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小說開篇中,對新房期待已久的邵彬夫婦卻得知此次分房仍然沒有他們的名額。在分房問題上,面對以權謀私的公社領導,邵彬一家完全說不上話。因此擅長書畫的邵彬創作了一副名為“有權家庭才幸福”的繪畫作品,並在旅大日報得到發表。這一作品的發表立刻引起了領導們的注意。公社主管馬劉二人召開了針對邵彬的批鬥會,在公眾面前歪曲事實並剋扣了邵彬一家六個月的津貼補助。這一次鬥爭雖然以失敗告終,但其揭開了邵彬為了自己應得的住房而爭奪話語權的序幕。
這之後,邵彬得知楊晨將要參加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的訊息,邵彬準備了一副寫有“楊晨迫害我”標語的木板並帶到了選舉現場。在楊晨競選期間,邵彬當眾舉起準備好的標語。他那手漂亮的字型立刻吸引了觀眾們的注意。這一次行動成功地毀掉了楊晨的競選,其中邵彬的書法作品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這次事件後,公社上層領導開始感到惴惴不安。馬劉二人開始後悔沒有分給邵彬應得的住房。邵彬的書畫作品成功地在其爭奪話語權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
之後,邵彬繼續書畫創作。他創作了一副名為“過節真累”的作品。在這幅書畫作品中,邵彬成功地勾勒出馬劉二人腰包塞滿禮物的醜陋嘴臉,極大地諷刺了公社領導過節收禮的腐敗現象。兩周后這幅作品在工人日報上發表,“及時地”毀掉了公社領導們的春節假期。邵彬在爭奪話語權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邵彬出色的書法和創作才能甚者為他爭取到在黃金鄉文化中心工作的機會以及在大學裡學習的機會,雖然這些機會被公社領導們卑鄙地阻止了,事實證明邵彬憑藉自身的文化資本優勢,一次又一次對敵人進行反擊,公社領導對其畏懼日益加劇。
上大學一事被阻後,邵彬通過朋友嚴福結交了報紙環境的記者宋智。邵彬向宋智訴說了他在公社所遭受的不公的待遇和公社領導腐敗現象。宋智將邵彬所遭受的一些在環境上報導出來。這篇報導一經發表就因觸及高層領導利益和公社形象而激起千層大浪。上層領導將報導鎮壓,並嚴肅懲處了報紙編輯部的負責人員。邵彬爭奪話語權的道路再次遭到重大阻礙。
在這次重大打擊後,邵彬一行人仍未放棄對事實真相的揭露。邵彬獨自赴京向原環境編輯部主任江平的叔叔柴先生尋求幫助。出發前,邵彬精心準備了一個刻有杜甫詩句的印章作為見面禮。這份禮物以及邵彬的才華博得了柴先生的青睞。在江平叔叔的引薦下,邵彬向法律與民主編輯部的工作人員吐露了他們一行人遭受的不公待遇和公社領導人的貪污腐敗,沆瀣一氣的現象。相關報導在法律與民主上發表後,邵彬一行人終於獲得了勝利。江平重新復職,而邵彬得到了升遷。
人物介紹
邵彬
邵彬只是化肥廠的一個小人物,沒有地位,沒有話語權,一切都受制於他人。他滿腹經綸卻做了鉗工,他胸懷大志卻無人問津,在渾濁的池塘里一沉默就是六年。然而他畢竟不是一條普通的魚,注定要在池塘里掀起風浪,可這浪花卻多為外力逼迫的結果。如果沒有分房事件,邵彬也許永遠只會做個沉默的小人物,如果劉恕和馬宮沒有咄咄逼人,他的反抗可能就不會那么堅決徹底。邵彬到《民主與法制》上訪時,曾有這么一段話:“唉,生活咋就這么苦啊。只有一死才能脫離苦海。倒不是因為他怕死才活下來,而是老婆孩子還要靠他養活。活著更需要勇氣。”對邵彬而言,活著要受束縛,受壓迫,活著沒有選擇,沒有尊嚴,活著如身在煉獄一般煎熬難受。他之所以像螞蟻一樣卑微地活著,是因為世間還有割捨不掉的親情和責任,為了親人的安康和幸福,他只有鼓起勇氣,放手一搏。
邵彬在與官僚勢力作鬥爭的同時,內心也充滿了害怕、不安和矛盾。當他把漫畫投給《旅大日報》,領導大發雷霆而扣他半年獎金時,邵彬立刻後悔寄出那幅漫畫,還責怪妻子為什麼沒有攔住他。當邵彬獲得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他怕領導再一次暗箱操作,竟跑到馬廠長家去陪笑臉、說好話,天真地認為領導會可憐他讓他走。邵彬反抗的過程也是痛苦掙扎的過程,起初的目的只為緩解困境、爭取權益,可是事情發展卻完全相反,他被馬宮、劉恕咒罵成神經病、瘋子,他們在公開場合對他拳腳相向,在民眾面前顛倒是非,使他身體上、精神上飽受折磨。邵彬每反抗一次,就受一次打擊報復,並且愈演愈烈,本就艱難的境地沒有得到一絲改善,反而雪上加霜,再無容身之地。
