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環境生物修復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玉成
基本介紹
- ISBN:9787502543303
- 作者:陳玉成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3月
- 頁數:304
- 定價:28.0
- 裝幀:平裝
《污染環境生物修復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玉成
生態修復是在生態學原理指導下,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最佳化組合,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費的一種綜合的修復污染環境的方法。生態修復的順利施行,需要生態學、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栽培學和環境工程等多學科的參與。對受損生態系統的修復與維護...
生物修復是生物修復理論在實際中的套用,注重從工程學的角度解決和控制污染問題。這項技術的創新之處在於,一是精心選擇、合理設計的環境條件中促進或強化在天然條件下發生很慢或不能發生的降解和轉化過程,二是能治理更大面積的污染。在地表水體(江河、湖泊、海洋、景觀水、養殖水等)污染治理中,常用的原位生物修復...
土壤污染修復技術可分為原位修復技術(insitu technologies)和異位修復技術(ex-situ technologies)。原位修復技術指對未挖掘的土壤進行治理的過程,對土壤沒有太大擾動。其優點是比較經濟有效,就地對污染物進行降解和減毒。無需建設昂貴的地面環境工程基礎設施和遠程運輸,操作維護較簡單。此外,原位修復技術可以對深層次...
生態修復(ecological remediation)是在生態學原理指導下,以生物修復為基礎,結合各種物理修復、化學修復以及工程技術措施,通過最佳化組合,使之達到最佳效果和最低耗費的一種綜合的修復污染環境的方法。生態修復的順利施行,需要生態學、物理學、化學、植物學、微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栽培學和環境工程等多學科的參與。對...
電動力學修復技術 電化學動力修復技術是利用電動力學原理對土壤及地下水環境進行修復的一種綠色修復新技術,可以用來清除一些有機污染物和重金屬離子,具有環境相容性、多功能適用性、高選擇性、適於自動化控制、運行費用低等特點。在電動修復過程中,金屬和帶電荷的離子在電場的作用下發生定向遷移,然後在設定的處理區...
環境修復,是指對被污染的環境採取物理、化學和生物學技術措施,使存在於環境中的污染物質濃度減少或毒性降低或完全無害化。環境修復是最近幾十年發展起來的環境工程技術,根據修復對象可以分為大氣環境修復、水體環境修復、土壤環境修復及固體廢物環境修復等幾種類型。根據環境修復所採用的方法,環境修復技術可分為環境...
污染環境生物修復工程 《污染環境生物修復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玉成
植物修復在中國,從1999年開始,在國家“863”計畫、“973”計畫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支持下,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環境修復中心研究員陳同斌帶領的研究組篩選出一種砷超富集植物,解決了砷污染土地植物修復技術中的一系列關鍵難題,在國際上建立了第一個砷污染土地的植物修復示範工程,並先後在廣西河池和雲南...
海洋生物修復技術是指綜合運用現代生物技術,利用特定的生物(植物、微生物或其他動物)吸收、轉化、清除或降解環境污染物,使環境中的有害污染物通過降解或其他途徑得以去除,實現環境淨化、生態效應恢復的生物措施。海洋生物修復技術可以是一個受控或自發進行的過程。 簡介 生物修復的基礎是自然界中生物對污染物的生...
廣義的土壤生物修復技術是指一切以利用生物為主體的土壤污染治理技術,包括利用植物、動物和微生物吸收、降解、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濃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或將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轉化為無毒無害的物質,也包括將污染物固定或穩定,以減少其向周圍環境的擴散。狹義的土壤生物修復技術,是指通過酵母菌、真菌...
第2章環境生物修復基礎理論 2.1環境微生物修復原理6 2.1.1用於環境生物修復的微生物7 2.1.2微生物在環境物質循環中的作用7 2.1.3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修復機理12 2.1.4微生物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機理14 2.1.5微生物修復的影響因素17 2.1.6微生物修復工程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18 2.2環境植物修復原理...
異位微生物修復是把污染土壤挖出,進行集中生物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預製床發、堆製法及泥漿生物反應器法等。評價 優勢性:修復技術套用成本低,對土壤肥力和代謝活性負面影響小,可以避免因污染物轉移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影響。局限性:微生物遺傳穩定性差、易發生變異,一般不能將污染物全部去除。微生物對重金屬...
2014年,環保部發布了污染場地相關技術導則和工作指南,其中明確了污染場地調查、修復、驗收等工作程式、內容,同時提出了污染場地修復工程環境監理概念,但未詳細闡述二次污染防治工作具體內容。2015年4月,最新發布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首次將“污染場地治理修復工程”納入“城鎮基礎設施及房地產”類別,...
