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江蘇省省道公路網規劃
(2011-2020年)
省道公路網作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保障。2003年以來,在《省政府辦公廳關於轉發省交通廳江蘇省省道網調整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03〕5號,以下簡稱《調整方案》)指導下,經過近10年努力,我省省道公路網在規模總量和服務能力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到2010年年底,全省國、省道公路總里程達到12989公里,其中,國道4825公里(國家高速2783公里,普通國道2042公里),省道8164公里(高速省道1263公里,普通省道6901公里),《調整方案》的規劃線路基本建成。目前,我省國道、省道公路網已承擔了全省公路總行駛量一半以上。《調整方案》的實施,極大緩解了我省公路運輸壓力,有效提高了路網服務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強了區域聯繫,改善了投資環境,有力促進了我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未來一段時期,我省將以推動科學發展、建設美好江蘇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突出創新驅動,全面落實“六個注重”,全力實施“八項工程”,又好又快推進“兩個率先”,不斷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因此,構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順暢、安全高效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引導和支撐經濟社會轉型發展,已成為當前的迫切任務。在全省城鎮化水平持續提高、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最佳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構建以及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有必要從經濟社會長遠發展需要出發,科學謀劃省道公路網的合理布局,指導幹線公路網科學發展,充分適應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和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需要。
一、規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是適應江蘇省經濟社會現代化的需要。
全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明確提出,2015年,江蘇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再經過5年努力,到2020年,全省基本實現現代化,總體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這樣的發展方式和速度勢必帶動全社會人員、物資流動總量的升級。作為支撐經濟發展、承擔社會運輸需求的中堅力量,由國道、省道公路組成的幹線公路網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進一步提高其網路容量和服務水平。
隨著長江三角洲一體化戰略的全面推進,我省與周邊省、市經濟產業聯繫將更加緊密,需要進一步加強省際間交通服務與支撐保障能力。隨著我省產業發展“四沿”戰略的全面推進,尤其是在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未來全省產業布局中的“四沿”格局將進一步強化,沿運輸通道的產業分工更加精細、產業協作更加緊密,從而將誘增大量通道性交通需求。目前,部分公路運輸通道已呈現明顯的交通緊張狀況,未來將難以滿足產業升級所誘增的交通需求。
