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國平(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汪國平(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汪國平,男,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汪國平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畢業院校四川大學
  • 主要成就:武漢大學青年教師優秀科研一等獎等多項獎勵
  • 性別:男
  • 研究方向:光敏功能材料
  • 職稱: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 職務: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
人物簡介,個人簡歷,學術兼職,研究方向,科研項目,代表論文,

人物簡介

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深圳大學特聘教授,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畫,曾分別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湖北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湖北省優秀教學成果獎一等獎,教育部首屆全國高校優秀骨幹教師獎等多項獎勵,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信息科學部、數理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課題、國家基金合作重點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項目等20餘項。 在光學超材料、光學超分辨成像與感測、光學隱身、納米光子學等前沿領域取得多項創新性研究成果,發表SCI 論文90多篇,包括Nature Commun、Phys. Rev. Lett.、Phys. Rev.B(Rapid Commun)、Appl. Phys.Lett.、Opt. Lett.、Opt Expr.、Nanoscale、Scientific Reports 50餘篇,20餘次國際學術會議邀請報告。研究成果被包括Nobel獎獲得者、美國工程院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等在內的國際知名科學家在Rev. Mod. Phys.、Phys. Rep.、Chem. Rev.、Nat. Mater.、Nat. Photon.等20 余篇Review 和Nature、Phys. Rev. Lett.等研究論文上正面評價和引用,1篇論文被美國光學學會選為近10年來最好的20篇論文之一,多項成果分別被作為研究亮點、期刊封面、研究新聞報導或被評價為重大進展、開創性工作。

個人簡歷

1994年獲四川大學光電科技系博士學位,1997年10月至1999年9月日本大阪大學工學院博士後研究員,2004年8月至9月香港科技大學訪問研究顧問,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日本東京工業大學陶瓷研究所材料與結構實驗室客座研究員,2005年7月至9月香港科技大學訪問學者,武漢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學術兼職

美國光學學會(OSA)期刊(Opt. Lett., Opt. Express, J. Opt. Soc. Am., Appl. Opt.)特邀論文審稿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信息科學部傑出青年基金(B)同行評議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學儀器基礎研究項目評審專家組成員,湖北省暨武漢市雷射學會常務理事,湖北省光學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委員。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武漢市“晨光計畫”和武漢大學青年學術骨幹等人才支持計畫。

研究方向

1 光敏功能材料、光加工光子晶體微結構及器件套用。
2 表面波感測、顯微術在生命科學、化學及薄膜科學等領域中的套用。
3 新型納米光子器件的設計、模擬、製備與表征。

科研項目

1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973)項目:“表面電漿亞波長光學的套用基礎研究”子課題 (2006-2010)
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金屬異質結構納米光子器件的設計與性能研究”(2006-2008)
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 “聚合物中有序摻雜金屬納米顆粒製備三維光子晶體”(2003-2005)
4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 “金屬異質結構功能材料與納米光子器件”(2005-2007)

代表論文

(影響因子3.5以上,*表示通信作者)
1 J Zhang, Q Dai, and G P Wang*, Surface plasmon interferometric microscopy for three-dimensional imaging of dynamic processes. Opt. Lett. 31(20), 3004(2006)
2 B Wang and G P Wang*, Plasmonic waveguide ring resonator at terahertz frequencies. Appl. Phys. Lett. 89 (13), 133106 (2006)
3 Y Yang and G P Wang*, Realization of periodic and quasiperiodic microstructures with sub-diffraction-limit feature sizes by far-field holographic lithography. Appl. Phys. Lett. 89(11), 111104 (2006) (Cover Image)
4 X Fan, G P Wang*, J C W Lee, and C T Chan, All-angle broadband negative refraction of metal waveguide arrays in the visible rang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demonstration. Phys. Rev. Lett. 97(7), 073901(2006) (VJ nano journal)
5 Y Yang, S Zhang, and G P Wang*, Fabrication of two-dimensional metallodielectric quasicrystals by single-beam holography. Appl. Phys. Lett. 88(25), 251104 (2006)
6 B Wang and G P Wang*, Confining light in two-dimensional slab photonic crystal waveguides with metal plates. Appl. Phys. Lett. 88 (19), 193128(2006)(VJ nano journal)
7 X Fan and G P Wang*, Nanoscale metal waveguide arrays as plasmon lenses. Opt Lett. 31(9), 1322 (2006) (MRS News Article report and VJ nano journal)
8 L Wu, Y Zhong, K S Wong, G P Wang*, and L Yuan, Fabrication of hetero-binary and honeycomb photonic crystals by one-step holographic lithography. Appl. Phys. Lett. 88(9),091115(2006) (VJ nano journal)
9 B Wang and G P Wang*, Directional beaming of light from a nanoslit surrounded by a metallic heterostructure. Appl. Phys. Lett. 88(1), 013114(2006) (VJ nano journal)
10 B Wang and G P Wang*, Simulations of nanoscale interferometer and array focusing by metal heterowaveguides. Opt. Express, 13(26), 10558-10563 (2005)
11 B Wang and G P Wang*, Plasmon Bragg reflectors and nanocavities on flat metallic surfaces. Appl. Phys. Lett. 87(1), 013107(2005) (VJ nano journal)
12 L Wu, Y Zhong, C T Chan, K S Wong, and G P Wang, Fabrication of Large Area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Polymer Photonic Crystals Using Single Refracting Prism Holographic Lithography. Appl. Phys. Lett. 86(24), 241102 (2005) (VJ nano journal)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