:取自紹興印刷局1918年《越中三不朽圖贊》

基本介紹

  • 全名:沈煉
  • 別名:沈青霞
  • :純甫
  • :青霞山人
  • 諡號:忠愍
  • 所處時代:明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浙江紹興府會稽縣(今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
  • 出生日期:1507年10月13日(正德二年九月八日)
  • 逝世日期:1557年11月7日(嘉靖三十六年十月十七日)
  • 主要成就:“越中十子”之一,彈劾嚴嵩
  • 主要作品:《青霞集》
  • 最高官職:錦衣衛經歷
  • 祖籍:浙江處州府麗水縣(今浙江省麗水市)
人物生平,少年聞名,孝子應試,為民請命,薦入錦衣,直對嚴黨,貶謫保全,冤死宣府,死後平反,主要影響,政治,文學,歷史評價,軼事典故,放歸白龜,得劍劾嚴,人際關係,主要作品,史料索引,藝術形象,文學形象,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少年聞名

正德二年九月八日(1507年10月13日),沈煉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郭里(今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在他降生前,其祖父沈慶逝世下葬,曾有兩隻老虎跳到墓穴上,吼震林木,在占卜兩年後得到沈煉。
嘉靖元年(1522年),沈煉補為縣學生員,在學宮名聲很大。當時沈煉隨王守仁遊學,因奇氣異質,王守仁對沈煉青睞有加,並讚賞他。
嘉靖三年(1524年),沈煉娶妻徐氏。
嘉靖五年(1526年),督學汪文盛考察浙江士子,看到了沈煉的文章,稱讚他說:“這是不同一般的人!”因氣節出眾,沈煉被選拔為第一名。

孝子應試

嘉靖十年(1531年),沈煉考中舉人,當時沈煉的父親沈璧不樂家居,早在沈煉尚年少時,他便不顧家人勸阻,執意將把家產賣掉幾百兩黃金,遊歷京師,誓不回鄉,此時沈煉又進京參加會試,再次見到了落魄已久的父親。
嘉靖十一年(1532年),沈煉在會試中落第,請父親歸家。沈璧執意不回,沈煉不禁哀號痛哭,長跽不起。沈璧終被沈煉孝誠之心感動,幡然悔悟,涕泣道:“我的兒子這么孝順,還有什麼可以擔憂的,可以回家了。”迎父歸鄉之後,沈煉並未因家貧而怪罪或怠慢父親,而是一心侍奉,菽水承歡。
嘉靖十二年(1533年),沈煉的母親俞夫人生病,沈煉一連三月衣不解帶,晝夜侍於床畔,焚香籲天,希望讓自己代替母親生病。不久,俞夫人病癒,鄉人都說是沈煉的孝誠感動了上天的原因。

為民請命

嘉靖十七年(1538年),沈煉考中進士,授官溧陽(今屬江蘇)知縣。在任期間,沈煉廉潔勤政,嚴明法紀,搏擊豪強,保護良善,當時縣中倚仗權勢橫行的惡霸時有喪命於沈煉杖下者,沈煉也因持正不阿而得罪御史。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由於剛直傲慢,忤逆御史,沈煉被調到茌平(今屬山東)擔任縣令。到任後,依舊秉持以往行事作風,清正嚴明,幾個月就訟簡民和。當時正值饑荒之年,沈煉體恤民情,請開官倉借糧於民,救民眾於水火之中。同時,他還切身踐行著儒家“先富後教”的禮義教化之旨,每月朔望之日,親自為民眾講論經義,又數次到民間子弟的家塾中言傳身教。沈煉在任上的種種作為贏得了當地百姓的一致稱讚,當時民間曾有“沈茌平,如鏡明,如水清,不賞民勸,不怒令行”之語流傳。不久,沈煉以父親的喪事而回家守孝。

