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的指導意見

《江西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的指導意見》是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現就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提出如下指導意見。由江西省教育廳於2021年7月29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的指導意見
  • 發布機關:江西省教育廳
  • 印發日期:2021年7月29日
  • 發文字號:贛教基字〔2021〕29號
意見全文
江西省教育廳關於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的指導意見
贛教基字〔2021〕29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贛江新區社會發展局:
為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新時代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和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精神,落實省教育廳印發的《江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新教材實施方案》(贛教基字〔2021〕16號)要求,指導全省普通高中學校把握新課程標準,合理安排課程,有序推進選課走班,現就我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編排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高考綜合改革,全面落實新課程新教材的理念和要求,轉變育人方式,強化選擇性教育和個性化教育,合理安排高中三年各學科課程,注重課程設定的均衡性和學科學習的可持續性,開足開齊必修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勞動、體育與健康、音樂、美術等課程,加強理化生實驗教學,根據學校實際統籌規劃開設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努力實現普通高中高質量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建立和健全高中新課程編排管理制度
1.成立組織機構
各普通高中學校應成立“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和“學科課程小組”。
(1)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課程指導委員會由校長、主管教學和教研的副校長、教務主任、教科研主任和各學科組負責人組成。其職能主要是研究編排本校的課程方案與課程表,組織指導本校“學科課程小組”開展工作。
(2)學科課程小組。學科課程小組的主要成員是本校各學科骨幹教師,其職責是制定本學科必修課、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的開設方案及實施說明,並上報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
我省各級教研部門要按照國家課程方案的要求對各普通高中學校課程的編排、調整,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因地制宜,因校制宜。
2.明確課程編排程式
(1)各學科課程小組制定開課方案。各學科課程小組負責討論並制定本學科必修課、選擇性必修課、選修課的開設意見以及課程說明,並報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開課方案包括本學科的課程性質和學分分配情況,必修、選擇性必修模組的開設順序,選修課的安排,本學科教師的開課安排等。
(2)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公布擬開設課程總清單。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應及時對各學科課程小組上交的開課方案進行匯總和調整,在此基礎上列出和公布下一學期供學生選擇的所有課程總清單。
(3)學生依據學校公布的擬開課程清單,在導師、教學班老師、行政班班主任的指導下,參考家長的意見,依據自己的學習意願進行選課,慎重填寫選課單。針對確有原因的極少數學生,允許其有一次變更選課單的機會。
(4)行政班班主任對本班學生填寫的選課單進行統計和匯總,並將匯總結果上報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
