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水土污染調查及規劃套用

《江蘇省水土污染調查及規劃套用》是由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擔任主要完成單位,陸徐榮、理繼紅、于軍、龔緒龍、楊磊、吳夏懿、姚炳魁、姜素、朱明君、陸美蘭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水土污染調查及規劃套用
  • 主要完成單位: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
  • 主要完成人:陸徐榮、理繼紅、于軍、龔緒龍、楊磊、吳夏懿、姚炳魁、姜素、朱明君、陸美蘭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50031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5-2-19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江蘇省經濟發達、人口密集,地質資源貧乏,地質環境脆弱。在快速推進的城市化進程中,因自然和人類因素影響,形成了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部分地區地下水污染嚴重,嚴重威脅民眾的生存健康,制約經濟可持續發展,為此,江蘇省開展了水土污染調查及規劃套用項目。研究成果在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地下水開發利用規劃、地下水水位紅線劃分、水政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套用,為科學開發利用地下水資源、有效保護水土環境質量、支撐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取得了顯著成效。本項目開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1、按統一規範、統一標準,完成了江蘇省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面積10.2萬km2,重點調查面積3600km2。此次調查覆蓋江蘇省全域,涉及降雨、地表水、孔隙水、裂隙水、岩溶水等各種類型;涵蓋區內孔隙地下水主要層次,包括潛水、微承壓、Ⅰ、Ⅱ、Ⅲ、Ⅳ、Ⅴ等層次;測試指標多,其中無機51項,包括全分析、微量元素等,有機指標83項,涉及揮發性有機物41項、有機氯農藥16項、有機磷農藥5項、多氯聯苯8項、多環芳烴13項等, 研究建立水樣96種有機化合物的分析配套方案,填補了江蘇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有機分析的空白。
2、項目從地表水污染、工業污染、農業污染、城鎮污染等多角度進行全面調查,查清工作區污染源分布特徵;對區內主要污染事件進行了總結、分析,剖析污染的主要原因;優選典型點,進行水土樣品的採集、動態監測和鑽探研究。根據所獲項目成果資料,編制了江蘇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規劃,發表論文30餘篇,為江蘇省地下水污染防治作出了貢獻。
3、利用層次分析法完成地下水系統防污性能評價;分潛水、微承壓、深層地下水等,利用計算法、類比法、參照法等方法確定區域水質背景值,並進行分區;優選59項指標,利用密切值法、物元法、灰色關聯法、灰色聚類法、模糊評價、GM(1,1)動態模型、套用集對分析法等多種方法進行地下水水質評價,對區域上地下水分布規律進行對比分析,完成地下水污染評價;結合地下水水質污染特點,從地形地貌、地質環境、地下水賦存條件及防護性能、運動特徵、地下水開發利用及污染源方面,結合江蘇省生態地球化學調查積累的大量土壤分析資料,探討了地下水污染來源及污染途徑、土壤介質與地下水間的溶濾規律。這些項目成果被套用於江蘇省地下水資源評價、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開採紅線劃分等方面。
4、通過區域地下水水化學特徵變化與水質演化趨勢研究基本摸清了江蘇省孔隙地下水水質演化規律;選擇典型污染河流-淮河對沿岸地下水影響的研究,揭示江蘇省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規律和污染物演變特徵;利用七里溝岩溶水水源地四氯化碳污染事件,探索四氯化碳在岩溶裂隙中的運移、貯存與衰變規律;項目還研究了金壇市堯塘鎮化工區、蘇州甪直垃圾場等固定污染源對地下水水質的影響。大量專題研究以地表水-地下水轉化、水土結合分析、水質演化為特點展開,為地下水污染預防和治理提供思路和理論依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