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1895年10月10日—1945年7月12日),男爵,納粹德國空軍元帥。
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出生於德國西里西亞,在一戰中參加騎兵部隊。1925年加入秘密成立的德國空軍。1933正式脫離騎兵,進入空軍參謀部任職,主管飛機設計和試飛處。1938年11月1日任兀鷹軍團司令官,在西班牙內戰一舉擊潰共和政府空軍主力。1940年擔任第8航空軍軍長,1942年3月1日,晉升為上將,為當時德軍唯一的四星級軍長。1943年2月16日,因戰功希特勒授予里希特霍芬空軍元帥軍銜。1943年6月12日,里希特霍芬被調到義大利,出任第2航空隊司令。1944年因腦癌退入後備役,1945年7月12日,在奧地利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沃爾夫岡·馮·里希特霍芬
- 外文名:Wolfram Freiherr von Richthofen
- 國籍:德意志第三帝國
- 出生地:德國西里西亞
-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10日
- 逝世日期:1945年7月12日
- 職業:納粹德國空軍元帥
- 信仰:納粹主義
- 逝世地:奧地利
一戰烽煙,一戰結束後的生涯,參與西班牙內戰,二戰歲月,波蘭戰役,西線戰役,不列顛大空戰,希臘戰役,克里特島作戰,東線戰役,義大利作戰,親戚,其他,去世,
一戰烽煙
1895年生於德國西里西亞,在一次大戰中本來不是飛行員,而是騎兵,在東線服役一直到1917年9月為止。他的堂兄,是擊落80架敵機的傳奇飛行員,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上尉(紅男爵本人原本也是騎兵,1915年改行當飛行員的)。很可能是這個原因,沃爾夫岡最終從騎兵轉入空軍也成為一名戰鬥機飛行員。經過幾個月的訓練,小里希特霍芬於1918年3月正式加入他堂兄指揮的戰鬥機聯隊。可惜僅僅一個月之後,紅男爵就在一次戰鬥中被擊落陣亡。沃爾夫岡本人在戰爭餘下的幾個月時間也擊落了8架協約國飛機,成為空戰王牌。
一戰結束後的生涯
一次大戰之後,里希特霍芬屬於比較幸運能夠留在魏瑪共和國10萬人陸軍中的少數。儘管1920年他曾經退役,去漢諾瓦工程大學讀學位,但是1923年畢業之後,仍舊回到陸軍現役,加入老本行騎兵。1925年加入秘密成立的德國空軍,名義上他仍然是騎兵軍官,實際身份是空軍和總參謀部軍官。而在這整個過程中,里希特霍芬仍然在業餘攻讀更高的學位,並於1929年獲得工程學博士學位。拿到學位之後,里希特霍芬又一次“暫時退役” ,赴義大利遊學。其實這次是煙幕彈:1920年代,德國在凡爾塞條約的束縛下,只能秘密地恢復軍備,尤其是空軍和裝甲兵無法在該國發展,於是跟蘇聯和義大利發展秘密的大規模軍事合作,很多二戰中著名的德軍和蘇軍統帥級人物,當時都在對方國家受過秘密訓練或者軍事交流。里希特霍芬去義大利,就是學習義大利的空軍理論和大編隊作戰指揮實踐。4年的留學,里希特霍芬不僅說得一口流利的義大利語,而且鍛鍊出相當圓熟的交際能力。他跟義大利空軍元帥巴爾博的關係非常友好(Balbo,義大利航空先驅,也就是1940年在北非托卜魯克被義大利自己的高炮擊落的那位)。1932年回到德國,里希特霍芬又去陸軍學習機械化部隊作戰的理論。1933年希特勒上台,里希特霍芬上尉正式脫離騎兵,進入空軍參謀部任職,主管飛機設計和試飛處。
