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魚塘是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的一種生產經營模式。在池埂上或池塘附近種植桑樹,以桑葉養蠶,以蠶沙、蠶蛹等作魚餌料,以塘泥作為桑樹肥料,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蛹餵魚,塘泥肥桑的生產結構或生產鏈條,二者互相利用,互相促進,達到魚蠶兼取的效果。桑基魚塘和其他農業生產方式相比,具有如下優點:(1) 經濟效益高。通過發揮生態系統中物質能量循環轉化和生物之間的共生、相養規律的作用,達到了集約經營的效果,符合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產出的經濟效益原則。(2)生態效益好。桑基魚塘內部食物鏈中各個營養級的生物量比例適量,物質和能量的輸入和輸出相平衡,並促進動植物資源的循環利用,生態維持平衡。
桑基魚塘(mulberry fish pond),是我國珠三角地區,為充分利用土地而創造的一種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的高效人工生態系統。
桑基魚塘是池中養魚、池埂種桑的一種綜合養魚方式。從種桑開始,通過養蠶而結束於養魚的生產循環,構成了桑、蠶、魚三者之間密切的關係,形成池埂種桑、桑葉養蠶、蠶繭繅、蠶沙、蠶蛹、繅絲廢水養魚、魚糞等泥肥肥桑的比較完整的能量流系統。在這個系統里,蠶絲為中間產品,不再進入物質循環。鮮魚才是終級產品,提供人們食用。系統中任何一個生產環節的好壞,也必將影響到其他生產環節。珠三角有句漁諺說“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充分說明了桑基魚塘循環生產過程中各環節之間的聯繫。
桑基魚塘的發展,既促進了種桑、養蠶及養魚事業的發展,又帶動了繅絲等加工工業的前進,已然發展成一種完整的、科學化的人工生態系統。
“桑基魚塘”的生產方式是:蠶沙(蠶糞)餵魚,塘泥肥桑,栽桑、養蠶、養魚三者結合,形成桑、蠶、魚、泥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良性循環,避免了水澇,營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態環境,收到了理想的經濟效益,同時減少了環境污染。
1、種桑與養蠶、魚、豬相結合,生產上有緊密的聯繫。
2、植物與動物互養,形成良性的生態循環。
3、塘與基合理分布,水陸資源相結合。
桑基魚塘是珠三角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形式。因其生產上形成良性的循環而出名。珠三角由沖積而成,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土壤肥沃,是盛產蠶桑、塘魚、甘蔗的重要基地。三角洲內河網密布,交通便利,自然條件優越。
由於珠三角地勢低洼,常鬧洪澇災害,嚴重威脅著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當地人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為塘,飼養淡水魚;將泥土堆砌在魚塘四周成塘基,可減輕水患,這種塘基的修築可謂一舉兩得。
新開桑基魚塘的規格,要求塘基比1:1。塘應是長方形,長60~80米或80~100米,寬30或40米,深2.5~3米,坡比1∶1.5。將塘挖成蜈蚣形群壕,或並列式渠形魚塘6~10口單塘,基與基相連,並建好進出水總渠及道路(寬2~3米)。這樣利於調節塘水、投放飼料、捕魚、運輸和挖掘塘泥等作業,也利於桑樹培管、采葉養蠶。新塘開挖季節以選擇枯水、少雨的秋末冬初為宜。挖好的新塘要曬幾天,再施些有機糞肥或肥水,然後放水養魚。 加強塘基管理 塘基桑樹的生長好壞,產葉量高低,葉質優劣,直接影響到繭、絲、魚的產量和質量。因此,培管好塘基桑樹,增加產葉量,是提高桑基魚塘整體效益的關鍵。塘基桑園的高產栽培技術,應堅持“改土、多肥、良種、密植、精管”十字措施,以達到快速、優質、高產的目的,實現當年栽桑,當年養蠶、當年受益。
挖掘魚塘,使原來肥沃疏鬆的表土、耕作層變為底土層,而原底土層填在塘基表面,作為新耕土層,雖有機質含量有所增加,但還原性物質也在增多。因此,在栽桑前應將塘基上的土全部翻耕一次,深度10~15厘米,不破碎,讓其冬天冰凍風化,增強土壤通透性能,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若干年後,因桑基隨著逐年大量施用塘泥肥桑而隨之提高,基面不斷縮小,影響桑樹生長。所以,塘基要進行第二次改土工作,將高基挖低,窄基擴寬,整修魚塘,使基面離塘常年最高水位差約1米,並更換老桑。
