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頭村(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江頭村,位於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東南部,距鎮政府約 1.9 千米。與新聯新村建新村鯉魚埔村廈圍村相鄰。始建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 年),因文姓族人遷此而形成。因建村於赤石河上遊河頭處,當地民眾稱“河”為“江”,故於 1929 年改名為江頭村,原名江河村。坐落於赤石河谷地,赤石河從村北流過。因洪水衝垮民居,村民於 20 世紀末搬至舊村東南方 500 米處新建村莊(即現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頭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華南地區
  • 地理位置: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赤石鎮
歷史沿革,人口民族,經濟發展,歷史文化,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明、清代,屬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1914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新聯大隊;1983 年,屬赤石公社新聯大隊;1987 年,屬赤石鎮新聯行政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新聯行政村;2011 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8 年 12 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人口民族

村民均為文姓,南宋時期由江西遷來今廣東惠州;明萬曆十四年,由惠州遷至此地。村民均為漢族廣府民系,通用方言為尖米話。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41 戶,戶籍人口 175 人,其中男性 97 人,女性 78 人;80 歲以上7 人,最年長者 94 歲(女);實際在村人口 103 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 20 人。

經濟發展

傳統經營以種植水稻、番薯、花生、葛薯為主,兼種山林果樹。現以種植水稻、番薯為主,兼種柑桔、蜜柚、沉香等。改革開放後,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
縣道 X131 線經過該村。1987 年通 電,1988 年 通 電 話,2000 年 通 自來水,2009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2010 年通網際網路。

歷史文化

傳統民居現存 38 座,部分為三間兩廊帶鑊耳封火山牆的民居。大部分無人居住。
村內現存宗祠 2 座,均為文氏祖祠。1 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重修於2019 年,占地面積約 80 平方米。另1 座始建於 1939 年,占地面積約 70平方米。2 座宗祠均仍在使用。
村中建有玄天上帝廟,始建年代不詳,占地面積約 9 平方米。村民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及三月初三到此祭拜玄天上帝。
該村保留較多傳統習俗。自立村以來,村民每 30 年舉行一次大型宗族 活 動。2018 年 後, 改 為 每 3 年 舉行一次。清明節,各家各戶祭拜祖先。農曆八月初一,全體村民集體祭拜公祖。
農曆九月初一,舉行慶祝建宗祠紀念活動,全村村民在宗祠祭拜先祖,各家各戶分豬肉,之後集體聚餐。
每年正月初十至十五期間,村中舉辦“炮會”。彩炮高 10 厘米、直徑 7 ~ 8厘米,彩炮導火線旁裝有一支繫著紅布條的竹管子,俗稱“炮頭”。彩炮燃爆時,炮頭跟隨升空,此時,競搶彩炮的人往炮頭下落的地方一擁而上。彩炮一共要燃發 10 次,搶到頭炮和尾炮的村民要請全村的人看電影。
清康熙年間瘟疫爆發,該村大部分村民死亡,僅數十人幸活。
江頭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著名人物

代表性人物:
文帶來(1889—1929),1927 年參加赤衛隊,四區赤衛隊員。1929 年 9 月於鵝埠戰鬥中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