目前,我省擁有各類國家級及省級開發區139個。未來一段時期內,我省實施的創新驅動戰略將進一步引導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作為創新實施的主要陣地,以各類經濟開發區、高新產業基地及物流園區為主體的新型經濟集聚點將不斷湧現。公路運輸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中最為方便、靈活、快捷和高效。而我省國道、省道公路尚未能充分連線或覆蓋上述經濟集聚點,尤其是近年來新設立的部分國家級或者省級開發區。因此,迫切需要改變現狀,以進一步提升交通運輸對經濟轉型升級發展的服務保障作用。
(二)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需要。
目前,我國正處於社會轉型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是其主要特徵之一。根據預測,江蘇城鎮人口比重至2020年將超過65%。全省城鄉空間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大中城市發展速度逐漸加快,城市規模等級穩步提升,中小城市數量將顯著增加,中小城鎮迅速壯大,城市化進程將進入全面加速發展時期。
伴隨城市化發展,公路運輸特徵將會發生明顯變化。一方面,市域內部和城際間的中短途出行頻率不斷提高,居民旅遊、休閒、探親訪友等彈性出行需求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公路“集鎮化”現象也會日益加劇,過境交通與城鎮內部交通相互干擾,公路通行效率和城鄉居民出行都會受到影響。
按照交通運輸部要求,構建以高速路為主體的收費公路體系和以普通路為主體的非收費公路體系將成為我國公路交通未來發展的方向。普通公路是為公眾出行提供基礎性普遍服務的非收費公路,是我國覆蓋範圍最廣、服務人口最多、提供服務最普遍、公益性最強的交通基礎設施,是保障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重要基礎條件。在我省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尤其應以適度超前的理念引導城市化快速發展趨勢,不斷最佳化國道、省道公路網路,特別是服務快速城市化地區的公路網路,提高公路網路的整體覆蓋率和服務水平,實現公益性基礎服務,進一步改善民生。
(三)是完善和提升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需要。
未來一段時期,是我省加快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的重要時期。“十二五”期間,將重點最佳化交通結構,加強各種交通運輸方式之間、城鄉交通之間和城際交通之間銜接協調,突出綜合交通大通道、大樞紐建設和江北鐵路網建設,率先基本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現代化,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銜接暢通、安全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將帶來全省總體運輸結構的變化,公路長途、大宗客貨運輸都將發生一定程度的分擔轉移,而公路與各類綜合運輸樞紐間的中短途集散需求將不斷增加。因此,需要以綜合運輸的大視角,重新審視公路運輸的功能和作用。作為公路網中堅層次的國道、省道公路網,應突出網路覆蓋面的優勢,著重填補其他運輸方式服務的空白薄弱區域,連線各類重要的綜合運輸節點,強化多運輸方式銜接配合,實現優勢互補,加速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
根據規劃,我省高速公路網路在“十二五”期間將基本建成,能夠與鐵路等其他運輸方式共同滿足重要通道的運輸需求。但是,目前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間的銜接還不夠順暢,近50%的互通立交缺乏高等級公路銜接或連線道路養護管理不善,需加以完善並充分發揮公路網的整體運輸效能。此外,與已開發國家(地區)相比,我省國道、省道公路規模依然不足。目前,我省國道、省道公路分別占公路總里程的3.2%和5.4%,而日本為5.2%和10.7%,美國為5.4%和5.9%,台灣地區為2.3%和11.7%,我省國道、省道公路里程偏低,尤其是普通省道公路里程規模偏少。2010年,我省國道、省道公路網總里程為12989公里,以8.6%的公路里程承擔了50.9%的公路總行駛量,出行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我省公路網路結構仍需持續完善,省道公路網比重亟待提高。