參與西班牙內戰
里希特霍芬在西班牙一直呆到1937年底,不僅辦理交接事宜,也為新任指揮官當一陣顧問。回到德國以後,里希特霍芬擔任第257轟炸機聯隊聯隊長。在里希特霍芬回國任職的1938年,西班牙兀鷹軍團的轟炸機大隊開始全面換裝容克87(就是後來著名的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而戰鬥機大隊更是人才濟濟,其中第3中隊前後兩任中隊長,是後來二戰期間德國著名的王牌加蘭德(Galland)和默爾德斯(Moelders) ,還創造出2機編隊和4機指形編隊戰術。當時空軍規定飛行員打下5架敵機成為王牌以後就要調回國,有可能是為了輪訓飛行員,和保護王牌讓他們回國傳授戰鬥經驗。但是默爾德斯為了能留在戰場上而故意隱瞞自己的戰績,最後總共在西班牙擊落14架敵機。
1938年11月1日,里希特霍芬再次赴西班牙,這次是作為兀鷹軍團司令官,從上校晉升少將。1939年2月,他指揮兀鷹軍團奇襲並一舉擊毀西班牙中北部加泰羅尼亞地區的共和政府空軍主力,掩護陸軍掐斷了政府軍通向法國的北部交通線,僅一個月以後,西班牙內戰結束,里希特霍芬作為英雄凱旋迴國獲得巨大的聲譽。根據德國人的記錄,將近3年的西班牙內戰期間,兀鷹軍團總共被擊落72架飛機,陣亡420人。此時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還有半年的時間,里希特霍芬儘管軍銜不高,但他卻是戰爭明星:擁有戰鬥經驗,而且是空軍中出名的技術專家和空地協同作戰專家,再加上英雄的盛名,使他對空軍的組織,戰術,裝備,乃至發展思想,都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遠遠超過一名普通的少將軍官。而里希特霍芬也非常樂於運用這種影響力,不遺餘力地鼓吹“飛行炮兵”的威力和重要地位。德國空軍自第二任總參謀長凱塞林之後,就有重視戰術航空兵,忽視戰略轟炸機部隊的苗頭,而里希特霍芬為這個趨勢,加上了一個重重的砝碼。
二戰歲月
波蘭戰役
1939年9月的波蘭戰役,德國空軍出動了凱塞林的第1航空隊,支持包克的北方集團軍群,勒爾的第4航空隊支持倫斯德的南方集團軍群。其餘第3航空隊駐守德國南部,第2航空隊在德國北部,並負責警戒西線。里希特霍芬少將指揮第4航空隊的“特別飛行司令部” ,其任務,是集中俯衝轟炸機部隊來支持萊歇瑙(Reichenau)將軍的第10集團軍。直到1944年為止,里希特霍芬一直承擔德國空軍最關鍵的戰場支持任務,波蘭戰役是他一系列中央舞台演出的第一場,他任務的重要性,遠超過他本人少將的軍銜。
里希特霍芬在波蘭戰役中很快證明出,他不僅是個學者,而且是個冷血的鬥士。他將機場建立在離前線很近的地方,按照西班牙的經驗,在前線部隊中派出很多地面聯絡員,根據情況隨時召喚空中支持。他本人每天都在司令部和前線之間多次往返,在Wielun附近,他的30架斯圖卡單獨攻擊並擊潰了一個波蘭騎兵旅。因為波蘭戰役一開始德軍就掌握了完全的空中優勢,根本不用考慮波蘭戰鬥機的威脅,因此里希特霍芬索性命令手下的戰鬥機也加入到對地支持的任務中去。
當南方集團軍群的布拉斯科維茨第8集團軍突然受到來自側翼的波軍波茲南軍團進攻的時候,里希特霍芬的斯圖卡先是應邀緊急幫助陸軍穩定戰線,而後德軍將領們意識到這是一個包抄殲滅波軍主力的有利時機,於是調整部署,讓第8集團軍吸引波軍,而其它幾個集團軍向波軍背後大迂迴,最終合圍聚殲波茲南軍團12個步兵師3個騎兵旅於布楚拉河一線,這就是布楚拉河會戰。隨著會戰的進程,北方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逐漸靠攏,支持北方集團軍群的第1航空隊指揮機構逐漸退出戰役,把部隊移交給第4航空隊,而在第4航空隊唱主角的又是里希特霍芬。因此到布楚拉河會戰結束,德軍開始向華沙進軍的時候,里希特霍芬少將實際上幾乎指揮所有在波蘭作戰的德國空軍。