(5)學校課程指導委員會排出課程表。課程指導委員會對全校各班匯總上來的學生選課情況進行統計和匯總,並作適當調整,最後編排出下一學期的課程表。由於課表編排工作比較複雜,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完成。
(6)學生依據學校課表確認和調整自己所選的課程,形成自己的課表。學生自己的課表應至少包含3個要素:課程名稱、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也可以包含授課教師的姓名。學生選課工作應安排在每個學期末進行。
3.合理安排課時
普通高中教學時間安排:每課時45分鐘,一天7課時,學生以每周5天在校計算,每周共35課時。由於新課程的內容、結構、設定等發生變化,各普通高中學校針對一些學科不同模組教學模式的不同,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以便各學科、各模組的學習時間安排更合理、更科學。
原則上,高一全部安排必修課,高二、高三安排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為了減少學生走班學習更換教室的次數,縮短課間走班教學的路程,合理安排師資,有的課程可以安排90分鐘(即2節課連排)。
學校應依據國家課程設定要求,結合辦學目標、學生特點和實際條件,制訂滿足學生髮展需要的課程實施規劃。開齊開足國家規定的各類課程,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勞動、技術(含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等課程。充分挖掘課程資源,開發、開設豐富多彩的選修課程。
三、課程編排的基本要求
普通高中學校校長、教務主任及其有關工作人員必須明確編排新課程的基本要求。
1.每學期分上下兩個學段安排課程,原則上每學段10周,其中9周時間授課,1周時間複習考試。
2.學生每學年在每個學科都要修得一定學分(必修、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均可),學校每學年要開出所有學科課程供學生選修。
3.體育與健康的必修內容,必須在高中三學年持續開設。按照國家對藝術(或音樂、美術)、綜合實踐活動和勞動等課程的要求,具體課程編排由學校確定。
4.合理安排開設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高二開始,學校每學期應安排相應的課時,要保證學生至少完成畢業所規定的學分。
5.開設選擇性必修課和選修課,要堅持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主選擇課程的原則。
四、編排課表的具體操作方法
1.學校課表的編排順序
學校編排的課表必須包括五個部分:
(1)高中三學年課程學習進度表;
(2)學校必修課表;
(3)學校選擇性必修課表;
(4)學校選修課表;
(5)學生課表。
首先,學校排出“三年課程學習進度安排表”;其次,排出必修課表;再次,排出選擇性必修課表;最後,排出選修課表。學生根據學校課表形成“XX同學X學期X學段課程表”。
學校排出的課程學習進度安排表,需要使堅持三年正常學習的學生可以獲得至少144學分。
2.必修課的編排
(1)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經驗與心理特點,高一年級以必修課程為主,原則上大多數必修課集中在高一年級和高二年級上學期完成。
(2)考慮到學生學習知識的連貫性以及學校教師安排的合理性,所有學科的必修課程應連續開設,模組教學時間不完全受學段的影響,只是在課時上作適當調整。
(3)根據普通高中新課程學科知識特點,學校在具體安排必修模組時,應考慮前後邏輯順序。課程編排應適當考慮各模組、各系列之間的邏輯聯繫,可基本按自然順序或學生選擇要求編排。
(4)合理安排部分學科必修課的結束時間。考慮到高中課程方案和全省學業水平考試時間安排,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化學、生物學的必修課程,在高一下學期結束;思想政治、物理、信息技術、通用技術必修課程,在高二上學期結束;藝術(或音樂、美術)的必修課程,在高二下學期結束;綜合實踐活動、勞動的必修課程,在高三上學期結束;體育與健康的必修課程,在高三下學期結束。
(5)明確各學科周課時、總課時分配及學分要求。學校校長、教務主任及教務人員要明確新課程各學科的周課時、總課時分配及學分要求,並在此基礎上合理而有序地編排好課程表。
學校排出的必修課程學習進度安排表,需要使堅持正常必修課程學習的學生,可以獲得88學分。
3.選擇性必修課的編排
(1)根據新課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要求,學校應設立學生髮展指導中心,高一上學期開始,學校開設相應課程。引導學生根據自身條件、興趣,慎重規劃將要學習的選擇性必修課。
(2)自高二年級上學期開始,根據學生自主選擇,逐步開設選擇性必修課。高二、高三各學段,必修課與選擇性必修課同時開或交叉開。高三第二學期主要安排複習課和一些根據學生需要開設的選修課。