2010年,我省民用汽車保有量為567.7萬輛,“十一五”期間,年均增長19.7%,未來10年,汽車保有量仍將穩步增長,預計2020年將達到1472.5萬輛,是2010年的2.6倍。汽車時代的加速來臨,使未來公路網承載能力面臨巨大挑戰。規劃省道公路網,統籌考慮我省幹線公路的長遠布局、合理結構和建設問題,是解決公路網路容量不足的有效途徑。
(四)是加強幹線公路管養的需要。
成品油稅費改革的實施,從根本上改變了公路交通發展的經費來源渠道。這項改革,要求統籌安排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實現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對公路基礎設施建設、養護、行業管理等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支持普通公路發展,《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關於進一步完善投融資政策促進普通公路持續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1〕22號)明確指出,研究建立以公共財政為基礎、各級政府責任清晰、財力和事權相匹配的投融資長效機制。
經過多年實踐,我省在國道、省道公路養護和管理方面已積累了豐富經驗,管養水平相對較高,道路狀況和服務水平相對較好,但由於規模偏小,整個公路網的總體服務能力有限。近年來,全省各地相繼建成了一批等級較高、里程較長,且實際已經承擔省道功能的地方公路,在各地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較大作用。但是,這部分道路行政等級較低,管養水平不高。因此,從提高路網整體效能和維護好存量資源的角度考慮,通過編制面向全局和長遠的省道公路網規劃,可以統籌謀劃我省省道公路網的未來發展規模和科學布局,將承擔省道功能的地方道路納入省道公路網,是保障我省省道公路網高標準管理養護的基礎,也是建立健全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投融資長效機制的基礎,更是加強江蘇公路交通保障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綜上所述,做好我省省道公路網規劃,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變化,適應新時期的交通運輸發展,適應加強幹線公路養護管理需要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促進江蘇公路交通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意義。
二、交通需求預測
(一)客貨流分布特點。
從總體上看,全省經濟社會的穩步發展將帶來公路交通省內出行流量的迅速增長,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推進,將進一步促進江蘇與周邊省、市的交流,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將導致公路長途過境流量的比重逐步減小。到2020年,公路交通的內部流量、出入境流量和過境流量的比例將由2010年的59:36:5變化為63:34:3。
未來蘇中、蘇北與蘇南的聯繫將更加緊密,省內縱向通道客貨交通量將繼續保持穩步增長,過江交通壓力進一步增加。滬寧、沿海、沿江、東隴海是全省客貨流的主要通道,其中,滬寧通道仍將是全省最為繁忙的公路運輸通道,主要承擔高頻率、快速化城際旅客運輸和高附加值、高時效性的貨物運輸;沿海與沿江通道的客貨流量增長速度將會最為迅速;東隴海通道將成為江蘇沿海地區向全國中西部地區輻射的主要公路運輸通道。
(二)交通量增長態勢。
未來國道、省道公路網交通量將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2020年,全省國道、省道公路網總行駛量將增長到59528萬車?公里/日,平均交通量將增長到18128輛/日,分別是2010年的2.2倍和1.3倍,對國道、省道公路網的總體規模和技術等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未來蘇南、蘇中、蘇北三大區域路網交通量仍呈現由北向南逐漸增大階梯狀分布格局,但差距逐漸減小。其中,蘇南地區國道、省道公路網平均交通量將由2010年的19425輛/日上升到2020年的23205輛/日,達到4至6車道一級公路的技術標準;蘇中地區由10920輛/日上升到16905輛/日,達到4車道一級公路的技術標準;蘇北地區由9773輛/日上升到13901輛/日,接近4車道一級公路技術標準。區域交通出行的差異性,要求制定差別化的發展政策,實現各區域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協調發展。