薦入錦衣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沈煉守孝期滿,被派往清豐縣(今屬河南)擔任知縣。沈煉並未因仕途不顯而沉淪懈怠,反而愈加勤勉為政,自責自勵。在任期間惠溥閭閻,頗得民心,不久聲名便傳到了京城。錦衣衛指揮使陸炳聽說了沈煉的亢直,想將沈煉調入錦衣衛擔任經歷一職。當沈煉離任清豐時,百姓夾道相送,扳轅慟哭,極力挽留。之後,清豐百姓感念沈煉恩德,還專門為他建立生祠,祀享不輟。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沈煉到達京城任職。當時沈煉為人剛正,痛恨邪惡,就像仇敵一樣,然而他的性格頗為狂放不羈。他每次一喝酒就伸開兩腿坐地上,仰天大笑著自得其樂,旁若無人。錦衣衛指揮陸炳對他以禮相待。陸炳與嚴嵩父子交情深厚,因為這個緣故沈煉也多次跟嚴世蕃喝酒。嚴世蕃在酒桌上虐待客人,沈煉心中不平,就站出來反對,嚴世蕃畏懼他,不敢再放肆。

直對嚴黨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十月,俺答兵臨京郊,當時都城城門關閉,村民們百萬求進城不能,哭聲震野,當權者沒有人敢發令,沈煉急忙說:“請陸公不要關閉城門,關閉城門就是把城外的人民給敵寇了。”陸炳替他向上請求而得到允許,進城的男女有上萬計。
不久,敵寇獲得御馬監中的官員,在他背上貼上告示,讓他回來報告說:“如果投降進貢,不這樣的話將要大肆劫掠。”內閣次輔徐階請求明世宗臨朝,下詔令文武群臣商議。檢討毛起起言:“允許他們投降進貢。”司業趙貞吉叱罵毛起,反對通貢,並大聲說道:“臣以為天子應該拿出金銀絲綢招募軍隊,親自重賞勇猛之士,文武百官自會同心守城,敵人定會退兵。”當時廷臣沒有人敢支持趙貞吉的,惟獨沈煉支持他,說:“敵寇違背和約到城下,允許他們進貢,劫掠,不允許也是劫掠,京營的將士長期過著太平日子。武器鈍了、盔甲腐朽了。難以應對。最終暫且讓禮部跟他們說話,你們遠道而來請求進貢,不知道聖上的意思不敢立即上奏,一定要進貢應當準備好列好誠懇的奏章,替你們上奏,請求這樣做,拖延時間以暗中作好戰鬥準備,趁他們鬆懈時襲擊他們,那樣就可以擒獲他們了。”這時嚴嵩奇怪,而問他的同黨夏邦謨,夏邦謨就承望而斥責他說:“你為什麼這樣多話?”沈煉用目光威攝他說:“大官們閉口不言,所以小吏才多話,而且不說主辱臣死嗎?”
第二天,明世宗臨朝聽政,下詔有計策打敗敵人的,能盡言。沈煉就上疏請求發兵萬人,一方面守衛陵寢;讓主上沒有北方顧忌之憂;一方面守衛通州、盧溝以通糧食供應之道。嚴整警備將吏奮勇作戰設奇謀,大敗強敵。下詔把作戰計策交付給兵部議論。這天晚上天空打雷下大雨如同注水一般,敵寇於是逃跑了。不久以後,仇鸞建議馬市買賣,嚴嵩實際上主張這樣做的,沈煉在朝廷中極力反對,言辭正直慷慨,激昂懇切。大家都很驚訝,退下後還有氣不平的。嚴嵩被皇上貴寵而當權,邊臣競相賄賂送東西給他。等到失事後懼怕得罪,更加運送金銀賄賂嚴嵩,賄賂一天重於一天。沈煉時時扼腕感嘆。一天跟尚寶丞張遜業飲酒,酒喝到一半談及嚴嵩,說:“以前敵人在城下的時候,如果有為國出謀獻策的人就不至於讓敵人如此胡作非為、蹂躪人民到這種地步吧?國家的綱紀已經破壞、賄賂公行、四海之內人民已經窮困、九邊軍政已經衰敗。這全是嚴嵩父子的罪過。如果不除去大奸臣。其他事情就沒有什麼可議論的了。”因慷慨怒罵,涕流滿面。

