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是2023年7月國務院批覆的規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 批覆時間:2023年7月25日
內容解讀,

內容解讀

《規劃》是江蘇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省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規劃》的成功獲批,是江蘇省自然資源管理和築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根基的一項標誌性成果,將為江蘇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為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提供支撐。
一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築牢江蘇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基礎。《規劃》提出創建全國生態文明試驗區,以底線約束和安全韌性為前提,優先保障生態、農業、安全等保護性空間。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統籌劃定“三區三線”:到2035年,江蘇省耕地保有量不低於5977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5344萬畝;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1.82萬平方千米,其中海洋生態保護紅線不低於0.95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於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加強自然資源整體保護與高效利用,統籌安排防災減災救災和重大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空間,為保障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提供了基礎保障。
二是充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形成支撐新發展格局的空間藍圖。《規劃》要求加快落實國家重大戰略,推動國家戰略引領下的跨區域協調,深化“1+3”重點功能區建設,促進省內全域一體化和協調均衡發展。在農業空間方面,塑造“新時代魚米之鄉”農業空間,支持鄉村振興,構建水土協調、多元複合的農業空間格局,確保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數量不減、質量提升、生態改善和布局最佳化。在生態空間方面,營造湖美水清生態空間,增強“美麗江蘇”底蘊,構建依水共生的生態空間格局,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網路,嚴格河湖水域空間管控。在城鎮空間方面,構建緊湊集聚城鎮空間,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促進帶圈集聚、協同發展,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保障產業空間高質量發展需求。在海洋空間方面,強化陸海空間協同,努力建設海洋強省。
三是堅持綠色低碳發展,統籌保障各類項目的空間需求。《規劃》要求國土空間開發利用方式由注重增量擴張向存量挖潛、品質提升作出根本轉變,實施控總量、減增量、優存量、活流量、提質量的“五量調節”的節約集約用地路徑。加強基礎設施的空間統籌,降低基礎設施建設對生態空間的分割和影響的同時,統籌規劃省以上交通、水利、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1800多個,最佳化形成安全可靠、智慧高效、綠色安全、創新示範的現代化基礎設施網路。建設全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各地要按照“嚴守總量、提質增效、產城融合、剛性管控”原則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保障實體經濟發展空間。通過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協調各類專項規劃矛盾衝突,助力實現每一寸國土空間的精準高效治理和規劃實施監督。
四是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塑造宜居宜業的空間格局。《規劃》提出建設宜居宜業的高承載發展區,提供更多優質的生態產品和公共服務。加強水、森林、濕地、礦產等資源系統保護利用,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均等共享的公共服務空間體系,引導公共服務設施配置與人口及經濟發展布局相匹配,構建城鄉生活圈。有效保障教育、醫療、文化、體育、養老、殯葬、托幼、社區商業、郵政快遞等公共服務用地供給,促進實現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