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文廟的明倫堂歷來為講學、習儀的地方,門廳上懸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手跡仿件“明倫堂”橫匾,黑字白底,兩側則是借用清代南菁書院(今南菁高中)的第二任院長黃以周(1828—1899)題給南菁書院的對聯:“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於吳會;九百里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陰文廟-明倫堂
- 所屬年代:清代
江陰文廟的明倫堂歷來為講學、習儀的地方,門廳上懸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手跡仿件“明倫堂”橫匾,黑字白底,兩側則是借用清代南菁書院(今南菁高中)的第二任院長黃以周(1828—1899)題給南菁書院的對聯:“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於吳會;九百里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
江陰文廟的明倫堂歷來為講學、習儀的地方,門廳上懸有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手跡仿件“明倫堂”橫匾,黑字白底,兩側則是借用清代南菁書院(今南菁高中)的第二任院長黃以周(1828—1899)題給南菁書院的對聯:“七十子六藝兼通,文學溯薪傳,北方未先於吳會;九百里群英畢萃,禮儀表茅蕝,東林以後有君山。” 文物特徵 ...
江陰文廟是江陰科舉時代的最高學府。文廟又稱學宮,也是儒學教官的衙署所在地。江陰自北宋以來,軍學、州學、縣學就設在文廟內。大成殿後的明倫堂即為講學、行禮、祭祀、習禮的地方。取得生員(俗稱秀才)資格的人方可入學,稱為“入泮”,入泮要舉行“入泮禮”。得中秀才的稱為新科秀才。新科秀才不論家境如何,均...
一直以來,明倫堂是富順文廟的重要組成部分,專供讀書、講學、論道之用,歷代富順主官都重視其修繕管理。明成化年間,先後有山東籍知縣李嵩(字朝用)、江西籍知縣梁文(字光輔)對文廟及明倫堂進行整修。特別是梁知縣,先“修明倫堂,展學地十丈,造石香爐等”,後專門拜請尚書周洪謨為其作記。
江陰公祭 歷史簡介 2005年,六位漢服同袍在江陰文廟明倫堂第一次公祭江陰八十一日中以抗清三公為首的殉節士民。每年時逢江陰祭祀,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服同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在肅穆莊重的氣氛中自發匯聚到江陰文廟緬懷英烈,懷著敬服心情,感懷那段被刻意埋藏的壯闊歷史,追憶在乙酉江陰之變中全城殉節的華夏同胞。隨著各地...
清晨,方亨到文廟上香,一百多名諸生以及一些老者跟了過來。大家問道:“現在江陰已經歸順,想必沒有什麼事了吧!”方亨說道:“只剩下剃髮了。前面所派的四個滿兵,就是為此而來的。”大家問道:“發可不剃嗎?”方亨說道:“這是清朝的律法,不能違背。”說完,方亨就回去了。在明倫堂,有一個名叫許用...
清雍正八年(1730年),巡道王澄慧移駐上海,擇文廟東南隅建魁星閣。幾經滄桑 終獲新生 清鹹豐三年(1853年)9月4日,以劉麗川為首的小刀會發動起義。9月7日,小刀會占據文廟,在明倫堂設行轅指揮戰事。清鹹豐五年(1855年)文廟毀於戰火。同年在學院路舊址重建文廟時,因房梁未上便遭火災,於是棄舊址不用,...
戰鬥中城內死者9.7萬人,城外死者7.5萬人,閻應元、陳明遇等拚死巷戰,馮厚敦穿公服自縊於文廟明倫堂,僅有53名老小因為躲進了興國塔而幸免於難。民性剛烈的江陰人民抗清史篇,與“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並稱為“南明三慘”,有句對聯悼念了這件壯舉:八十日戴發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萬人同心死義,存...
2005年,六位漢服同袍在江陰文廟明倫堂第一次公祭江陰八十一日中以抗清三公為首的殉節士民。每年時逢江陰祭祀,來自全國各地的漢服同袍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在肅穆莊重的氣氛中自發匯聚到江陰文廟緬懷英烈,懷著敬服心情,感懷那段被刻意埋藏的壯闊歷史,追憶在乙酉江陰之變中全城殉節的華夏同胞。隨著各地漢服運動轟轟烈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