貶謫保全

嘉靖三十年正月十二日(1551年2月16日),沈煉上疏彈劾嚴嵩,同時,沈煉又彈劾夏邦謨說:“吏部尚書夏邦謨名義上是公室之臣,實際上是私門之吏,大事要事先對嚴嵩說明然後才敢執行,小事要寫信通告嚴世蕃而後才敢辦理,因賄賂而得到官位。”請求將他們都罷斥掉,以謝天下。明世宗大怒,下詔說:“沈煉去年在金殿吵鬧,不注意作為人臣的禮儀,現在又想通過誣告詆毀大臣來獲取名聲,將沈煉拷打數十,貶謫到保全(今河北涿鹿)去種田。”沈煉帶著妻子寄住在保全州的客棧里,還沒有住處,而保全州人賈某斜眼看著沈煉說:“您不是那個上書請求誅殺嚴黨的沈煉嗎?”向他行禮,邀請他回家,讓沈煉住在他家,沈煉才開始有了家。過了很久,沈煉靠教授學生自給自足,他向學生們講述忠孝大義,而且親眼看到邊境情況日益惡化,憂憤得忘記睡覺吃飯,常常通過詩歌文章來譏諷當代社會,大體上大多歸罪於嚴嵩父子。
沈煉(沈鍊)
沈煉造像
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宣府、大同各郡縣遭受大災,一斗米價值六十銖,邊境地區的百姓死亡枕藉,許多屍骸暴露在外不得掩埋,買下田地埋葬這些屍骸,又傾其所有裝滿做粥的食材以賑濟飢餓的百姓,又勸說富家大賈相繼進行賑濟,救活男女數萬人。後來麥子稍有收穫,百姓仍然無法維持生計,建議集合工人修浚城濠。這一年秋天,大水突然涌至,從北山直衝保全新城,將西北角沖塌幾十丈,幸好壕溝挖得深,水順著壕溝流走,百姓的房屋得以無恙。士人和庶民歡呼雀躍,競相建造生祠祭祀。當時張游擊從西進入衛國,遇敵後進行血戰,全軍覆沒。東面的軍隊十餘萬駐紮聚集觀望,將佐環堵不進行救援。撫按想掩蓋這件事,在沙場上痛哭,話語中侵犯到當事者。當事者聽說後對他怨恨。又因為塞上的人們大多骯髒不潔淨,當時的人便爭相誹謗嚴嵩,嚴嵩以此為快。那些諸生甚至製作了三個人像(指三公)——唐相李林甫、宋相秦檜和嚴嵩。也時常扼腕嘆息,拉強弩射他們(指嚴嵩等人),話語逐漸傳到嚴嵩父子耳中,對他銜恨入骨,思考如何報復。

冤死宣府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嚴嵩的黨徒楊順做總督。恰逢俺答入侵,破應州四十多堡。楊順懼怕得罪,想上敵人首級論功自解,聽從吏士誅殺逃避兵戰的人,還超過許論。沈煉遺書責譴他更加急切。又作文祭祀死了的人,言詞多諷刺楊順。楊順大怒,讓私人找嚴世蕃,說沈煉結士擊劍習射,居心叵測。嚴世蕃將這囑託巡按御史李鳳毛。李鳳毛荒謬自責說:“有這種事,已經暗中散去他的黨徒。”既而代李鳳毛的人是路楷,也是嚴嵩的黨徒。嚴世蕃囑咐他和楊順一起圖謀這件事,許諾給他們厚報。他們兩人日夜謀圖如何中傷沈煉的事。九月,蔚州的妖人閻浩等人一向用白蓮教蠱惑眾人,出入漠北,泄露邊情為患。官軍捕獲他們,詞所連及的人很多。楊順大喜,對路楷說:“這足以報告嚴公子。”撰改沈煉的名在其中,誣衊閻浩等人拜沈煉為師,聽從沈煉指揮,具獄上奏。嚴嵩父子大喜。前總督許論這時正掌管兵部,竟回覆如其奏。於十月十七日(11月7日)斬沈煉於宣府街市,將他兒子沈襄戍守極邊。給予楊順一子錦衣千戶,路楷等人待選五品卿寺。楊順說:“嚴公薄我賞,意豈不滿足嗎?”拿沈煉的兒子沈袞、沈褒,用杖打死,再移檄令逮捕沈襄。沈襄到達後,拷打審訊正急,恰巧楊順因他事被逮捕,沈襄才得以免死。

