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8.0級地震科學考察項目

“汶川8.0級地震科學考察項目”是在中國地震局的直接領導下,局機關各司室通力配合,全體科考隊員共同努力,各依託單位大力支持下完成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汶川8.0級地震科學考察項目
  • 時間:5月12日
  • 參與人數:1200多人
  • 歷時:6個月
基本概況,取得成果,

基本概況

整個科學考察工作從2008年5月12日開始,分2個階段實施,先後投入1200多人次,歷時6個月,取得了超過1000G的珍貴數據,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考察資料。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初步研究,取得了階段性的科技成果,得到了對汶川地震的一些全新認識。

取得成果

1.通過地震地質調查,填繪了5萬分之一的地表破裂帶分布圖,查明了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帶展布與同震位錯的分布;調查研究了龍門山斷裂帶及鄰近地區的全新世斷裂展布、川甘陝地區活動斷裂的展布和分段性;探查了成都平原的隱伏活動斷裂,編制了25萬分之一的成都地區地震構造圖;對龍門山斷裂帶的古地震開展了研究。
2.通過GPS流動觀測和連續觀測、水準複測、應力觀測、重力觀測以及INSAR資料分析,獲得了龍門山斷裂帶及其周邊區域的形變場、汶川地震的同震垂直位移場、龍門山斷裂帶及鄰區1998年以來重力場變化過程和汶川地震的同震重力變化、龍門山斷裂在地震前後的應力變化數據以及汶川地震發震斷層周圍約450km×500km區域的同震干涉形變場。
3.利用寬頻帶流動地震台陣和固定台網資料、主動探測方法及大地電磁測深方法,獲得了殼幔速度結構成像結果、地殼電性結構圖像、上地殼和上地幔介質的各向異性、地下介質物性隨時間的變化等結果;重新確定了主震發震時刻、震源深度等參數,對汶川地震序列進行了精定位,獲得了主震震源參數和破裂過程及斷裂帶寬度等結果。
4.通過現場調查,確定了地震烈度分布圖;對5000餘棟建(構)築物震害進行了調查分析,給出了各類建築物的破壞原因;調查了場地因素對震害的影響;開展了電力系統、交通系統、通訊系統、供(排)水系統和燃氣系統以及水利系統的震害考察,初步分析得到了汶川地震生命線工程震害特徵和機理;核定了130餘個強震台站的儀器信息,整理並提供了420個台站(組)的1253條加速度記錄。
5.通過調查汶川地震災區各級政府、地震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在此次地震中的實施情況,提出修訂和完善各級各類地震應急預案的建議;對社會公眾自救互救與應急避難及救災需求進行了調查和分析;建立了汶川地震建築物廢墟攝影測量管理系統;給出了救援隊救援效果方面的分析與建議;對各類巨觀異常現象開展了調查、核實、描述、分類整理和總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