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

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是一種利用土著微生物或人工馴化的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在適宜環境條件下,通過自身的代謝作用,降低土壤中有害污染物活性或降解成無害物質的修復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
  • 外文名:Soil bio-remediation
  • 分類:土壤污染修復
  • 學科:環境工程
原理,分類,評價,

原理

重金屬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原理主要包括生物富集(如生物積累、生物吸著)和生物轉化(如生物氧化還原、甲基化與去甲基化以及重金屬的溶解和有機絡合配位降解)等作用方式。
有機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復原理主要包括微生物的降解和轉化。其通常依靠氧化作用、還原作用、基因轉移作用、水解作用等反應模式來實現的。

分類

從修復場地來分,土壤微生物修復技術主要分為兩類,即原位微生物修復(in-situbioremediation)和異位微生物修復(ex-situbioremediation)。
原位微生物修復不需將污染土壤搬離現場,直接向污染土壤投放N、P等營養物質和供氧,促進土壤中土著微生物或特異功能微生物的代謝活性,降解污染物。原位微生物修復技術主要有:生物通風法、生物強化法、土地耕作法和化學活性柵修復法等。
異位微生物修復是把污染土壤挖出,進行集中生物降解的方法。主要包括預製床發、堆製法及泥漿生物反應器法等。

評價

優勢性:修復技術套用成本低,對土壤肥力和代謝活性負面影響小,可以避免因污染物轉移而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產生影響。
局限性:微生物遺傳穩定性差、易發生變異,一般不能將污染物全部去除。微生物對重金屬的吸附和累積容量有限,而且須與土著菌株競爭,受環境影響顯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