(3)學校在保證開設好必修課的同時,應制定選擇性必修課開設課程的規劃,鼓勵教師根據本校的課程資源,有選擇地設計開設選擇性必修課,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學校排出的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進度安排表,應該使堅持正常選擇性必修課程學習的學生,可以至少獲得42學分。
4.選修課的編排
(1)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開設豐富多彩的、高質量的選修課,努力辦出學校特色。
(2)根據我省普通高中的實際情況,按照新課程改革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的原則,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開發設定,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校本課程應不少於14學分。其中,在必修和選擇性必修基礎上設計的學科拓展類、提高類課程之外的課程不少於8學分。
五、普通高中學科課程結構及學分
科目
必修課程
選擇性必修課程
選修課程
語 文
(8學分)
必修(上冊、下冊)。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1學分),當代文化參與(0.5學分),跨媒介閱讀與交流(0.5學分),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1學分),文學閱讀與寫作(2.5學分),思辨性閱讀與表達(1.5學分),實用性閱讀與交流(1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上冊、中冊、下冊)。
(整本書閱讀與研討、當代文化參與、跨媒介閱讀與交流在選擇性必修和選修階段不設學分,穿插在其他學習任務群中)
語言積累、梳理與探究(1學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2學分),中國革命傳統作品研習(0.5學分),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習(0.5學分),外國作家作品研習(1學分),科學與文化論著研習(1學分)。
(0~6學分)
漢字漢語專題研討(2學分),中華傳統文化專題研討(2學分),中國革命傳統作品專題研討(2學分),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專題研討(2學分),跨文化專題研討(2學分),學術論著專題研討(2學分)。
數 學
(8學分)
必修第一、二冊。
預備知識(1學分), 函式(3學分) , 幾何與代數(2.5學分),機率與統計(1學分), 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0.5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第一、二、三冊。
函式,幾何與代數,機率與統計,數學建模活動與數學探究活動。
(0~6學分)
分類 、內容及學分如下:
A類課程包括微積分、空間向量與代數、機率與統計三個專題,其中微積分2.5學分,空間向量與代數2學分,機率與統計1.5學分。 供有志於學習數理類(如數學、物理、計算機、精密儀器等)專業的學生選擇。
B類課程包括微積分、空間向量與代數、套用統計、模型四個專題,其中微積分2學分,空間向量與代數1學分,套用統計2學分,模型1學分。供有志於學習經濟、社會類(如數理經濟、社會學等)和部分理工類(如化學、生物、機械等)專業的學生選擇。
C類課程包括邏輯推理初步、數學模型、社會調查與數據分析三個專題,每個專題2學分。供有志於學習人文類(如語言、歷史等)專業的學生選擇。
D類課程包括美與數學、音樂中的數學、美術中的數學、體育運動中的數學四個專題,每個專題1學分。供有志於學習體育、藝術(或音樂、美術)類等專業的學生選擇。
E類課程包括拓展視野、日常生活、地方特色的數學課程,還包括大學數學先修課程等。大學數學先修課程包括三個專題:微積分、解析幾何與線性代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每個專題6學分。
外 語
(6學分)
必修第一、二、三冊。
英語1(2學分);
英語2(2學分);
英語3(2學分)。
(0~8學分)
選擇性必修第一、二、三、四冊。
英語4(2學分);
英語5(2學分);
英語6(2學分);
英語7(2學分)。
(0~6學分)
提高類:英語8(2學分);英語9(2學分);英語10(2學分)。
第二外國語類:基礎類、實用類、拓展類。
外語包括英語、日語、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學校自主選擇第一外語語種。鼓勵學校創造條件開設第二外語或多門外語課程供學生選擇。
思想政治
(6學分)
必修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學分)