死後平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御史鄒應龍彈劾嚴嵩父子為奸惡之狀,明世宗震怒,下詔釋放嚴嵩回鄉,而嚴世蕃則被流放到雷州,沈煉的兒子沈襄前往京師申訴父親遭受冤枉的罪名,並彈劾楊順先前故意殺害沈煉的罪行,同時呈上沈襄並沒有其它罪狀,詔令準許,於是沈襄恢復保全學生的身份,得以背負沈煉遺體回歸越地。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嚴嵩敗露,嚴世蕃將要被誅。臨刑的時候,沈煉所教的保全子弟在太學的人,用一錦帛寫上沈煉姓名官爵,持舉入市。看到嚴世蕃斷頭完畢,大呼說:“沈公可以瞑目了。”接著慟哭離去。
隆慶元年(1567年),明穆宗下詔令褒賞言事的人,贈沈煉奉議大夫、光祿少卿,任用沈煉的兒子沈襄為官。沈襄於是上書,陳述楊順、路楷殺人媚奸的情況。給事中魏時亮、陳瓚也相繼疏論這件事。於是將楊順、路楷交付官員審理,處以死罪。
萬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1573年4月24日),明神宗蔭沈煉之子沈袠為國子生。
萬曆十九年十一月六日(1591年12月21日),明神宗蔭沈煉之孫沈存德入國子監讀書。
萬曆三十八年正月十六日(1610年2月9日),禮部為沈煉請謚,明神宗同意了,贈沈煉諡號忠愍。

主要影響

政治

嘉靖三十年正月十二日(1551年2月16日),沈煉上疏彈劾嚴嵩,他說:“過去敵寇侵犯邊境,得利而歸,近來又聲稱入貢,暗中懷著舊日的意圖,皇上奮發神武,張皇六師,一定要趁時機北伐,這本來是神人也都喜歡的,也是臣民們甘願效死的。然而用兵的關鍵在於事先作出籌劃,如今籌劃則必須首先為天下誅殺奸邪之人,而激發忠義之氣則敵寇不值得平定。我確實感到憤懣,發誓不和賊寇共同生存。我私下見輔臣嚴嵩貪婪的習性嚴重,愚昧鄙陋的心腸堅硬如鐵石,在這個時候,他不聞他苦心積慮,延訪賢豪之士,諮詢各方策略,作為治國安邊的計策,卻和他的兒子嚴世蕃日夜謀劃,陷害忠良之人和妨礙自己的人,加以揣摩、利用,在極其微小的方面也不利用他們,以國家的利益為狐媚之徒,使夏畦(夏朝的暴君)也感到羞愧,卻不去推舉賢良之士,親近賢良的邊疆將領。這不是多多用黃金賄賂不可以得到官位的,即使官員沒有一件多餘的事可以做的,嚴嵩也不會通報他做某件事可得到讚譽的。如今到了考核官員政績的時候,也就是嚴嵩父子獲取利益的時候了。朝廷獎賞一個人,就說‘是我賞賜你’,懲罰一個人,就說‘是我懲罰你’,如今天下的人都只是考慮嚴嵩父子的是否愛憎某個人,卻不再知道朝廷的恩威了。這難道不是大事嗎!”其中又列舉了嚴嵩的十大罪狀。
  1. 接受將領官吏的賄賂,引發邊境戰亂。
  2. 接受各位藩王的饋贈,令宗藩失去職責。
  3. 把持吏部的權力,狼藉不堪以至於驛站小吏沒有什麼遺漏的,使得官府沒有建立正常的秩序,風俗敗壞到極點。
  4. 索取撫按的常規例行事項,致使百姓財力一天天削弱。
  5. 暗地裡壓制科道官員,使他們不敢直言。
  6. 嫉妒賢能,只要有人一忤逆他的意思,必定被致之死地。
  7. 縱容兒子接受財物,使天下人怨恨。
  8. 運財物回到家鄉,無日不有,致使道途驛站騷擾。
  9. 作為內閣成員滿九年了,卻沒有一條好的政績。
  10. 不能協同謀劃、討伐以緩解君主的憂慮。