應掌握增施農家有機肥料和間作綠肥的原則。一是要施足栽桑的基肥,畝施拌有30~40公斤磷肥的土雜肥100~200擔,再施入糞尿10~20擔,或餅肥150~200公斤,並配合施用石灰25~50公斤,改良酸性土壤。二是在桑樹成活長新根後,於4月下旬至5月上旬施一次速效氮肥,每畝施20公斤尿素或50公斤碳銨,最好施用腐熟人糞尿50~80擔。7月下旬再施一次,肥料用量較前次要適當增加一些,促進桑樹枝葉生長,以利用采葉飼養中秋或晚秋蠶。三是桑樹生長發育階段要求養一次蠶施一次肥。並注意合理間種、多種豆科綠肥,適時翻埋。四是在冬季結合清塘,挖掘一層淤泥上基,這樣即淨化了魚塘,又為基上桑樹來年生長施足了基肥。
塘基栽桑,應選用優質高產的嫁接良桑品種,如湖桑197、199、32號,團頭荷葉白及7920等,還應栽植15%左右的早、中生桑品種。
塘基因經過人工改土,土層疏鬆,挖淺溝栽桑即可。又因塘基地下水位高,桑樹根系分布淺,宜密植。栽桑時採用定行密株,株行距以33厘米×132厘米或50厘米×100厘米為好,畝基栽桑1000~1300株。栽桑處須離養魚水面70~100厘米,桑樹主幹高20~30厘米,培育成低中乾樹型。
塘基栽桑後,桑樹中耕、除草、施肥、防治病蟲害,合理採伐等培管都必須抓好,確保塘基桑園高產穩產,提高葉質。
三角洲池塘養魚最早記載在公元9世紀的唐代,已有養殖鯇魚的歷史。西江下游沿岸有魚苗出產,這為發展塘魚的重要條件。明代初期,鱅、鰱、鯇、鯪已成為池塘養魚的普遍魚種。池塘養魚地區亦已逐漸擴大,在三角洲已逐漸發展為以南海九江和順德陳村為中心的基塘養魚生產地帶。但當時與基面用於種桑養蠶聯繫生產還尚未發現。
1522年(明嘉元年)明朝封閉了福建泉州和浙江寧波兩港,廣州成為生絲對外貿易重要港口,各地生絲經由廣州輸出。其後,1553年葡萄牙侵借澳門,外國商船陸續進入,從而澳門又成為對外貿易的轉運港口,促使廣東生絲對外更加暢銷。
當時由於生絲暢銷,促進了蠶桑業的迅速發展。南海縣的九江,順德縣的龍山、龍江,高鶴縣的坡山(古勞一帶)等地,蠶桑業急劇興旺起來。出現塘基種桑的地方很多,著名的桑園圍和古勞圍就在這一帶。這一帶農民經過長期種桑養蠶的經驗,後來發現養蠶的蠶沙(蠶糞)可以養魚,逐漸了解蠶沙是塘魚很好的飼料。當時因需要生絲多,種桑養蠶亦多,蠶沙量日多,塘魚的飼料也多,於是大量發展養蠶的同時,淡水魚業也大量發展起來了。農民逐漸明確桑多、蠶多、蠶沙多,塘魚也多。由此桑基魚塘這種特殊生產方式經過長期生產實踐,逐漸形成起來,並很快傳到三角洲各地。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滿清王朝閉關鎮國,封閉了福建漳州、浙江定海、江蘇雲台山等對外貿易港口,廣州又成為全國生絲唯一的對外輸出港口,外國商人都集中到廣州來購買生絲和絲織品。粵絲對外銷路日廣,需要生絲及絲織品大量增加,從而促進了蠶桑業的發展,也促進了三角洲各地桑基魚塘的發展,很快在三角洲西北部的南海縣九江鄉、順德縣的龍山鄉、龍江鄉,高鶴縣的坡山鄉(今古勞)一帶,構成一個廣闊的桑基魚塘區域。其中以南海縣九江為中心,各地紛紛“棄田築塘、廢稻樹桑”,掀起了三角洲桑基魚塘發展的第一次高潮。
鴉片戰爭以後,繅絲新式技術逐漸輸入。1866年(同治五年)南海陳啟沅引進國外繅絲新技術,在南海縣蕳村建立三角洲第一個現代繅絲廠。不久,新式繅絲業的風由南海縣逐漸向三角洲各地吹去。順德在大良北關建立了一個500—600名女工的怡和昌機器繅絲廠,這是順德縣繅絲業大發展的開始,此後,順德繅絲業逐漸取代了南海縣而居三角洲首位。由於新式繅絲工業迅速的發展,推動了蠶桑業的發展。再次掀起“棄田築塘、廢稻樹桑”之風,桑基魚塘面積再次擴大,形成了三角洲桑基魚塘發展第二次高潮。
桑基魚塘自17世紀明末清初興起,到20世紀初,一直在發展。特別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由於歐洲各國忙於戰後恢復工作,我國生絲在國際市場獲得暢銷,促使本地蠶桑業的畸形發展,三角洲到處是桑基魚塘,桑基魚塘面積估計約有120萬畝,達到歷史最高水平。這是三角洲桑基魚塘發展的第三個高潮。
當時蠶桑價格很高,每擔(100市斤,50公斤)桑價值等於一擔米,而每畝桑地年可採桑七、八造,價值約等於20擔米(1910年南海每畝桑地產桑34擔)。一造蠶的收入,就可以養活三、四口人。
蠶桑旺盛時,順德容旗鎮每日有“絲船”運生絲出廣州,回程運回白銀。故有“一船生絲出,一船白銀歸”說法。1905—1906年廣東生絲輸出約值4000多萬元,順德一縣占3/4。當時廣州、佛山、順德等地設有匯兌錢莊六十六間,順德一縣占有四十四間,占總數65%,可知當時順德人的富裕。
自1866年陳啟元引進新式繅絲機後,長三角各縣陸續增加新式絲廠,到1918年已達147個廠,每年增加大量生絲出口。順德縣占三角洲絲廠和絲車的大半。1922年順德生產的生絲占全三角洲的97%,占全省出口生絲80%。
