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火柴廠居委會,待查考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西火柴廠居委會
- 廢止年份:待查考
- 設立年份:1980年
- 所在區域:江西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Jiāngxīhuǒcháichǎng Jūwěihuì
江西火柴廠居委會,待查考廢止的地名。
江西火柴廠居委會,待查考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該居委會轄內有江西火柴廠,故名。歷史沿革1949年前夕地屬二區六保,1949年初期屬一區公所;1951年先後稱火柴廠家屬和家屬委員會;1960年改稱江西火柴廠分社;1962年成...
硝皮場居委會,2002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居委會轄內有硝皮場街,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前夕地屬二區六保,1949年初期屬一區公所;1951年屬三經路街道公所;1956年成立硝皮場居委會;1960年屬江西火柴廠分社;1962年恢復硝皮場居委會,屬董家窯公社;1969年屬青山路公社;1980年屬董家窯街辦,稱現名,...
江西火柴廠居委會,待查考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該居委會轄內有江西火柴廠,故名。歷史沿革 1949年前夕地屬二區六保,1949年初期屬一區公所;1951年先後稱火柴廠家屬和家屬委員會;1960年改稱江西火柴廠分社;1962年成立江西火柴廠居委會,屬董家窯公社;1969年屬青山路公社;1980年屬董家窯街辦,稱江西火柴廠居...
民國32年,陳集梧、鄧陽雲分別興辦新中國火柴廠及中華火柴廠,開樂昌縣辦現代工業之先。民國35年,縣內較大的私營醬園有恆盛和利安兩家。恆盛醬園老闆蘇學濤,僱工5人,資本500銀元,廠址在河南街橋頭。利安行老闆周容,僱工5人,資金400銀元,廠址在東頭街。在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大煉鋼鐵”運動中,全縣...
1950年6月,成立工商聯合會,加強了對工商業的組織領導,至1951年底先建起了鐵工廠、火柴廠、制桿廠、 酒廠、機器廠、織布廠等企業。1958年建起了粘土廠、農具廠、肥料廠等8個生產單位, 有職工855人。1960年國營和地方國營企業發展到9處,職工15069人;公私合營與合作企業14處,職工1218人。1959年街道工業已...
至明清時,佛山陶瓷、紡織、鑄造、醫藥行業鼎盛,成為“廣貨”和“北貨”的著名集散地,與北京、漢口、蘇州並稱天下“四大聚”,與湖北漢口鎮、江西景德鎮、河南朱仙鎮並稱全國“四大名鎮”。清末,佛山得風氣之先,成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源地之一,誕生了中國第一家新式繅絲廠和第一家火柴廠。人文薈萃才俊輩出。
到清末民初,蘇州已有一些現代意義的科技人員,其大多集中在現滄浪區範圍內的蘇綸 紗廠、鴻生火柴廠、博習醫院、蘇州工業專科學校和東吳大學等。民國26年(1937),東吳大學成立蘇州第一個專業研究機構——淡水生物研究所。1956年7月22日,在民治路13號成立解放後第一個科技機構——蘇州市科學普及協會。據不完全...
清乾隆年間,從福建蒲田縣遷居到東山鎮東山鄉的農民引種席草,並從事草蓆編織。民國初期,瓊城的手工業有骨製品(角梳)、製鞋、紡織等作坊不斷增加,其中製鞋業尤為興旺,店鋪60餘家,從業千餘人。民國二十九年至撒十四年(1940年至1945年),日本人在瓊城辦紡織廠、火柴廠、造紙廠、服裝加工廠各1家。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