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貞銓,是馬尾船政學堂培養出的中國第一代礦業專家,中國礦業奠基人。雖然在船政史料上鮮有關於他的記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池貞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中國
- 主要成就:中國礦業奠基人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
個人簡介
池貞銓,是馬尾船政學堂培養出的中國第一代礦業專家,中國礦業奠基人。
人物生平
1854年正月十一日子時,池貞銓生於城門下董村。小時因從教書先生那裡聽到了太多與鴉片戰爭有關的故事,他立誓長大後要造大鐵船,打擊外國侵略者。他不止一次對教書先生說:“我長大了要造比英國更堅固的船更厲害的大炮,這樣我們就不怕外國人欺侮了!”
1866年歲末,船政學堂向民間招13歲至16歲能通官話、精明的少年。當時剛滿12歲的池貞銓很想去報考,但由於當時社會仍以科舉入仕為正途,家裡長輩都希望他日後能金榜題名。經不住池貞銓的軟磨硬纏,家人只好帶著他去報考。
池貞銓一考即中,進入船政前學堂製造班。他學業刻苦,當時船政學堂規定,每三月考一次,考績列一等者賞銀10元,連續三次一等者另賞衣料。池貞銓學習成績優異,所得獎金與衣料皆捎往家中,父母將其衣料製成衣褲穿上,行走鄉里,眾鄉親皆以此教導子女:你們何時也能像貞銓哥那樣讓父母臉上有光?
1873年,沈葆楨為“以中國已成之技,求外國益精之學”,上疏選送一些“天資聰穎、學有根底者”出國深造,得到批准。學業優良的池貞銓自然榜上有名,被選作中國海軍的第一批留學生。
1877年3月31日,他與被選中的29名同學及9名藝徒一起,乘“濟安”輪從馬尾起程,至香港後,再改乘外輪西行。4月16日,池貞銓等14名學製造的學生、2名學法律的學生和9名藝徒從此開始了在法國的留學生活。學造堅船利炮,少不了鋼鐵材料,要有鋼鐵材料又少不了開礦採礦,池貞銓與林慶升、張金生、林日章、羅臻祿四位同班同學,被分配專攻“礦務製造理法”,先進入科魯蘇民廠,後轉入巴黎礦務學校,(即巴黎國立高級礦務學院)。“礦務學生五人,考以林慶升、池貞銓為最優”。在法國礦務學院學習期滿,池貞銓以優異成績取得礦務總監工官憑。而後,他先到德國礦山薈萃的哈次學習淘洗鎔煉,掌握了勘礦、採礦、冶煉等一整套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技術。1880年學成歸國。
回國後,池貞銓被任命為造船十三廠中拉鐵廠的拉鐵監工,五品守備銜。不久,又奉命到福州周邊勘探煤鐵礦資源,減少造船廠對國外煤鐵依賴。他與同學林慶升、林日章一起,走遍福州城周邊的所有高山,又跋涉閩侯、閩清、永泰境內的一座座高山,當時交通工具極其落後,又沒有什麼勘礦儀器,年輕的池貞銓與同學們一起扛著鐵鎬、背著乾糧和行李卷翻山越嶺,有時連著幾天食宿在大山深處。很快,他們就在閩侯、閩清、永泰三縣交界處,找到了穆源鐵礦和煤礦。
當時洋務運動方興未艾,國家財源日竭,每年卻還要拿出大筆銀錢向外國購買煤、鐵,且西方各國幾乎同時企圖染指中國的礦產資源。面對內憂外患,許多有識之士都企盼獨立自主尋找礦產資源,開礦辦廠。正因此,發現了穆源鐵礦和煤礦的池貞銓們成了各省競相羅致的對象。
為了詳盡了解中國急需的煤鐵和有色金屬資源,池貞銓又與同學們一起再赴湖南衡州、寶慶、辰州、永州等府及毗連鄂境的四川夔州、陝西之興安和漢中,毗連湘境之江西萍鄉、貴州青溪等地勘探、調查礦產資源,勘得了萍鄉煤礦、贛州銅礦等一大批寶礦。還受命“赴素產煤鐵之山西澤、潞、平、孟等處採取煤鐵各式樣,以資比較考證”,尋找出最適合煉製鋼鐵的煤炭資源。如此廣泛的礦源普查和勘探活動,在我國地質勘探史上還是第一次,為我國獨立自主地的發展礦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池貞銓參與開發礦山的歷史早在留學前就已展開。為了給馬尾造船廠提供足夠的燃料,1876年下半年,他與船政學堂同學一起,曾赴台灣基隆,參與籌建基隆煤礦,後因被選赴法國留學,中斷了在台灣的籌建工作。此煤礦4年後投產,到19世紀80年代,產量基本能滿足船政需要。
1883年,池貞銓又參與籌建山東登州鉛礦。而後,山東平度金礦、山東淄川鉛礦的開採,池貞銓都出了大力。
從1891年起池貞銓參與籌建了中國近代第一個大型鋼鐵工廠———漢陽鐵廠、中國第一個用近代技術開採的露天鐵礦———大冶鐵礦,以及相配套的大冶王三石煤礦、江夏馬鞍山煤礦、江西萍鄉煤礦。作為礦業權威,他參與形成了以煉鐵廠為中心,融採鐵、採煤和煉鋼於一體的我國近代第一個、也是遠東第一座鋼鐵聯合企業。據了解,1893年2月,王三石礦開出第一井,馬鞍山礦也於同年8月開始出煤。漢陽鐵廠1893年竣工,1894年初開爐,同年6月30日煉出第一爐生鐵。
1907年,池貞銓還與沈慶瑜創辦了資本達20.8萬元的贛州銅礦。
煉鐵、煉鋼都需耐高溫的磚頭砌爐,而我國當時無法自行燒制耐火磚,須向外國買。外國商人趁機敲詐,不但價碼高的驚人,且還提一大堆附加條件。
為了不讓外國人卡我們自己的脖子,池貞銓決定自己研製。他利用連江的白石粉,仔細研究配方,終於燒制出可砌造煉鋼、煉鐵爐,耐溫程度遠比洋貨優良的耐火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