文學

  • 詩歌
沈煉詩歌體裁多樣,眾體兼備。近體詩共368首,約占詩歌總量的79%。其中五言律詩133首,七言律詩78首,五言排律34首,七言排律3首,五言絕句11首,七言絕句109首。古體詩共98首,約占詩歌總量的21%。其中古樂府53首,歌行體7首,五言古詩38首。由此可以看出,沈煉詩歌主要以律詩為主,其次為絕句,再次為古樂府、五古,創作數量最少的為歌行體。從數量上看,沈煉的五言詩共237首,七言詩共214首,五言要多於七言,但從藝術水平來看,七言則稍勝於五言。沈煉的五言詩相對而言七言詩則主題豐富,立意較高,情感性和思想性也較為深刻。
在沈煉的古體詩中,七言是運用最多的體式,有的詩歌雖嚴格來講為雜言,但整體卻還是以七言為主,如《送張甌江符卿》除首句和中間四句外,其餘十四句都是七言長句,在整齊中帶有參差錯落之美。方東樹言“七古以才氣為主,縱橫變化,雄奇渾灝,亦由天授,不可強能”,沈煉的七言詩中唯七古最能體現其才氣,而七古中最為優秀的便是歌行體。他的歌行雖只有七篇,但都極具個人特色,顯示出自由豪邁的特點。沈煉的五律酬酢性質較重,表現內容相對狹窄且在格律上也有不夠嚴謹之處,但在情感表達上仍秉持真摯懇切、感事而發的原則,多涉及詩人內心感受,如《送岑山人出塞》《寄馮敬叔》等篇目在抒發友朋之情時結合詩人對時事人生的深層次感慨,充滿豪壯悲慨之氣。且從文字表達的角度看,五律在刻畫交遊場面時善於藉助景物傳遞情緒,頗多生動細膩之句,體現出清雅風味。
沈煉(沈鍊)
青霞集
沈煉慷慨豪邁的詩風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多選用剛健宏大的意象。如“劍”“龍”“江河”“天地”“日月”等。二是刻畫了“俠”的形象。三是詩歌用詞具有豪放瀟灑的特點。沈煉的詩風真實體現出他不同時期的心境變化,向世人展示出一個比史書上更為立體飽滿的人物形象。而茅坤所言其詩“足以寒賊臣之膽,而躍塞垣戰士之馬,而作之愾也”,不僅是指詩歌本身,更是指其中散發出的詩人自身的人格力量,他的詩歌是其人格精神的最大融合,真正體現出了詩如其人的特點。
沈煉詩歌思想感情的基調是忠君報國,他有著為國除奸、殺敵立功的強烈願望,其《報國吟》云:“長安近兮我所思,決壯猷兮日孜孜。龍有翼兮鳳有文,驥悲嗚兮思其群。世路隘兮誰當辟,撫長劍兮凌青雲。”(卷五)長劍是其濟世理想的具象化,從軍殺敵則是實現其理想的主要手段。《青霞集》中許多以《出塞》《從軍行》為題的詩歌,多以寶劍作為抒發感情的媒介。如“男兒從來通六藝,不分塵沙雜邊騎。劍磨流出射斗光,賦成常有凌雲氣。”(卷五《古從軍行》)“生懸寶劍報君恩,自許青萍氣不凡。若遣海波清未得,玉顏何用立乾坤。”(卷七《出塞曲》其二)其它一些詠懷贈別作品也常表達與此類題材相同的感情,且也多將寶劍這一意象用於詩中。如:“余亦滄江學劍人,十年為吏在風塵。請纓自羨凌雲客,投筆曾無出塞辰”(卷五《送呂子出遊宣大》),“黃雲馬首橫,仗劍赴邊城。雖歌出塞曲,詎謂從軍行。炎夏征途壯,河山旅望驚。從來班定遠,曾是一書生”(卷六《送岑山人出塞》),“浩浩穹壤內,一氣常感通。