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簡略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簡稱“省部共建實驗室”)是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依託一級法人單位建設。 科技部2003年前後設立了“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計畫和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計畫前期研究專項,強調區域優勢、特色同國家戰略結合,培育基礎研究“國家隊”的“預備隊”,以進一步加強地方與國家在基礎研究方面的銜接。
實驗室簡介
現有40名固定研究人員,由東華理工大學“礦產普查與勘探”、“放射性地質與勘探”、“水文地質與工程地質”、“地球探測與信息技術”等省、部級重點學科的學術帶頭人及優秀中青年學術骨幹組成。實驗室學術委員會由15名國內各主要相關科研、高校單位的知名專家組成。
研究目標:通過面對國內外的開放研究,發展不同類型鈾礦床成礦理論,探索新的核資源勘查方法與技術,參與我國核廢物處置庫的選址和場址評價工作;與國際原子能機構密切合作,本實驗室作為國際原子能機構鈾礦地質高級培訓中心和同位素水文學培訓中心,每年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派到實驗室的外國核資源與環境領域學者的培訓任務;為相關學科的科研、技術和高等教育領域培養高水平專業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1、鈾成礦理論與成礦預測;
2、核資源勘查方法與技術;
3、3S集成技術在核資源與環境中的套用;
4、核輻射環境與放射性廢物地質處置。
實驗室注重在優勢領域的基礎上開展學科交叉和促進領域延伸。在進行主要方向研究的同時,鼓勵開展全球變化、城市、礦山重金屬污染機制、礦物材料等方面的研究。
熱誠歡迎國內外致力於相關領域研究的學者提出研究申請和有價值的合作建議,前來進行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學術交流。
實驗室主要分室組成
學術委會榮譽主任: 錢七虎,教授,院士
學 術 委 會 主 任: 金振民,教授,院士
實 驗 室 主 任 : 孫占學,博士,教授
實驗室副主任:劉成東,博士,教授
潘家永,博士,教授
辦 公 室主任: 賴冬蓉
實驗室通訊地址:南昌市昌北開發區,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郵編:330013
所屬分室:
1、電子探針分析室 主要設備:JXA-8100由WDS-EDS-SEM-計算機組成的電子探針—掃描電鏡—圖形數據處理顯示集成系統,進行礦物、材料及包裹體等的微區成分、結構及相分布研究。負責人:劉成東、郭國林。
2、 穩定同位素實驗室 主要設備:氣體同位素比值質譜儀(MAT253 Finnigan MAT)及其樣品預處理設備,包括隸屬的連續流進樣系統(元素分析儀FlashEA 1112 NC和微量進樣系統Gas Bench-II)。用於輕質量穩定同位素(H、O、C、S等)分析和C、S元素分析。負責人: 潘家永、嚴兆彬。
3、核資源數字工程實驗室 主要設備: 數字影像系統、繪圖儀、彩擴設備、全站儀、航測遙感儀器等。負責人: 祝民強。
4、化學分析實驗室 主要設備: 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力顯微鏡、離子色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液相色譜儀、X射線衍射儀、紅外光譜儀、ICP-AES、穆斯堡爾譜儀等 。負責人: 王志暢。
5、核技術實驗室 主要設備: 地震儀、精密大型三軸儀、地質雷達、V8多功能電法接收系統、離子噴塗測氡儀、綜合水質分析測試系統、地下水參數綜合測定系統等 。負責人: 彭 聶。
6、有機質譜實驗室 主要設備: 線性離子阱液質聯用有機質譜儀、多功能高速冷凍離心機、全自動發酵罐等。負責人: 陳煥文。
戰略意義及展望
科技部日前公布了2009年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批准名單,依託東華理工大學建設的江西省核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榜上有名,這是繼2003年江西省動物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之後,該省第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也是該省實施科技創新“六個一”工程以來的首個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獲準組建的省部共建核資源與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主要瞄準國際核資源與環境的前沿課題,整合依託單位學科資源和技術優勢,圍繞國家及江西省核電和國防科技工業發展的重大關鍵問題,開展核資源與環境的有關科學問題的系統研究,特別是在鈾成礦理論與成礦預測、核資源勘查方法與技術、鈾資源溶浸開採技術、核輻射環境與放射性廢物地質處置等研究,加快攻克核資源勘查與開發及核輻射環境保護領域的難題,促進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國民經濟建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為推動江西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核電產業快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截止目前,基地已進入規劃建設期,計畫通過3年時間,建成5000平方米研發場所,組建40人以上專職研發團隊,攻關6項關鍵核心技術,擁有8項專有技術,申請10-15項國家發明專利,成為我國在核資源與環境及其相關領域內具有國內一流、有較大國際影響的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和研究開發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