華沙城下,里希特霍芬顯現出他冷酷的一面:他命令第77轟炸機聯隊聯隊長西博德上校(Seybold)不加區別地轟炸華沙城內的民用和軍事目標,9月11日第一次轟炸的時候,西博德上校抗命,僅轟炸華沙的軍事目標,結果立即被裡希特霍芬解職。9月22日,里希特霍芬用1150架飛機轟炸華沙,其中有百分之11是燃燒彈,裝在容克52運輸機上,投彈的時候打開機門,由兩個人用鐵鍬向外鏟。對華沙的恐怖轟炸總共投下560噸炸彈和72噸燃燒彈,華沙市區成片地被炸成廢墟,德軍損失兩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和1架容克52運輸機。負責圍攻華沙的德軍第8集團軍司令布拉斯科維茨,是一位比較有良心的將領,要求空軍取消對華沙進一步的空襲,並因此和里希特霍芬大吵一架。最後戈林出來調解,命令空軍僅僅在得到第8集團軍的要求之時,才可以發動對華沙的空襲。里希特霍芬心裡明白布拉斯科維茨不可能發出這樣的請求,轉而以450架飛機轟炸了波蘭的另一個抵抗據點莫德林市(Modlin)。
西線戰役
在西線戰役中,里希特霍芬少將又一次擔任關鍵角色,第8航空軍軍長。他的航空軍集中了空軍絕大部分俯衝轟炸機,先是配屬支持包克B集團軍群的凱塞林第2航空隊,開戰3天之後,又改隸施佩勒的第3航空隊,專門負責支持倫斯德A集團軍群編成中,由古德里安率領的裝甲矛頭,進行中央突破。在整個戰役中,俯衝轟炸機的支持,是閃電戰不可或缺的一個成功因素。里希特霍芬在配合古德里安突破的整個過程中,並不刻意發動大規模的空襲,而是讓空軍持續不斷地進行小規模出擊,始終對法軍保持壓力,從不讓法軍的炮兵和坦克有自由機動的機會,同時故意不破壞鐵路和橋樑,為古德里安迅速推進留出一條通道。尤其在這後一點上,應該說里希特霍芬和古德里安配合相當默契。當然,第一次在這么廣闊的戰場作戰,裝甲部隊推進又常常出乎意料地迅速,限於戰場通訊條件,時常出現誤炸也是很難避免的事情。當德軍最高統帥部在敦刻爾克叫停的時候,不僅古德里安等前線陸軍將領強烈反對,空軍從航空總監米爾希(Milch,1940年的元帥) ,空軍總參謀長耶舒恩內克,到航空隊司令凱塞林和前線的里希特霍芬也是錯愕不已。戈林吹牛說僅憑空軍就可以把英國遠征軍消滅在灘頭,其實並不代表前線將領的意見。里希特霍芬一聽到命令就馬上打電話給總參謀長耶舒恩內克,以近戰航空兵專家的身份,強烈懷疑這個命令的可行性,因為他很清楚,斯圖卡在俯衝轟炸的時候其實很脆弱,不可能防範敵方戰鬥機的襲擊。但是戈林的命令一定要執行,而執行的結果,也證實了里希特霍芬的懷疑:空襲未能有效地打擊英軍,30餘萬英法軍隊撤回英國本土。
不過敦刻爾克的挫折,並未掩蓋整個法國戰局的巨大成功,希特勒論功行賞,一氣晉封了一打元帥,包括空軍的米爾希,凱塞林,和施佩勒。里希特霍芬少將雖然限於資歷,不可能封帥,但是這位波蘭和法國的空軍明星,也獲得應有的獎賞:不僅獲得騎士級鐵十字勳章,而且越過中將軍銜,直接晉升三顆星的航空兵將軍。
不列顛大空戰