山河獻靈秀,生有百代雄。龍蟠抱三辰,虎踞經八戎。風雲隨指顧,日月回掌中。手提屬鏤劍,目送塞上鴻。豈無聲色資,慚愧海宇空。男兒不命世,何用懸朱弓”(卷五《詠懷三十首》其五),“中原訊息近何如,故舊無人問謫居。報國惟懷三尺劍,籌邊空作萬言書。春秋首止曾題筆,南北音塵已食魚。一片苦心懸碧落,風煙浩浩獨憐予”(卷六《詠懷二首寄徐太保》),“平生膽略好封侯,夜讀陰符曉未休。為問張華龍劍在,借餘一斬月氏頭”(卷七《寄張有功十六首》其十二)。在這些作品中,劍是其忠君報國的武器,更是其思想感情的象徵。這一意象的大量使用使其詩歌獲得一種凌厲的氣勢。
同時沈煉更強調俠客不依從權貴的獨立品格,在卷六的同題作品中他寫道:“北里新名俠,門多隱者車。問人尋寶劍,留客注丹書。七貴空聞姓,三公欲造廬。寧甘布衣老,不肯曳長裾。”與其時代特徵相聯繫,則作品藉助俠客形象所表達的是文人的高潔品質,寶劍時刻不離身則與屈原“帶長鋏之陸離”有著相同的意義。“風流傾斗酒,調笑折花枝”等內容則是沈煉疏放性格的體現,同時也與晚明士風的大背景有密切關係。
“劍”這一意象在沈煉作品中的頻繁出現以及與其現實生活、思想感情的密切聯繫,除了表明其豪放的個人性格外,還和紹興的歷史文化傳統有一定關係。《漢書·地理志》載:“吳、粵之君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劍,輕死易發。”這一傳統在晚明演化為勇於任事,“重義輕利,緩急可賴”的文人品格,雖然他們的劍術可能並不高明,兵法也不實用,但這種豪俠之氣卻凝結為文學作品中盪氣迴腸的優秀詩篇,與沈煉磊落的品行相映生輝。
沈煉散文體裁不一,各具特色,但整體上又具有共通特點。他作文多涉及時事,切於實用,文辭不拘法度,既有質樸之風又不乏雄藻麗語,雅俗兼備,氣勢縱橫,字句間展現出作者自身豪邁勁健的氣質。沈煉的散文在藝術特點上與詩歌有頗多相似之處,如尚情、明道等,但亦有其獨特風貌。
沈煉主張文章以實用為主,堅持“文以載道”的文論觀,這在《鄧玉亭文集前序》和《文賦》兩文中已有鮮明的展示。沈煉的文道觀與唐宋派可謂不謀而合,但亦有跡可循。除其本身作為忠實的儒學信徒而具有的強烈的責任意識和致用精神,心學是推動沈鍊形成載道致用文學觀的另一大影響因子,也促成了他與唐宋派的不解之緣。
沈煉的文章在表達上側重於對客觀現實的理性闡述,通過嚴密周祥的說理論證增強文章的說服力。如其以政論為主的書信體散文,多是針對現實政治軍事問題,有的放矢地予以評議論析,在充分說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解決措施,顯示出作者理智務實的個性特點。然而沈煉亦有感性重情的一面,這在前文已多有論及,他的文章在重理的同時,也飽含憂國愛民之情,情理兼備,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沈煉的文學功用論使他為文寫作更注重文從字順,而不以辭為工。沈煉的文章句式多樣,既有對仗工整的駢句,又有長短不一的散句,通俗中帶有文雅氣息。