(三)運輸量生成變化特徵。
公路運輸將進入以“個性化交通”為主要特徵的客運和以“批次多、批量少”為主要特徵的貨運快增長階段。
隨著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和汽車工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和消費水平顯著提高。“十一五”期間,我省民用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19.7%,未來10年,汽車保有量仍將穩步增長,小汽車出行的比例將不斷提高,旅客出行呈現多樣化、層次高、時間和空間分布不均勻的勢態。居民出行頻率、出行距離都將大大突破現有水平,城際交通、商務出行、通勤交通等將會更為頻繁,對出行的舒適性、便捷性和安全性也將會提出更高要求。
公路運輸貨物的平均價值將明顯提高,而平均體積和噸位將逐漸減小,運輸需求總量的增長速度將有所減緩,但對於運輸服務質量的要求更高,批次多、批量小、價值高、時效性強、分散度高的貨運需求將大大增加,中短途集散運輸需求的增長明顯加快,並逐步成為公路運輸需求主體。根據預測,2020年,全社會公路客運量、旅客周轉量、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將分別達到47億人、2633億人公里、28億噸和2643億噸公里,分別是2010年的2.2倍、2.2倍、2.3倍和2.3倍。
三、指導思想和規劃原則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服務“兩個率先”總體戰略為宗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以加快公路行業轉型發展為主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促進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滿足人民民眾日益提高的出行需求,全力支撐長江三角洲一體化和沿海開發兩大國家戰略,持續推動全省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二)規劃原則。
1﹒統籌全局。堅決貫徹國家和省確立的戰略方針,服從於經濟社會發展總體目標,服從於全省產業布局和城鎮體系規劃,服從於國家公路網規劃。
2﹒適度超前。堅持“規劃引領、適度超前”的發展理念,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基本現代化建設需要,充分考慮公路交通長遠發展需求,充分發揮公路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和引導作用。
3﹒協調發展。確保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蘇南與蘇中、蘇北地區公路交通網路一體化,堅持因地制宜,形成與各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省道公路網路。注重與其他運輸方式和周邊省、市路網的銜接,發揮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整體效益。
4﹒綠色發展。堅持公路網發展與集約利用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並重,在資源和環境可承受條件下實現全省公路網的低碳發展、綠色發展。
5﹒注重效率。堅持供給與需求相適應,綜合分析區域間的差異性,制定差別化的發展目標,合理確定路網布局、建設等級和建設時序,提高路網運營效率。
(三)規劃目標。
省道公路網規劃目標是: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和交通運輸需求,覆蓋全省所有市、縣(市、區)、重點中心鎮、省級以上開發區和4A級以上景區,連線主要港區、機場、大型鐵路貨場,實現與其他運輸方式的協調發展。至2020年,形成功能明確、結構合理、規模適當、銜接順暢、管理高效的江蘇省省道公路網,基本達到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
四、功能層次和規模論證
(一)功能層次。