1940年8月下旬,里希特霍芬奉命率第8航空軍撤出不列顛空戰,改隸第4航空隊,在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集結。勒爾上將麾下除了第8航空軍,還有蓋斯勒將軍的第10航空軍。里希特霍芬的主要任務,首先是支持德軍魏赫斯(Weichs,後來晉升元帥)上將的第2集團軍入侵南斯拉夫,其次還必須支持李斯特元帥(List)的第12集團軍占領希臘。在主要方向南斯拉夫,1941年4月6日發動入侵的時候,里希特霍芬擁有600餘架作戰飛機,戰爭第一天就擊落20架敵機,在地面擊毀44架,己方損失2架飛機,獲得絕對制空權。而後飽和轟炸貝爾格勒,癱瘓南斯拉夫的全班通訊系統。再下一步,集中全力支持第2集團軍的攻勢,僅用12天就完成征服南斯拉夫的任務。
希臘戰役
在次要進攻方向希臘,英國空軍少將迪阿比亞克(D’Albiac)擁有一支80架作戰飛機的小型力量,最終在4月20日雅典上空的空戰中被德軍消耗殆盡。從4月21日開始,里希特霍芬的航空軍開始把重點改為轟炸英國海軍,儘量阻止英軍從希臘半島撤退。4月26日,里希特霍芬指揮了生平第一次空降戰鬥,用400架容克52運輸機和滑翔機在科林斯地峽(Corinth)成功地空投兩個傘兵營,切斷了2千5百多名英軍和希臘軍隊的退路。
克里特島作戰
希臘戰役之後,里希特霍芬轉而負責支援施圖登特將軍第11空降軍的克里特島作戰。為此任務,第8航空軍擁有2個轟炸機聯隊(各有3個裝備道尼爾17轟炸機的大隊) ,1個教導聯隊(2個容克88大隊和1個亨克爾111大隊) ,2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聯隊,第27戰鬥機聯隊(3個大隊梅109) ,和第26驅逐機聯隊(2個大隊梅110) ,共650架作戰飛機,其中包括280架轟炸機,180架斯圖卡俯衝轟炸機,90架梅塞施米特109和90架梅塞施米特110戰鬥機,外加40架偵察機。與此相對應的,英軍只有24架戰鬥機來防衛克里特島。所以里希特霍芬完成第一步奪取制空權就顯得頗為輕鬆,雖然這次戰役德軍傘兵在地面作戰中損失慘重,但是里希特霍芬所提供的空中支持,卻進行得相當順利,所有用來運兵的第1波493架容克52運輸機,只損失了7架。空軍俯衝轟炸機的掩護,為德軍傘兵提供了急需的重型火力支持,
是後來慢慢奪取登入場周圍各個高地的關鍵因素。當德軍地面部隊漸漸在島上占據優勢之後,里希特霍芬開始動用後備兵力,壓制參戰的英國海軍,擊沉英軍朱諾號驅逐艦(Juno),傷阿賈克斯號輕巡洋艦(Ajax)。5月22日,英國海軍少將金(King)率領C編隊出海截擊德國向島上運送重型武器的運輸船隊,又遭到德國空軍打擊,被擊傷Naiad號和Carlisle號巡洋艦。同一天下午,德軍飛機擊傷戰列艦“厭戰”號(Warspite) ,並擊沉灰狗號驅逐艦和格洛斯特號(Gloucester)巡洋艦。
下午5點45分,英國巡洋艦斐濟號被攜帶500磅炸彈的Me109戰鬥機擊沉。這天夜裡,英國驅逐艦凱利號(Kelly)和克什米爾號(Kashmir)炮擊德軍占領的島上機場,清晨撤離的時候,卻被24架斯圖卡發現擊沉。5月26日,英國航空母艦可畏號(Formidable)又被兩枚炸彈命中,撤出戰區。面對德國空軍可怕的空中優勢,即便是象英國地中海艦隊司令坎寧安上將這樣無畏的鬥士,也不得不暫避鋒芒,他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但是不能把寶貴的艦艇,在毫無空中掩護的情況下開出去送死。於是,英國海軍解除對克里特島附近海面的封鎖,德軍增援部隊和裝備得以通過海運源源不斷地登島。6月1日,英軍撤離克里特。此戰,德軍一共損失350架飛機,但是其中271架是屬於施圖登特的傘兵運輸機。里希特霍芬獲得騎士級鐵十字勳章上的橡樹葉。
東線戰役
