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組建於2009年6月,依託單位是寧夏大學,主管部門為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北土地退化與生態恢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時間:2009年6月
  • 依託單位:寧夏大學
  • 主管部門:寧夏自治區教育廳
組織目標,業務範圍,組織結構,主要事件,

組織目標

重點實驗室圍繞西北地區突出的水資源短缺、草地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鹽漬化等生態問題,以水土資源調控和植被恢復為研究核心,形成土地退化機理與綜合防治、草地資源與生態恢復、水資源利用與水環境、生態經濟與生態建設決策四個主要研究方向。

業務範圍

“十一五”期間,重點實驗室承擔科研任務100餘項,獲得科研經費近4000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項,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7項,國家林業局“948”項目等部委級項目27項,橫向及委託合作課題24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何梁何利獎1項;自治區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2項,以及其它省部級以上獎勵2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500餘篇,其中三大檢索(SCI、EI、ISTP)收錄論文14篇;出版學術專著20餘部;授權專利5項。代表成果有“河套地區鹽鹼地改良利用技術集成與示範”、“中國退耕還林政策評估與實踐”、“寧夏半乾旱黃土丘陵區生態型草業技術體系建設及產業化開發”、“西北沙化草地生態監測預警與生態管理”、“北方農牧交錯典型脆弱區生態環境變化過程及驅動力研究”等。

組織結構

重點實驗室面積達3000平方米,擁有科研儀器設備60(台)套,總價值約1000萬元。重點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34名,其中,教授/研究員24名,副教授5名,博士生導師6名,在讀博士25名,在讀碩士130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5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2人,自治區“313”人才工程5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6人,享受自治區政府特殊津貼2人;45歲以下中青年人數占研究人員總數的59%。

主要事件

重點實驗室與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日本島根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密蘇里州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蘭州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寒區旱區環境工程研究所等國內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所開展科研合作、共同承擔科研項目,進一步擴大交流、合作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