歷史評價

王守仁:吾與沈子論事,種種超卓,真用世之才也。(《青霞集》引
汪文盛:異者!(《青霞集》引
徐階張居正等:煉自負狂直,悻悻不得志。(《明世宗實錄》
茅坤:①君既沒,而海內之薦紳大夫,至今言及君,無不酸鼻而流涕。(《茅坤集》)②青霞之身可殺,而其文章之精光,所以寫其忠孝廉節之養,而千百年之後,猶不可得而磨滅。(《茅坤集》
徐渭:①隨事觸景為詩賦文章,無一不慨時事,罵訶奸諛,懷忠主上也。(《徐渭集》)②君之似屈原也!(《徐渭集》)③終軍憤懣幾時平,遠放窮荒尚有生。兩疏伏階真痛哭,萬人開幕願橫行。朝辭邸第風塵暗,夜度居庸塞火明。縱使如斯猶是幸,漢廷師傅許誰評?(《徐渭集》)④其始為諸生時,即以文才為時輩所推重。凌厲崛奇,深造遠覽,橫逸不可制縛。(《徐渭集》)⑤沈一舉一鄉,再舉於廷,三仕於縣,一言事於朝,聲名滿天下。(《徐渭集》)⑥自守仁以成化辛卯娠,而爾之鄉沈光祿煉又以嘉靖辛卯,煉舉雖不敢望守仁,亦孔門之狂狷也。(《徐渭集》)⑦皆謂先生非邀則迂,非狂則愚,而不知先生之見素定於胸中也。(《徐渭集》
王世貞:青霞詩甚奇麗,而不能盡削其牢騷憤激之氣,故往往多楚聲。(《弇州四部稿》
李贄:余謂公死而生,嵩生而死,公固流芳百世,嵩亦遺臭萬年。(續藏書
王元敬:①先生少岐有異質,儁悟絕人,始齔讀易,過目成誦。(《青霞集》引)②先生雖燕處,必正衣冠,坐立不失矩度。(《青霞集》引
朱贅:公雖一時飲恨以死,而百世之下凜然猶生。(《青霞沈公遺集》引
尹守衡:沈純甫卑卑一幕職,抵掌而欲卻千里之難,叩閽自效骯髒哉。又一請纓生也。至於借劍尚方,竄身塞上,遵養時晦以待天子任使,奚不可者?不勝咤嚓不平之氣,瞋目時事,哆口傷人,長歌作祟,自謂澆吾塊壘,終嬰疾甚之亂,群凶之戈則已揕於其喉矣,悲夫!(《皇明史竊》
董其昌:世知青霞之忠節,不知其深於文也。(《容台集》
何喬遠:曾銑、楊允繩、沈煉三公,或當任或在旁,觀其心膽並壯,忠憤並切,而皆不得全其軀,患在嫉惡過當而幾事之不密也。大雅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故夫柔剛微彰以望萬夫,蓋君子哉。(《名山藏》
錢謙益:陳(鶴)、沈(煉)皆矜奇放誕,不可梯接。(《東武山人詩集序》
談遷:沈純甫氣吞逆胡,當庚戌秋,怒目而斥嚴氏,其強直自遂固已不可一世矣。投身荒塞,隱約潛晦,何必不自得。至於傳檄京師,欲清君側之惡,以視請劍詠檜,尤為過之。儉德避難,豈其然乎。(《國榷》
張岱:故青霞之言,屈、宋也。(《石匱論贊》
陳子龍:青霞快男子,詩亦俊爽。(《皇明詩選》
張廷玉等:煉為人剛直,嫉惡如仇,然頗疏狂。每飲酒輒箕踞笑傲,旁若無人。(《明史》
紀昀等:其文章勁健有氣,詩亦鬱勃磊落,肖其為人。以詞藻論,雖不及《鈐山堂集》之工,然嵩集至使天下不欲讀,當時為作集序者如湛若水諸人,至以為文章之玷,而誦煉集者至今肅然起敬。(《四庫全書總目》
周群、謝建華:沈煉的崢嶸氣節,無疑對徐渭的性情具有楷模作用,對於政治、軍事等治平之策的熱情也從與沈煉的相互激賞中得到了升華。(《徐渭評傳》