克里特島戰役結束之後3周,1941年6月22日,東線蘇德戰爭爆發,還沒來得及好好休整的里希特霍芬和他的第8航空軍,又被配屬到關鍵方向,隸屬凱塞林元帥的第2航空隊,在戰線中段,支持包克元帥中央集團軍群向明斯克-斯摩棱斯克-莫斯科總方向的突擊。第8航空軍的具體任務,是支持霍特(Hoth)的第3裝甲集群和施特勞斯(Strauss)的第9集團軍。為此,里希特霍芬擁有第26和27兩個戰鬥機聯隊(分別裝備Me110和Me109兩種戰鬥機) ,和4個轟炸機聯隊,是整個東線兵力最強的航空軍。里希特霍芬也遇到一些困難,主要是德軍計畫在拂曉前開戰,而大多數德軍轟炸機飛行員都不會夜間編隊飛行。德軍的解決辦法是,集中抽調那些能夠夜間飛行和作戰的機組,每3架一個小組,專門負責轟炸一個停有蘇軍戰鬥機的機場。開戰的第一周,僅里希特霍芬的航空軍就擊毀了1千架以上的敵機,大部分是在地面擊毀的。6月24日至26日,德軍確立制空權,將重點轉向里希特霍芬的拿手好戲:近距離支持地面戰鬥。6月24日,里希特霍芬出動整個航空軍主力打擊德國第9集團軍當面的蘇軍,一天之內擊毀105輛蘇聯坦克。蘇德戰爭從一開始就是複雜而殘酷的,6月26日,蘇軍地面部隊對第8軍的主要機場發動襲擊,在地面
兵力不足的情況下,斯圖卡反覆對地攻擊儘量遏制蘇軍的推進,直至德國第5軍的地面部隊趕到。在里希特霍芬的支持下,施特勞斯的第9集團軍按計畫與克魯格元帥的第4集團軍在比亞利斯托克(Bialystok)完成第一個合圍。於是第8航空軍馬上轉而全力支持霍特向明斯克進擊,為了不讓蘇軍因為偵察機的出現得到警覺而避開隨後的空襲,里希特霍芬命令空襲之前不作偵察,派出許多由3至6架轟炸機組成的遊獵編隊,自行偵察,實時發現蘇軍實時打擊。6月27日,霍特的第3裝甲集群和古德里安的第2裝甲集群在明斯克會師,封閉了第2個大合圍圈,因為步兵跟不上裝甲部隊的推進速度,而裝甲部隊又無法嚴密封鎖合圍圈,里希特霍芬的空軍也承擔了很大一部分防止蘇軍被合圍的部隊進行有組織突圍的任務。當然,蘇軍零星小股的滲透突圍,是空軍和裝甲部隊無法阻止的。德軍裝甲部隊馬不停蹄地向斯摩棱斯克挺進,8月5日,斯摩棱斯克淪陷。此時,希特勒命令中央集團軍群過於突出的部隊停下來,分兵向南北兩翼的基輔和列寧格勒方向突擊。這一次,里希特霍芬和他的第8航空軍沒有分配到向西南方向支持基輔大會戰的任務,而是調到戰線北方的第1航空隊,支持霍普納上將的第4裝甲集群進攻列寧格勒。在這裡,德軍俯衝轟炸機突擊停泊在喀琅施塔德港灣,由高炮火力嚴密保衛的蘇軍波羅的海艦隊主力。9月16日和23日,魯德爾兩次突破密集防空火網,駕駛斯圖卡飛機從9千英尺一下子猛衝到水面才改平,把分別重1千磅和2千磅的炸彈投到馬拉號戰列艦上,第二次炸彈在艦體內爆炸,前炮塔和艦橋全毀,馬拉號下沉坐底,後來被蘇軍打撈起來作浮動炮台用。第8航空軍還重創了基洛夫號重巡洋艦。
1941年底,里希特霍芬的第8航空軍回到莫斯科戰線,此時,戰線中央的凱塞林第2航空隊司令部和第2航空軍都被抽調到地中海戰場與英軍作戰,只剩下里希特霍芬和他的第8軍接管整箇中央集團軍群前線,蘇軍發動冬季大反攻的時候,德國空軍無法集中兵力應付一處的威脅,必須在廣闊的戰線處處分兵,頗感捉襟見肘。
不過德軍付出慘重代價還是挺了過來,在某些地段空軍對地面部隊的空運補給,是頗為成功的。