必修2 經濟與社會(1學分)
必修3 政治與法治(2學分)
必修4 哲學與文化(2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1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2學分)
選擇性必修2法律與生活(2學分)
選擇性必修3邏輯與思維(2學分)
(0~4學分)
模組:財經與生活;
模組:法官與律師;
模組:歷史上的哲學家。
歷 史
(4學分)
中外歷史綱要(上)(2學分)
中外歷史綱要(下)(2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1國家與社會治理(2學分)
選擇性必修2經濟與社會生活(2學分)
選擇性必修3文化交流與傳播(2學分)
(0~4學分)
模組:史學入門;
模組:史料研讀。
地 理
(4學分)
必修第一冊(2學分)
必修第二冊(2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礎(2學分)
選擇性必修2區域發展(2學分)
選擇性必修3資源環境與國家安全(2學分)
(0~4學分)
模組:天文學基礎;
模組:海洋地理;
模組:自然災害與防治;
模組:環境保護;
模組:旅遊地理;
模組:城鄉規劃;
模組:政治地理;
模組:地理信息技術套用;
模組:地理野外實習。
物 理
(6學分)
必修第一、二、三冊。
必修1,機械運動與物理模型、相互作用與運動定律(2學分);
必修2,機械能及其守恆定律、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牛頓力學的局限性與相對論初步(2學分);
必修3,靜電場、電路及其套用、電磁場與電磁波初步、能源與可持續發展(2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第一、二、三冊。
選擇性必修1,動量與動量守恆定律、機械振動與機械波、光及其套用(2學分);
選擇性必修2,磁場、電磁感應及其套用、電磁振盪與電磁波、感測器(2學分);
選擇性必修3,固體、液體和氣體、熱力學定律、原子與原子核、波粒二象性(2學分)。
(0~4學分)
選修1,物理學與人類認識、物理學與社會變革、物理學與公民生活(2學分);
選修2,物理學與醫療技術、物理學與新能源、物理學與新材料、物理學與信息技術(2學分);
選修3,微觀世界、高速世界、宇觀世界、世界的統一性(2學分)。
化 學
(4學分)
必修第一、二冊。
主題1化學科學與實驗探究;主題2常見的無機物及其套用;
主題3物質結構基礎與化學反應規律;
主題4簡單的有機化合物及其套用;
主題5 化學與社會發展。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1化學反應原理(2學分)
選擇性必修2物質結構與性質(2學分)
選擇性必修3有機化學基礎(2學分)
(0~4學分)
系列1實驗化學;
系列2化學與社會;
系列3 發展中的化學科學。
生物學
(4學分)
必修1 分子與細胞(2學分)必修2 遺傳與進化(2學分)
(0~6學分)
選擇性必修1穩態與調節(2學分)
選擇性必修2生物與環境(2學分)
選擇性必修3生物技術與工程(2學分)
(0~4學分)
系列1現實生活套用;
系列2職業規劃前瞻;
系列3學業發展基礎。
信息技術
(3學分)
必修1 數據與計算(1.5學分)
必修2 信息系統與社會(1.5學分)
(0~9學分)
選擇性必修1 數據與數據結構(2學分)
選擇性必修2 網路基礎(2學分)
選擇性必修3 數據管理與分析(2學分)
選擇性必修4 人工智慧初步(2學分)
選擇性必修5 三維設計與創意(2學分)
選擇性必修6 開源硬體項目設計(2學分)
(0~2學分)
算法初步,移動套用設計。
通用技術
(3學分)
必修 技術與設計1(1.5學分)
必修 技術與設計2(1.5學分)
(0~9學分)
系列1技術與生活,模組分別為現代家政技術、服裝及其設計、智慧型家居套用設計;
系列2技術與工程,模組分別為工程設計基礎、電子控制技術、機器人設計與製作;
系列3技術與職業,模組分別為技術與職業探索、職業技術基礎;
系列4技術與創造,模組分別為創造力開發與技術發明、產品三維設計與製造、科技人文融合創新專題。
系列之間、系列中各模組之間均為並列關係。
(0~2學分)
專題:傳統工藝及其實踐;
專題:新技術體驗與探究;
專題:技術集成套用專題;
專題:現代農業技術。
(6學分)
模組1藝術與生活(1學分);模組2藝術與文化(2學分);模組3藝術與科學(1學分)。
註:學生須在學習上述必修課程並獲得4個學分的基礎上,再從以下選擇性必修模組中自主選擇2個模組作為必修課程,補足必修課程應獲得的6個學分。
(0~3學分)
模組4美術創意實踐(1學分);模組5音樂情境表演(1學分);模組6舞蹈創編與表演(1學分);模組7戲劇創編與表演(1學分);模組8影視與數字媒體藝術實踐(1學分)。
-
音 樂
(3學分)
模組1音樂鑑賞(1學分);模組2歌唱(1學分);模組3演奏(1學分);模組4音樂編創(1學分);模組5音樂與舞蹈(1學分);模組6音樂與戲劇(1學分)。
學生可選學1個模組,修滿36學時,通過考查評價,獲得2學分;也可選學2個模組,分別修滿18學時,通過考查評價,各獲得1學分。學生在必修課程中至少獲得2學分。
