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形式背景

決策形式背景

決策形式背景(Formal decision context),由形式背景(Formal context)附加決策屬性得到,見專著《基於粗糙集的不確定決策》以及論文《決策形式背景的概念格屬性約簡》,主要研究內容包括屬性約簡、決策分析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決策形式背景 
  • 外文名:Formal decision context 
背景與現狀,分析原理,約簡原理,決策分析原理,

背景與現狀

自2005年決策形式背景被提出以來,已有10多年的研究歷史,有一批成果。比如,曲開社等在決策形式背景中討論決策蘊涵;魏玲等利用強弱協調性研究決策形式背景的約簡問題;李金海等提出決策形式背景的若干約簡理論,包括面向複雜性、規則簡化、粒規則以及規則與約簡的比較等;邵明文等在這方面也提出了一些見解。
決策形式背景的研究有較強的實際背景,具體如下:
(1)現實中,很多關聯數據的分析伴隨著決策屬性;
(2)決策形式背景允許人們根據客戶的實際需要,給出不同語義的關聯分析解釋;
(3)有助於搭建起粗糙集與概念格之間的決策聯繫,推動這兩個理論的交叉融合研究。

分析原理

一個決策形式背景可表示成五元組(U,A,I,D,J),其中(U,A,I)是條件背景,(U,D,J)是決策背景,且AD無交集。通常地,條件背景(U,A,I)對應的概念格記為L(U,A,I),決策背景(U,D,J)對應的概念格記為L(U,D,J)。

約簡原理

在特定環境下,可以預先在條件概念格L(U,A,I)與決策概念格L(U,D,J)之間定義一種序關係
。如果L(U,A,I)與L(U,D,J)滿足這種序關係
,即L(U,A,I
L(U,D,J),則稱決策形式背景(U,A,I,D,J)是協調的。根據序關係
定義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到各種各樣的協調性。
基於協調性的決策形式背景(U,A,I,D,J)的約簡,實際上就是在保持協調性的基礎下,儘可能去掉冗餘條件屬性。換言之,找A的一個最小子集E,使得L(U,E,
L(U,D,J)成立。
需要強調的是,預先定義序關係
對於屬性約簡不是必須的。例如,李金海等先在L(U,A,I)與L(U,D,J)之間定義可獲取的規則集
(A),然後在保持規則集
(A)的決策不發生改變的情況下去掉冗餘條件屬性,即(U,A,I,D,J)約簡後得到的規則集
(E)與原規則集
(A)具有相同的決策效果。
各種約簡之間的比較參見文獻,從中不難看出:每一種約簡都基於某一特定目標建立,而各種目標之間通常存在某種聯繫,客戶可以根據自身需要選擇合適的約簡方法。

決策分析原理

決策形式背景的決策分析,通常藉助於各種規則實現。
對於L(U,A,I)的一個概念(X,B),L(U,D,J)的一個概念(Y,C),如果XY的一個子集,且X,B,Y,C均不為空,則稱
為決策規則,其中B是
的前件,C是
的結論。進一步地,如果(X,B)和(Y,C)還是對象概念,則稱
為粒規則。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對B,C不作任何限制(即不要求它們是概念內涵),則稱
為決策蘊涵,它是形式背景中一般蘊涵的推廣。另外,各種規則之間的比較研究參見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