1942年德軍春夏季節的戰略攻勢,以曼施泰因在克里米亞的行動為先聲。曼施泰因的克里米亞戰役,成為德軍戰史上又一個成功範例,這次,里希特霍芬又被派往克里米亞擔任“關鍵先生”。里希特霍芬原本一直在中央戰線作戰,1942年3月1日,他被晉升為上將,成為當時德軍唯一的四星級軍長。最高統帥部特意將里希特霍芬與格賴姆的第5航空軍對調防禦地段,配屬到克里米亞,然後為第8航空軍集中了前所未見的龐大兵力,交給里希特霍芬11個轟炸機聯隊,3個斯圖卡俯衝轟炸機聯隊,7個戰鬥機聯隊。里希特霍芬和曼施泰因都是德軍中的少壯派名將,精力充沛,指揮風格積極勇猛,所以互相之間配合得非常默契,堪稱黃金搭檔。里希特霍芬在克里米亞戰役發起的一周之內,連續不停地突擊刻赤半島和塞瓦斯托波爾的一切蘇軍野戰機場和港口,為曼施泰因的11集團軍撐起一張巨大的空中保護傘,更集中俯衝轟炸機,用空中火力輔助德軍在狹窄的蘇軍科赤半島防線正面撕開突破口,最後曼施泰因硬是用一個集團軍的主力,吃掉了蘇聯外高加索方面軍。然後,德軍回頭對付背後的堡壘城市塞瓦斯托波爾。這一次,第8航空軍採取新的“傳送帶戰術”,編組較小規模的轟炸機群,24小時連續不斷地轟炸蘇軍各個支撐點,一個機群返航,另一個機群已經出發,象傳送帶那樣不斷向要塞投放炸彈。這種不間歇的轟炸,可以嚴重打擊守軍的士氣,但是德國空軍自己也疲憊不堪,第8航空軍總共723架飛機,平均每天要出擊2千架次,里希特霍芬親自在要塞外圍的觀察塔台上日夜督戰,只要一看到要塞內蘇軍機場起飛時揚起的煙塵,就立即導引空中待機的戰鬥機予以獵殺。戰役最後階段,幾乎所有塞瓦斯托波爾市區範圍內的火力點,都是用斯圖卡飛機摧毀的。
德軍克里米亞戰役勝利結束以後,曼施泰因被調往北部組織進攻列寧格勒,而里希特霍芬依然留在東線南段最關鍵的地區,支持德軍向頓河河曲和高加索發動的夏季攻勢。7月14日,第4航空隊司令勒爾上將調任東南戰線總司令,47歲的里希特霍芬上將升任航空隊司令,指揮東線南段所有德國空軍,他手下有菲貝格將軍(Fiebig)的第8航空軍,負責支持霍特第4裝甲集團軍和保盧斯第6集團軍向頓河河曲方向進攻,還有普魯貝爾將軍(Pflugbeil)的第4航空軍,負責支援克萊斯特上將第1裝甲集團軍(屬於李斯特元帥的A集團軍群)向高加索突進。另外,里希特霍芬手下還有德斯洛赫(Dessloch)將軍的第1高射炮兵軍。里希特霍芬所指揮的第4航空隊,擁有整個德國空軍54%的兵力,而要掩護的戰場區域卻更加廣闊,在史達林格勒戰區,實際只是第8航空軍。作為一個善於在戰場上作出決斷的鬥士,里希特霍芬的性格和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非常不同,據說里希特霍芬本人從來就不喜歡保盧斯,到任不久就向總參謀部建議撤換保盧斯的職務,但是未被接納。
9月3日,德軍首次空襲史達林格勒市區,然後把作戰重點,轉向支持德軍前線地面部隊。10月份,里希特霍芬的偵察機發現蘇軍後方重兵集團集結的跡象,第4航空隊起飛進行了空中打擊,但是當時大部分德軍轟炸機都忙於前線支持,和對付越來越強大的蘇聯空軍。這令里希特霍芬相當擔憂,象其它幾位德軍前線將領一樣,他也預計到蘇軍可能用強大的預備隊進行反攻,甚至還猜測到可能的突破口,10月底11月初,里希特霍芬命令第8航空軍時刻準備轉向支持羅馬尼亞第3集團軍。但是德軍側翼的兵力過於單薄,而最高統帥部又不願意停止在史達林格勒的攻勢,於是僅憑第8航空軍,根本無法遏制蘇軍排山倒海般的大反攻,11月25日,史達林格勒的德軍被合圍。希特勒命令將史達林格勒變成要塞死守,從東線北段調來曼施泰因元帥,組建頓河集團軍群為保盧斯解圍,而為包圍圈裡德軍空運補給的任務,就落到第4航空隊身上。
