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男,漢族,1954年9月出生,江西
婺源人,中共黨員,博士研究生學歷,胃腸外科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普通外科主任。2011年9月起任
中山大學常務副校長(
正廳級)。
1975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5年畢業留校在附屬一院胃腸外科工作,1987年在職攻讀博士研究生,1990年獲醫學博士學位。
1991年3月至1993年8月赴
日本神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消化系進行博士後研究。1986年晉升講師,1993年晉升副教授,1997年晉升教授,2000年任博士生導師。
1994年任附屬一院院長辦公室副主任、院長助理。
1996年任附屬一院副院長。
2016年11月入選英格蘭皇家外科學院院士。
學術兼職
廣東省胃腸外科學組組長,全國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組長,中央保健局特聘專家,亞太地區腸造口康復治療協會中國區主席。
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學組主任委員,
廣東省醫學會外科分會胃腸營養學組主任委員,《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主編,醫學生統編教材《外科學》副主編。《胃腸外科》副主編,《
胃腸外科手術學》主編。
在國內外學術界任職:亞太地區腸造口康復治療協會中國區主席、日本消化器外科學會會員、美國外科學院院士、中華醫學會外科學分會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醫師學會副會長、廣東省胃腸外科及營養學組組長、《
中華胃腸外科雜誌》總編輯、全國五年制規劃教材《外科學》第七版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全國高等醫藥教材建設指導委員會”副理事長及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華外科雜誌》、《中國實用外科雜誌》、《癌症》、《大腸肛門外科雜誌》特邀編委、我國七年制、八年制規劃教材《外科學》編委。
學術研究
學科專長
主攻結直腸肛門良惡性疾病、胃腸腫瘤,擅長於結直腸腫瘤、炎性腸病、肛管良性疾病,尤其對結直腸癌根治術、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TME和自主神經保護的直腸癌根治術、家族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和痔瘺的診治有較深造詣。撰寫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05篇。負責主持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在研經費400多萬元。,多次應邀參加國際國內學術會議。
汪建平教授是我國胃腸和結直腸肛門良惡性疾病的學術權威,是推動我國結直腸肛門外科學科發展的學科帶頭人之一。2007年6月6日,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胃腸肛門醫院)正式掛牌成立,汪建平教授出任首任院長。新生的中山六院以中山大學為平台,以“大綜合、小專科”為發展思路,突出胃腸及結直腸肛門外科的專科特色,為我國現代醫院專科化發展開闢了新的方向,將為我國胃腸和結直腸肛門外科的發展史增添精彩而又絢麗的一頁!
獲獎
2012年度榮獲“中國名醫百強榜”結腸直腸肛門外科上榜名醫,同一科室上榜名醫還有蔡三軍, 錢群, 周總光, 孟榮貴, 汪建平, 劉寶華,許劍民, 於恩達, 王振軍。
工作成果
自1982年起在
中山大學附屬一院胃腸外科工作。師承我國著名胃腸外科專家
王吉甫教授。主要學科領域為結、直腸肛門外科疾病。並於2003年在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胃腸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專業組的基礎上組建結、直腸肛門外科。對結直腸腫瘤、炎性腸病、肛管良性疾病,尤其對
低位直腸癌的保肛手術、TME和盆腔自主神經保護的直腸癌根治術、家族性息肉病、
潰瘍性結腸炎有較深入的研究。對低位直腸癌的保功能手術,低位直腸癌術後局部復發的處理都提出過自己的觀點,並首先提出結、直腸癌合併不能切除的肝轉移時實施分期肝移植的新觀點,探索出結直腸癌合併廣泛肝轉移治療的新方法。
出版著述
撰寫並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9篇,其中發表在《
中華外科雜誌》的“低前切除術與腹會陰聯合切除術治療中
低位直腸癌療效分析”一文是國內直腸癌治療水平的代表性文章。完成和在研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課題13項,在研經費380萬元,參與研究的胰島移植實驗研究系列獲1992年衛生部三等獎和省科委三等獎。出版了《胃腸外科學》(副主編)及《消化道縫合器及其臨床套用》(主編)和《
胃腸外科手術學》(主編)、參編《外科學》五年制規劃教材第五版、《外科學》七年制規劃教材第一版、《腹部外科學》、《新外科手冊》、《現代外科學》、《手術創新及意外處理》、《消化系內分泌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