根據公路功能分類理論,結合我省公路發展的實際情況,將全省國道、省道幹線公路分為高速幹線、快速幹線和一般幹線3個層次。高速幹線包括國家高速公路和高速公路省道,快速幹線為普通國道和以服務相鄰市、縣(市、區)連線的主要省道,其餘省道屬於一般幹線。
1﹒高速幹線。高速幹線是全省公路網的主骨架,主要服務於省際間、省內三大都市圈之間和省內主要運輸通道內的中長途快速公路交通,連線省會、省轄市、縣(縣級市)以及重要的沿海沿江港區、機場等節點,提供大容量、高效率的運輸服務,並為應對戰爭、自然災害等突發性事件提供快速交通保障。
2﹒快速幹線。快速幹線與高速幹線共同形成全省公路網的主幹線系統,主要服務於省轄市之間、省轄市與相鄰縣(市)、相鄰縣(市)之間中短途公路交通,連線省轄市、縣(市)、沿海沿江主要港區、機場以及國家級和省級開發區等節點,與高速幹線便捷銜接,提供較高服務水平的快速運輸服務,在主要運輸通道上與高速幹線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實現相鄰市、縣之間的快速連線。
3﹒一般幹線。一般幹線是高速幹線和快速幹線的重要補充,主要連線重要鄉鎮、高速公路互通、4A級以上景區、綜合運輸樞紐、物流園區和工農業生產基地等節點,與快速幹線公路良好銜接,主要提供短途集散運輸服務,進一步最佳化幹線公路網路布局。
(二)規模論證。
結合我省經濟社會和公路網發展的特徵,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綜合考慮資源的有限性、現有公路建設資金限制條件、經濟社會發展對國道、省道公路的需求等因素,選取連通度法、國土係數法、生長曲線法、類比法和回歸分析法等5種常用方法,對江蘇省未來國道、省道公路網的合理規模進行預測。到2020年,江蘇省國道、省道公路網的合理規模為2萬公里-2.2萬公里。
五、布局方案
(一)布局原則。
1﹒重點完善“四沿”戰略區域的省道公路網,通道內布設不少於2條幹線公路,加強沿海地區橫向交通聯繫,構建臨海地區縱向的公路通道,有效支撐和引導沿海開發。
2﹒加強長江三角洲城際間的快速聯繫,強化與鄰省(市)幹線公路網的銜接,重點完善省際公路通道,有效服務長江三角洲一體化戰略的實施。
3﹒結合區域間的差異性,制定差別化的發展目標,蘇南建設高密度、高等級的公路網,蘇中適當加密、穩步提升等級,蘇北完善通道型公路、適當加密路網。
4﹒與國道網共同覆蓋全省市、縣(市、區)、重點中心鎮、10萬人口以上的重要鄉鎮、省級以上開發區、4A級以上景區,保障市、縣快速暢通,縣、鎮便捷連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5﹒將連線重要高速公路互通的公路納入省道公路網,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公路網整體效益。
6﹒強化與省內主要港區、機場、大型鐵路貨場等其他運輸方式節點的銜接,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7﹒統籌協調省道公路與城市道路的關係,將重要的城市繞城公路納入省道公路網,繞城公路以內的道路原則上不作為省道。
8﹒充分利用現有道路,將已經建成且實際承擔省道功能的道路納入省道公路網,對於部分不再具備幹線公路功能的現有省道,調整為縣、鄉道路或城市道路。提升重要交通走廊的運輸容量和路網整體運行可靠性,促進省道公路集約發展。
9﹒充分考慮國防戰備需要,加強國防戰略大通道、戰役通道、海防公路和汽渡連線公路交通建設,保證戰時交通暢通、軍事行動快速,保障國防安全。
(二)布局過程。
本次規劃的主要思路和方法為:以規劃目標為指向、以布局原則為依據、以逐層展開為主線、以單因素分析為補充,結合經濟和城鎮布局、交通區位、地形條件、環境條件、路段重要度分析、交通需求分析、城市發展分析等對路線進行最佳化,綜合確定路線方案。
依據上述思路,本次規劃以高速公路網規劃和現有的普通幹線公路網為基礎,進行逐層展開布局,具體過程如下:
1﹒選擇規劃節點。根據布局原則,本次規劃選擇了三大類節點作為服務對象。
(1)城鎮節點:以江蘇省行政區劃為指導,覆蓋範圍包括全省各市、縣(市、區)、重點中心鎮、現狀10萬人口以上的鄉鎮,總計216個。
(2)綜合交通節點:包括全省範圍內主要的機場、港區、鐵路場站以及高速公路互通等,總計568個。
(3)經濟類節點:包括省級及國家級開發區和4A級及5A級旅遊景區,總計240個。
剔除部分位於城市內部的節點和重複的節點,布局規劃考慮的節點總數為920個。
2﹒逐層展開路線布局。
(1)現狀基礎路網。
以2006年批覆的《江蘇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和2003年批覆的《江蘇省省道網調整方案》為基礎,結合最新的城鎮發展規劃,對局部道路進行最佳化調整或刪除,形成基礎路網。現狀基礎路網總計923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614公里,普通公路6624公里。