當時總的形勢,德國空軍如果集中力量,還能對蘇軍占有某些裝備和人員素質上的優勢,但是蘇聯空軍的裝備越來越先進,數量更越來越多,飛行員的素質也在提高,德國軍工生產和數量上的劣勢已嚴重影響到了前線重點地段的制空權。在發動空運之前,里希特霍芬就已經坦白地告訴曼施泰因,戈林,和陸軍總參謀長蔡茨勒,說靠空運來補給包圍圈裡的德軍,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空軍總參謀長耶舒恩內克,最初支持希特勒和戈林空運的決定,但是被裡希特霍芬說服,也轉而反對。可是希特勒和戈林決心已定,最高統帥部下達命令,里希特霍芬也只能不得已而為之。12月初,里希特霍芬擁有500多架運輸機,其中很多並非容克52,而是由He111等各種類型轟炸機改裝的。里希特霍芬以其一貫的務實態度,打亂原指揮系統,命令第8航空軍軍長菲貝格(Fiebig)集中精力全權負責指揮空運,不再指揮任何空戰行動,又從高加索把普魯貝爾(Pflugbeil)的第4航空軍撤回來,最大限度地集中兵力,只讓第1高射炮兵軍軍部指揮少數戰鬥機來掩護高加索A集團軍群的撤退(當時集團軍群司令已經是克萊斯特元帥)。同時指定曼克(Mahnke)中將新建“頓涅茨”航空師,接手所有第8航空軍的作戰飛機,支持曼施泰因元帥頓河集團軍群的解圍攻勢。12月底,里希特霍芬給希特勒直接打電話,替好友曼施泰因元帥請求,允許第6集團軍突圍,但仍然未獲希特勒批准。
合圍的最初幾天,由於天氣惡劣,德軍被迫推遲空運。11月29日,史達林格勒空運正式開始,那一天出動了38架容克52和21架亨克爾111,僅有12架容克和13架亨克爾到達包圍圈裡的德軍機場。整個12月份,德軍運輸機必須突破蘇軍戰鬥機和地面火力網的封鎖進行空運,本來就數量不足的運輸機隊損失慘重,12月日平均運輸量90噸物資,最多的1天空運了300噸,而原先計算需要的最低供應量是日均500噸。12月24日,蘇軍坦克部隊突擊空運重要基地塔欽斯卡婭機場(Tatsinskaya) ,又擊毀停放在地面的72架容克52運輸機,給空運行動沉重一擊。其實此前兩天菲貝格將軍曾要求里希特霍芬批准撤出這個已經遭受蘇軍地面部隊嚴重威脅的機場,但里希特霍芬以整個戰役形勢嚴重,必須冒最大風險,拒絕批准撤退,致使有此一錯。1月14日,德國空軍的第2號人物,一直負責行政事務的空軍總監米爾希元帥被希特勒任命為特派員,統一指揮空運行動,此時大勢已去,里希特霍芬明白無誤地告訴米爾希,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米爾希準備親自飛進圍城來估價形勢,結果在去機場的路上座車與火車相撞,肋骨骨折加腦震盪,但是仍然堅持上半身用石膏固定著,在第4航空隊司令部里指揮空運。即便這樣的個人努力也無濟於事。1943年1月21日,包圍圈內最後的機場古姆拉克(Gumrak)被蘇軍占領,1月22日中午,隨後一架德軍飛機飛出史達林格勒圍城。整個史達林格勒空運行動,共運進6951噸物資(另一個數字是8350噸),撤出24910人。德軍損失488架運輸機,其中整個空軍一半以上的容克52運輸機都在這次戰役中損失了。
1943年2月16日,為感謝里希特霍芬的戰功和為史達林格勒空運所做出的超人努力,希特勒授予里希特霍芬陸軍元帥軍銜。1943年春季的戰局中,里希特霍芬指揮第1、4、8三個航空軍,其中第8軍支持庫班半島的第17集團軍(屬A集團軍群) ,集中第1、4兩個軍(第1航空軍軍長是科爾滕Kurten,後來的空軍總參謀長)與曼施泰因元帥的頓河集團軍群配合,實施哈爾科夫反攻戰役。儘管剛剛經過史達林格勒的挫敗,里希特霍芬還是用容克87和88俯衝轟炸機重創了蘇軍第1近衛集團軍,有力地支持曼施泰因的回馬槍作戰。畢竟,蘇聯空軍在這個時候從指揮的協調,集中兵力的藝術,和飛行員素質上,仍然和德軍有一段差距,德國空軍如果集中足夠兵力的話,是可以保證關鍵地段戰場制空權的。1943年德軍東線戰場的重頭戲,是7月份開始的“城堡”作戰,也就是庫爾斯克戰役。不過這次里希特霍芬沒有參加。
義大利作戰
