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

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

《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是2019年東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嫄。

基本介紹

  • 書名: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
  • 作者:張嫄
  • 出版社:東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2月1日
  • 頁數:161 頁
  • 開本:16 開
  • ISBN:9787564187644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城鎮化建設和城市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形成多層次的城鎮體系、多中心網路型的國土開發格局,人口和產業將繼續向中心城市和大城市群集聚,2020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達到56.1%。未來20年,我國城鎮化在保持必要增速的同時,也面臨進一步最佳化國土空間布局、提高國土開發效率和整體競爭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基礎設施、產業結構轉型升級等諸多挑戰;與此同時,我國幅員廣闊,各地發展不平衡始終存在,區域分化現象明顯,部分資源型城市出現產業衰退等突出問題,下一步政策調控的關注點將逐步由城市的行政區向經濟區和類型區轉變,更加注重涉及國土開發和空間布局等頂層規劃的統籌融合,完善國家空間體系規劃。
  《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生態宜居城鎮》針對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中國城市發展決策問題展開研究,構建城市決策體系的基本理論邏輯和分析框架,結合案例進行實證研究,探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發展決策建議和實用工具。
  《中國城市發展中的決策問題研究/可持續發展的中國生態宜居城鎮》適用於城鄉規劃、風景園林、建築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的研究者及愛好者閱讀參考。

圖書目錄

1 緒論
1.1 問題的提出
1.2 主要研究基礎
1.2.1 研究基礎
1.2.2 資料基礎
1.2.3 依託基礎
1.3 主要研究思路與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架構和技術路線
2 相關研究綜述與理論基礎
2.1 相關研究綜述
2.1.1 城市研究的多元視角
2.1.2 決策科學研究進展
2.1.3 國內相關研究進展
2.2 本書研究的主要理論基礎
2.2.1 多學科融合的城市科學理論基礎
2.2.2 決策科學的理論框架
3 中國城市發展和特色城鎮化概貌
3.1 歷史回顧
3.2 演進特徵
3.3 動力路徑
3.3.1 動力機制與模式
3.3.2 計畫機制
3.3.3 市場機制
3.3.4 外向機制
3.4 發展趨勢
3.4.1 城鎮化的一般規律
3.4.2 我國城鎮化的發展趨勢
4 城市決策的對象、需求與目標
4.1 城市的概念、起源與發展
4.1.1 城市(城鎮)的本質與內涵
4.1.2 中國城市的起源與發展
4.1.3 中國城市發展特徵分析
4.2 中國城市面臨的挑戰
4.2.1 中國城鎮化特點及發展態勢
4.2.2 中國城市面臨的挑戰
4.2.3 決策城市傾向帶來的城鄉二元結構問題
4.2.4 城市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4.3 國內外城市發展趨勢
4.3.1 國際城市發展趨勢
4.3.2 中國城鎮化發展態勢
4.4 決策目標:新型城鎮化道路
4.4.1 背景分析
4.4.2 指導思想
4.4.3 發展目標
4.4.4 全球視野下的城鎮化模式
5 城市決策的主體、組織與結構
5.1 中國決策體制的形成與基本特徵
5.2 決策結構及其改革進程
5.3 中央與地方分權
5.3.1 縱向分權的利弊
5.3.2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政治考慮
5.3.3 兩個積極性的基本思路
5.3.4 經濟手段與政治授權
5.4 中央與地方關係模式
5.4.1 單一制
5.4.2 碎片化權威理論
5.4.3 事實聯邦主義理論
5.4.4 委託一代理模式
5.5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
6 城市決策的方法、工具與套用
6.1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決策方式
6.1.1 決策方法以經驗決策為主,決策科學化程度不高
6.1.2 決策方式過於封閉,開放程度不高
6.2 決策方式改革
6.2.1 從經驗決策為主轉向經驗決策與科學決策相結合的科學決策
6.2.2 建立民主、科學的決策論證制度
6.2.3 在決策過程中採用科學的決策方法
6.2.4 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和工具參與決策過程,提高決策的精確度
6.3 案例分析:城市規劃決策模式
6.3.1 城市規劃決策定義、本質與特點
6.3.2 城市規劃決策失誤分析
6.3.3 主要決策模式在城市規劃中的套用
6.3.4 案例分析: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規劃研究
6.3.5 案例分析:面向2030年的六安市城市發展戰略研究
6.4 中央政府決策模式演變
6.4.1 內部集體決策(“一五”至“二五”前期)
6.4.2 “一言堂”決策模式(“二五”後期至“四五”)
6.4.3 諮詢決策模式(“七五”至“九五”)
6.4.4 集思廣益決策模式(“十五”至“十二五”)
7 城市決策的機制、行為與程式
7.1 機制與決策機制的定義
7.1.1 機制的概念
7.1.2 決策機制的定義
7.2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決策機制
7.2.1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的決策機制特點
7.2.2 決策形式和決策機制改革
7.3 中國式共識型決策模式
7.3.1 “開門”機制
7.3.2 “磨合”機制
7.3.3 案例分析:基礎設施建設領域的套用
7.4 現代決策分析方法綜述
7.4.1 決策的類型
7.4.2 決策分析的概念、分類和基本原則
7.4.3 決策分析的步驟
7.5 決策失誤的成因與對策
7.5.1 無決策程式引起的決策失誤
7.5.2 違背決策程式引起的決策失誤
7.5.3 決策環節上的問題引起的決策失誤
7.5.4 減少決策失誤的對策
8 結論與討論
8.1 主要結論
8.2 主要創新點
8.3 下一步的討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簡介

張嫄,博士,註冊諮詢工程師。中國國際工程諮詢有限公司資源與環境業務部應對氣候變化處副處長。工作領域為應對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公共事業和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要接受國家發改委、地方政府委託,從事政策研究、規劃諮詢、項目評估和管理諮詢。自2006年以來,主持或參與的國家諮詢項目100餘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