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問題

決策問題是指實際狀態與期望狀態之間存在的一種需要縮小或排除的差距。決策問題是由實際狀態、期望狀態和差距三個要素組成的。實際狀態首先是指現有的客觀狀態,有時也包括可預測、預計的未來狀態。它有時是一些比較簡單的事實現象,有時則是一些比較複雜的事實現象總體。因此,確認實際狀態既要有實事求是的客觀態度,又要掌握有效地了解客觀事實的科學方法。

期望狀態也稱為“標準”或“目標”,是決策者在一定環境和條件下,主觀上所期望和想要達到的一種結果。由於期望狀態必須經過人們的主觀認定後,才成其為行為的標準,這樣期望狀態在人們心目中就有可能產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在認定標準時,決策者既要看到主觀態度對問題認定產生的影響,又要力戒主觀片面性,以社會實踐為評判的標準和依據,比較客觀地理解和把握不同層次、不同方面的行為標準。差距是實際狀態和期望狀態之間存在的距離。確認決策問題的存在,一般有下述三種途徑或形式:(1)在被動情況下產生的決策問題。這是一種決策者思想上事先沒有預料到或觀察到,而客觀事物本身發展到一定程度暴露出矛盾後,迫使決策者加以承認的問題。(2)通過懷疑而確認的問題。即對現存狀態是否合理提出懷疑,繼而發現實際狀態與期望狀態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從而及時形成應當改變這種狀態的決策思想。(3)自覺運用辯證思維揭露矛盾而確認決策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