邵彬是個有抱負的知識青年,他唾棄腐敗的官僚制度,不願為他們浪費一分錢,他對廠領導的反抗其實就是對整個官僚制度的反抗,可反抗是要付出代價的,邵彬在鬥爭、失敗、彷徨、猶豫的過程中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昔日的追求與理想。邵彬當初的理想只是為分到一套房子,可隨著事態的發展,他竟認為“房子只是身外物,不能看得太重”,“正式轉成了幹部,房子總會有的”,昔日的理想已蕩然無存,反抗又有什麼意義呢?故事最後,邵彬接受了楊書記的邀請,到公社負責宣傳工作,一個一直與舊官僚體製作鬥爭的有為青年最終淪為了官僚體制的一員。新工作開始的第一天,邵彬猶如“南飛的大雁,快活得伸開了右胳膊,好像也長了翅膀”。他仍然沒有跳出這個池塘,曾經被他得罪的楊晨會輕易饒過他嗎?他會如願分到一套房子嗎?就像是一出滑稽的悲喜劇,可笑之餘也可憐主人公的悲劇人生。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從表面看起來,《池塘》塑造了一個堅持不懈,追求公平正義的知識分子形象,但實際上,探究邵彬的反抗原因、過程和結果,耐人尋味,值得深思。邵彬作為一名知識分子,非常熟悉中國傳統文化,有繪畫和寫毛筆字的習慣,認為一件優秀的作品應該是一把刺向邪惡勢力的匕首,但由於現實生活的窘迫,邵彬一次又一次低聲委求領導,幻想能夠分到理所應得的單位房和從事發揮自己才能的宣傳工作。由於他並沒有深層次地思考造成自己困境的社會根源,也沒有清醒地意識到孤軍鬥爭存在的缺陷,因此他的鬥爭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且僅僅局限於簡單的物質層面。在抗爭過程中,邵彬屢遭領導欺凌,但數次欲與領導修好,妄想遠離這個化肥廠“池塘”,殊不知跳出這個“池塘”,又能否在另一個“池塘”獲得自由呢?在遭到領導的報復和扣押後,邵彬退無可退,上京告狀,直到最後與領導達成妥協,邵彬能夠從事公社黨委的宣傳工作,鬥爭才宣告終結。邵彬的同事同樣作為分房事件的受害者,緘口不言,行動屬於騎牆派,當邵彬與領導鬥爭處於有利地位時,他在旁慫恿、表示支持;一旦失勢,則改旗易幟,遷怒邵彬。回眸十年動亂的那段歲月,被“文革”扭曲的精神內傷和傳統負面價值觀的因襲導致了人們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追求並沒有像物質欲那么強烈,對自我精神世界的漠視和對物慾世界瘋狂追求成為那個時代人們的普遍訴求,這一主題的表達也延續到了哈金此後的小說創作。
藝術特色
《池塘》巧妙地利用空間刻畫了一個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波瀾起伏。物理空間內強烈的對比反差,構成了邵彬一次次反抗的必要條件;社會空間的複雜與邵彬的雙重身份,則是推動事件發生的充分條件;而邵彬多變的心理空間,則是造成他命運鬧劇的最終推手,三重空間的相互交織,壓垮了邵彬的心理防線,結尾住在20平米還沾沾自喜地幻想自己是一隻雄鷹的他,實際上已經成為池塘里的一條魚,而這場小人物在大背景下的反抗故事,也以鬧劇收尾。
作品評價
這是一出徹底的喜劇,戲謔、喧鬧、娛樂性十足。哈金以精煉的樸素文字,俚俗的語言,生動呈現中國的面目。
(《紐約時報》評)雖然異國情調的主題很吸引人,但是作者講故事的才能更是這本書成功的因素。
(《時代》評)出版信息
《池塘》(In the Pond)於1997年首次由Vintage Books出版。2002年,由台灣時報出版公司首次出版中譯本。2015年11月,由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哈金,本名金雪飛,美籍華裔雙語作家,曾提出“偉大小說”概念。1956年出生於遼寧省,曾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服役五年。1977年考入黑龍江大學英語系,在校主攻英美文學,於1982年畢業。後於1984年獲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碩士學位。1986年赴美留學,並於1998年獲布蘭迪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博士學位。現任教於美國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主要教授創意寫作、移民文學和詩歌學方面的課程。代表作有長篇小說《池塘》《
等待》《瘋狂》《戰爭垃圾》《自由生活》《
南京安魂曲》,短篇小說集《詞海》《
小鎮奇人異事》《新郎》《落地》,曾於2000年和2005年入圍普利茲小說獎,並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等諸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