生態工程淨化水質技術有多種方法,按照工程措施可分為:生態河道、生態堤岸、人工濕地,按照生態工程的主導可分為:植物生態工程、微生物生態工程、動物生態工程以及植物微生物動物相結合的工程。主要技術措施有、緩衝區工程、植被工程等技術。緩衝區修復是通過沉澱、過濾、淨化洪水中污染物以改善水質,達到淨化水體的目的...
《工程製圖與識圖》、《水文地質學》、《土壤環境學》、《分析化學》、《環境微生物學》、《環境監測》、《污染場地環境風險評價》、《污染場地管理與修復技術》、《環境監測》、《生態工程學》。發展前景 就業方向 環境監測類企事業單位:污染場地調查、污染修復、生態工程設計、風險評估,污染設施安裝調試、運營與...
《污染水體生物治理工程》著重介紹了國內外污染水體的生物治理情況和生態修復的各種方法。特別突出地介紹了作者在淡水漁業養殖水體水質改良方面的多年研究實例,這將對我國水體污染治理,養殖水的達標排放起到借鑑作用。《污染水體生物治理工程》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是向我國水環境相關的從業者、研究者和管理者提供的一部...
土壤大範圍污染超標加上國家立法的推動,業內預計將催生萬億級土壤修復市場。然而多位專家卻表示,蛋糕雖大但不能盲目樂觀,受制於技術、資金、商業模式等多重壁壘,土壤修復產業想在短時間內做大並不現實。地理環境 土壤修復是指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的方法轉移、吸收、降解和轉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濃度降低到可...
污染土壤的物理修復工程、 污染土壤的化學修復工程、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工程、 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工程、 污染土壤的生態修復工程、 污染水環境修復工程概論、 污染湖泊水庫水環境修復工程、 污染河流水環境修復工程、 污染地下水環境修復工程、 污染大氣環境修復工程、 固體廢物污染環境修復工程。本...
8.6 煙臺界河流域生態修復示範工程 185 8.6.1 項目概況 185 8.6.2 項目設計與實施 191 8.6.3 項目效益 193 8.7 渤海中部石油污染沉積物原位修復關鍵技術及其工程示範 194 8.7.1 項目概況 194 8.7.2 項目設計與實施 195 8.7.3 治理效果 202 附錄 204 附錄Ⅰ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
《土壤生態毒理學和環境生物修復工程》是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圖書,作者閔九康。內容簡介 《土壤生態毒理學和環境生物修復工程》主要論述了土壤生態毒理學和生物修復工程在全球環境安全和人類健康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全書共14章,主要論述了土壤生態毒理學及其研究進展,土壤化學污染物的起源和類型,土壤污染...
《城市排污河道複合污染沉積物的異位生物修復》是依託天津大學,由吳卿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項目摘要 我國目前有90%的城市河流受到嚴重污染,而底泥污染正是河流污染產生的一個重要後果,如何選擇行之有效的底泥修復技術,如何對城區河道污染進行有效治理,已經成為建設城市生態系統、提高城市環境質量的重點和...
《環境生物修復技術》是2007 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啟堂、陳同斌。內容簡介 常規的“三廢”治理技術,為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大氣、水體、土壤污染依然嚴重,需要更經濟的分散處理技術、現場修復技術。生物修復技術與其他工程措施相比,具有費用低、就地處理、對周圍環境干擾少等許多優點...
工程技術中心組建了一支產學研結合的綜合性研發隊伍,設技術委員會、戰略合作與交流部、技術研發部、項目諮詢與評估部。中心現有固定人員31名,中心學術帶頭人吳鋼,擁有水生態、植被生態,土壤生態、環境微生物、公路生態、礦山生態修復等專家多名,其中研究員4名,教授11人,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8人,主要技術人員均...
是研究和從事防治環境污染和提高環境質量的科學技術。環境工程同生物學中的生態學、醫學中的環境衛生學和環境醫學,以及環境物理學和環境化學有關。由於環境工程處在初創階段,學科的領域還在發展,但其核心是環境污染源的治理。設定背景 1854年,對發生在英國倫敦寬街的霍亂疫情進行周密調查後,推斷成疫的原因是一個...
20世紀60年代以來,全球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資源枯竭以及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等已嚴重威脅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如何保護現有的自然生態系統,整治與恢復退化的生態系統,重建可持續的人工生態系統,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重要任務。途徑 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指標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土壤肥力的恢復和物種多樣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