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生物修復工程

環境生物修復工程

《環境生物修復工程》是化學工業出版社於2020年出版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環境生物修復工程 
  • 作者:李飛鵬 、徐蘇雲 、毛凌晨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1日
  • 頁數:257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
  • ISBN:9787122374028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環境生物修復工程》側重於介紹環境生物修復工程原理和技術方法,同時力求反映國內外生物修復和生態修復技術的新進展。全書共分為8章。第1章為緒論;第2章環境生物修復基礎理論,涵蓋了微生物、植物、動物的生物修復原理以及生態修復的基本理論;第3章地表水環境生物修復,圍繞濕地、河流、湖泊及流域等生態修復工程,對人工濕地、生態浮床、水生植物修復和生態營建等實用技術進行了詳細介紹;第4章為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復,同時涵蓋了污染地塊和礦山的適用性生物修復技術;第5章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技術,側重於有機固體廢物和工業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方法;第6章介紹了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生物修復技術;第7章農業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復,主要包括農田污染、畜禽養殖污染和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中的生物修復技術;第8章對環境生物修復的可處理性、工程設計和評價策略進行了簡單介紹。 《環境生物修復工程》可作為高等學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城鄉規劃、水利類專業的教材,還可供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環境生態工程資源管理、生態水利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科研人員、管理人員和企業工程師閱讀參考。