軼事典故

放歸白龜

嘉靖八年(1529年),有漁人捕獲一隻很大的白龜,想要獻給地紹興知府以求獎賞,但紹興知府覺得白龜太大了,怕引發水害,因此感到很疑惑,於是就問沈煉該如何處置。沈煉回答說:“這隻白龜應當放回河裡去。捕獲白龜並殺死它,會引發水害。”於是他們就將白龜放生。後來其他地方果然發生了大水災,紹興知府聽說了這件事後非常驚嘆,說:“沈先生果然很有博學。”

得劍劾嚴

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的一天,沈煉在京城的住所里舉行了一場宴會,有一位道士通過使者進來了,他手持一把鋒利的劍贈送給沈煉。沈煉把玩著劍,非常高興並問道:“這把劍的價值是多少?”道士回答說:“沒有一百金是得不到的,然而我認為您是位剛烈的大丈夫,所以把這把劍贈送給您,您不需要給我錢。”於是道士向沈煉深深地作了個揖就離開了,出門時突然不見了,沈煉這才知道是神仙。沈煉非常高興,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認為這是皇上用來斬馬的劍,可以清除身邊的奸臣。接著他拔出劍來翩翩起舞,只見一個黃布像傘一樣從空中飛來,還有一隻仙鶴從南方飛來,長鳴了幾聲向北面飛去,與劍舞相互輝映。舞罷,仙鶴在庭院中棲息了一個月。之後,沈煉抗疏直言指責嚴嵩父子的行為,仙鶴於是戛然而止並飛走了。

人際關係

輩分
關係
姓名
簡介
先輩
曾祖父
沈伯才
——
祖父
沈慶
——
父親
沈璧
號素庵。
母親
俞氏
——
——
妻子
徐氏
誥封太宜人。
後輩
兒子
沈襄
沈煉長子,歷仕安鄉知縣、姚安知府,以母親徐氏年老乞歸終養。
沈袞
沈煉次子,被楊順殺害。
沈褒
沈煉三子,被楊順殺害。
沈袠
沈煉四子,萬曆元年(1573年)被蔭為國子生。
孫子
沈存德
萬曆十九年(1591年)被蔭為國子生。
參考資料:

主要作品

沈煉著有《青霞集》《鳴劍集》等。
沈煉(沈鍊)
沈煉書法《草書諸家送別詩卷》節選

史料索引

王元敬《青霞集·卷十二·青霞沈公年譜》
王世貞《弇州四部稿·卷八十六·明故錦衣衛經歷贈奉議大夫光祿寺少卿青霞沈公墓志銘》
張廷玉等《明史·卷二百九·列傳九十七》

藝術形象

文學形象

馮夢龍在《喻世明言》中有《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一篇,歌頌沈氏家族抗擊嚴嵩黨羽的不朽傳說。《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中描述沈煉在得知邊防將領楊順“搜獲避兵的平民,將他劗頭斬首,充作韃虜首級”後,詩人先以“曲解”古詩來諷刺楊順等將領的殘忍罪行,又運用神奇的想像力,站在“冤魂”的視角上,描寫無辜百姓的痛苦和絕望,充滿浪漫主義色彩。

影視形象

年份
影視類型
劇名
飾演者
劇照
2001年
電視劇
沈煉(沈鍊)
陸詩雨版沈煉
2014年
電影
繡春刀
沈煉(沈鍊)
張震版沈煉
2017年
電影
張震
沈煉(沈鍊)
張震版沈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