(2)通道型線路。
在規劃高速公路網和現狀國道、省道公路網的基礎上,重點考慮沿江通道、沿海通道、沿滬寧通道、沿東隴海通道以及徐宿淮鹽通道、京滬(沂淮江)通道、寧杭通道、鹽城-泰州-無錫(常州)通道和寧連通道,進行通道型省道公路的布設,每個通道內布設不少於2條幹線公路,同時,進一步最佳化和完善出省通道,形成以通道型省道公路為主的基本路網。通道型線路總計2574公里。
(3)分區域線路。
以市為單位,依據布局原則,根據各市的具體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城鎮發展及建設條件等,綜合考慮相鄰市、縣之間的銜接與協調,以全省91個重點中心鎮為重要覆蓋節點,對分區域範圍內的幹線公路進行加密布設,里程總計2557公里。
(4)節點聯絡線路。
以重要綜合交通節點、重要開發區、旅遊區節點、特殊地區和大型城市節點為第三層次的重點覆蓋節點,分別進行單因素分析,完善省道公路網布局,與通道型省道公路和分區域的省道公路基本路網共同形成本次規劃的初步路網方案。
綜合交通節點。重點考慮與沿江沿海港區、內河港口、機場以及主要鐵路貨場銜接的幹線公路,形成等級較高、銜接順暢的公路集疏運體系,實現綜合交通運輸一體化。綜合交通節點連線線總計177公里。
高速公路互通。對建成和在建的所有高速公路互通進行梳理,對功能重要、交通量較大的互通,考慮將其幹線公路連線線納入省道公路網,以改善高速公路服務地方經濟的功能。高速公路互通連線線總計706公里。
開發區、旅遊景區。考慮將與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和4A級以上旅遊景區連線的重要公路納入省道公路網,以實現公路服務經濟的基本功能。開發區、景區連線線總計438公里。
湖泊地區。江蘇地區水網密集,湖泊眾多,為解決湖泊地區出行問題,加速湖泊資源的最佳化利用,本次規劃對具備開發條件的湖泊規劃了環湖公路,里程總計198公里。
大型城市節點。適應快速城市化的發展需求,最佳化省道公路網與大型城市節點的銜接,規劃了環城公路,里程總計210公里。
3﹒最佳化路網方案。以省道公路初步路網為基礎,綜合考慮路段重要度與交通需求、地質和地形條件限制、環境敏感區分布、路網銜接、城市規劃等情況,對初步方案進行局部路線比選最佳化,形成最終的省道公路網布局方案。
(三)布局方案。
本次省道公路網規劃方案分為高速公路和普通公路兩大部分。
1﹒高速公路省道。省道公路網中的高速公路由36條路線組成,布局類型主要分為以下3類:
第一類:南北向線路,如常熟-嘉善高速公路、鹽城-靖江高速公路等共13條,總里程為1192公里;
第二類:東西向線路,如泗陽-宿州高速公路、鹽城-淮安高速公路等共9條,總里程1115公里;
第三類:高速公路支線,如連雲港港北疏港高速公路、上海-成都高速公路鎮江支線等共14條,總里程307公里。
2﹒普通省道。省道公路網中的普通公路由185條路線組成,布局類型主要分為以下6類:
第一類:放射線路,如南京-徐州、南京-張家港等共4條,規劃總里程395公里;
第二類:南北向線路,如連雲港-鹽城-南通、淮安-江都、鹽城-無錫等共48條,規劃總里程為5305公里。其中,預留規劃國道線路6條,里程為1399公里;
第三類:東西向線路,如鹽城-淮安-宿遷、南通-泰州-揚州-南京等共44條,規劃總里程5589公里。其中,預留規劃國道線路8條,里程為1518公里;
第四類:環線線路如南京三環、環太湖公路等共5條,規劃總里程680公里;
第五類:高速公路互通連線線,共62條,規劃里程782公里;
第六類:重要連線線路,如機場、重要景區連線線等共22條,規劃里程733公里。
通過本次規劃,我省將形成“5縱、9橫、5聯”的高速公路骨架幹線網和“4射、52縱、48橫、5環、86聯”的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
(四)規模匯總。
1﹒省道公路網規模。到2020年,我省省道公路網總規模為16098公里,其中,
高速公路省道2614公里,普通省道13484公里。在普通省道中,利用2003年《江蘇省省道網調整方案》規劃的普通省道6624公里,新增普通省道6860公里。
2﹒國省道公路網總體規模。本次規劃後,我省
國道、
省道總計245條,總里程為2.1萬公里,其中,國道24條,總里程4902公里;省道221條,總里程16098公里。