(0~9學分)
模組7合唱(1學分);模組8合奏(1學分);模組9舞蹈表演(1學分);模組10戲劇表演(1學分);模組11音樂基礎理論(1學分);模組12視唱練耳(1學分)。
學生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從中選修或循環選修1個或多個模組,每修滿18學時,通過考查評價,獲得1學分。
(0~2學分)
由學校根據自身的辦學理念和學生興趣愛好、學業發展、生涯規劃及當地特色文化資源、民間藝術傳承等,由學校確定開設,學生自主選擇修習。
根據學校音樂教學模組開設和學生選課情況,可按班級開課,或跨班級、跨年級組成教學班,以“走班”形式組織教學。
美 術
(3學分)
模組1美術鑑賞(1學分)。
每位學生必須修習美術課程54學時,以獲得3個學分。其中必修美術鑑賞內容系列1個學分,美術表現內容系列2個學分。
(0~9學分)
模組2繪畫(1學分);模組3中國書畫(1學分);模組4雕塑(1學分);模組5設計(1學分);模組6工藝(1學分);模組7現代媒體藝術(1學分)。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要,學習選修課程中的全部內容或在選擇性必修課程中選學一些模組內容獲得9學分。
(0~2學分)
(根據學校的統一安排和學生的發展意願,採用跨班級或跨年級的形式組織教學。學校可根據情況,安排在高中階段的任何一個學期。選修有9學分)
模組8美術史論基礎;模組9速寫基礎;模組10素描基礎;模組11色彩基礎;模組12創作與設計基礎。
體育與健康
(12學分)
體育與健康(全一冊)
體能;運動技能(球類運動,田徑類運動,體操類運動,水上或冰雪類運動,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類運動,新興體育類運動);健康教育。
平均每學年修習4個模組,1個模組一般為18課時。12個模組包含體能1個模組、健康教育1個模組、運動技能系列10個模組。因病或殘疾不能修習或修滿學分,在出具縣級以上醫院證明的情況下,可以免修或部分免修,並記入學生學業評價檔案。
(0~18學分)
每個運動技能系列由若干運動項目組成,如足球、跳遠、健身健美操、蛙泳、防身術、花樣跳繩等,每個運動項目由包含相對完整內容的10個模組組成,以便學生對所選模組進行較為系統的學練。學生可以選擇某一運動項目(如足球)持續學練三年,也可以根據學校的安排按學年選擇學習。學校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和運動項目特點,創造性地進行切實可行、富有成效的模組設計。
(0~4學分)
學校應鼓勵有志於在體育運動及相關專業發展的學生,在修習必修學分的基礎上,進行選擇性必修和選修的學習,獲得更多學分。
綜合實踐活動
(8學分)
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
綜合實踐活動,包括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研究性學習6學分(完成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
-
-
勞動
(6學分)
志願服務、勞動實踐。
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其餘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
-
-
六、普通高中課程、課時、學分安排
學期
周課時
學科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上
高三下
學分
語文
4
4
-
-
-
-
8
數學
4
4
-
-
-
-
8
外語
3
3
-
-
-
-
6
思想政治
2
2
2
-
-
-
6
歷史
2
2
-
-
-
-
4
地理
2
2
-
-
-
-
4
物理
2
2
2
-
-
-
6
化學
2
2
-
-
-
-
4
生物學
2
2
-
-
-
-
4
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
2
2
2
-
-
-
6
藝術(或音樂、美術)
2
2
2
-
-
-
6
體育與健康
2
2
2
2
2
2
12
綜合實踐活動
1
1
2
2
1
1
8
勞動
1
1
1
1
1
1
6
小計
31
31
13
5
4
4
88學分
語文
-
-
4
4
4
-
≥42學分
數學
-
-
4
4
-
-
-
外語
-
-
4
4
4
-
-
思想政治
-
-
1
4
4
-
-
歷史
-
-
2
4
4
-
-
地理
-
-
2
4
4
-
-
物理
-
-
1
4
4
-
-
化學
-
-
2
4
4
-
-
生物學
-
-
2
4
4
-
-
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
-
-
2
2
2
-
-
藝術(或音樂、美術)
-
-
2
2
2
-
-
體育與健康
-
-
1
1
1
1
-
綜合實踐活動
-
-
-
-
-
-
-
勞動
-
-
-
-
-
-
