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成(清代中期華亭籍歷史人物)

沈大成(清代中期華亭籍歷史人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沈大成(1700~1771),字學子,號沃田,江蘇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沈肇靈,東陽(今浙江東陽)人,為明太祖軍記室,明朝建立後,沈肇靈辭官不受,隱居吳淞青龍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沈大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江蘇華亭(今上海松江)
  • 出生日期:1700年
  • 逝世日期:1771年
[清](公元一七00年至一七七一年)字學子,號沃田,江蘇華亭人。生於清聖祖劇熙三十九年,卒於高宗乾隆三十六年,年七十二年。諸生。博聞強識,以詩古文。名父喬堂卒官,家遂中落。自是屢就幕府徵,由粵而閩而浙而皖,前後四十餘年。然性勤敏,雖舟車往來,必以四部書自隨。晚游維揚,客運使盧見曾所,交惠棟戴震王鳴盛等,益以學業相砥礪。大成壯年時,耽心經籍,通經史百家之書,及天文、樂律、九章諸術。校定書籍頗富,有《十三經註疏》、《史記》、《前後漢書》、《南北史》、《五代史》、《杜氏通典》、《文獻通孜》、《昭明文選》等;自著有《學福齋集》五十八卷,《清史列傳》傳於世。
其字一作「學子」.見清人室名別稱字號索引:增補本(下冊)271頁.
沈大成(1700~1771),字學子,號沃田,江蘇華亭(今上海松江)人。祖沈肇靈,東陽(今浙江東陽)人,為明太祖軍記室,明朝建立後,沈肇靈辭官不受,隱居吳淞青龍江。自六世祖沈篤,遷居松江郡城,學者稱其為傲漁先生。[1]沈篤之後,五傳至沈大成父沈矞堂。沈矞堂,字韓城,又字三雲,有四男一女,沈大成為其次男。[2]沈大成生於康熙三十九年庚辰(1700)十月二十五日,幼穎悟,讀書目數行下,康熙五十八年己亥(1719)時二十歲,學使昆明謝坤侯科試松江,閱其卷,驚異取冠鄉校。康熙五十七年贅於妻李氏家,雍正五年(1727),妻卒。雍正六年(1728)二月,父沈矞堂以暴疾卒於官,沈大成奔赴,被替代之官李傑選所刁難,投入獄中,一年後才得以奉喪回家;而六年(1728)八月,母章太孺人又卒於家。自此,家道中落。為維持生計,沈大成開始了將近四十年的游幕生涯:乾隆二年(1737)入王恕幕府,從王恕由粵至閩;乾隆七年(1742),王恕卒,沈大成居吳,館於族叔之所;乾隆十三年(1748)在安徽,入潘思榘幕;乾隆十八年(1753),潘思榘卒,沈大成自粵還;乾隆二十年(1755),兩淮鹽運使盧見曾聘沈大成至揚州為其攥輯群書;乾隆二十七年(1762)盧見曾離任,沈大成開始館於大鹽商江春寓所,直至乾隆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病重還家,二十九日即卒,年七十二。
作為雍乾時期的一位學者、文人,在學術方面,沈大成精通經史百家之書,及九宮、納甲、天文、樂律、九章諸術,一生曾校訂多部典籍,有《十三經註疏》、《史記》、《前漢書》、《後漢書》、《南史》、《北史》、《五代史》、《通典》、《文獻通考》、《昭明文選》、《說文》、《玉篇》、《廣韻》、顧炎武《音學五書》、梅文鼎《歷算叢書》等。惠棟稱其“搜擇融洽而無所不貫”[3],戴震亦在《學福齋集序》中贊曰:“治經之士,得聆一語言,可以通古,可以與幾於道”[4],張鳳孫在《學福齋集序》中更稱沈大成為“一代之通儒”[5]。文學方面,有詩文集《學福齋集》、《學福齋詩集》傳世,李慈銘贊其:“文既沖夷,詩亦清婉,高者逼中唐,次亦不失宋人風格,其古詩亦有老成可取者。”[6]沈大成亦寫詞,然而不見於《學福齋集》、《學福齋詩集》中,王昶《國朝詞綜》收其詞三首,可窺一斑。沈大成可謂是工詩善文,然而其詩歌最為人稱道,李慈銘更有“乾隆中經儒之稱詩者,沃田最勝,蘭泉次之……”[7]之評價。
《學福齋集》、《學福齋詩集》是沈大成一生詩文之合集,分詩文兩部分。《學福齋詩集》以時間為序,卷首為賦(2篇),後有詩《策衛詩鈔》、《修門詩鈔》、《噉荔詩鈔》、《西泠詩鈔》、《皖江詩鈔》、《藝蘭詩鈔》、《近游詩鈔》、《百一詩鈔》、《竹西詩鈔》共三十七卷1561首;《學福齋集》是文集,按體例編成,分論、說、解、書、序、記、辭、銘、贊、偈、書後、引、題跋、碑、墓表、墓志銘、墓碣、肂志、傳、書事、祭文、哀詞、雜著,共二十卷252篇。
[1]汪大經《沈先生大成行狀》,見錢儀吉等編《清碑傳合集》卷一百四十一,頁1788,上海書店,1988年影印本。註:以下不再標註版本。
[2]據《學福齋集》卷一九《先太孺人傳略》,《行狀》誤作韓城公有三子,大成為伯。
[3]惠棟《學福齋集序》,見沈大成《學福齋集》卷首。《學福齋集》、《學福齋詩集》,《續修四庫全書》第1428冊,頁2,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版。註:本文凡引《學福齋集》、《學福齋詩集》內容,皆為《續修四庫全書》(第1428冊)本,故下文引用時不再標註版本和頁數,只註明卷數。
[4]戴震《學福齋集序》,見《學福齋集》卷首。
[5]張鳳孫《學福齋集序》,見《學福齋集》卷首。
[6]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頁758,中華書局,2006年版。
[7]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頁812,中華書局,2006年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