國家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省道情況:共50條,總里程5474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14條,總計2860公里;高速公路省道36條,總計2614公里。
普通國道、普通省道情況:共195條,總里程15526公里,其中,普通國道10條,總計2042公里;普通省道185條,總計13484公里。
(五)編號方案。
高速公路省道的編號按照《江蘇省高速公路網命名和編號規則》確定。
普通省道的編號以現有編號體系為基礎,新增連線線編號類型。現有普通省道編號基本保持不變,新增線路的編號按其方向或類型,在現有普通省道編號後依次排列,即“老路老編號,新路新編號”。普通省道的編號規則具體如下:
1﹒編號由字母和數字共4位構成,如“S123”,其中,“S”反映省道的性質;“123”反映線路的方向、類型和順序。
2﹒“123”:第一位“1”表示方向或類型,後兩位“23”為順序碼。
“1”開頭表示從南京出發的放射狀普通省道,現有編號已編至S124,因此,新增線路從S125起編,順序碼從正北方向順時針依次增大;
“2”開頭表示南北向普通省道,現有編號已編至S254,因此,新增線路從S255起編,順序碼自東向西依次增大,其中,201-206為規劃國道編號;
“3”開頭表示東西向普通省道,現有編號已編至S343,因此,新增線路從S344起編,順序碼自北向南依次增大,其中,301-308為規劃國道編號;
“4”開頭表示高速公路互通連線線,為新增編號類型,從S401起編,先南北向高速公路的互通連線線,順序碼自北向南依次增大,後東西向高速公路的互通連線線,順序碼自東向西依次增大;
“5”開頭表示港區、機場連線線,為新增編號類型,從S501起編,順序碼自北向南依次增大;
“6”開頭表示經濟類節點、景區連線線,為新增編號類型,從S601起編,順序碼先南北向連線線,後東西向連線線,自北向南、自東向西依次增大;
“0”開頭表示環線,001-050表示城市環線,依據城市行政區劃代碼逐次進行編號,051-099表示其他環線,順序碼由北向南依次增大。
鑒於國家公路網規劃方案目前已基本穩定,為便於今後我省規劃省道網的實施,本規劃中充分考慮了與規劃國道的銜接,將“2”、“3”開頭的編號中順序碼前20位作為規劃國道的過渡編號。
(六)規劃效果。
本次規劃形成的省道公路網與國道網共同覆蓋了全省所有市(13個)、縣(含縣級市、區,66個)、省級及國家級開發區(139個)、5A級和4A級旅遊景區(101個)、機場(9個)以及全省89%的鄉鎮(包括所有重點中心鎮、現狀10萬人口以上的鄉鎮和699個其他鄉鎮)、315個高速公路互通、96個沿江沿海重要港區和約100個重要鐵路場站,服務全省約1550個節點(扣除重複節點),為江蘇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先導性和基礎性服務,支持經濟協調發展和產業轉型,促進江蘇沿海等重點區域的開發,並為構建和完善江蘇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提供良好的基礎支撐。
1﹒通達服務效果。在網路通達服務方面,實現“雙幹線、廣連通、全覆蓋”。
“雙幹線”:與國道網配合,在沿江、沿海、沿滬寧、沿東隴海等重要交通走廊內布設不低於2條國道、省幹線,適應我省“四沿”發展戰略的需要;
“廣連通”:沿江沿海港區、主要內河港口、機場、主要的鐵路貨場及高速公路互通全部由國道、省道連通,使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能夠更好地發揮作用;
“全覆蓋”:省道公路網覆蓋的節點從市、縣(市、區)節點拓展到全省所有的重點中心鎮,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產業布局和城鎮發展。
2﹒運行時間效果。在網路運行時間方面,江蘇省省道公路網最終將實現“10分鐘進網,30分鐘通達,當日往返”,又可以表述為“10-30-1”。
“10分鐘進網”:所有規劃節點10分鐘內進入省道公路網。
“30分鐘通達”:相鄰規劃節點之間30分鐘內通達。
“當日往返”:省內任意2個規劃節點之間1日內往返。
六、實施方案
(一)總體思路。
依照全省省道公路網發展的總體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統籌規劃,分步實施,以重點區域、綜合交通、區域協調、交通自身發展需求為依據,以資金、土地供給為約束條件,考慮到各規劃期全社會公路網的完整性和連續性,同時,考慮到相鄰地區的交通建設發展等因素來安排省道公路建設分期實施計畫。
(二)實施原則。
1﹒確保重點區域和線路。省道公路實施序列的安排,應優先確保重點區域和重點線路,涉及重點區域的幹線公路、承擔區域路網骨架功能的重要幹線公路應優先建設,充分發揮交通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