-
選修
語文
-
-
-
-
-
4
≥14學分
數學
-
-
-
-
4
4
-
外語
-
-
-
-
-
4
-
思想政治
-
-
-
-
-
4
-
歷史
-
-
-
-
-
4
-
地理
-
-
-
-
-
4
-
物理
-
-
-
-
-
4
-
化學
-
-
-
-
-
4
-
生物學
-
-
-
-
-
4
-
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
-
-
-
-
-
2
-
藝術(或音樂、美術)
-
-
-
-
-
2
-
體育與健康
-
-
-
-
1
1
-
綜合實踐活動
-
-
-
-
-
-
-
勞動
-
-
-
-
-
-
-
每周課時大約總計
31
31
34
33
32
32
≥144學分
說明:
1.此表依據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訂)》的要求制定。學生達到144學分即可畢業。學分認定由學生所在學校學分認定委員會負責。
2.每周35課時,每課時按 45分鐘計。18課時為 1學分。學校應先開設必修課程,逐步增設選擇性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不應任意增減課時,也不應把必修課安排的時間過於集中和提前。此表中周課時不足35課時,由學校安排特色課程。
3.指導學生選擇課程時,應指導學生先選擇學科,然後在學科中選擇模組。學生選擇選擇性必修課程時,語文、數學、外語應必選。同時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學科中選擇1門學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學科中選擇2門學科(此表中,高二開始統計周課時,只計算這六個學科中三個學科的課時)。在藝術(或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以及其他學科自由修習一定的學分,以保證每一學年在大部分學習學科都獲得一定學分。
4.因地制宜,科學安排綜合實踐活動,發揮綜合實踐活動在促進學生髮展中的獨特作用。校本課程等各類課程(如:學生髮展指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紅色文化)的開設可以融入綜合實踐活動中。
七、普通高中課程內容及學分安排
內容學年
學分
學科
高中第一學年
學分
高中第二、三學年
學分
累計
語文
必修上、下冊
8
選擇性必修上、中、下冊
6
數學
必修第一、二冊
8
選擇性必修第一、二冊
6
英語
必修第一、二、三冊
6
選擇性必修第一、二、三、四冊
8
思想政治
必修1、2、3
4
必修4、選擇性必修1、2、3
8
歷史
中外歷史綱要上、下
4
選擇性必修1、2、3
6
地理
必修第一、二冊
4
選擇性必修1、2、3
6
物理
必修第一、二冊
4
必修第三冊、選擇性必修第一、二、三冊
8
化學
必修第一、二冊
4
選擇性必修1、2、3
6
生物學
必修1、2
4
選擇性必修1、2、3
6
技術
信息技術
數據與計算、信息系統與社會
2
信息系統與社會;數據與數據結構、網路基礎、人工智慧初步
7
通用技術
技術與設計1、2
2
技術與設計2;技術與生活、技術與工程、技術與職業
7
藝術(或
音樂、美術)
藝術
藝術與生活、藝術與文化
3
藝術與科學、美術創意實踐、音樂情景表演、
舞蹈創編與表演、戲劇創編與表演、影視與數字媒體藝術實踐
6
音樂
音樂鑑賞、歌唱或演奏
2
音樂與舞蹈、音樂與戲劇、音樂編創;合唱、合奏、舞蹈表演、戲劇表演、音樂基礎理論、視唱練耳
9
美術
美術鑑賞、繪畫或中國書畫
2
雕塑、現代媒體藝術、設計、工藝、美術史論基礎、速寫基礎、素描基礎、色彩基礎、創作與設計基礎
9
體育與健康
必修必學:體能;健康教育;運動技能系列。
12
-
-
體育與健康
選擇性必修:球類,田徑類,體操類,水上類,武術與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新興體育類等。
4
-
-
綜合實踐活動
研究性學習、黨團活動、軍訓、社會考察等,研究性學習6學分(三年完成2個課題研究或項目設計,以開展跨學科研究為主)。
8
-
-
勞動
志願服務、勞動實踐。其中志願服務2學分,在課外時間進行,三年不少於40小時;其餘4學分內容與通用技術的選擇性必修內容以及校本課程內容統籌。
6
-
-
說明:
1.選修課程由學校根據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學科課程標準的建議以及學校辦學特色等開發設定,學生自主選擇修習。選修課程一般從高二學年開始安排,開設因校而異,故未在表格中列出。
2.高三下學期,學校應保證每個學生有必要的體育與健康、藝術(或音樂、美術)等活動時間,同時鼓勵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需要繼續修習某些課程,獲得一定學分。
3.表格中的學分累計是指學生在高中第二、三學年順利完成學科課程學習後,至少可以獲得的學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