6月12日,德斯洛赫(Dessloch)接替里希特霍芬出任第4航空隊司令,里希特霍芬則被調到義大利,出任第2航空隊司令。曼施泰因盡力挽留他的黃金搭檔,但是歸於無效。這個職務調動並不意味著里希特霍芬失去了希特勒的信任,實際上,直到里希特霍芬到達之前,第2航空隊司令職務,一直由南線總司令凱塞林元帥兼任。而且當時英美盟軍已經在北非取得最後的勝利,敵對雙方都知道,盟軍下一步大規模入侵行動已經迫在眉睫。這就是里希特霍芬調動的背景。從1939年起,里希特霍芬無論出現在哪裡,哪裡就會成為德國空軍的重點戰場。第2航空隊下轄布洛維斯(Buelowius)的第2航空軍和曼克(Mahnke)的西西里戰術指揮部。戰鬥機由原先里希特霍芬到任之前的190架迅速上升到450架,另有380架單發輕型轟炸機和100架雙發轟炸機。7月份盟軍西西里登入的時候,第2航空隊總共擁有975架作戰飛機,但是要負責防禦整個地中海戰場,因此準確判斷盟軍進攻方向,並相應集中兵力,就成為德軍防禦的關鍵。偏偏在這一點上,里希特霍芬被盟軍情治單位所欺騙,誤以為盟軍下一步將要進攻義大利的撒丁島,於是將兵力集中於撒丁島,西西里戰術指揮部的飛機,由415架抽調減少到175架。登入前夕的雙方空戰中,西西里德軍又損失了100架飛機,到7月16日,西西里島上德軍只有40架可用的飛機。而且當7月10日盟軍登入開始以後,空軍對西西里島的增援也來得太晚,頭3天的關鍵時期,德軍出擊300架次,而盟軍出動1500架次,是德軍的五倍。里希特霍芬前後在西西里投入了635架飛機,被擊毀600架,而撒丁島上的德國空軍集結地,也遭到盟軍空襲。鑒於盟國空軍優勢過於明顯,而德軍損失已經超出了能夠承受的範圍,必須保留實力保衛義大利本土。7月22日,德軍決定從西西里撤出空軍,陸軍也漸漸向墨西拿海峽收縮,最後放棄西西里。整個西西里戰役期間,德國空軍共損失1850架飛機,盟軍的損失只有400餘架。
親戚
“紅男爵"曼弗雷德·馮·里希特霍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德國空軍元帥沃爾弗拉姆·馮·里希特霍芬的遠房表兄。英國作家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的太太弗里達·馮·里希特霍芬是紅男爵的遠房表姊。雖然他們的共同祖先要追溯到1661年,但戰時紅男爵的名聲在英國多少也影響到弗里達。而弗里達的姊姊伊利絲·馮·里希特霍芬則是德國首位女性社會科學家。
紅男爵的弟弟,洛塔·馮·里希特霍芬也是一名王牌飛行員,擊落數40架。他與哥哥同屬第11戰鬥機中隊,1922年死於空難。
紅男爵的侄孫,赫爾曼·馮·里希特霍芬博士於1989年至1993年間是德國駐英國大使。
其他
儘管地中海作戰失敗,里希特霍芬並沒有失去希特勒的信任,準備調往西線對付即將到來的盟軍登入。整個戰爭期間,希特勒最為看重的空軍將領有3個:凱塞林,里希特霍芬,和格賴姆。凱塞林元帥是南線總司令,義大利戰場離不開他,格賴姆在1943年裡希特霍芬調走之後就是東線空軍的頂樑柱,直到戰爭最後階段,而且在45年4月底成為德軍最後一位陸軍元帥,接替戈林的空軍總司令職務。在1944年,顯然東線離不開他。而里希特霍芬呢?從西班牙內戰時期開始就是德國空軍幾乎所有關鍵戰場的指揮官,現在在義大利無兵可用的狀況下,已經賦閒。而1944年德軍最高統帥部最關注的事件,是盟軍將在何時何地登入西歐。於是,駐義大利第2航空隊的主力,第2航空軍被抽調到法國,希特勒準備把里希特霍芬也調往西線,再次充當“關鍵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