2﹒統籌區域發展。省道公路實施序列的擬定應充分考慮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需要,在涉及都市圈內主通道、相鄰市縣路網銜接等方面,要統籌考慮建設時序,避免出現相鄰市、縣間同一條幹線公路建設時序相差較大的情況。
3﹒服務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省道公路實施序列的排定應以有利於加快形成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原則,增強主通道的集散能力和大型綜合交通運輸樞紐的集疏運水平,優先考慮高速公路互通連線線、港站樞紐集疏運幹線公路的建設。
4﹒最佳化資金、土地等資源配置。充分考慮資金、土地等資源的約束條件,合理安排公路建設時序和建設方案,鼓勵利用老路進行拓寬改造,最佳化資源配置,實現公路交通的集約、綠色發展。
(三)實施方案。
至2010年年底,規劃的2614公里高速公路省道已建成1263公里,待建1351公里。規劃的13484公里普通省道技術等級達到二級及以上的里程為9897公里,三級及以下的里程為3587公里。高速公路省道將根據《江蘇省高速公路網規劃》進行實施,普通省道將在2020年基本建成二級及以上公路。
本次規劃的普通省道總體建設規模約6000公里,包括現狀為三級及以下公路的新建或改擴建和現狀為二級及以上公路的改擴建。按照靜態投資匡算,2011至2020年期間,本次規劃的普通省道新改建需資金約1400億元,年均投資約140億元。新改建項目共需徵用土地約16萬畝。
以產業發展、區域協調以及綜合運輸發展戰略為指導,以項目重要度排序結果為依據,得出規劃建設項目綜合排序。建設期分2011-2015年和2016-2020年2個階段。其中,2011-2015年重點配合“四沿”發展戰略和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構建,主要著眼於解決現狀為三級及以下的省道公路建設,搭起全省省道公路框架;2016-2020年主要著眼於對省道公路進行提檔升級,提高全省省道公路的等級水平和通行能力。
(四)實施效果。
至2020年,全省將形成總規模16098公里的省道公路網,省道網和國道網共同構成約2.1萬公里的江蘇幹線公路網,路網連通度約為1.96,面積密度約為20.45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約為2.68公里/萬人,經濟密度約為0.16公里/億元,將為全省經濟社會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良好的支撐保障。
七、政策與措施
(一)維護規劃嚴肅性,統籌規劃建設。
經批准的江蘇省省道公路網規劃,是我省路網建設的重要依據,應嚴格遵照執行,相關規劃應與之協調。同時,應根據本規劃儘快開展新建和改建路段的路線方案研究,實地控制路線走廊,落實土地供給,合理安排實施計畫,確保規劃的順利實施。
(二)最佳化建設標準,實現綠色發展。
統籌考慮省道建設、運營、維護和管理環節,堅持總成本最優。確定合理的線位方案,科學確定建設規模,不片面追求不符合實際需要和經濟能力的高指標,合理確立建設方案,能利用老路進行改擴建的不要新建,確需新建的儘量避免少占耕地良田。加強創新設計,加快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開發和套用。牢固樹立公路交通綠色發展理念,因地制宜,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保護生態環境。
(三)完善投融資政策,保障建管養資金。
省道公路網是公益性基礎設施,應以財政性資金投入為主。市、縣(市、區)人民政府為建設責任主體,具體負責組織實施,省級交通主管部門實施行業管理,並進行定額補助。省道技術等級高,建設、管理和養護投資規模大,為保障省道公路網可持續發展,各級人民政府應認真落實國辦發〔2011〕22號檔案規定,加大財政性資金供給力度,穩定資金渠道、保障建管養資金來源。
(四)強化行業管理,創新管理機制。
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江蘇省公路條例》,充分運用法律、行政和經濟手段,強化行業管理,提升服務水平,推進公路信息化建設,提高路網安全性和運行效率。積極探索
省道公路網建設、運營、管理和養護的新模式,充分發揮省道
公路網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