目錄

第1章緒論
1.1環境生物修復概述1
1.1.1環境修復的概念1
1.1.2生物修復的概念2
1.1.3生物修復的技術特點3
1.2環境生物修復技術的分類3
1.3環境生物修復的前景4
思考題5
第2章環境生物修復基礎理論
2.1環境微生物修復原理6
2.1.1用於環境生物修復的微生物7
2.1.2微生物在環境物質循環中的作用7
2.1.3微生物對有機污染物的修復機理12
2.1.4微生物對重金屬污染的修復機理14
2.1.5微生物修復的影響因素17
2.1.6微生物修復工程的技術特點及發展趨勢18
2.2環境植物修復原理18
2.2.1植物修復的概念18
2.2.2土壤污染的植物修復原理19
2.2.3污染水體的高等植物修復26
2.2.4大氣污染的植物修復33
2.3環境動物修復原理34
2.4環境生態修復基礎35
2.4.1生態修復概述35
2.4.2環境生態修復工程和原理36
2.4.3生態修復的價值實現40
思考題43
第3章地表水環境生物修復
3.1水環境生物修復概述45
3.2水體的自然淨化46
3.2.1水體自淨過程和微生物生態46
3.2.2水體自淨的實現方式47
3.2.3水環境容量與自淨作用的影響因素47
3.3穩定塘技術48
3.3.1穩定塘概述48
3.3.2好氧塘49
3.3.3兼性塘50
3.3.4厭氧塘51
3.3.5新型穩定塘和組合塘工藝51
3.4濕地保護修復與人工濕地處理技術54
3.4.1濕地概述54
3.4.2濕地保護修復與重建工程56
3.4.3濕地公園營建技術59
3.4.4人工濕地處理技術63
3.5河流生物修復和生態修復72
3.5.1河流的基本概念與生態功能72
3.5.2河流的污染76
3.5.3河流生物和生態修復的基本理論77
3.6城市河道的生物修復79
3.6.1城市河道的主要環境問題80
3.6.2城市河道的生態環境調查與診斷81
3.6.3城市黑臭水體的生物修復技術82
3.7河流的生態修復工程90
3.7.1河流生態修復的產生和發展90
3.7.2河流生態修復的基本思路和原則91
3.7.3河道整治工程常見的問題及生態修復基本方法91
3.7.4不同類型河道生態治理設計重點93
3.7.5生態護岸與岸坡帶植被修復工程95
3.7.6河道水生態系統恢復設計98
3.7.7河濱緩衝帶構建技術100
3.8富營養化湖泊的生物-生態修復103
3.8.1湖泊的起源與演替104
3.8.2湖泊富營養化概述104
3.8.3湖泊富營養化的生物和生態控制策略105
3.8.4生物控藻技術108
3.8.5水動力生態控藻技術111
3.8.6湖泊水生植被恢復重建技術113
3.9污染底泥的生物-生態修復114
3.9.1底泥的形成特徵和污染115
3.9.2底泥處理和處置技術115
3.9.3污染底泥的環保疏浚116
3.9.4原位利用底泥建設生態護岸技術117
3.10流域生態修復119
3.10.1流域生態系統中常用的基本概念119
3.10.2流域生態恢復技術120
3.10.3湖泊流域的生態修復與保護123
思考題127
第4章土壤和地下水生物修復
4.1土壤和地下水修復概述128
4.1.1土壤與土壤污染128
4.1.2污染土壤修復技術簡介132
4.1.3地下水與地下水污染現狀132
4.1.4污染地下水修復簡介135
4.2退化土壤的生物修復135
4.2.1生物對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學性質的影響136
4.2.2生物對水土流失的防治作用138
4.2.3生物對荒漠化土壤的改良作用139
4.2.4生物對鹽漬化土壤的改良作用140
4.2.5生物對營養匱乏土壤的改良作用141
4.3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141
4.3.1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142
4.3.2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145
4.3.3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146
4.3.4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動物修復147
4.3.5有機物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147
4.3.6有機物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復152
4.3.7有機物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聯合修復153
4.4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復154
4.4.1地下水污染物的分類154
4.4.2有機物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復157
4.4.3重金屬/放射性污染地下水的微生物修復159
4.4.4地下水生物修復的適用性160
4.5污染地塊生物修復技術162
4.5.1污染地塊簡介162
4.5.2污染地塊原位生物修復技術163
4.5.3污染地塊的異位生物修復技術171
4.5.4原位異位聯合修復技術177
4.5.5污染地塊生物修復的設計原理與場地要求177
4.6礦山的環境生物修復與治理181
4.6.1礦山環境問題與生態環境恢復簡介182
4.6.2礦山環境生物修復與治理模式182
思考題185
第5章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技術
5.1固體廢物污染186
5.1.1固體廢物的來源與分類186
5.1.2固體廢物的危害187
5.2有機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技術188
5.2.1好氧堆肥技術189
5.2.2厭氧發酵技術197
5.2.3其他生物轉化技術202
5.3工業固體廢物的生物修復207
5.3.1微生物濕法冶金207
5.3.2電子垃圾污染的生物修復210
思考題212
第6章海綿城市建設中的生物修復技術
6.1海綿城市概述213
6.1.1海綿城市與低影響開發213
6.1.2海綿城市建設的原則和途徑215
6.2低影響開發技術的生物和生態措施216
6.2.1綠色屋頂217
6.2.2下沉式綠地218
6.2.3生物滯留設施218
6.2.4雨水濕地220
6.2.5植草溝221
6.2.6植被緩衝帶222
6.2.7生態和生物措施效果222
6.3海綿城市最佳實踐區案例223
思考題223
第7章農業面源污染的生物修復
7.1農業面源污染概述224
7.1.1面源污染與農業面源224
7.1.2農業面源污染形成的特徵224
7.1.3農業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225
7.2農田污染治理的生物修復技術226
7.2.1農田面源污染的產生過程和特徵226
7.2.2農田面源污染的控制原則與策略227
7.2.3植物籬技術228
7.2.4生態攔截技術229
7.2.5前置庫技術231
7.3畜禽養殖污染的生物修復技術232
7.3.1畜禽養殖污染來源和污染控制技術232
7.3.2發酵床工程控制技術233
7.3.3畜禽養殖糞便資源化工程利用技術236
7.4水產養殖污染的生物和生態修復技術238
7.4.1水產養殖污染及控制技術238
7.4.2微生物製劑239
7.4.3水產養殖廢水生態淨化技術240
7.4.4水產生態健康養殖技術241
7.5農村人居環境治理的生物修復技術243
7.5.1農村水環境的生物修復技術243
7.5.2農村廁所糞污的生物修復技術245
7.5.3“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246
思考題247
第8章環境生物修復的可處理性和工程設計
8.1環境生物修復工程的原則248
8.2生物修復工程的可處理性試驗249
8.2.1可處理性試驗的目的和類型249
8.2.2可處理性試驗的方法250
8.3環境生物修復工程設計251
8.4環境生物修復工程的評價策略252
思考題254
主要參考文獻25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