隨著蠶桑、繅絲業的發展,三角洲各地的絲廠、絲市、桑市、蠶市和和繭棧等遍布於蠶桑地區。集中於以順德為中心的各縣。當時主要繭市有:順德:容奇、桂洲、勒流、龍江、樂從、陳村、大良、甘竹。南海:官山、吉利、平洲、九江。中山:小杬、古鎮。新會:北街。三水:西南。東莞:石龍。
主要繭棧有:順德:桂洲71家;容奇25家;勒流12家;陳村10家;大良8家;樂從6家;龍江2家;共134家。南海:官山5家。三水:西南25家。
1929年世界資本主義國家發生經濟危機,工商業凋零,市場停滯,絲織品銷路銳減,生絲價格狂跌,外銷量不斷下降。1938年生絲外銷量僅及1922年的五分之一。桑基魚塘面積大大縮小,逐漸被蔗基魚塘代替。解放初,桑基魚塘仍占一定地位,自市場經濟興起,由於蠶桑業相對花工多、生產周期長、也有風險,產值不如社隊企業高,桑基魚塘面積逐漸縮小。1995年以後,長三角桑基魚塘已基本消失,部分向三角洲外圍地區發展,部分改果基、花基、蔗基、魚塘。
據統計,在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全國桑園面積只有19.84萬公頃,蠶繭產量3.09萬噸。我國蠶桑業在經過了20多年的曲折發展後,直到1970年,我國桑園面積達到23.34萬公頃,蠶繭產量12.15萬噸,首次超過了日本,位居世界第一。從此以後,我國就一直位居世界蠶桑業巨頭的寶座。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蠶桑業發展的頂峰時期,是在上個世紀末期的90年代前後。1994年,我國蠶繭產量達77.69萬噸,全國有26個省市發展蠶桑業。1995年,全國桑園面積為116.7萬公頃,蠶繭產量仍達75.98萬噸。然而,“十五”期間,由於我國東部因產業結構調整等因素使得主產區的蠶桑業明顯下滑,導致我國在全球蠶繭生產的比重逐年下降了約2個百分點,削弱了我國桑蠶業在國際上的優勢地位。
長期以來,我國的蠶桑業生產中心的分布格局,與自然氣候條件和社會經濟狀況是密切相關的。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期,我國蠶桑業主要集中在勞動力資源豐富、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和經濟繁榮的東部地區。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發展,東部蠶桑區的產業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各種工業企業發展迅速,東部的土地、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漲,使傳統的桑蠶業逐漸失去了發展優勢,其結果導致蠶桑業出現了萎縮。
為了穩定和持續發展我國的蠶桑產業,確保全國絲綢產業的創匯能力,考慮到我國西部地區在生產要素的成本上具有明顯優勢,如土地資源相對豐富,勞動力充足且價格相對低廉等。在這種情況下,桑蠶業向西轉移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為此,國家在“十一五”發展規劃中實施了“東桑西移”工程。即從2006年起,在我國西部15個省(區、市)開始建設蠶桑基地項目。隨著這項工程的實施,標誌著我國蠶桑業的發展中心已經由東部向西部開始了戰略大轉移。
“東桑西移”工程的實質是把我國蠶桑基地和初級繭絲綢加工的中心移向西部地區,而不是將蠶桑業首次引進到西部地區。
“東桑西移”工程希望通過大力發展桑葉種植擴大西部植被覆蓋率,減少水土流失,達到發展蠶桑業的同時保護西部生態環境的目的。
由於我國西部的水資源相對短缺,耕地原本就不肥沃,缺乏有機質,加上地勢高,受雨水的沖刷和搬運能力較強,在這樣一個生態環境比較脆弱的地區,發展這種對耕地肥力消耗巨大的蠶桑產業,極有可能發生耕地退化等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因此,在西部發展桑葉種植時,必須要充分考慮蠶沙還地、多施有機肥,嚴格控制化肥用量,加強對耕地肥力和水分的保護就顯得格外重要和緊迫。
因此,“東桑西移”工程的生態保護工作,是該工程持續發展的關鍵之所在。相關部門在實施“東桑西移”工程中,一定要堅持科學發展觀,科學地評估環境風險,發展生態蠶桑業推動產業綜合利用,套用生態學原理解決好“東桑西移”可能帶來的耕地退化、水體污染等環境問題,不僅要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而且要以良好的生態效益確保該項工程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